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SA OP40 集物馆 | 分析设计,剖析真我
Boyuan老师的集物馆OP系列每年都会吸引不少学员参加, 也算是SA的明星OP之一了,虽然课程难度较大,但是在几周的奋斗后学生总是能交出出色的成果。今年的OP+78也顺利落下帷幕了, 相信今年参加的同学们已经完成了一个放入作品集的满意作品了吧。
SA OpenProject+ 78 | 集物馆
今天就带大家来回顾下去年OP40的精彩内容,感受一下由Boyuan老师带来的集物馆的魅力。
SA OpenProject 40 | 集物馆
OpenProject 40
集物馆
老师总结
创作在本质上是一种个人化的主观表达行为。作为与客观现实联系紧密的学科,建筑教育往往更重视训练学生对客观因素的同质化解读与利用,而忽视对设计者自我分析能力的针对性培养。事实上,对绝大多数领域的创作者而言,作品的首要功能在于协助创作者认知自我,在获得较为清晰的自我认知后,创作者再次投入创作活动时会使作品拥有更加精准动人的力量。“集物馆”课题以上述观点作为教学方法论及目的,以“集”这个抽象行为作为媒介,通过关注本体性的空间原型来探讨作品与设计者个人三观的关系,最终构建一段自我叙事体验。在五周半的时间内,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自选一类具有特定共性的事物(如某特定环境下生长的植物、某特定类别的艺术品、某特定事件的遇难者遗物等),自选基地和主题设计一座容纳该类事物的建筑。学生通过课题释义、自选功能、自选基地、提出概念、分析案例、编制任务书、设计空间原型(Parti)、初步设计、深化设计、效果变现等步骤,以及每周各一次的一对一辅导与集体评图,通过分析自己的设计来剖析自我,再反过来用自我认知推进设计方向,在这个循环过程中逐步认知自己设计观与价值取向间的关系。五名同学在课题过程中不但自己比较努力,相互之间也形成紧密互动,最终均完成了具有鲜明个人特质的作品,达成了教学目标。
学生部分作品展示
Q同学作品:戈壁植物园
学生感想
From Q同学:
这次op是一次非常走进内心的旅程,之前也有想过去做从内在出发的设计,但是并没有机会能长时间的思考这些事情并且能被老师鼓励着去发掘自我,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体验,而这个设计也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双向选择的设计;第一次在做完一个设计之后还能感受到,设计回馈给我自身的力量。同时也深刻意识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和别的同学一起交流后,可以感受到自己眼界的不足和技能的匮乏,也更让我下定决心去解决这些困扰我已久的问题。
Z同学作品:Mirrors of Venice
学生感想
From Z同学:
集物馆这个op给了我很多的之前从来没有过的思考,Boyuan老师给了我一种全新的看自己设计的视角----从自己的图出发去设计。从设计中我也开始深入思考自己想要什么,为什么要画一张图,这张图能为我的设计和表达带来什么,为什么我们要用这个建筑元素,为什么一种物品要出现在建筑中。真正沉下心来去做的时候发现是艰难的,同时也是享受的。
K同学作品:Conciliate with the Sea
学生感想
From K同学:
有幸在已有作品偏城市的背景下仍然被老师接纳进入这个op,这五周的课程让我受益匪浅。整个op希望我们回归自我表达,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设计和表达方式。在课程结束时大概明白一二,才算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理解了设计。老师对于形式的把控十分精准,屡屡在我跑偏的时候悬崖勒马;对于本组组员的设计和图面的评析也十分老道,以图鉴人,投射出整个设计的气质和氛围。感谢老师提供的这一次op,丰富了我的作品集的另一个维度,也教会我怎样学着去表达自我。
J同学作品:Collection of Grounds
学生感想
From J同学:
除了拥有一个新作品之外,最大的收获就是对于设计又有了新的理解。“我是一个人什么样的人,我就会有什么样的设计”这是老师至始至终强调的教学纲领。除了指导设计本身,还会解读每个人,帮助我们发现“自己”,反过来强化我们的设计特质。可能我目前还离自己比较远,但意识到了“自我”之于设计的重要性,未来定会秉持这个方法论走下去。感恩老师和studio的小伙伴们。
Z同学作品:Steampunk
学生感想
From Z同学:
这次op在概念阶段,Boyuan老师完全让我们从自身兴趣或者经历出发来选定一个主题。这是之前在学校里没有经历过的一种出发点,也给了我一些思考空间来认知自我。我觉得这种方式在未来的设计中也会对我起到不错的帮助,会令我更加准确的抓住一些项目的切入点。在之后的出图阶段,姜老师对于图面的意见对我帮助非常的大。我也从每次的pin up中有点体会到如何去控制用一张图表达自己想表现的意境。
老师介绍
Boyuan
Columbia,MArch
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学硕士,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建筑)学士(一级甲等荣誉),作品曾获得哥大Honor Award for Excellence in Design, Lucille Smyser Lowenfish Memorial Prize,以及 Paul Katz KPF Honorable Mention等奖项,并发表在深港城市\建筑双年展、KooZA/rch、Gooood及哥大GSAPP年刊Abstract等展览及媒体上。多次获邀担任哥大评图嘉宾,曾就职于纽约SHoP、ODA、WORKac、香港严迅奇、北京OPEN等事务所。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填写留学评估,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了解你现在的准备状态,并给予相应的建议。你所提交的信息将会严格保密。
留学评估二维码
20-21FALL建筑景观规划留学报名中
Studio Alpha 大巧筑人 | 2019 资费及服务
推荐阅读
以下OP正在报名中
SA OpenProject 101 | Reborn in Water 水中重生
SA OpenProject+ 100 | 上海面授 明州蜃市
SA OpenProject+ 99 | PORTLAND : BIOPHILIC URBANISM
SA OpenProject+ 98 | 私家厨房的共享平台
SA OpenProject+ 95 | 廪囷私塾 校园景观
SA OpenProject 90 | 广州面授 微观真实
Evan Tsai
微信:mysudea
电话:15601923989
StudioAlpha大巧筑人
长按二维码咨询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留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