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的献礼:禅师写给母亲的禅诗
1
憨山大师:母子之情天然妙性
明末高僧憨山德清大师被人以“私造寺院”之罪名诬告,五十岁时流放雷州,当他从山东启程前往雷州的途中,在江边与母亲相见。
憨山大师的母亲对他的教育很严格,把年仅八岁的孩子寄宿在河对岸的亲戚家,只允许他一个月回家一次。
有一次他离家时,登船前对母亲依依不舍,母亲大怒,提着他的发髻就把孩子抛入河中,头也不转就回去了。
大师的祖母见了,连忙救起,带回家中,母亲又将他赶走:“这个不上进的孩子,不淹死他,留着有什么用?”
年幼的他只是以为母亲心狠,便不再思念家中,哪知道母亲其实常常因为思念孩儿对着河岸流泪,他的祖母见了,却说她太心狠,母亲却说:“这孩子,只有断了他的依恋,才能好好读书!”
在他四十四岁那年,途径故乡,母亲就托人问他,什么时候到家?憨山大师说:“我是为公事而来,不是为了家事。如果母亲与我相见,能够如同未曾分别时一样欢喜,那我就回家住两宿。”
母亲说:“我一直以为来生才能相见,没想到你竟然回家,欢喜还来不及,怎么会悲伤呢?见一面都可以!”
憨山大师回家后,后来家族的人都问这次是坐船还是陆路而来?母亲应声而说:从空中来!原来母亲知道自己此番是乘神通力而来,她定非凡人,怪不得能舍我出家!
憨山大师问母亲:“您平常想念我吗?”
母亲竟然说:“怎么会不想呢!不过后来我知道你在五台山,便问这里的法师,五台山在哪儿?法师说,在北边,北斗星的方向,就是令郎的住处!我就每晚对着北斗星,念菩萨的名号,夜夜礼拜!今天见到你,知道你是神通化身而来!”
而这一次遭遇流放,憨山大师以为,这次母亲见到他戴罪之身,必然悲痛欲绝,哪晓得途经故乡之时,母亲正在江边等他,欢喜谈笑,音声清亮,胸中竟无纤毫挂碍。
大师吃惊地问她:“您听说孩儿在鬼门关走了一遭,不担心吗?”
母亲竟说:“生死都是一个人的业力决定的,我连自己的生死都不担心,还担心你吗?”
母子俩彻夜畅聊,母亲宽慰眼前这位高僧:“如今我们母子俩就要诀别了!你要好好心系道念,不要担心我!”说罢潇洒离去,头也不回。此后二人一生之中再未相见!
憨山大师感慨万千:如果天下人都有我这样的母亲,怎么会凡俗之念不断呢!于是做了一首《母子铭》:
母子之情,磁石引铁。
天然妙性,本自圆成。
我见我母,如木出火。
木已被焚,火元无我。
生而不恋,死若不知。
始见我身,是石女儿。
试译如下:
母子恩爱情深,如同磁石和铁。
天然妙性本自圆满无缺,互相吸引。
若以空性观我们母子,好似木头生火一样。
火出则木头烧尽,火本身又自性本空。
母子就如同木和火,生时不须挂碍,死时则随缘而往。
彻悟我身的体性,就如同不孕的女子所生的孩子,本来无一物!
2
洞山祖师:愿明大法报慈亲
曹洞宗的创始人洞山良价禅师,准备出家之时,给母亲写了一封家书《辞北堂书》,“北堂”是古代对母亲的尊称,“辞北堂书”即是与母亲告别的信!
在信中,洞山禅师说,就算把世间最好的衣食都奉养父母,也难以报答生养的恩德,更何况这样的报答也不能长久地利益到父母。
要报如此深重的恩德,不如出家之功德,能够读过生死烦恼的苦海,到达永久安乐的彼岸,这样还能实现终极的关怀,报答前生万世的父母,乃至一切众生之恩德,都可以报答。所以经中说:一子出家,九族生天。
在真诚的书信之后,洞山禅师说,“此日今时,且相离别,良非遽违甘旨,盖时不待人。”现在暂时的离别,不是我狠心抛弃您,而是因为时不待人,为了永久的相聚,我要抓紧时间来修行。
在信的末尾,洞山禅师做了两首《辞北堂颂》:
未了心源度数春,翻嗟浮世谩逡巡。
几人得道空门里,独我淹留在世尘。
谨具尺书辞眷爱,愿明大法报慈亲。
不须洒泪频相忆,譬似当初无我身。
岩下白云常作伴,峰前碧障以为邻。
免干世上名与利,永别人间爱与憎。
祖意直教言下晓,玄微须透句中真。
合门亲戚要相见,直待当来证果因。
在这两首诗里,洞山禅师告诉母亲,“谨具尺书辞眷爱,愿明大法报慈亲”,他今生出家,乃是为了心地的本来面目,愿明大法,来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而“合门亲戚要相见,直待当来证果因”,亲人们要想相见,还得今后能够明了因果之理,彻悟自心的性,那时候就能在佛国相逢。
后来,善良的母亲收到他的信,知道他坚持出家。回忆起种种天伦之乐,那时她拜佛求神,惟愿生一个男儿,后来果然如愿,爱怜有加,孩子出门若是晚归,都要倚在门边等候盼望。
但是如今,“子有抛娘之意,娘无舍子之心”,常常洒泪悲泣,连叹“苦哉!苦哉!”但他理解儿子的志向,同意他出家度化众生,只希望孩儿能够如目连尊者度母一样,上登佛国,下济群生!
在母亲的理解之后,洞山禅师终于出家,星霜移换十年有余,他又给母亲写了一封信,劝勉母亲不要沉溺在离别之情中,世俗的事,都是越来越多,日增烦恼,不要对世间的事太过执着,要好好修道,这样才能佛会相逢啊!
在这封信的后面,他又写了一首诗给母亲——
不求名利不求儒,愿乐空门舍俗徒。
烦恼尽时愁火灭,恩情断处爱河枯。
六根戒定香风引,一念无生慧力扶。
为报北堂休怅望,譬如死了譬如无。
3
净慧长老:白发慈颜老 晨昏未有期
当代禅门巨匠净慧长老,年幼时因为家贫,被送到家乡新洲的一个尼庵。寺中有有海善、仁德二位尼师,她们为这个小男孩取乳名“如意”,悉心抚养,并送他到当地发蒙就学。“如意”对这两位尼师有着天然的亲情,将她们视作自己的母亲一般。
十几年后,这个少年如意被带到武汉卓刀泉寺,礼宗樵和尚为师,法名宗道,号净慧。此后净慧上人便在武汉开始了正式的沙弥生涯,并前往广东求戒学禅。
1956年,中国佛学院成立,虚云长老将年轻的净慧上人送往北京就学,可是六七年后,净慧上人因为编辑《虚云和尚法汇续编》被错划为右派分子。更在1963年被迫离开佛学院,前往北京、广东、湖北等地劳动改造。
随着岁月更迭,净慧上人对抚育自己的养母思念有加,在1964年的春节写下了这首《新年忆母》——
时逢佳节里,忆母念纷驰。
南北三年别,娘儿两地思。
青山频入梦,雪夜冷裁诗。
白发慈颜老,晨昏未有期。
十四年后,随着宗教政策的落实,净慧上人奉调回京,他去向早已被迫还俗的海善老人辞行,身体虚弱的海善老人依依不舍,对他说:“你这一去很久不会回来了。我身体不太好,希望我去世时,你能在身边。”
净慧上人说,只要您生病,打一个电报我就回来了。
第二天一早,吃过养母精心准备的早饭,净慧上人正准备出门,走了不到二十米,就听见背后一声大喊。他回过头一看,原来养母就从坐着的椅子上躺了下去,他连忙将老人抱起,平稳地安置在床榻上,为她助念,到了下午三点,老人安详往生。
这一份亲人间的依恋之情,给了净慧上人极大的感动,他曾说,“这件事,使我感触特别深,尽管那时我已经四十多岁了。人与人之间这种情感,在生离死别之际,有这样的感应,对我是很大的教育。”
本文为腾讯佛学独家原创稿件,
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
关注腾讯佛学 长享智慧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