查看原文
其他

真正的快乐 只有向内心去追寻

2017-09-30 太桥旦曾堪布 腾讯佛学

向内心追求

文/太桥旦曾堪布


因果规律中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内容,那就是不论行善还是造恶的行为,都会因为发心强烈而导致果报成千上万倍地增长。

比如杀生这个行为,有些人在不知情的状况下杀生,有些人因贪欲而主动杀生,他们内心的动机各不相同,所导致的结果也各不相同,如果心中生起了猛烈的嗔恨,以这种心杀害了一个生命,业报就特别可怕。

如同《入菩萨行论》中所说:几个大劫中积累的六度万行功德,能被一刹那的强烈嗔恨毁灭。

反之,如果心中的利他之心特别猛烈,以这种心从刀下救出了一个必死的生命,这种善业的果报也是很大的。

所以我们在闻思佛法以及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小心翼翼地清净自己的贪嗔痴。培养大悲心、菩提心、四无量心,并且使之越来越强。以利他之心,哪怕是救下了一个小小的生命,功德也是大得不可思议的。

不要被恶沾染

还需要强调的是,在闻思佛法以及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应该时时反省自己,观察自己做事的动机是不是清净,行为是不是如法。

如果我们的行为能做到动机清净,手段也清净,不管身边有多少恶人,出现多少可怕的恶行,自己都不会被沾染。

所以,不要抱怨环境,保护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动机清净、行为如法、依教奉行,在因果方面谨慎取舍。

做事能够把握这样的原则,具备这种能力,那么无论环境多么恶劣,都不会让我们堕入恶道。

在闻思佛法的过程中,在业及因果方面,最重要、最关键的修持方法就是自净其意,这也是噶举历代上师们都非常注重的。

如果自己无法反省,不能保护自己的身口意,即使佛陀亲手用水给你灌顶,也无法清净你的恶业;亲手给你摸顶,也无法去除你的罪障;佛陀更无法把他的功德和证悟搬运到你心中。

唯一的方法就是我们自己依教奉行,自净其意。

自净其意

在实际生活中,每个人做事之前都应该先要思考一下:这个行为是不是违背佛法?是不是对他人有利益?即使没有利益,最起码不能伤害他人吧,这是最基本的原则。

说话之前也要思考:说了这句话会不会伤害他人?会不会违背佛法?想清楚了才可以说。要管住自己的嘴,千万不要恶语伤人,宁可不说也不能说违背佛法的话,这是我们能够控制的。

思想也是一样,虽然我们暂时还管不住自己的思想,有的恶念、妄想不能马上断除,但最起码不能让恶念发展成行动,能克制自己的时候要克制自己,不能让恶念指挥我们去说话办事,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佛法是内道,“内”的意思是不往外看而向内观照。我们的眼睛可以往外看,但是心一定要往内观照。所有的快乐、所有的幸福都往内寻找,往内追求,这就叫“内道”,这才是真正的佛法。

比如说害人之心、贪欲、傲慢、愚痴等等,如果心中产生了这些恶念,靠外面的行为能处理吗?吃药可以解决吗?做手术可以吗?当然不行,只有靠我们的内心来控制、克制和消除。内心的问题要在内心解决,从哪里产生就让它在哪里消失。

所以说,在闻思佛法的过程中,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要以思维、观察、禅定、发慈悲心等直接跟内心有关的方式来清除内心的恶念,只有找到内心的觉悟,找到内心真正的幸福和快乐,才能领悟到真正的佛法。


关注腾讯佛学   长享智慧清流

腾讯佛学独家原创稿件,作者太桥旦曾堪布,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  近期热文

禅宗最常参悟的四则话头

南怀瑾先生:这个是学佛最难 最重要的一项!

你知道《大悲咒》中十四个“娑婆诃”的含义吗?

但愿所有的负担都变成礼物  所受的苦都能照亮未来的路

既然佛法那么好 怎样才能让它融入内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