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香:即将无限意 寓此一炷烟
文/念君
因工作的原因,常常去寺院,自己请或法师赠,家里就有了各种类型的香。每逢重要的节庆,或是父母的忌日,都要燃香表达。
有时读闲书,也会燃一炷香。在暖暖的阳光下,蒲团盘坐,手执一书,杯茗相伴,炷香相守。霎那间,云烟缭绕,香气充盈,竟能心绪散淡,物我皆空,真正是“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的寂静。
氛围的营造,常能转换心境,难怪陆游老人说“年来妄念消除尽,回向神龛一炷香”。
但有时香烟袅袅,也会让人走神,将思绪定格在时间的记忆里,“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待回过神来,或许一个下午就这样在不知不觉的恍惚中溜走。此时已经不是在读书了,而是在读香,读心情。
这些年随着年龄日长,好像这样的情形越来越多,苏东坡曾言“一炷烟消火冷,半生身老心闲”。可也常常想,佛教为什么要燃香呢?
香为佛使
双手合十,虔诚礼敬,无论是对佛菩萨的供养,或是于说法中的比喻,香常常成为不可或缺的媒介,拥有无量的蕴意与功德。所以,在传统佛教仪式中总是会先用“香赞”来表达一份敬意。
据佛典《贤愚经》卷六载:佛陀当年住在祗园时,有长者富奇那建造了一座旃檀堂,准备礼请佛陀。他手持香炉,遥望祇园,梵香礼敬。香烟袅袅,飘往祇园,徐徐降落在佛陀头顶上,形成一顶“香云盖”。佛陀知悉,即赴富奇那的旃檀堂。
“香”以能通信,成为人佛沟通的最佳媒介,故经上称“香为佛使”。这也是佛教中以香敬佛的缘起。
佛教中还以香比喻“五分法身”,即自身成就的五种功德法:戒身、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以香喻之,则称为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
佛教徒在焚香时常唱“香赞”:“戒香定香解脱香,光明云台遍法界。供养十方无量佛,见闻普熏证寂灭。”
焚香敬佛原本就是为了成就清净法身。敬香,令闻香生信,摄心一处,智慧清净,觉悟解脱。
敬香表达着信仰者的虔诚情怀、真心祈盼,表露着自性与佛性感应道交的发心与愿力。十方众生十方愿,一炷清香一份心。
香成为最殊胜的供品,焚香、上香几乎是所有佛事中必有的内容。无论是日常的诵经打坐,还是盛大的法会活动,都少不了香。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心香一瓣
古语云:千佛菩萨一炷香。其实前往寺院敬香祈福,并不在于香烛的多寡,而在于要有一颗虔诚的心。
《僧史略》中说:“香也者,解秽流芬,令人乐闻也。香为信心之使也。”香是修道的助缘,其目的是让人心定神静,圆满觉性,生起“智慧之香”。
宋人陈去非有《焚香》一诗:“明窗延静书,默坐消尘缘;即将无限意,寓此一炷烟。当时戒定慧,妙供均人天;我岂不清友,于今心醒然。炉烟袅孤碧,云缕霏数千;悠然凌空去,缥缈随风还。世事有过现,熏性无变迁;应是水中月,波定还自圆。”
拜佛并不能改变佛,恰恰改变的是礼拜者自己。信仰的意义在于提升自我、纯净灵魂。即令如香积佛国的至尊香积如来不以文字入手,但以众香为众生说法,令行者由鼻根闻香气而入解脱三昧。
以众香而作佛事,其宗旨依然是让众生悟入本心。星云法师曾言:烧香磕头没必要,行慈悲最重要。所以要为社会点燃自己的“慈悲心香”。
其实在佛教中除了有形的香之外,经中也以心香供佛来比喻精诚的供养,佛门中称为“心香一瓣”。
《清凉山志》记载,隋代五台山的解脱和尚,出家后制心一处,精进修持。一次,到代州传戒,回来的路上忽然想要焚香供养诸佛菩萨,但当时身上没带任何供品。
此时,空中传来声音:“合掌以为华,身为供养具。善心真实香,赞叹香云布。”解脱和尚知道这是菩萨的开示,就依此施行。
空中再传声音:“诸佛闻此香,时复来相度,众等勤精进,终不相疑误。”
真正的敬香,是要唤醒自己沉睡的觉性,发菩提心,奉献人群。觉性与心香相融,正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所云:“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
本文为腾讯佛学独家原创稿件,
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
关注腾讯佛学 长享智慧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