蹊迳 | 玩机械臂的建筑师
《蹊迳》专辑设立的初衷,源于对设计师这一职业的思考。建筑院的孩子们固然以标新立异为职业,但在长期奉行集体主义与中庸之道的社会里,对于幸福与成功的定义仍然单一乏味。我们的环境矢志于将所有人捶打成一个模样,而平庸的人们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也甘愿忍受着这种捶打。到了最后,我们失去了情趣和快乐,也失去了愤怒和忧伤,成为了成功学标准的登山者。然而在我们短短的生命中,总有一些人注定无法被囚禁,面对人生的这般逻辑即便没有给他们带来光鲜的羽毛,也足以活得有滋有味。
那么,设计师到底可以怎样生活?《蹊迳》专辑是一群热爱设计并且有着独特经历的建筑留学生/设计师的故事集结。我们希望可以通过他们的故事分享,呈现出另外一种生活可能性。希望不同的观点、经验、设计思考可以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启发。
《蹊迳》第2期专访 赖冠廷
他 是
/
蹊
迳
赖冠廷
玩机械臂的建筑师
我是赖冠廷, 来自台湾。
在上海--现在每天的工作
来上海还不到一年,但也习惯了这里的生活。每天早上简单梳洗吃完早饭后,便出门到了公司。虽然只是15分钟的路程,我却边走边思考着今天该完成哪些事情。
我喜欢在大家还没到公司前的这段时间,或许只有十分钟,但这段安静的时间能帮助我安排当日工作以及思考该如何完成它。我目前正在做的项目,是用小型的工业机器人在音乐节为观众调酒。我必须负责设计并考虑可能遇到的问题,最后安排团队分工合作来实现项目。除了安排项目的进程,我同时也是设计师和工程师,会做设计、建3D模型、写程序和渲染效果图。
我任职的公司大界,是一家专注开发与解决工业机器人在建筑建造领域应用的创新型公司。在这里,我们有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同事,共同探索一种新的工作模式和产业变革。这是个相对来说很新的产业,对于技术与知识的门槛是很高的。因为过去的生活我累积了相关知识,才能让我有机会能在这个团队内参与项目的开发与管理。
▲ 大界机器人工作环境
▲ 双机器人热线模具切割
这样跟机器人相关的项目对于有着建筑背景的我,或许是个挑战,但对机械臂的兴趣不曾让我止步。
你或许会想:为什么一个建筑师不设计建筑却跨领域做机械臂相关?这可以从我在台湾念建筑本科时说起。
在台湾--念建筑的过程
在台湾就读建筑本科时,我一直在思考,我所设计出来的空间,会带给人们什么样的感受?他们能不能感觉到不一样的东西?他们是不是在这个空间里完成他们想做的事?是不是有什么科技可以融入到设计中,去满足人们对空间的特定需求?
我选择透过科技来寻找答案,它让我能探索更多空间与设计的可能性,在既有的或未曾见过的概念上去创造新的经验。例如计算机的应用让我们能追求几何形体的视觉体验,再藉由各式机器的生产技术,把设计精准的实现。
我不喜欢按照既定思维去思考自己的未来。比起循规蹈矩、沿着已经被设定好的方向去走,我更想要追求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所以,我选择主动去学习我感兴趣的课程,在过程中享受挑战的乐趣。
记得大学时期,每个学期都会有几个设计项目要做,虽然都是建筑设计,但我总想做出不一样的东西,除了题目要求的图纸模型外,通常还会挑战更多的效果图及动画。我自己摸索着3D建模软体,让我可以快速出平面图,也同时变成激光切割的档案让我可以准确的做出模型。那时Grasshopper的视觉化编程插件刚刚推出,我能够感觉这样的工具可以探索不同的空间可能性,所以花了很多时间去自学这个插件。后来有机会跟数字课老师学习,在他的课上,他为我们展示了通过编程,我们可以给建筑和设计带来更多的可能和创新。他还向我介绍了一个国外的院校,专门研究机器人和编程在建筑制造领域的创新型运用——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的ICD(Institute for Computational Design)。
▲ 本科毕业设计 – 用于填充都市空间的模组化动态空间
▲ 透过Processing的编程,
来模拟不同的都市成长可能性
在德国--更多的思考角度
大学还没毕业时,我就已经决定要出国留学,除了在国外学习最新技术,也希望借此机会多去不同的地方,体会不同的文化。所以毕业后,我一边工作,一边准备英文考试和作品集。我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申请上ICD新成立的ITECH MSc 硕士学程。
2014年底顺利加入了ITECH学程,在这学程里我参予了ICD/ITKE Research Pavilion 2014-15以及Research Pavilion 2015-16两个项目,并学习到仿生设计、材料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以及机器人建筑制造。这些课程不仅仅让我在建筑设计的领域继续学习进步,同时给了我更多的思考角度。
在德国的两年,我学到很多不同的知识,了解了最新的科学技术。其中我被机械臂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所吸引,也一直在思考怎样让机械臂能更贴近于实际的项目应用。
▲ 硕士毕业论文
Reconfigurable Tensegrity Systems
利用拉张结构体的特性所设计的可变换形体结构
▲ ICD/ITKE Research Pavilion 2015-16
毕业后,我通过了层层筛选,进入德国adidas总部的Innovation Team- Future工作,主要负责数据导向的生成式设计(Generative Design)。对于刚毕业的我来说,能够进入一家行业内首屈一指的跨国公司、让我能够发挥个人设计能力和计算机编程的技术,以及参与各项最新技术的应用中,我非常开心。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慢慢发现了内心的困惑:分工精细的传统大企业设计职位,为我设定的职业道路更多是往工业设计领域发展;然而,我在过去学习中累积的多方面知识和能力,却无法完全发挥出来。我甚至发现,我还是更喜欢机器人和编程与建筑制造业的最新趋势。在这个时候,我了解到我的大学老师王老师加入了大界机器人,一家运用编程等多种新的方式,专注开发与解决工业机器人在建筑建造领域的应用。当时,他也正在为这只新兴的团队招募机器人相关的建筑师职缺。正是出于对当时工作和职业发展的思考,我认定机器人在建筑制造的巨大发展前景;在与大界负责人孟浩聊过之后,我对大界的发展方向和团队氛围也非常喜欢:于是,我决定离开adidas,正式加入大界机器人公司。
▲ 和大界的同事
很多人总会好奇,问我为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离开建筑设计领域:是不是加班太多?或者压力太大?我想,这个行业的人都多多少少会有这样的困扰,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想善用自己会的各种技术。我想利用跨领域的知识,成为不同专业人士之间沟通的桥梁,帮助项目的推进。在大界,我每天与同事和商业伙伴分工合作,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工作内容与任务,如各式设计、建模、写代码、影片图像加工剪辑、生产制造,我喜欢这多样化的生活。
学校科系就那么多,念建筑系不代表你一定要成为建筑师;念化学系不表示你得成为科学家。本科是你的专业,但不一定是你的职业,它是你的工具——帮助你解决问题的工具。如何将专业与自己的兴趣相结合,去寻找真正最适合的未来方向才是要问的问题。
图文|赖冠廷
THE END
长按二维码填写留学评估,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了解你现在的准备状态,并给予相应的建议。你所提交的信息将会严格保密。
19-20FALL建筑景观规划留学报名中
Studio Alpha 大巧筑人 | 2018 资费及服务
推荐阅读
SA2018常驻面授
哈麻普耶集齐,
驻场师资持续升级
都说去GSD不容易
那么到底有多难呢?
蹊迳 | 跳入资本圈的设计师
竺庆宇 | 往返于土木与
建筑之间
肖龙 | 虽然设计让我抑郁
田骅 | 当你不如别人有分量的时候就多吃点
陈曦 | 七分热血,三分初心
郑顺帆 | 城市之外的我们还剩下些什么?
董昊宇 | 设计是从生活里“玩”出来的
欧阳梦颖 | 梦想是陪我睡觉的东西,不实现它我会失眠
蒋雨桐 | 北京→东京→博士屯
倪禛
时间的背包与记忆的容器
吴伟
走过的,走着的,走下去
姜亚昕 | 唯幸运不可辜负
庞子锐 | 哈佛才是理想的开始
Lance Luk
地产?建筑?我选地产
Evan Tsai
微信:mysudea
电话:15601923989
StudioAlpha大巧筑人
长按二维码咨询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留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