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数字化发展研究|王玉龙:数字化转型时期的教育实践场景及教师数字胜任力构建
引用格式
王玉龙.数字化转型时期的教育实践场景及教师数字胜任力构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3,29(12):095-101.DOI:10.3969/j.issn.1673-8454.2023.12.011
基础教育数字化发展研究
数字化转型时期的教育实践场景
及教师数字胜任力构建
王玉龙摘 要: 数字技术的发展和社会数字化转型驱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在数字化转型时期,教师将面临新的专业发展需求与挑战,其个人专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竞争形式和发展模式均将呈现新的样态。技术将赋能教师个人主体地位提升,助力“弯道超车”式的专业发展竞争,并支持团队协作下的个性化发展。教育将呈现崭新的形态,教师也将面临新的教育实践场景。虚实结合的教学场景、人机协同的育人模式、旨在高阶能力培养的学习活动、数据循证的教学决策将成为教学的新常态。在此基础上,针对数字化转型时期的教育实践场景,比较分析国内外教师数字胜任力框架,立足于数字时代的教学工作者和自我发展者两个关键教师角色定位,聚焦数字内容与数字化课程创作、技术融合的学习场景创设、创新型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数据循证的教学优化四个关键维度,构建教师数字胜任力,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转型;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数字素养;数字胜任力;数据素养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8454(2023)12-0095-07
作者简介: 王玉龙,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佛山 528225)基金项目: 2019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技术驱动的广东省欠发达地区县域义务教育供给诊断预警与模式创新研究”(编号:GD19CJY02)一、引言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聚焦教育、就业、文体等重点领域,推动数字化服务普惠应用,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推进学校、医院、养老院等公共服务机构资源数字化,加大开放共享和应用力度;推进线上线下公共服务共同发展、深度融合,积极发展在线课堂、互联网医院、智慧图书馆等。行业和社会的数字化转型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202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也为教育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进一步加速了教育数字化进程。教育数字化转型是通过综合应用新一代数字技术,全方位促进教育要素、教育业务、教育场景的数字化[1]。教师作为教育系统中的决定性要素,在数字化转型时期将面临着新的专业发展需求与挑战。基于此,如何面向数字时代的教育新样态,针对数字化转型时期的教育实践场景,重构教师能力素养体系,聚焦教师数字胜任力构建已成为重要议题。
二、未来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样态
教师培训改革和专业发展模式创新必须紧扣未来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样态,促使教师胜任未来教育实践新场景。随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加快推进,未来,教师在个人专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竞争形式和发展模式均将呈现新的样态。
(一)技术赋能教师个人主体地位提升
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资源要素重组、流程再造和组织结构重构,从而深层次改变组织样态和运作形态。组织结构趋于扁平、组织运行愈发灵活、组织应变力大幅提升。在教师培训领域,自上而下的统一供给和单向、单通道的教师培训将进一步规范化[2],其目标和功能定位将进一步明晰。同时,技术使能的自下而上的需求拉动和自主驱动的双向、多通道自主发展,成为新时期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样态。统一培训将重点解决理念普及、共性知识和技能提升,自主发展重在与教师实际工作场景紧密相关的实践反思和经验获取,注重个体经验与相关理论间的知行融合[3]。未来,技术的发展将促使教师与学校、培训组织机构逐步解绑,处于“松耦合”状态,教师个人的主体地位将进一步凸显、个人价值将进一步放大,教师将更多地从个人需求出发,自主获取相关培训资源、融入校外研训组织、参与多种形式的研修共同体。
(二)“弯道超车”式的专业发展竞争
数字化转型时期,技术正在重塑各行各业的发展模式和竞争态势,技术赋能的“弯道超车”现象在众多行业领域频现。近年来,技术发展叠加疫情倒逼的大规模线上教学,已悄然重塑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传统教师专业发展竞争较为温和,以经验积累和沉淀为主要特征,以资历与履历为决定性要素。以往,受信息渠道、发展平台、发展机遇、晋升机制的限制,教师专业发展更多的是采取按部就班的渐进式模式。随着技术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更为多样、发展机遇更为丰富、发展路径更为多元、成果要求更为开放、晋升机制更为灵活。传统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中的路径依赖,逐步被新技术赋能的机会公平和路径多元所取代。新教师有可能在短期内快速适应新技术发展和教育新样态转变,浸入技术场域、赢得成长先机、获得丰富资源、规划最优发展路径,从而实现“弯道超车”或“变道超车”。
(三)团队协作下的个性化发展
技术发展带来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和知识的快速更新,教师面临的教育场景更为多变、教育问题更为复杂、教育活动更具挑战。教师个人的知识、能力、视野很难适应高度复杂并快速变化的教育系统,需要团队协作下的个性化分工。团队协作可以有效克服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中的精力、能力和视野障碍,缩短专业成长周期,提升专业发展质量。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虚拟教研室、名师工作室、集团校等各级各类团队协作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常态。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团队的形态、规模、协作方式、协作深度等提供了有力支持。实体、虚拟、混合式教研团队共存互补,实现了跨区域、跨领域、跨时域的大规模深度协作。技术发展在实现规模效应和协作效应的基础上,能精准识别教师个人需求、诊断个人发展痛点、规划个性化的发展路径,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性化和精准化,突破规模和质量的两难困境。
三、数字时代的教育实践场景
随着教育数字化转型全面推进与落地,数字技术正在全方位、全要素、全流程重塑教育体系,数字时代的教育将呈现崭新的样态,教师将面临新的教育实践场景。虚实结合的教学场景、人机协同的育人模式、旨在高阶能力培养的学习活动、数据循证的教学决策将成为未来教学的新常态。
(一)虚实结合的教学场景
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等新一代数字技术逐步弥合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的鸿沟,实现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的数字孪生、双向映射和融合交互,推动学习空间延展、社会资源整合和教学场景重构[4],还原知识产生、发展、应用的情境,在全社会范围内整合并共享信息资源、技术资源、装备资源和场馆资源,促进跨时空的深度对话和互动交流。线上线下混合、虚拟和现实融合、校内校外协同将成为未来教育的新形态。技术将深度融入情境创设、问题探究、成果演示、效果评测的教学全流程。教师应深刻理解教学场景的育人内涵,胜任在技术深度融入的教学场景中,创设学习空间、创建数字内容、开发学习资源、设计创造性活动、引导深度探究、评估学习成效,充分发挥学习空间的育人价值。
(二)人机协同的育人模式
教育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引起高度重视。2023年初,由美国OpenAI公司发布的人工智能应用软件ChatGPT,引起全球范围内的强烈共鸣。教育领域的大批研究者也在热烈讨论人工智能将会给教育带来的深度变革,深度反思未来教师的价值定位和能力要求。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的《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明确提出,探索人工智能助推教师管理优化、教师教育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创新,进一步挖掘和发挥教师在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中的作用。此外,部分地区已经在探索教育数字人的应用。随着数字人技术的逐步成熟,人机协同将逐步由人工智能代理、人工智能助手走向人工智能教师、人工智能伙伴[5]。在未来的教育实践场景中,人类教师和数字人教师分工配合,协同育人将成为常态。面向人机协同的教育实践场景,未来教师必须重构自身能力体系,学人工智能、用人工智能、创人工智能[6],主动适应未来教育教学的新样态。
(三)旨在高阶能力发展的学习活动
数字时代,信息海量增长,知识快速更新,人工智能深度介入社会生活,倒逼人类学习方式转变、教师角色重构,并深入思考在人工智能深度介入的社会生活中人的角色定位、核心价值,以及人机伦理。知识本位的教学导向,很难适应当前和未来的社会样态、动态需求。新时期,培养具有数字社会胜任力的数字公民将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取向。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问题解决、共生协作、计算思维、设计思维、创新思维等高阶能力培养和思维养成为目标,将成为学习活动设计的必然旨向,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共生关系和价值伦理,也必然要默会于创新型学习活动设计中。当前和未来的学习活动设计将进一步凸显学生中心,愈发带有明显综合性、生成性、跨学科、体验性、默会性、自驱性等外部特征和内在要求。教师须有能力融合技术、内容、场景等要素设计,并实施创造性的学习活动。
(四)数据循证的教学决策
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促使教育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更为便捷,数据的处理、挖掘和应用逐步深入。随着教育新基建的落地和数据开放政策的实施,数据作为重要的教育生产要素,所蕴藏的巨大价值将会得到更为广泛的认同和更为充分的释放,教与学规律、教与学行为、教与学效果将具有更为扎实全面的数据实证。随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快速推进,数据循证的理念、策略、方法已经融入学习者特征分析、需求诊断、资源推荐、过程跟踪、行为分析、效果评测等教学全流程,成为当前和未来新教学范式的典型特征和必然要求。在此基础上,以单一来源数据和主观经验为基础的经验型教学决策,将逐步转向以多通道、多维度、多模态数据为支撑的循证式决策。
四、国内外教师数字胜任力框架分析
数字胜任力是从信息素养、数字素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包含更为丰富的教师实践智慧,体现更为动态的发展观,展现更为明确实践指向。比较分析国内外教师数字胜任力框架,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教师数字胜任力的丰富内涵,明确数字胜任力指标的形成过程和构建逻辑,进而聚焦数字时代教师的关键能力。
(一)我国教师数字素养的相关标准与要求
2019年,我国开始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在《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发展框架》中将教师信息化素养描述为30个具体的微能力点,包括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学业评价四个方面,可分别对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和智慧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进行评价。其中,在智慧学习环境中,有针对性地提出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创造真实学习情境、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支持学生创造性学习与表达、基于数据的个别化指导、应用数据分析模型、创建数据分析微模型等极具数字化教育特征的教学能力要求。
2022年,教育部发布《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该标准包括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化应用、数字社会责任、专业发展5个一级维度,13个二级维度和33个三级维度,系统详实地阐述新时期对教师数字素养的具体要求。该标准旨在提升教师利用数字技术优化、创新和变革教育教学活动的意识、能力和责任,为数字化转型时期教师数字胜任力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明确指引。
(二)国外教师数字胜任力框架分析
近十年,国际范围内关于数字胜任力的研究发展迅速,并逐步取代信息素养和数字素养[7]。韩国发布的《智慧教育的教师能力框架》将教师能力要求分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两个维度。基础知识维度包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社会能力、灵活性、技术素养、伦理、激情;实践能力维度包括了解未来教育的专业知识、与学习者建立融洽关系、教学设计与开发、学习启示能力、评价与反思、网络建设。西班牙发布的《教师通用数字胜任力框架》将教师数字胜任力描述为五个方面,包括数据与信息素养、沟通与协作能力、数字创作能力、数字安全素养、基于数字技术的问题解决能力。挪威发布的《教师数字胜任力框架》认为教师应具备包括学科教学技能、学科教学论 、管理学习过程、组织互动交流、学校与社会、伦理道德、适应发展与变化七项能力。英国发布的《教师数字教学框架》详细阐述教师数字胜任力,包括六个方面:信息通信技术娴熟度,数据、信息与媒介素养,基于数字技术的内容创作与学术创新,数字化协作,数字化学习以及数字身份。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发布的《美国ISTE教育者标准(第5版)》提出,数字时代教师的角色包括学习者、领导者、公民、合作者、设计者、促进者、分析者七个方面,并从各类角色的角度阐述技术应用能力的要求。欧盟发布的《欧洲教育工作者数字胜任力框架(第3版)》提出,数字时代教育工作者的实践领域包括专业投入、数字资源、教与学、评估、授权学习者、促进学习者数字化能力六个领域,并将胜任力分为三个层次、六个阶段,即新手和探索者、综合者和专家、领导者和先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教师ICT能力框架(第3版)》重新界定三层次、六维度的教师ICT能力,即知识获取、深化与创造三个层次,了解技术应用、技术支持教学、课程评估、应用数字技能、组织和管理、专业发展六个实践维度。
从国内外教师数字胜任力框架的比较与分析中可以发现:首先,对教师数字能力要求沿着“技能—素养—胜任力”这一脉络迭代演进,其内涵逐步丰富,关注重点逐步从知识、技能过渡到应用与创新,进而融合伦理观、价值观、动态发展观;其次,教师数字胜任力框架的构建逻辑,更多是从教师在特定时期的角色定位出发,分析不同角色的专业实践场景,进而明确与实践场景相契合的能力指标及水平;最后,虽然相关国际组织和国家所发布的教师数字胜任力框架所描述的具体能力不同,但其共性要求和关注重点集中在数字内容创作、创新型活动设计、技术赋能教与学、助力学生高阶能力和思维发展,以及自身作为自我发展者的数字化学习能力。
五、面向数字化教育场景的
教师数字胜任力聚焦
针对数字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样态和教育实践的新场景,结合新时期人机协同育人场景下的教师角色定位,依据国内外代表性的教师数字胜任力框架分析,立足于教师作为数字时代教学工作者和自我发展者这两个关键角色,面向数字化教育场景的教师数字胜任力的关键维度,聚焦数字内容创作、技术融合的场景创设、创新型活动设计和数据循证的教学优化四个关键维度,构建教师数字胜任力。
(一)数字内容与数字化课程创作能力
在数字时代,随时、随地、随需的个性化学习成为常态,在线学习、线上线下混合、虚拟和现实融合多种学习场景并存,微认证、微学习、嵌入性学习等学习形式快速发展,要求教师具备富媒体教材、嵌入式内容、互动式课程、沉浸式资源等新型数字内容的创作能力,以适应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弹性化的学习方式和多样化的学习场景。同时,以课程为单位的资源共享和教育服务[8]日趋完善,MOOC、SPOC、MPOC、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逐步普及,应着力培养教师的数字化课程建设与运营能力,以适应资源共享和教务服务模式转变。
(二)技术融合的学习场景创设能力
未来的教育场景将是信息内容、数字技术、智能装备高度融合,虚拟和现实交互联通,人类教师和数字人教师深度协同的立体化空间。教师应深刻理解场景要素间的互动关系、人机关系,明确人类教师和数字人教师的角色定位,准确理解人工智能在信息获取、数据分析、模式识别等劳力和算力密集领域的优势,以及人类教师在情感交互、高阶能力、创新思维等情感和创意密集领域的独特价值,具有正确的技术价值观和技术伦理观,以人为本,在育人使命下有效整合各类技术资源,科学设计技术融入的育人场景,充分发挥各类要素的教育合力,有效赋能深度学习。
(三)创新型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能力
在数字化转型时期,教育的重要职能是培养数字公民,输送适应数字社会生存和推动数字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基于此,能力本位的教育取向已逐步成为全球共识。新时期,教学目标转变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高阶能力、创新思维、数字社会伦理为重点的永续性发展目标。教学目标的达成有赖于教学活动的有效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设计须适应新时期教学目标的取向。活动设计具有综合性、探究性、体验性、跨学科要求;活动过程具有技术丰富、资源丰富、数据丰富,以及链接真实生活、激发切身体验的数字化特征。需要教师有效应用技术深度融入的教育场景,开展创造性的活动设计,将知识问题化、内容场景化、活动任务化、过程探究化,支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型学习、合作式学习、项目式学习、体验式学习。
(四)数据循证的教学优化能力
数字技术赋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底层逻辑,是使信息化时代的情绪、行为、模式等模糊信息变得可感知、可测量、可验证,极大地降低了复杂教育系统的不确定性[9]。数据作为一种重要教育要素,蕴含着巨大的教育价值,通过数据询证,可以揭开教育的“黑箱”。数字时代的教育具有明显的数据化特征。因此,数字时代的教师需具备扎实的数据素养[10],能够对不同类型、不同来源、不同模态的教育数据,进行定位、采集、处理、分析、表征与应用,并具有灵敏的数据价值意识、扎实的数据能力和全面的数据循证思维,将数据分析结果转化为优化教学决策、改进教学行为、完善教学评测的知识与技能,深入推动数据驱动的教学范式和数据循证的教学决策,持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学生学习效能。
参考文献:
[1]杨现民,吴贵芬,李新.教育数字化转型中数据要素的价值发挥与管理[J].现代教育技术,2022,32(8):5-13.
[2]单俊豪,闫寒冰.教育新基建赋能数字化教师培训资源建设[J].现代教育技术,2022,32(3):32-41.
[3]KORTHAGEN F. Inconvenient truths about teacher learning: To-ward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3.0[J]. Teachers and Teaching, 2017,23(4):387-405.
[4]魏非,祝智庭.面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教师信息化能力建设方略[J].中国教育学刊,2022(9):13-20.
[5]余胜泉,王琦.“AI+教师”的协作路径发展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9(4):14-23.
[6]祝智庭,胡姣.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逻辑与发展机遇[J].电化教育研究,2022(1):5-15.
[7]仇晓春,肖龙海.教师数字胜任力框架研究述评[J].开放教育研究,2021,27(5):110-120.
[8]陈丽,王志军,郑勤华.“互联网+时代”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定位与人才培养方向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7,38(10):5-11,22.
[9]祝智庭,胡姣.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探析与研究展望[J].中国电化教育,2022(4):1-8,25.
[10]林秀清,杨现民,李怡斐.中小学教师数据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中国远程教育,2020(2):49-56.
The Educational Practice Scene and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Digital Competence in Digital Transformation Period
Yulong WANG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Education, Foshan University, Foshan 528225, Guangdong)
编辑:王晓明 校对:李晓萍
期刊简介
《中国教育信息化》创刊于1995年8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期刊内容力求全面深入地记录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进展、研究与应用成果和行业发展状况,开展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调研和教育信息化国际比较研究,服务于国家教育宏观决策;力求全面准确地把握教育信息化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标准规范,及时追踪ICT前沿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与教育的融合,深度挖掘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体制、机制创新,服务于我国教育信息化实践。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MI)扩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龙源期刊网收录期刊
一年12期,每月20日出版
20元 / 期,邮发代号:82-761
编辑部邮箱:mis@moe.edu.cn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华远北街2号92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