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青年”VS“学佛青年”,你是哪一款?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慧灯之光一慈诚罗珠堪布网站
2017年岁末,热门话题“佛系青年”为寒冷的冬天增添了几分温度。
“佛系青年”一词是舶来品,最早出现于2014年日本的某杂志。2017年旧词翻新,并衍生出“佛系”家族,如“佛系员工”、“佛系购物”、“佛系恋爱”等等,描述了一部分90后在工作、生活、情感等方面所呈现的状态:不争不抢、不问输赢、不悲不喜、无可无不可等等。
这种与自我、与环境和谐相处、欢乐多多的境界,看起来很完美。
真的完美吗?
透过现象看本质,“佛系青年”淡然随性的处事风格背后,折射出迷茫、疲惫的内心世界。同时,“佛系青年”这个标签也反映出人们对佛教的错误认知。
近几年,学佛的人越来越年轻化,不少90后也在学佛,这是很好的现象。而自封或被封为“佛系青年”,大多是出于调侃之意,并非指真正的“学佛青年”。
那么,“佛系青年”和“学佛青年”之间有什么差别?你属于哪一种呢?
以下几道选择题帮您自辨与辨他。
1
发心:利他之心or利己之心?
“佛系青年”的一大特征是在工作生活中不争不抢、不问输赢。这种与世无争的状态是出于利他之心还是利己之心,是区分“佛系青年”与“学佛青年”的重要标准。
大乘佛教的核心是菩提心,通俗讲就是:做一切事情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利益他人。内观自心:我不争不抢,是为了利益他人所以欢喜礼让?还是自己不愿努力因此放弃争抢?一个合格的“学佛青年”,做任何事情都是出于利他之心,宁舍自身利益,也要成全他人。
利他之心与利己之心,出发点一字之差,终点却天上地下。
2
目的:断除烦恼or逃避烦恼?
如何面对烦恼,是辨别“佛系青年”和“学佛青年”的重要标尺。
慈诚罗珠堪布这样说过:“对一个修行人来说,怎样衡量自己修的是不是佛法呢?很简单,就一句话——修任何一个法,能够断除烦恼的叫做佛法;不能断除烦恼,或者对断除烦恼没有什么帮助和效果的,就不是佛法。”
“学佛青年”通过学佛了悟生命真相,树立正知正念,彻底斩断烦恼的根源,最终获得解脱自在;而“佛系青年”大多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懒散心态处理问题,目的是想逃避烦恼。烦恼虽然可以暂时被扔在一边,但并未从根本上断除。一颗烦恼心,必然会继续滋长烦恼草。
3
状态:少欲知足or消极避世?
佛教倡导少欲知足的生存方式。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生命短暂,不必过度追求物欲享受,应把精力用于更有意义的事情。学佛之人应好好把握生命,通过精进地闻思修实现生命的提升。
“佛系青年”在工作生活中所呈现的“有也可、无也行”的随意状态,看似洒脱,但并非出于知足之心而少欲,大多是既想得到又不愿付出,于是得过且过、消极无为,传承了阿Q的自我安慰精神,这样的无欲无求其实是对惰性的放任。
4
心态:随缘放下or无奈放弃?
生活中,每当人们遇到一些纠结的问题,就会劝人劝已要“放下、放下”。
到底什么是“放下”?
其实,佛让我们放下的不是具体的某个人、某件事、某样物,而是让我们放下对这些人事物的执着之心。
佛以无碍的慧眼看到:所有事物都是众缘和合而成,瞬间生灭,所以一切都不必执著。一个合格的学佛青年的随缘放下,是接受万事万物缘起缘灭的规律,因上努力,果上随缘,来不拒、去不追,以平和之心面对一切发生。
而“佛系青年”的放下,大多是选择性失忆,通过转移注意力等办法,让那些自己不愿面对的人事物尽快从记忆里褪去。看似明媚,实生暗伤。
做完这些选择题,对号入座,看看自己是“佛系青年”还是“学佛青年”?
很多人认为佛教就是教人消极避世,所以无欲无求、不争不抢、不喜不悲、随缘、放下等等词汇才被纳入“佛系”,成了伪佛教徒的标签。
事实上,佛教从不消极。佛从因果、轮回、空性等各个角度教导我们应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学佛之人有幸明白生命的真相,就不会为了现世短暂的感官享受而荒废宝贵时光,并对生命做更积极、更远大的规划。
如慈诚罗珠堪布所言:“世间人的一切所作所为,就是为了现世的一生——短暂的几十年。而佛教不是这样。佛教高瞻远瞩,不但为现世的快乐,也为生生世世的快乐;不只为一个人的幸福,而且也为所有人的幸福而奋斗!”
现在,你愿意和我们一起,做一个“学佛青年”吗?
关注腾讯佛学 长享智慧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