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亚洲艺术家 | 沈勤&陈琦:一画明,画可从心

亚洲艺术中心 亚洲艺术中心 2023-06-06


展名 / Title: 片石山房——沈勤 · 陈琦作品展

Mountain House of Sliced Stones:

Artworks of Shen Qin & Chen Qi


艺术家 / Artists: 沈勤 Shen Qin, 陈琦 Chen Qi

空间设计 / Space Designer: 郑东贤(韩国建筑师) DH JUNG (Korean Architect)


展期 / Duration: 2021.4.24 (Sat) - 6.20 (Sun)

开幕/ Opening: 2021.4.24 (Sat)  3:00pm

地点 / Venue: 亚洲艺术中心(北京)

Asia Art Center (Beijing)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大山子798艺术区(周一休馆)

Dashanzi 798 Art District, No.2, Jiuxianqiao R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



同游片石山房,体悟一画之法,致敬苦瓜和尚


编者按:石涛谓:“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见用于神,藏用于人。”佛家讲悟,此语近佛。而“盖以无法生有法,以有法贯众法也”则同道家《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同理。“夫画者,从于心者也”。最终形成亲近自然、学习自然、研究自然而升化为表现自然、写意自然的高度。

沈勤与陈琦二人同游,触景生情,心有灵犀,相约“片石山房"展。沈勤的画匠心布白,笔墨氤氲,空灵淡冶,心驰神往。所谓“一画落纸,众画随之;一理才具,众理付之”。一画既成,万画缤纷,虽劳其筋骨而纸上逍遥。陈琦从“搜尽奇峰打草稿”中走出,点石成金,朵朵花开淡墨痕,以诗意与片石共语,以非经验来阐释与解读片石所蕴藏的自然之理。沈、陈二师借清湘老人“我用我法”挑战自我,虽殚精竭虑、身心俱疲而仍一往,乃是专注于“一画”之精神,不为物蔽,不为物使,不劳心于刻画,不蔽尘于笔墨,“思其一,则心有所著而快,所以画则精微之入不可测矣”。



✦✦✦



沈勤:

去年五月与陈琦下扬州,

半年来的各种纠结憋闷和封城禁闭,终于可以稍微的走动了。错过了烟花三月已然是花繁叶茂的四月了。到扬州下馆子、赏园子有种报复性的恣意尽兴。

游何园,行到石涛的存世孤本“片石山房”假石山时一个激动,不知是我提出还是应和陈琦,好像是我提出的。约定一人画一张“片石山房”的叠石大画,然后做一个“片石山房”展。而且我还煞有其事地提议,展出前互相不看对方的同名巨制。



▲ 沈勤为陈琦提画 



淮扬菜也吃了,酒也喝了,大画也吹出口了。以为疫情未了, 一切都做不得真。到了七月份渐渐的竟把此事有意给忘了,以为陈琦老师为了疫后教学的重新恢复,一心扑在学校的教学工作上也无暇顾及当初的约定。哪知喜讯传来,陈老师画了一张11米长的巨幅大画,催命的喜讯一个接着一个。宜霖兄的亚洲艺术中心接下了此展,信心满满地要放在画廊周期间展出,时间是三月底。

自此,什么画也画不了,脑子里全是这幅画的影子,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画这幅巨大的画,好在来日方长拖一天是一天。当初,是以为我有画园子的经历,但是大哥啊,你画的那是白墙和倒影,画面中的石头巴掌大见方。现在却要画一幅十米大的石头山,想想都怕,悔死了。

这样的日思夜想,怎么动不了笔。



请横屏观看:

  ▲ 沈勤 Shen Qin

       青绿园林 Green Garden

       141.5x225cm(141.5x75cmx3)

       纸本水墨 Ink and Color on Paper

       2021



这期间鬼使神差地间隔30多年,第二次上了黄山,第一去了桂林。冥冥之中倒追着苦瓜和尚的足迹,突然间把他一生中重要的几个人生节点倒着走了一遍。

数着日子,又苦思冥想了几个月就到了一月份。还是无从落笔。此刻,疫情又起,我被困在了石家庄,近一个月被隔离在院子里,反复被核酸检测。每天站在高楼上,看着空荡荡的城市,马路上闪着警示灯的救护车不时地穿过,这隔离的日子何时是个头?画画有意义吗,我所谓的精神世界有意思吗?但悲情中心生一喜,莫非老天帮忙画展有了转机?立马给陈琦打电话,饱含疫区中心人民无奈郁闷的语气,委婉地提出,我的这幅大画是不是可以就此打住?陈老师不接我的话茬,只是一个劲的在假装鼓励我:你一定能画出来,我相信你,别太着急,一定要保重身体。相信个头啊,我自己都不信。给宜霖老板打电话,盼望着疫情影响到展览,画展是否有取消的计划?宜霖说三月底开展,时间不多了,真心期待你的新作。后来知道,画展延迟了一个多月,宜霖不让陈琦告诉我。我在想,当时他们俩肯定相视而笑。

好端端的日子自己给自己下了个套,痛苦了大半年。



▲ 沈勤作品《片石山房》



求告无门只好拿起笔来,再不画就真的没时间了。从一月中旬直画到三月初连过年也没闲着。画了四遍组画,用去了一刀皮纸,硬撑着画了一张有史以来最大的作品,拼出吃奶的劲也只画出了陈琦作品的四分之一大,且前前后后苦思冥想颠来倒去,用了大半年。对陈老师不服不行!

近20年,从来没这么痛苦的画过一幅如此艰难的画,好在总算画出来了,至于好赖,我也没精力再顾及了。




▲ 沈勤作品《淮水东边旧时月》

 


石涛是我的人生开悟者。我这个就学于文革期间的半文盲,却对石涛的画语录有天生的领悟。做学生时泡画院的资料室,看各种国外新潮的画册和杂志时,不知怎么就顺手抄上了一本老版的石涛画语录,并且,一下子就读懂了这位老和尚。顿时感觉自己很不简单。这本小书好像现在还在我的书柜里立着。第一章的“一画论”篇,第15章的“远尘”篇,让我茅塞顿开。时隔近40年还记得他老人家的教导:“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见用于神,藏用于人,而世人不知,所以一画之法,乃自我立。夫画者,从于心也”。众人见到的世界,是上天的神用一草一木搭建起来的。众人见不到的是,我用一笔一划也能搭建一个全新的世界,心灵的世界。每读到此时,感觉自己和苦瓜和尚坐在众神殿上,俯视着山下蒙在鼓里的芸芸画众,然后互相会心的微微一笑。一种偷着乐的自信油然升起,搞得关系很神秘的样子。



 ▲ 沈勤 Shen Qin
       山(20-3) Mountain 20-3
       178x82cm
       纸本水墨 Ink on Paper
       2020


▲ 沈勤作品《山(20-3)》



“人为物蔽,则与尘交。人为物使,则心受劳”。40年了,这句话一直印在我的心里。“不为物使,不与尘交”让我脆弱的心变得盲目的自傲,就这样生生地挺了我大半辈子。不管对石涛画语录是不是误读,反正他影响了我直到今天。我用“片石山房”表达我对石涛的敬意。

不过,创作此画的经历让我心力交瘁,人为画蔽,则心受劳。石老爷子知道了不知当作何想?

——沈勤 2021年4月11日

▲ 陈琦作品《片石山房》(右)



✦✦✦



陈琦:《片石山房》画记

2020年5月,我与沈勤结伴去扬州游园。彼时疫情初缓,然防疫举措依旧严苛,阳光虽灿,但街面人稀清冷,游园者更少。我们原计划去小盘谷,据说那座园子面积不大却精美异常,可惜维修不开,遂改游何园。何园规模宏大,建筑亦精,但总觉缺些人文气。待游至园出口,另觅得一小园入口,深处映壁粉墙上刻有“片石山房”四字。入得园中,虽不开阔,却幽径曲折,花木茂盛,古意盎然,混沌中透着光明。据说园子里的叠石是石涛之作,这组太湖石叠山与楠木厅隔水相望,独峰耸翠,嶙峋奇峭,倒影在碧水中的镜像,亦幻亦真。



▲ 陈琦 Chen Qi
     梁园 Liang Garden
     456x112cm(76x56cmx12)
     纸本水墨 Ink on Paper
     2021



大学时石涛便对我产生影响,他不拘传统,无论在绘画观念或笔墨表达上皆有独到之举,对其“搜尽奇峰打草稿”和“一笔画”论中显现出来“混沌里放出的光明”智慧有着深刻的印象。那时我尚不能理解“一笔画”背后的思想逻辑,后来随着阅历的渐增方逐步深悟其妙。

一笔画非指某种具体画法,而是对画理本质性的宏观描述。绘画是心、脑、手工联动的劳作过程,虽需高超技艺,但核心却并不在手而在于心。“夫画者,从于心者也”(石涛语),心赋予笔端下的物象予意义,心性是艺术家对事物认识与宏观思考渐生出来的智慧。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事道与画道同理,同样具有生长性,绘画不是东拼西凑对的形象组合,也不是支离破碎的山河拼接,而是艺术家自己独特的“心性”体现。


▲ 陈琦作品《何园》(左);《灿烂之景》(右)



宋元以来的文人画不再以描摹事物表象为根本任务,而是以发端笔墨的艺术形象显现艺术家的生命情感以及形而上的哲学观念,这就与逼真表现客观物象,以“成教化,助人伦”的职业画师形成了不同的价值取向。石涛绘画的现代性体现在内心真实的自我表达,“搜尽奇峰打草稿”即是让自己面对自然山川时而生发出的情感投射于纸面,这种直面自然的“一画法”在明清拟古风尚中无疑是股清流。石涛常将自己置身于其画卷之中观照人与天地间的关系,或在山林中游历,或在品茗会友,无时无刻不在表达自我的生命状态与在场感,“如是者知有古而不知有我者也。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具有浓烈的存在主义哲学意味。置身于片石山房楠木厅,面对一泓清水,我被眼前独峰耸翠叠山所呈现出来的万千气象所感动,当即和沈勤约定每人以此园为题创作些作品,来年在做个展览以此纪念石涛。


沈勤作品《青绿园林》(右)


从扬州回到北京,我常默念此事,期望绘制一幅巨制表达对石涛的崇敬和热爱。大尺幅作品所具有的难度挑战与持久心力或可让我在漫长的绘画过程中细品石涛语录中的经典,体味其游历山川之时胸中的激扬澎湃,或可与他对语抑或自语。当我在酒厂工作室地面上铺满画纸之时,内心欢快,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创作过程中最难之处是选择,我希望寻找一种新鲜的陌生表达,而非既有的技术和视觉经验。我不知道这件作品最终会长成什么样子,也不知道会花多长时间完成。没有任何设定,既无目标样式,也无剧本,每天都面临不确定的选择。肉体的疲惫与精神的愉悦形成巨大错位,又反过来产生莫大吸引力再让我持续专注的工作。这是也许是石涛所说的:“画者必尊而守之。强而用之,无间于外,无息于内”吧。这样的创作体验看似苦涩,但其中乐趣外人无从而觅。对我而言,既是形而下的手工劳作,又是形而上的精神洗礼。



请横屏观看:

  ▲ 陈琦 Chen Qi

      灿烂之景 Splendid View

      152x309cm

      纸本水墨 Ink on Paper

      2020



就这样持续画了近四个月,终于有一天我意识到自己必须停下来,如果继续画下去,画面上那些浩然渊深流动的气会被我固有的绘画经验与烂熟于心的技术表达彻底僵固,即便是目前看上去像幅未完成的画作也在所不惜。

——陈琦 2021年4月2日





 




关于艺术家About Artist

沈勤,1958年出生于江苏南京,江苏省国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1978年至 1982 年于江苏省国画院研究生班学习。“85 美术思潮”时期因其绘画创作的突出表现,被誉为水墨革新的代表之一。


重要个展:“仿宋体 - 沈勤作品展(广东美术馆,广州, 2020)、“一意孤行 - 沈勤个展” (湖北美术馆,武汉, 2019)、“沈勤 · 文献 1989 - 2019” (美术文献艺术中心, 武汉,2019)、“‘玄 - 沈勤个展” (UNAC TOKYO,东京,日本,2018)、“空远 - 沈勤的空间”(玉衡艺术中心,上海,2017)、“叁拾年 · 沈勤个展”(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南京,2016)“隐者” (K空间,成都,2016)、“沈勤:那时·此时”(艾米李画廊,北京,2015)、“洇 • 氤 • 霪 • 滢 - 沈勤个展”(苏州博物馆,苏州,2015)、“十年 - 2014沈勤作品展”(金彩画廊,杭州,2014)、“墨· 隐· 田· 园 - 沈勤水墨画展”(石家庄当代美术馆,石家庄,2012)、“净界 - 沈勤水墨艺术“(华艺廊,广州,2009)、“沈勤水墨画展” (汉堡美术馆,德国,2007)、“沈勤画展” (新北京画廊,北京,2006)、“沈勤画展”(精艺轩画廊,温哥华,2004)、“世的界-沈勤画展“ (金彩画廊,杭州, 2004)、“沈勤画展” (W画廊,温哥华,2002)、”“沈勤画展”(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广州,1991)、“沈勤画展”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南京,1982)


重要群展:“片石山房——沈勤 · 陈琦作品展” (亚洲艺术中心,北京,2021)、“沈勤-沈烈毅双个展“ (瀚阳画廊,杭州,2019)、“中国新水墨作品展1978-2018”(民生现代美术馆,北京,2018)“沈勤、陈琦:零度”(亚洲艺术中心,台北,2016)“枕流漱石 - 当代文人艺术展”(亚洲艺术中心,北京,2015)、“‘四维向度’ - 陈琦、梁铨、沈勤、朱建忠四人展”(玉衡艺术中心,上海,2015)、“沈勤 & 陈琦作品展”(亚洲艺术中心,北京,2015“我 1985-2015”(凤凰艺都,北京,2015)、“山外山 - 沈勤、朱建忠作品展”(玉衡艺术中心,上海,2014)、“东学西渐 - 中国当代水墨五人展”(皇家美术学院,伦敦,2014)、“墨向 · 非常态 - 中国当代水墨邀请展” (江苏省美术馆,南京,2014)、“改造水墨:新的历史观”(金陵美术馆,南京,2014)、“中国当代水墨状态 · 鸿蒙变 - 玉衡艺术中心开幕展”(玉衡艺术中心,上海,2014)、“水墨档案”(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南京,2013)、“乘物游心 - 水墨展”(石家庄当代美术馆,石家庄,2013)、“第二届重塑东方美画展 - 现代生活·水墨心印”(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南京 / 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上海,2013)、“原道 - 中国当代艺术的新概念”(香港艺术中心,香港,2013)、“水墨新维度 - 2013批评家提名展”(中国美术馆,北京,2013)、“再水墨:2000 - 2012中国当代水墨邀请展”(湖北美术馆,武汉,2012)、“盒子外的空间”(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中心,温哥华,2012)、“虚薄绘画展 - 首届庄子国际会议平行展”(元典美术馆,北京,2012)、“墨变·陌生的当代 - 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展”(关山月美术馆,深圳 / 汉堡美术馆,汉堡,2012)、“风月同天 - 井上有一书法,沈勤水墨画展”(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广州,2011)、 “改造历史 - 2000-2009年的中国新艺术”(国家会议中心,北京,2010)、“意派 - 世纪思维”(今日美术馆,北京,2009)、“NO · 没关系”(南京市博物馆,南京,2005)、“中国水墨实验二十年”(广东美术馆,广州,2001)、“抽象绘画联展”(汉雅轩画廊,香港,1994)、“后‘89‘中国现代艺术展”(汉雅轩画廊,香港, 1992)、 “中国现代水墨展”(世田谷美术馆,东京,日本,1990)、 “‘89中国现代艺术展”(中国美术馆,北京,1989)、“红色 · 旅 - 第二驿画展”(江苏省出版大厦, 南京,1987)、“红色·旅 - 第一驿画展”(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南京,1986)、 “江苏十人中央美院邀请展”(中国美术馆,北京,1986)、“江苏青年艺术周 · 大型现代艺术展”(江苏省美术馆,南京,1985)


公共收藏:美国布鲁克林美术馆(美国)、德国汉堡美术馆(德国)、广东美术馆(广州)、苏州博物馆(苏州)、湖北美术馆(武汉)、武汉美术馆(武汉)、亚洲艺术中心(北京 I 上海 I 台北








陈琦,1963年生于南京,1987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获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获博士学位;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馆展览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其作品连续获得第七、八、九届全国美展铜奖及优秀奖,第十三届版画展金奖及第五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优秀作品奖。

重要个展:“别故与共生:陈琦2019个展“ (艾米李画廊,北京,2019)、“陈琦格致:一个展示和理解的实验”(德基美术馆,南京,2018)“印痕与复数 - 陈琦个展”(亚洲艺术中心,北京,2018)、“陈琦的时间:1983-2016”(半岛美术馆,上海,2016)、“时间简谱 - 陈琦艺术作品展”(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2013)、“陈琦木刻”(杜伦大学东方博物馆,杜伦,英国,2008)、“陈琦水印版画第一回展”(中国美术馆,北京,1993)
重要群展:“片石山房——沈勤 · 陈琦作品展” (亚洲艺术中心,北京,2021)、“移动的理想国·形影”(798艺术工厂,北京,2020)、“致敬传统 - 当代纸艺术作品巡展” (今日美术馆,北京,2020)“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展览‘Re-睿’”(威尼斯,意大利,2019)“生逢其时 - 小林敬生 & 陈琦作品展”(亚洲艺术中心,北京,2019)“第四届苏州·金鸡湖双年展‘自 - 沧浪亭‘当代艺术邀请展”(金鸡湖美术馆,苏州,2018)“我在 - 2017中国版画艺术工作室联盟作品展”(广东美术馆,广州,2017)、“2017上海国际版画展”(上海中华艺术宫,上海,2017)、“沈勤、陈琦:零度”(亚洲艺术中心,台北,2016)、“中国当代版画名家文献展”(中国版画博物馆,深圳,2016)、“沈勤&陈琦作品展”(亚洲艺术中心,北京,2015)、“后印刷 - 第一届CAA国际版画双年展”(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杭州,2015)、“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北京,2014)、“我在 - 中国版画艺术工作室联盟展”(江苏省美术馆,南京,2013)、“水·印·象 - 第十一届‘姑苏之秋’当代水印版画邀请展”(苏州美术馆,苏州,2012)、“观城 - 国际版画邀请展”(上海美术馆,上海,2011)、“传统的复活 - 中国当代艺术展”(法兰克福当代艺术馆,法兰克福,2009)、“神奈川国际版画艺术节-日本当代版画和战后50年世界脚步”(横滨美术馆,横滨,1995)
公共收藏:大英博物馆(英国)、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英国)、阿什莫林艺术与考古博物馆(英国)、苏富比艺术学院(英国)、欧洲木版画基金会(英国)、纽约公立图书馆(美国)、福冈美术馆(日本)、维也纳青年美术馆(奥地利)、中国美术馆(北京)、上海美术馆(上海)、广东美术馆(广州)、浙江美术馆(杭州)、江苏省美术馆(南京)、苏州博物馆(苏州)、深圳美术馆(深圳)、关山月美术馆(深圳)、青岛美术馆(青岛)、德基美术馆(南京)、亚洲艺术中心(北京 I 上海 I 台北)





关于空间设计师About Space Designer



郑东贤,韩国籍建筑师,1972年生于首尔,拥有中日韩文化背景。PLAT ASIA总裁,联合创始人,东京大学博士,美国绿色建筑资格认证专家。于韩国汉阳大学获硕士学位,2008年获得东京大学博士学位;2010年与合伙人在北京共同创办PLAT ASIA。他致力于当代东方建筑的实践与研究,在设计中挖掘日渐消弭的东方文化精髓,糅合中日韩的学习工作背景,基于当代的设计手法和语境,在东方文化观,自然观,建筑观的积淀下做设计。坚持为下一代而设计的理念,做面向未来的东方建筑。近年研究方向包括建筑与自然的共生对话,“虚亭” 概念的建筑实践,东方建筑新源点与新未来的探寻,东方空间美学的体验与精神性感知。

 

项目:宏兴海边会所(秦皇岛,中国,2021),庐山西海艺术中心(九江,中国,2020),都江堰森林度假酒店(成都,中国,2020),深圳音乐学院概念设计(深圳,中国,2020),广州设计周希洛展厅(广州,中国,2020),春沐源湖畔街区(河源,中国,2020),海氏国际集团北京办公室(北京,中国,2019),阿那亚槐树林餐饮会所(森海·隐泉)(秦皇岛,中国,2018),金山岭马术中心(承德,中国,2018),喀拉峻观景平台(伊犁,中国,2018),渭河景观展望亭(西安,中国,2017),峦美术馆(承德,中国,2017),千峡湖洲际酒店(丽水,中国,2017),沈阳蓝海文化中心(沈阳,中国,2012)

 

获奖:KUKAN Design Awards, Selected works(东京,日本,2020),金堂奖 · 中国室内设计年度评选,年度最佳餐饮空间设计(深圳,中国,2019),中国设计权力榜100,设计与艺术融合奖(北京,中国,2019),REARD地产星设计大奖,铜奖(上海,中国,2018),金腾奖,年度最佳餐厅空间设计(北京,中国,2018),地产建筑师大会,年度杰出建筑师(上海,中国,2018),CREDAWARD第四届地产设计大奖·中国,金奖(上海,中国,2018),A’DESIGN AWARD & COMPETITION, SILVER WINNER(意大利,2018),ICONIC AWARDS,BEST OF BEST(德国,2017),GERMAN DESIGN AWARD,WINNER(德国,2017),世界建筑师大会,100 Architects of The Year 2017(韩国,2017),入围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公共建筑类)(中国,2016)

 



 



相关阅读

 

* 亚洲展讯 | 片石山房——沈勤·陈琦作品展 

* 亚洲艺术家 | 湖北美术馆 “一意孤行:沈勤个展”

* 亚洲艺术家 |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叁拾年 · 沈勤个展”

* 亚洲艺术家 | 沈勤参展 “书法的解放 —— 纪念井上有一百年诞辰暨对话井上有一艺术展”

* 亚洲艺术家 | “零度”之沈勤

* 今日开展 | 沈勤、陈琦:零度

* 亚洲展讯 | 沈勤、陈琦:零度

*「枕流漱石 - 当代文人艺术展」 沈勤 | 李真 | 邵帆 | 沈克龙

*「洇 · 氤 · 霪 · 滢」沈勤个展

* 苏州博物馆「洇 · 氤 · 霪 · 滢」沈勤个展

* 沈勤:我们这代人处在大时代大文化的变迁中

*「沈勤&陈琦作品展」诠释一个纯净的世界

* 沈勤 & 陈琦作品展



* 亚洲艺术家 | 陈琦水印木刻版画《早春》发售完美落幕,敬请期待2021年“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 首展

* 亚洲艺术家 | 第二期“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正式启动,陈琦水印木刻版画《早春》限量发售

* 亚洲艺术家 | 陈琦受邀参展今日美术馆“致敬传统 - 当代纸艺术作品巡展” 

亚洲艺术家 | 陈琦、杭春晖入选2019中国艺术权利榜年度100位最具影响力艺术人物

亚洲艺术家 | “中国水印木刻青年计划”正式启动,陈琦水印木刻版画《华枝满天》限量发售

亚洲艺术家 | 陈琦《中国水印木刻的观念与技术》新书出版

亚洲艺术家 | 陈琦参展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展览“Re-睿”,为世界带去来自东方的礼物

亚洲视频 | 小林敬生&陈琦:雕刻于隽永锋芒之间,在突破中延续艺术使命

* 亚洲现场 | 生逢其时 - 小林敬生&陈琦作品展开幕* 亚洲展讯 | 生逢其时 - 小林敬生&陈琦作品展* 亚洲艺术家 | 陈琦格致:一个展示与理解的实验* 亚洲评论 | 印痕与复数:当代版画本体的再认识* 印痕与复数-陈琦个展 | 打破水印版画的本体* 亚洲现场 | 印痕与复数 - 陈琦个展* 亚洲讲堂 | 有意味的印痕与非机械性复制* 亚洲展讯 | 印痕与复数 - 陈琦个展



 

获取更多作品信息请访问
亚洲艺术中心微信小程序



 



 正在展出  Current Exhibitions



亚洲艺术中心(北京)《片石山房——沈勤·陈琦作品展》 


亚洲艺术中心(上海)《坐看云起——管伟邦个展》 



 



 最新消息  Lastest News


亚洲艺术中心全新旗舰空间2021年5月于台北正式开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