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死?广州再提校长老师轮岗制!但别慌…
10月28日,广州市教育局官网挂出了关于《广州市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征询公众意见的公告↓↓↓
征求意见稿挂出来后,有不少朋友询问豆妈对这个文件的看法,她们担心地说:“我们才刚买的学区房,孩子都还没上学呢,是不是学区房就要凉了?”
面对她们的问题,豆妈不慌不忙地翻出了去年9月24日自己的一篇旧文章《广州任教9年的老师,必须轮岗!学位房要凉凉?呵呵…》:“莫慌莫慌,去年学区房没有凉,今年也没有什么理由因为这件事情而凉……”
“不是呢,去年教育部门出台的只是一个框架性,今年这个是可以实操的指导意见了。”有人还是很担心,“何况,有些规定好像变化了……”
既然大家如此担心,豆妈决定再写一篇文章,好好再说一下今年校长和老师轮岗那些事……
| 示意图,来源微信公共图库
今年和去年相比
先来看看交流轮岗的对象。
去年的规定是这样的: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教满9年以上的教师和在同一所学校任职满2届以上的校级干部,原则上要在本区域内交流轮岗。不在交流范围的校长和老师,本人申请,也可以进行交流。
今年的征求意见稿中,对于普通老师是这样规定的:
1.教师已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教满9年以上,原则上要在区域内进行交流轮岗。以片区、学区进行交流的,教师一般在就近片区内进行交流,鼓励城区学校教师跨片区交流。
2.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在取得证书后1年内应到农村学校或相对薄弱学校交流轮岗1-3年(此两类人员不适用于“不纳入交流轮岗”和“延迟交流”条件)。
3.鼓励新教师先到农村学校、相对薄弱学校任教;各区根据区域师资均衡发展的需要,在新教师入职5年内安排到优质学校跟岗学习不少于1个学年,助力新教师专业成长。
| 示意图,来源微信公共图库
对于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在编在岗校长、副校长,则规定:
1.校长、副校长在同一所学校同一岗位连续任职满2届的,应在区域内进行交流;
2.届中获得特级教师称号或正高级职称的校长、副校长,各区根据实际,结合任职周期安排交流轮岗。
不难看出,在交流轮岗对象方面,去年和今年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只不过今年的规定更细致了。
并特别增加了“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在取得证书后1年内应到农村学校或相对薄弱学校交流轮岗1-3年”的规定,但对校长和副校长,又同时规定“各区根据实际,结合任职周期安排交流轮岗”。
也就是说,未必一定要在取得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证书一年内轮岗。
可以不纳入或暂时不纳入轮岗
今年还规定了可以不参加轮岗的教师范围,其实还真不少:
有了第一条和第二条的规定,你会发现很多名校的校长和老师都不用被纳入轮岗。
对于第一条,很多名校校长就符合这个规定。
对于第二条,很多名校老师,其实是过五关斩六将从普通学校考进名校的,因为此前已经在别的学校任职,他们很可能不被纳入轮岗,而这部分老师,对于普通学校学生的意义其实更优于一直在名校成长起来的老师,原因是什么?我们放在文末再讲。
此外,一批身兼重任的名师可能也会延迟交流↓↓↓
名师中承担重要科研项目的,为数可能不少。这可不是豆妈信口开河,光是在2022年,广州市教育科研院公布的2022年新立项课题就有304项之多↓↓↓
而且,科研项目大概率不是一年能完成的,所以因为正在进行科研项目而暂时无需轮岗的名师可能不少。
此外,知名中学基本上都是完全中学,而高中是非义务教育阶段,对于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校长和教师,广州市有如下的规定:
高中阶段的校长和老师是“可将”其纳入交流轮岗范围,换一句话来说,也就是“可不将”其纳入交流轮岗范围。
如果一名老师同时在高中和初中任课,那他是否就可以不被纳入轮岗范围了?
比例提升10个百分比
今年的征求意见稿当中的第二个变化,是轮岗教师的比例变化了。
其中,去年的规定是这样的↓↓↓
今年的征求意见稿是这样的↓↓↓
去年交流轮岗的比例都是不低于符合条件者总数的10%,前文我们已经说过了,其实符合交流条件的名师可能不如大家想象的多。
和去年相比,今年还有一个变化,就是去年规定交流轮岗者中,骨干老师轮岗占比的下限是20%,而今年是30%。
表面看起来,今年骨干老师的占比下限足足比去年提升了50%,那么是否会带来名师交流人数的大幅度增加?实际情况是并不会。
为什么?我们且看去年广州市教育局公办的一组数据↓↓↓
从2018年广州市开始设计教师轮岗制度至2020年的三年,广州市就没有哪一年的交流轮岗教师比例低于符合条件者总数的10%,亦没有哪一年骨干老师轮岗占比的比例低于30%,三年来每年都接近40%了。
所以,今年提出的30%的下限,其实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影响——因为前几年一直也符合30%以上的要求。
学区房价好像真的降了哦!
也就是说,其实现在广州市教育局公布的这个方案,实际上已经大致执行了至少四年,可是,你身边有见过哪一所学校仅仅因为这个轮岗制度从比如学校变成名校,又或者是名校因此变得泯然众人矣吗?
除了被纳入名校教育集团后学校面貌改变的这一种(这种情况我们文末再讨论)以外,其他情况下,豆妈未曾见过因为教师轮岗制度“乌鸡变凤凰”的案例。
可能有人会举出2020年民办初中全民摇号后头一年原东环中学最强班初一第一个学期考试成绩能在全越秀区排进前几名这样的案例来说明。
可是,且不说这所学校如今已经被执信教育集团收归旗下,再说——
| 示意图,视觉中国已授权
一,有人公布过该校全校的平均成绩在全区的排名情况吗?
二,有人公布过这个班后续的成绩情况吗?初一上学期成绩不弱,只能说明这批孩子一开始还可以,最终如何,还要在明年的中考上见真章。
三,初一上学期学校的知识非常简单,考的更多是孩子的细致和对解题过程的熟练程度,所以很多名校的特色班,初一上学期的理科课程基本上就是最多用半个学期讲完,考得不如你一个学期慢慢讲的其实很正常;人家也压根没将精力放在这个所谓的区统考上,人家更重视的难度更高的集团统考。
所以,原东环中学最强班第一年不错的表现,既不能完全说明民校摇号政策全面实施的威力,更难以说明教师轮岗政策的效果。
不过,还有妈妈担心地问:“我身边有学区房价格确实下降了10%呢!”但当豆妈再问她周围其他非学区房楼价下降了多少时,有妈妈表示,幅度也差不多,甚至有妈妈表示,下降幅度有15%的。
| 示意图,视觉中国已授权
所以,与其说学区房的价格因为各种政策的变动而掉价,不如说,这仅是跟随地产大市的水落船低。
换校领导,协和就能变广外?
普通老师轮岗可能改变不了什么,那么校长级别的人可以说是学校的灵魂级人物,他们的变动就能改变许多吗?
豆妈只能说,其作用肯定比普通老师的轮岗大许多,但是能使普校变名校?除非普校被纳入名校教育集团,否则,难!
今年,广州市一批市属名校也曾经出现过校长大换血,豆妈还专门写过这么一篇文章:《重磅!市属名校校长大换血,涉广雅、执信、广外和铁一...》。
如今,快四个月过去了,上述市属名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吗?
比如说,在广州外国语学校口碑很好的原来的刘红梅校长,在返回协和中学后,就能让协和变广外?
难,很难!
| 示意图,视觉中国已授权
在任广外校长前,刘红梅也曾在协和任校级领导,可是当年的协和有很出彩吗?并没有。
豆妈并不会因此而否定刘校长的能力,广外后来的提升,确实有她的一份功劳,但功劳最大的,却是大约十年以来,广州市对广外一直给予的倾斜的招生政策。
协和不会仅仅因为刘校长的回流而成为广外级别的学校。如果那你不信,咱们可以走着瞧。
南橘北枳,这不是一个故事
几年前,在牛妈圈中有这么一种说法:如果将华附奥班的那批学生整体搬到恒福中学,他们也能读出华附的样子,反过来,如果将恒福中学的这批孩子搬到华附读书,几年后也不可能比得过前一批孩子。
为什么牛妈们特意将华附与恒福两所中学放在一起比较?
因为恒福中学当年还未被16中教育集团纳入,亦未改名为广州16中实验学校,它是当年越秀区排的上号的薄弱学校,而且无论华附还是恒福,都可以用“HF”作为缩写,所以常常被放在一起相提并论。
牛妈们举这样一个例子,想说明的是,决定学校最终教育水平的最关键因素,是学生,是学生,真的还是学生。
在可以选择学校的前提下(不用质疑,只要你家孩子是真正的牛娃,你就有大把机会可以选择而不是被安排),你会愿意选有更高确定性而且90%以上老师还是原班团队的名校,还是前景明暗不定,名师寥寥无几的普通学校?
| 示意图,来源微信公共图库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晏子使楚》当中这个经典的故事相信大家也都会听过。
不会听、不会看、不会说、不会与身边橘子交流的橘子都会这样大程度地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何况是需要和身边同学积极互动的孩子?如果在一个不好的环境,又如何能保证自己不会因为环境的改变而由“橘”变“枳”?
换作你是优质学生或者是优质学生的家长,可能你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名校。
学生是“橘”,名师何尝不是“橘”?
特别是在区属一级的学校里面,老师是由区教育局统一招聘的,现在能拿到广州市一个公办教师的编制,特别是公办中学老师编制的人,都是需要过五关斩六将的,所以无论是被分配到普通学校还是名校的老师,在一名大学毕业生刚刚毕业进入区属中学拿到编制时,其实他们的差别是不大的。
可为何进入到不同的学校之后,这些原本起点差别不到的新老师们的差别往往就会越来越大了呢?
一,名校有更好的教师团队,即便未来10%的名校老老师要被纳入轮岗,但还是有90%的老老师会留在原校,哪一类型学校的教师团队整体水平更高,还是一目了然的。
二,出现在初一《道德与法治》课本中的“教学相长”,是确确实实存在的。
一位名校老师曾经向豆妈叙说过自己轮岗去普通学校教书时的无力感:“以前在名校,学生和你会有非常积极的互动,甚至会有学生指出你的不对,让你在备课时不得不小心翼翼,以免出错。
但你在名校时行之有效的那一套,包括那些你觉得很优秀课件,放在某些学校可能根本没有用。因为在名校你可能只需要讲一遍的东西,在某些学校,你讲三遍可能还是有一半以上学生不懂。
孩子们对你那些互动设计,也压根没有兴趣,他们更关心哪个明星今天又传出了什么八卦。作业也不愿意交,他们的家长往往也不那么在意,他们都不在意,你难道还‘皇帝不急太监急’?”
“更糟糕的不是这个,而是在某些学校,无论你在讲台上讲得多么卖力,也总还是有这么一群学生不听的——不光不听,可能他们还会妨碍其他同学听。所以你可能要花60%的时间,用于整顿课堂纪律上,否则你的课根本就讲不下去。本来基础就已经不如别人,你还只剩下40%的时间用于教学,你说你又有多大的能力去改变?”
| 示意图,来源微信公共图库
上述例子也说明,其实完全在名校成长起来的老师,去到普通学校,未必一定能发挥很好的效果的,反倒是从从普通学校千军万马中杀进名校的老师,可能更懂普通学校那一套,只不过,因为前文提及的轮岗制度,他们偏偏在很大可能上不进入轮岗老师的范围。
优质教育资源的平均,是我们政策努力的目标,但是,之所以有这个“目标”,是因为有解决这样一个问题的需要。
无论是公办初中划片摇号入学、对口直升,民办学校全部摇号入学,中考的指标分配,还是各教育集团的组建,目标都是为了实现教育公平。
可是,上述政策当中,不乏已经实行了许多年的,大家最终看到中考、高考普通学校放出来的喜报因此多起来了吗?配套学校喜报上的成绩好起来了吗?几乎没有。
因为,优质生源愿意往名校扎堆的情形还是非常普遍,这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有关部门关于优质教育资源平均的努力。
| 示意图,来源微信公共图库
但是,上述促进优质教育公平的政策还是需要存在,因为,没有它们,学校之间的分化只怕会越来越大。
优质教育资源的平均,一直都在路上——只是,它或许真的不是一个短期能够实现的目标,真的还只是在路上,而已……
这类学校受惠最明显
当然,新的政策肯定有很多正面的作用,如果说哪些学校最可能会因为这些政策而受惠,那被纳入教育集团内的薄弱学校肯定是其中受惠最大的。
因为在轮岗制度中,有如下一条:
在教育集团内部的交流也算是交流,如果你是教育集团的校长,你肯定也更愿意“肥水不流外人田”。
而对于大多数被纳入交流范围的老师而言,肯定也更愿意在原有的教育集团范围内交流,毕竟体系和团队都相对熟悉,也更容易在集团内攒资历,成为未来升值的凭据。
综上所述,对校长和教师轮岗,你可以期待,但无需期待太多,只不过有一个例外——教育集团旗下的薄弱学校,特别是省市属名校教育集团旗下的相对薄弱学校,你值得拥有。
我们还建了学位交流群,添加大嘴,备注“学位”,即可免费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