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数字化转型下的区域智慧教育服务生态创建——以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创新发展实践为例

编辑部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4-09-03

引用格式

杜荣贞.数字化转型下的区域智慧教育服务生态创建——以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创新发展实践为例,2024,30(5):026-035.DOI:10.3969/j.issn.1673-8454.2024.05.003


教育管理决策与治理创新

数字化转型下的区域智慧教育服务生态创建——以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创新发展实践为例杜荣贞

摘 要: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推动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新引擎,而智慧教育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最终价值指向。北京市海淀区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下的区域智慧教育服务生态创建,提出构建区域智慧教育服务生态框架,致力于发展“一中枢两新三提升三覆盖”的服务生态;并以海淀区教育创新发展实践为样本,系统阐释了海淀区智慧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实施路径:以环境、应用、数据等关键要素为抓手,打造集约高效的支撑体系、提供丰富适用的学习资源、实施点面结合的素养提升行动、开展内涵丰富的模式探索、建设特色个性的智慧校园、创新先进高效的数据治理服务等。通过分析海淀智慧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先发劣势”“数字代沟”“协同育人”等现实挑战,从教育资源配置、技术教学融合、人才培养范式、特需学生、辐射输出五个方面,对海淀智慧教育服务生态的未来发展进行规划布局。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智慧教育;区域发展;教育治理;服务生态

中图分类号: G434;G527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673-8454(2024)05-0026-10

作者简介: 杜荣贞,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书记、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主任,博士(北京100195)




一、引言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展现出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颠覆性潜力,推动人类社会迈向智能时代[1]。在技术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教育数字化转型作为一种强调技术推动教育创新和变革的过程,其产生和实践有着重要的发展意蕴[2]。关于何为教育数字化转型、转什么及如何转是解构这一术语的关键问题。教育数字化的实施影响本体是人而非物,因此,人的发展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考量,智慧教育应在这一前提下进行。  智慧教育这一概念提出较早,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其内涵丰富,但仍可理解为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高端形态,教育数字化转型最终指向是智慧教育。2022年初,教育部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同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教育数字化转型正式成为指导区域智慧教育发展的重要理念。  区域可以看作开展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推动智慧教育生态发展的综合性样本。北京市海淀区是全国知名的经济强区、科技强区和教育强区,科研院校、重点实验室和高新技术企业创新主体多元、创新活力强,为海淀教育高质量创新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海淀区现已形成以区级范围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模式,目前承担着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单位、教育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等10个国家级实验项目。  基础教育规模大是海淀区的典型特征,在区域推动智慧教育发展政策,其施行成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何提供精准高效的教育服务是当前智慧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海淀区抓住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环境、应用、数据等关键要素,通过区域禀赋的最大化发挥、区域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保障教育服务的最强化提供,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下区域智慧教育服务生态的高质量创建。

二、构建区域智慧教育服务生态框架

                             

  (一)区域智慧教育服务生态内涵分析

  区域智慧教育服务生态的建设及智慧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智慧教育发展到新阶段的必要过程。要形成智慧教育服务生态在区域范围内的良性循环,应深入理解“应用为王”与“服务至上”的关系。应用为王是结果导向的用户视角,以最终的成效作为教育信息化评价的关键标尺;服务至上是过程为主的服务视角,以成效增量作为教育信息化评价的主要标准。  智慧教育服务生态应以“应用为王”为目标,以“服务至上”为追求,以简洁高效为要求,以安全运行为底线,聚焦于实用、好用、真用、广用。海淀区具有区域内高校、科研院所林立,高科技、互联网企业众多,以及基础教育体量大、门类全、样态多、影响广等特点,需以满足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为服务目标、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服务导向、以融通应用壁垒为服务支点、以促进规模复制为服务路径,在保持当前海淀教育质量、特色、水平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区域智慧教育服务生态创建。  (二)区域智慧教育服务生态框架  海淀区提出构建区域智慧教育服务生态框架(见图1),并基于该框架致力于发展“一中枢两新三提升三覆盖”的服务生态。其中,“一中枢”是基本建成海淀“智慧教育云中枢”;“两新”是构建智慧教育支撑下的人才培养服务模式、创新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服务模式;“三提升”是提升教育均衡共享能力、师生信息素养与创新能力、教育系统网络安全保障能力;“三覆盖”是实现智慧教育建设覆盖全区所有学校、智能学习应用覆盖全区所有教师和适龄学生、优质教育资源覆盖全社会,形成海淀智慧教育发展新态势。

图1   区域智慧教育服务生态框架

  该服务生态框架体现了智慧教育服务以数据为基础,以人才培养和教育治理为主要服务领域,以教育均衡共享、师生信息素养与创新、教育系统网络安全保障为能力标准,以学生、教师、学校、社会的需要为价值导向的治理逻辑。智慧教育云中枢作为数据中转的关键节点,形成服务生态的数据基础;人才培养服务模式和教育治理服务模式是云中枢应用的主要模式,以满足区域智慧教育的关键需求;教育均衡共享能力、提升师生信息素养与创新能力是智慧教育服务生态的能力体现,以满足人才培养和教育治理的能力要求;学校、教师、学生和社会面是智慧教育服务生态的服务对象,教育需求是教育服务的行为价值导向。  区域智慧教育服务生态依托海淀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区位优势,突出科技创新教育特色,让智慧教育成为海淀区培育创新文化、培养创新人才、传承创新精神的基础和先导工程。将建设智慧教育作为海淀区对标世界一流基础教育的有力抓手,深度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人工智能+教育”,形成“统一标准、突出特色、高位均衡”的建设模式,全面提升海淀教育的影响力、吸引力和竞争力。  (三)区域智慧教育服务生态保障机制  良好的生态需营造稳定的外部环境和自主驱动的内部循环,体制机制、专家智库、生态标准和生态目标是维持区域智慧教育服务生态的综合保障机制。  1.机制启航  体制机制方面,海淀区形成以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为核心的教育统筹主体,区教委牵头、区发改委、区科信局、区财政局、区城市大脑专班办公室密切配合,协力推进智慧教育良性发展。设立智慧教育建设管理办公室,区教科院辅助完成生态实施,形成内部合力主导智慧教育规划。  2.专家引航  专家智库方面,海淀区区委、区政府搭台,成立海淀互联网教育研究院,汇聚政、企、研、校、社各方面的教育专家、技术专家、管理专家、行业专家,建立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产学研联盟,积极建言献策、研讨、指导海淀智慧教育发展。  3.标准领航  生态标准方面,根据海淀区区情制定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海淀区智慧教育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海淀区中学学科线上教学评估标准(1.0 版)》《海淀区智慧海淀建设项目验收工作规范》等标准规范,以及《海淀区教育系统新时期网络安全工作方案》《海淀区小学春季学期线上教学指导建议》《海淀区“两区”建设深化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等工作方案与指导意见,确保智慧教育服务生态建设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规范操作、提高效率。  4.生态远航  海淀区以共同愿景推动生态协同发展,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依托海淀互联网教育研究院,发挥教育数字化转型产学研联盟的智库作用,充分调动企业参加智慧教育建设的积极性,为企业产品提供校园应用场景,共同打造数字化教育转型新生态,确保行稳致远。

三、区域智慧教育服务生态实施路径

                              (一)打造集约高效的支撑体系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教育系统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发展需求的主动求变,是依托新基建促进教育系统创新和变革的过程[3]。《北京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规范(试行)》提出,区域智慧教育均衡公平的发展,应优先通过区域统筹实现集约建设和云化服务,通过打造“云—网—边—端一体化”环境,推进市区校协同发展。

  海淀区在构建智慧教育服务生态体系中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规范作用,为最大程度满足区域内学校的共性需求[4],先后统筹实施智慧教育云、教育专网、智慧教室、视讯系统、考务系统、“雪亮工程”等重点基础项目建设。目前,通过中小学普通教室升级改造,使全区所有教室均具备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基础环境。海淀区依托智慧教育云中枢,统筹建设了资源平台、直播平台、选课平台、研修平台、招生平台、考试平台等基础性应用平台,推进智慧教育业务系统的建设,涵盖学生入学、数字资源、师生发展、综合素质评价、教育督导、社会办学管理等业务领域。建设完成海淀区智慧教育软件服务支撑平台,积极打造区域智慧教育发展的“数字底座”,实现区域教育系统的应用整合和数据交换共享。通过打通区级与市级业务系统,建立主体分析专用数据集,形成服务不同业务的数据报表。同时,海淀区在中小学资源平台和云课堂直播平台上,以学校、班级、个人为单位,为全区所有师生创设了学习空间,满足教师个性化的教、学生个性化的学。

  (二)提供丰富适用的学习资源

  1.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提供优质的教育数据公共服务、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教育管理效率等也是政府的职责所在。[5]海淀区通过建设智能化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整合现有学生实践活动、研学活动、体育活动等公共服务,汇聚互联网上各类教育、教学、科技、文化等优质资源3万余个、“海淀·空中课堂”资源1.2万余个、优质作业题库资源18万道。目前,海淀区教育资源的汇聚以教师进修学校为主导,充分发挥区内各中小学骨干教师、名师的示范作用,积极开展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其中,一部分教育资源供给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两千多个课程资源包覆盖了11个学科;另一部分资源以常态化资源供给模式,定期定量补充至海淀区中小学资源平台。

  2.优质教育资源辐射与帮扶

  海淀区依托海淀区云课堂直播平台、海淀区教师研修平台,开展“海淀‘大教研’之一体化联研”的系列实践活动。通过直播平台聚合全国、北京市知名专家开展培训课程,沉淀一批具有区域复用价值的专家培训课程体系,为全区教育工作者提供培训资源库。通过海淀区教师研修平台,为全区学校和单位的学科班主任、教师建立352门在线研修课程。研修活动开展涉及线上教研,包括音视频学习、直播、作业、问卷调研、主题研讨等形式,实现184万人次在线学习,其中辐射范围涵盖北京市其他区县以及新疆和田县、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四川大凉山等教育资源薄弱地区。

  (三)实施点面结合的素养提升行动

  1.师训牵引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破解教育信息化发展瓶颈的重要软实力[6],是学校数字化转型规划方案成功落地的关键内驱力。要增强教师理解、解读、分析运用教学数据的素养,使其具备基于在线学习平台、学科认知工具、智能终端等进行教学组织的能力[7]。海淀区结合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区建设,全面推进教师一体化智慧研修发展模式。首先,对刚入职的新任教师、业务成长期的教师、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等不同职业发展阶段和业务能力水平的教师进行现状和培训需求调研。其次,基于区教育大数据平台的数据挖掘和分析能力、区域智能研修平台的服务支撑能力,设计针对不同教师群体的个性化培训课程,并探索智能云培训新模式。最后,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动态追踪与过程评价体系,对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进行多维度的能力与素养评价,通过数据支撑教师持续的进阶发展。

  2.以赛促学

  中小学阶段的人工智能教育,需要引导学生乐于进行相关的理论探索和动手实践,还应引导学生重视智能技术所带来的社会伦理、道德等问题,最终帮助学生适应未来的智能化学习与生活方式[8]。海淀区通过将赛事驱动与课程教学相结合,实现以赛促学,提升学生的数字化素养。一方面,多次举办的海淀区“智慧杯”中小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大赛已发展成全国品牌,通过营造提升学生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氛围和环境,引导学生知行合一、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学校广泛开展编程、创客、STEM等教育,持续开展1—12年级编程思维课,通过课程教育与赛事活动的结合,引导学生在数字化生活与学习的情境中开展真实性学习和跨学科学习,用计算思维分析与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避免“唯技术论”。

  3.早期培养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必须着眼未来,推动教育变革,抓紧培养能够适应和引领未来发展的一代新人,特别是培养集聚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加快实现我国整体科技水平从跟跑向并行、领跑的战略性转变[9]。为落实“教育强国”的重要战略,海淀区加快科技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力度,率先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合作,成立人工智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实验班。从初一年级开始,利用连续五年的时间,对“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进行编程、算法、数据、智能等科学与技术的系统化培养,为我国科技人才培养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四)开展内涵丰富的模式探索

  1.新型研修模式探索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学习正在从关注知识传递向关注群体知识共建共享转变,教师研修方式也越来越注重教师群体间知识的共享、协作和转化[10]。海淀区研究制定了“以资源供给为基础、以教学指导为重点、以线上巡课为抓手”的区域研究指导路径,开展区内校际间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同时,还积极开展跨区域教师远程协作的模式创新,以“双师课堂”为载体,通过跨区域教师间的协同备课、协同教学,探索出一条教师柔性交流的新路径。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小学与海淀区第三实验小学之间的双师课堂、海淀区五一小学与五一小学怀柔分校之间的跨区集体备课等均已常态化开展。

  2.新型教与学模式探索

  海淀区抓住创建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的发展机遇,实现教学新模式从分散探索到融合创新的升级[11]。如海淀区第二实验小学以学生为中心,构建信息化支撑下的创生交互教学模式;海淀区五一小学以教学内容为依托,构建以培养计算思维为核心的“AI+学科”模式;海淀区定慧里小学从教学模式出发,构建内化学科核心素养的“三融”模式等一大批优秀的信息化新型教与学模式,多次受邀在全市和全国范围内进行经验分享。

  (五)建设特色个性的智慧校园

  1.试点先行

  为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下海淀智慧教育新生态的创建,海淀区委、区政府搭台,成立海淀互联网教育研究院,汇聚政、企、研、校、社各方面的教育专家,建立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产学研联盟,以智慧教育创新应用场景——一零一中学教育集团未来实验学校为突破点和试验场,聚力打造智慧教育应用,探索泛在、灵活、智能的教育教学新环境,构建教育数字化转型下人才培养新模式。试验场中,高校和高新科技企业共同创建前沿计算中心实验室、人工智能实验室、计算所芯片集成电路实验室、先进与智能车辆技术创新实验室等创新学习空间,共探索出智慧教育创新应用场景40余个。海淀区教委则通过总结一零一中学教育集团先行先试的经验,制定符合海淀区教育集团化发展的信息技术、资源、教学、课程、管理等标准,优先打造总校区智慧教育群落式生态圈,然后进行模式输出,建设集团校的其他分校。目前,双师课堂、精准教学、智慧体育、智慧心育等均已在海淀区其他相关集团校进行推广和应用。

  2.示范推广

  在区域统筹的基础上,海淀区鼓励区域各学校以学校办学实践和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在区域试点成效的基础上,深耕具有学校特色的个性化创新应用场景。

  如海淀第二实验小学探索的“聚焦学习力发展的创生交互模式”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现代性课堂生态建构,以深度学习方式变革为目标,以技术赋能的场景创新和线上线下融合驱动教与学流程重构为途径,通过信息化手段构造多元交互的学习环境,加速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与学各要素创造性生成与生长,实现学生学习力有效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

  北京市玉渊潭中学探索的“虚实融合的教学场域、面向未来的智慧校园”是以线上线下教学融合实践与创新为抓手,以智慧校园环境为支撑,以智慧教学平台为依托,打造虚实融合的教学场域、丰富完善的资源形态和体系,构建“人机协同”的教学模式,创新教育评价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

  北京市育英学校从五育并举的理念出发,以评价促学生发展、以评价提升学校治理能力,革新评价育人模式。

  (六)创新先进高效的数据治理服务

  1.画像数据赋能教师交流轮岗

  在落实全区义务教育教师交流轮岗工作中,海淀区确立区域、学区、集团校三个层级,学生成绩和体质健康、教师学科教学与业务管理等七个分析维度,依托区教育大数据平台强大的智能建模和数据分析能力,以模型驱动全维度数据分析,建立学区、集团校、学校三级多维的精准画像,锁定符合输出要求的集团校和非集团校,确定其输出任务比例,并锁定符合要求的可轮岗教师人数,实现教育决策由传统的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提升教育服务供给品质。

  2.视频数据助力平安校园

  为强化和完善学校安全技术防范手段,配合人防和物防打造平安校园,海淀区实施“雪亮工程”建设,搭建专网、公网两个视频数据汇聚平台,接入全区重点点位视频数据,并将数据纳入区、市两级平台。同时,海淀区教委与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区城市大脑专班办公室共同研制打造智能安防平台下的平安校园试点校。目前,可通过对视频监控数据的处理分析,有效保障重点区域的人、财、物安全,降低衍生事件风险。如部分学校有一些走廊区域涉及高空风险,但安保人员无法无间隔关注,在加装智能监控系统后,学校可以设置高空徘徊预警,当出现非正常长期停留、徘徊,或者出现大人流拥挤时,系统会及时告警并出现在监控大屏上,提醒学校人员关注该区域,并及时排除风险。

  3.心理数据创新阳光心态培养

  2023年4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切实把心理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12]。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严峻形势,海淀区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海淀区中小学心理危机管理系统,通过AI减压亭/舱、树洞小屋等多终端、多类型的资源,为学生提供专业心理健康交互与学习空间。同时,海淀区利用心理测评平台将学生心理健康情况由线下的全面摸排转换为线上的关键性记录,加强异常信息的收集,并通过专业分析进行研判,深化重点群体的心理档案数据化管理,强化对异常学生及严重心理问题学生的动态化管理。面向普通教师、班主任、心理教师分层分类提供学生日常教育、心理教师成长、家校共育资源,通过线上课程的方式,让教师掌握心理健康方法,提升学校教师心育工作能力。


四、区域智慧教育服务生态现实挑战

                              (一)“先发劣势”逐渐影响生态进程

  在“技术—服务”的发展模式中,技术与技术所能提供的教育服务相互匹配,当技术适用于当前教育场景时,该模式可以激发技术的正向价值,保证在一定水平下的智慧教育服务。当技术不再适用于当前教育场景时,场景的技术应用惯性会限制技术革新,导致新技术难以取代旧技术所处生态位,从而无法满足新的教育需要。这里的“先发劣势”是指海淀区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由于信息技术更新迭代较快,近年来面临教育装备技术水平不如后续发展地区信息化水平的问题。现有旧设备大量超期服役,新配设备客观上又引发校内硬件水平不同代、校际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要想突破“先发劣势”,打破技术使用惯性导致的低水平技术依赖,应及时更新技术理念、储备和文化制度创新,从而实现智慧教育服务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二)技术教学融合形成新“数字代沟”

  数字代沟可理解为数字鸿沟的概念分支,其产生原因可指向数字技术在代际群体间的差异显现,既包含生物学意义,又兼具社会学立场[13]。海淀区曾面临优质教育资源区域不均衡、校际差异大等问题,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下,教师间数字素养差异更为突出。当前,技术薄弱型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水平有限,技术融合教学应用模式比较单一,甚至出现教师不如学生的情况。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学会经历文化和理念的再适应和再社会化是一个必要的过程,不同教育主体都应顺应技术应用趋势,在多重技术场景中弥合技术导致的新“数字代沟”。

  (三)教育数字化转型需要“协同育人”

  以单一学科教师作为课程教学主导者仍是当前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多学科、跨学科的协同育人模式能取得整体育人效果,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发布,提出跨学科育人要求,得到社会普遍关注。跨学科指向跨学科知识、活动、评价等内容的融合趋势。在区域层面,海淀区各学校现有教育技术专业人员总量较少、结构不够合理、缺乏高端技术人才和复合人才,有必要通过借助技术和复合人才建立学科间的联系机制。“协同育人”需处理协同目标共识、协同主体一致、协同资源聚合、协同过程双向高频等现实问题。政府作为教育治理的主体,需协调多方资源,明晰各方职能,以协同育人平台为依托开展培训和评估,从而实现协同育人的服务生态。

五、区域智慧教育服务生态未来规划

                               (一)进一步优化智慧教育资源配置

  教育支撑环境的数字化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和保障,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教育环境数字化需要深入结合新一代智能技术的智能化特点[14],建设拥有主动智能的教育环境[15]。未来,海淀区将进一步盘活现有教育数字化建设存量、优化增量;加快完善“云—网—边—端一体化”基础环境措施;探索技术赋能新型专业教室,如数字化探究实验室、创新实验室、创客教室等;全面构建线上线下虚实结合、校内校外贯通衔接的教育服务生态。

  (二)不断深化技术与教学融合应用

  构建“课联网”网络学习服务平台,以大数据平台为基础支撑,融通资源平台、直播平台与研修平台,努力推进具有海淀特色的“课联网”学习空间的建设与应用,实现网络学习空间新样态;推动跨班级共享教师、跨学校选修课程、跨区域协同教学的线上线下课堂新形态。打造具有海淀特色的“智慧伴学”体系,升级学业评价系统,为学生提供全面的诊断;开发在线答疑系统,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即时、适切的学习辅导;进一步完善中小学资源平台,通过与学业评价系统和在线答疑平台数据共享和数据分析,及时开发上线相应的微课资源,保障个性化的教与学落到实处;开发上线高考志愿填报辅助系统,助力学生精确规划学业生涯。

  (三)打造数字人才培养新范式

  结合“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验项目”,以及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工程,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硬件设备和软件平台应用的基础能力,定期组织开展全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系列培训,切实解决教师在网络教研、在线授课、操作实践等方面中遇到的常见和共性问题。在提升师生数字素养方面,开展义务教育阶段《信息科技》课程核心素养的课程设计、教学设计、评价设计实验;开展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学业评价实验等。同时,针对编程、大数据应用、网络安全、视频制作等专业领域,结合学校设施设备优势和教师自身特点,开展专业研修,提升教师的个性化教学能力,积极回应信息时代的现实需要,提高教育技术对教育改革的影响力和推动力。

  (四)关注特殊需要学生共享时代的红利

  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办好特殊教育的要求,增强特殊教育保障能力及提高特殊教育质量,加强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通过特殊教育管理与服务云平台的建设,实现对全区特殊教育管理信息的统一管理;通过全区特殊教育资源的集中管理展示及共建共享,为教学及培训提供服务;通过在线学习、课程管理及在线研训,实现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能力提升;通过康复云,实现特殊需要儿童的评估筛查、沉浸训练及康复测评,实现特殊需要儿童一人一案管理,不让特殊需要儿童在数字时代掉队。

  (五)完善优质化应用辐射输出模式

  打造深化“统筹—试验—推广—辐射”的优质教育资源输出模式,即优质教育资源由海淀区教委统筹,各校试验、集团内推广,然后在区域、市域、全国辐射优质教育资源与应用输出模式。

  在数字教学资源方面,形成以区教科院、进修学校、区教研员、各校优秀教师多主体协同参与的优质教育资源生成共同体,借助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北京市“京学通”、海淀区中小学资源平台等的优势,形成“云端海教”品牌,各级各类资源将面向全社会开放,并有针对性地对“老少边穷地区”倾斜,提升优质教学资源辐射范围。

  在优质研修资源方面,形成覆盖师生校课一体化发展模式,以教师进修附属实验学校集团的“教研引领中小学集群发展新样态”为例,通过区级、校级教师发展数据平台、教师研修平台,实施“学校发展”“教学提质”“课程建设”“教师发展”“学生培养”五个一体化发展战略,构建人工智能助推海淀区、帮扶地区和教育集团内部教师队伍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模式。

  在智慧应用推广方面,遴选试点校中可推广的智慧教育应用,在集团内部推广的同时采取区级统筹方式帮扶薄弱校,促进区域内智慧教育均衡发展。同时,以跨区域分校采用集团校建设模式,开展智慧教育应用;以跨市域共享共建的方式,将海淀区优秀智慧教育应用模式推广至全国。

六、结语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随着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教育行业正在发生着深度变革。未来,海淀区将继续秉承“教育与技术深度融合”的智慧教育服务理念,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创建区域智慧教育服务生态,持续推动海淀区智慧教育建设标准化、应用特色化、成果品牌化、发展范式化,进而形成具有海淀特色的智慧教育新生态发展路径,为我国智慧教育发展提供典型案例和有益经验。


参考文献:


  [1]黄荣怀.论科技与教育的系统性融合[J].中国远程教育,2022(7):4-12,78.

  [2]祝智庭,胡姣.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逻辑与发展机遇[J].电化教育研究,2022,43(1):5-15.

  [3]祝智庭,胡姣.教育数字化转型:面向未来的教育“转基因”工程[J].开放教育研究,2022,28(5):12-19.

  [4]余胜泉,陈璠.智慧教育服务生态体系构建[J].电化教育研究,2021,42(6):5-13,19.

  [5]郑志宏,方海光,孔新梅,等.面向区域教育的大数据公共服务模型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2,28(1):18-30.

  [6]祝智庭,闫寒冰.《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解读[J].电化教育研究,2015,36(9):5-10.

  [7]余胜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路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3):62-71.

  [8]卢宇,汤筱玙,宋佳宸,等.智能时代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总体定位与核心内容领域[J].中国远程教育,2021(5):22-31,77.

  [9]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02-25(1).

  [10]余胜泉,等.推进中共中央、国务院信息时代教育发展与变革的战略与政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235-236.

  [11]卞丽,李淼,郑志宏,等.疫情背景下新型教与学模式探究——以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实践为例[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2(10):71-75.

  [12]教育部等十七部门.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关于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EB/OL].(2023-04-20)[2023-10-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17/moe_943/moe_946/202305/t20230511_1059219.html.

  [13]段俊吉.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数字代沟:数字反哺的教育镜像[J].中国远程教育,2023,43(3):46-54.

  [14]薛二勇.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问题与政策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20(12):7.

  [15]余胜泉,刘恩睿.智慧教育转型与变革[J].电化教育研究,2022,43(1):16-23,62.The Establishment of Regional smart Education Service Ecology under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Take the Practice of Educational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s an Example

Rongzhen DU

(Haidian District Education Commission, Beijing 100195)


Abstract: Education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s a new engine to promote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and smart education is the ultimate value direction of education digital transformation. Haidian District of Beijing actively promotes the establishment of regional smart education service ecology under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proposes the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smart education service ecological framework, and committed to developing the service ecology of “one center, two new, three upgrading and three coverage”. Taking the practice of education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Haidian District as a sample, the paper systematically explains the top-leve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path of the development of smart education in Haidian District: with key elements such as environment, application and data as the starting point, it builds an intensive and efficient support system, provides rich and applicable learning resources, implemenst a combination of literacy improvement actions, carries out rich model exploration, builds a unique and personalized smart campus, and innovates advanced and efficient data governance servic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ractical challenges such as “first-mover disadvantage”, “digital generation gap” and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Haidian smart educati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its smart education service ecology is planned and distributed from five aspects: educ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technology and teaching integration, talent training paradigm, students with special needs, and radiation output.

Keywords: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 Smart education; Regional development; Educational governance; Service ecology



编辑:李晓萍   校对:王天鹏


往期目录|超链接版


《中国教育信息化》2024年第4期


《中国教育信息化》2024年第3期


《中国教育信息化》2024年第2期


《中国教育信息化》2024年第1期





点击此处 在线投稿



期刊简介

《中国教育信息化》创刊于1995年8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期刊内容力求全面深入地记录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进展、研究与应用成果和行业发展状况,开展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调研和教育信息化国际比较研究,服务于国家教育宏观决策;力求全面准确地把握教育信息化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标准规范,及时追踪ICT前沿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与教育的融合,深度挖掘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体制、机制创新,服务于我国教育信息化实践。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MI)扩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龙源期刊网收录期刊


一年12期,每月20日出版

20元 / 期,邮发代号:82-761

编辑部邮箱:mis@moe.edu.cn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华远北街2号921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教育信息化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