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教育报》:奋进不止的幕后工程师——记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信息技术团队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3-08-29

3月22日,《中国教育报》第1版刊发文章《奋进不止的幕后工程师——记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信息技术团队》,展现了信息中心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书写教育数字化时代新篇章的奋斗故事。现全文分享,供直属机关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参考。

透过一根根网线、一块块屏幕、一个个线上平台,信息技术工程师们构建起数字世界的“高楼大厦”。教育数字化进程加快,教育系统的信息技术工程师们紧扣发展所需,在幕后默默耕耘,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实施以来,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的技术研发和运维团队先后建成全国中小学管理服务平台、职业教育智慧大脑院校中台等10余个平台20多项专业业务模块及混合云数据中心,实现了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数据中心智能化运维等,为教育部机关和教育系统提供了优质的数字化技术服务。近日,记者走进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走近教育系统的信息技术工程师们,透过一组人物群像,展现他们书写教育数字化时代新篇章的奋斗故事。6400个小时把单位当成家6400个小时有多长?6400个小时是384000分钟,是23040000秒。对于这个数字,教育部数据中心的刘洪铭最熟悉不过。工作至今,刘洪铭已经在机房值守了6400多个小时。在这漫长的时间里,他一分一秒不曾懈怠过。“同事们常和我开玩笑,我是大学毕了业但仍然过着宿舍生活,成了家还是单身生活,把单位当成家,机房就是我的阵地。”刘洪铭说。踏进数据中心的机房,密密麻麻的网线和机器映入眼帘,机房内存放着高速运转的服务器,运维保障团队日夜轮流值守在这里。“我们就像消防员,时时刻刻守护着数据中心机房安全。”刘洪铭说。“看,我就在这里睡觉。”他指了指值班室1.2米宽的小床,这三四平方米的值班室便是刘洪铭日常工作休息的地方。吃饭、住宿、洗澡…… 为了保证工作,他所有的衣食住行都在单位完成,曾经连续3个多月没出单位一步。“最长的时候,我有一年没见过他们。上次我见到她时,发现她的头发全白了。”说到这里,刘洪铭眼眶有些湿润。他的爱人是一名小学教师,一边带着四个班级的英语课,一边又要照顾年幼的双胞胎儿子,但由于工作原因,他和爱人长期分居。“我对他们有说不完的愧疚,可是既然在这个岗位上,我就要履行职责。”刘洪铭说。像刘洪铭这样的人还有许多,他们为了维系整个教育部网络系统7×24小时平稳运行,保证教育部网络不断电、不断网,义无反顾地将青春留在了机房岗位上。365天,技术攻关上憋住一股劲“我认识你们,今天又通宵?”凌晨两点,门口保安看到了大步匆匆赶回单位的任怀德,此刻信息中心所在的楼层依旧灯火通明。任怀德,信息中心系统开发团队负责人。“开发工作需要创新,但更是体力活。我这个年龄,在企业里该退休了。常年‘997’的强度,有时候确实感觉吃不消了,但团队永远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没人叫苦叫累。”任怀德说。支撑政府部门的信息技术工程师经常接到紧急系统开发任务,一项教育管理政策往往涉及上亿学生,时间紧、任务重,他们要将重任转化为一个个程序、系统,需要拧住一股劲,攻关、突破、超越。就在全国疫情投诉平台即将上线之前,团队一次次凌晨讨论,通宵修改优化系统,一周完成平台功能开发并上线运行。“云战略摆在了技术运维团队面前。这是一项工程任务,更是一次科研探索。”团队负责人刘冰对此颇为自豪,“我们长期处于实战第一线,日常需要做好数据信息安全,确保教育部数据中心不出一点差错。”与此同时,团队不断探索研究混合云的数据中心服务模式,突破不同技术体系之间的壁垒,在资源统一纳管、融合应用等方面下了不少功夫。“通过大量的科研探索和实证,团队探索出了政府混合云服务新模式,保障了国家级管理信息系统高效运行。”刘冰说。7×24小时,绝不允许一点闪失王永琦,国家网络安全先进个人。“我们的职责是守护,在面对威胁的时候,能够从网络行为异常的蛛丝马迹中发现安全风险。”王永琦回忆,有一年大年初二,某高校遭受境外黑客组织攻击,团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凌晨4时圆满完成事件分析处置,确保学校网络安全。老司机从声音中能听出车辆故障,有经验的工程师也能从数据中看出异常。常年业务积累、365天不间断、7×24小时无缝衔接,守住层层防线,做好三级保障,中心的信息技术保障团队具备了精准判断、快速处理的专业化能力。“我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看运行数据,这种习惯是我从老一辈工程师身上学到的,正因为这种习惯,在发现数据有异常的时候才能及时处理,避免事故,也算是‘人数合一’了吧。”王永琦笑着说。“传帮带”是信息中心的优良传统,老一辈工程师身上的精神,同样鼓舞着“90后”付宇豪。2022年12月,负责视频会议的付宇豪主动申请留守单位,驻守33天,维系机关技术支持和运转工作,同时保障好机关视频会议。在特殊时期,团队成员采用“ABCD”轮班制,一名成员病倒了,其他成员轮流作战。这名小伙子成为“24小时不掉线”的“最后一道防线”。一串串号码背后是一个个家庭“有一次我接起电话,电话那头很着急。”团队负责人马宁向我们讲述了她的经历,一名焦灼的母亲在孩子转学时遇到学籍问题。马宁在了解清楚事情原委后,通过发邮件、去电、信息追踪等多种途径,最终圆满解决。2016年,面向学生、家长的呼叫服务团队成立,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提供应用支持、学籍查询及跨省业务咨询服务,为千万个家庭的学生学籍注册、学籍异动、跨省转学等提供便利。一名学生在跨省转学过程的系统申请环节遇到了困难,经过20多天的不懈努力,信息系统技术支持呼叫团队通过多方协调帮助他解决了问题。“为民解难好公仆,热情周到暖人心”,墙上的锦旗和群众的感谢信是教育系统用户、基层学籍管理员及学生和家长的认可。“一串串身份证号码背后就是一个个需要帮助的家庭,通过我们的努力能为一名名孩子解决受教育的问题,为每个家庭解决困扰,带来温暖。”马宁表示,每当有家长送来鲜花、锦旗,团队成员都更加理解这份工作的重要意义。别问我是谁,我的代号是2266“我叫辛金颖,我还有一个代号是2266。我的职业生涯与这个电话号码紧紧绑在一起。”信息中心的辛金颖说,在不少人看来,2266只是协调处理技术问题的普通电话,但是,技术支持服务像日常用水用电一样,一刻也不能断线。2011年,教育部监督举报受理服务团队开始为亿万公众提供电话和线上服务,接听接诉教育改革意见建议、教育政策咨询等公众来电来信。团队成员傅佩佩一干就是12年:“这个岗位需要耐心细致,要了解政策,要会疏导,还要自己顶住压力,但最重要的是要换位思考有同理心。认真倾听、耐心记录,窗口有温度,服务有速度。”2022年11月,信息中心年轻干部组建临时团队,承担高校疫情防控平台的投诉集中排查7×24小时电话/线上受理转办工作。“你是真人吗?这是电话那头的第一句话。”接诉员分享了一则有趣的经历,来电者是名无法回家的大学生,她拖着略带沙哑的声音和学生耐心沟通了许久。40分钟后,这名学生说:“谢谢你们,开始我很害怕,你们的电话让我平静下来,感谢你们一直都耐心地倾听,我现在好多了。”“没人知道我们是谁,许多人管我们叫‘心理树洞’,能为大家缓解心情,我们也很欣慰。”傅佩佩说。窗口工作,看似简单,但是作为与群众面对面接触的第一线,一举一动都代表着负责任的形象、为民服务的宗旨。“我们希望大家不管有多少烦心事,接起电话就能听到最美、最温暖的声音。”傅佩佩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