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贵圈|热搜12小时:比《流浪地球》更燃的美国小哥是如何出圈的

叶弥衫 贵圈 2019-03-30

文/叶弥衫

编辑/三替



对37岁的美国人Nathan Rich(内森·里奇)来说,2月20日本应该是个好日子。

 

“给流浪地球做特效的小哥”荣登热搜榜,他的视频账号新增大量订阅者,弹幕遮天蔽日,媒体积极约访,很多大V转发了他的生平故事——虽然这个IT男大多时候需要通过女友Serena的介绍,才知道那些人是谁。以一种更直白的说法:在这一天,他出圈了。

 

吃火锅当然也是好日子不可少的一部分。Nathan的中文名就是“火锅大王”,在中国待了四年半,他得到过一些更像中文名的中文名,然而当事人自己总不甚满意,因为无法确切理解它们的意义——自己起的就不一样啦,毕竟,那是他心目中,“世界最美味的食物”。


 Nathan在b站晒出春节时吃火锅的照片

 

但在这个美好的时刻,反转不期而至:当日傍晚,《流浪地球》制片人龚格尔公开表示“这位小哥并未参与《流浪地球》视效制作,他的励志的故事跟《流浪地球》无任何关系”,热搜迅速替换为“官方辟谣”。

 

之前还被评价为“励志感人”的Nathan,几个小时之后就陷入了“被打脸”的嫌疑,上午的弹幕还是“赶来膜拜”,到了晚上,“已辟谣、可取关”。

 

但当事人还毫不知情。那时的Nathan正熟练使用筷子打捞红油里扑腾的各种肉类,感慨着“来到中国才吃到了好东西”。他的手机倒扣在桌上,二次元的最新风向还没来得及吹进这个世界。

 

直到龚格尔打来电话。他告知Nathan原本工作的视效公司Base FX没有参与电影的后期视效,而是负责前期概设、故事板绘制、Previz开发——在自媒体传播中,这些术语被混为一谈——“做特效”,是剧组出面“辟谣”的原因。“我来向你解释一篇别人写的文章,这感觉挺悲伤的,但我不想任何人在这个过程里感到受伤。”龚格尔最后说。


“真的谢谢你来沟通。”Nathan回复,“我希望你通过我的说法来判断我,而不是别人的。我也会这么对待你。”双方和气地约定了等事情过去了再叙。


 ▲龚格尔在微博上向网友解释


但挂掉之后,他看起来还是有点低落。“我现在有点焦虑了。”走出火锅店时,Nathan对《贵圈》记者说。

 

那或许是他意识到了,在这天之后,他在网络世界里将进入一个新的轨道:他当然还可以继续制作视频表达自己,但更大的可能是,在另一些他无法控制但更具影响力的故事中,他只是一个被评论、被叙述、或者被传播的客体。

 


1

 

两天之后再见到Nathan的时候,他看起来已经恢复了状态,甚至能轻松评论这几天的经历“是一次很有趣的体验”。人们怎么看待都不会影响到他,“我只是要说出我想说的话。”

 

但在我们看来,那种焦虑尚未完全消除。录视频时,家里两只猫往往不是出镜就是趴他腿上,然而当天采访中,他突然要求把猫关进卧室,“猫影响我思考。”女友站在摄像机后面也不可接受,“我需要保持注意力。”

 

甚至一开始,他还希望采访不要再涉及《流浪地球》的问题,除了因为关系前东家的项目信息,“他也不想再卷进舆论漩涡。”Serena解释。

 

此前,Nathan在中国接受到的反馈绝大多数都是正面的。他与女友组成的“火锅小队”,第一个视频就是回击“D&G筷子”事件,之后又接连反击外媒“黑中国”、控诉油管删粉、揭底“辱华”博主等。这类言论让他在油管大受攻击,粉丝总被控制在1000人以下,但在中文互联网上,他得到了大批认同他的粉丝,共青团中央的微信公众号都曾转过他的观点。观察者网社区“风闻平台”转发的自媒体文章《比〈流浪地球〉更燃的,是给它做特效的美国小哥 》,本来也就是这种正面反馈之一。

 

▲油管上Nathan频道的粉丝数被控制到只有400多人


但问题也由此而生。文章中“他本人就是一家视觉特效公司的CTO,还负责了《流浪地球》的部分特效!”、“这位UP主是一位特效行业的大神啊!”之类并不属实的判断,在传播中却几乎成为被认定的事实——也成为最初“官方辟谣”时,Nathan中枪的原因。

 

这些素材来自2月9日Nathan评论《流浪地球》的视频,但并没有完全遵照他的表述。Nathan说的是,自己曾就职的视效公司,不仅为好莱坞电影工作,也为中国电影工作。近期的例子就是《流浪地球》和《疯狂的外星人》。

 

但在字幕上,他所说的“We didn’t just work on Hollywood movies , we also worked on Chinese movies”,直接呈现为“我们不仅为好莱坞电影做特效,也为中国电影做特效” 。

 

Nathan原供职的Base FX是一家视觉特效公司,通常负责制作电影中的后期视效——唯独在《流浪地球》中,它负责的只是前期。此前龚格尔接受《贵圈》采访时,介绍自2016年2月起,Base团队就开始为《流浪地球》进行概念设计创作等。

 

为视频翻译及配字幕的是Nathan的女友Serena,她以为“特效公司的work on就是做特效”,包括在标题上,她也相应地用了“作为《流浪地球》特效公司CTO”的说法。“这里也是后来引起歧义的原因之一。”Serena承认。


▲Nathan和女友Serena接受《贵圈》采访


而在文章传播中,Nathan的身份更进一步,直接成为“为流浪地球做特效的小哥”。这个头衔出现在热搜后,Nathan和Serena已经意识到其中的衍误。Serena回忆,当天新浪微博联系了Nathan希望发布最近的自述生平的视频,他们特地加上了一条说明:“其实我没有直接参与特效制作,我只是为流浪地球做特效的其中一家特效公司的CTO首席技术官。”

 

但严谨表述远没有传奇故事来得有传播市场,甚至龚格尔开始时的判断都受到了影响。他的第一发辟谣态度颇为严厉:“这位小哥并未参与《流浪地球》视效制作,他的励志的故事跟《流浪地球》无任何关系。”直到看完Nathan的视频和微博后,他把措辞修改为:“该文章转述不准确”、“这篇励志的故事跟《流浪地球》无关”。

 

尽管龚格尔一直在这条微博底下回复网友,承认自己最初对小哥的表述“太着急”,也解释了Base在电影中的具体贡献,但显然比不上那条转发的“官方打脸”属性更令大众兴奋。《流浪地球》视效总监丁燕来也转发了龚的第一版声明:“官抽啪啪啪。”

 

▲《流浪地球》视效总监丁燕来微博转发龚格尔的第一版声明


一定意义上,这是Nathan进入“舆论漩涡”的直接原因。但面对打电话来解释的龚格尔,Nathan仍然显得心平气和:“我没事了。我觉得现在有点尬,但也不会一直这么下去。”他当时说。

 

他选择让事件过去,原本答应的一些采访都婉拒了,而能找到的公开表态,只是在龚格尔一条“请看小哥视频”的微博上点赞。

 

但私下里,Nathan对自己所遭受的待遇大约还是有委屈:“我从来都说我当时是Base的CTO,而Base参与了《流浪地球》的制作。我从来没有说是我自己在做,甚至我还做过一个视频解释CTO是干嘛的。我就是个码农,没想过要把艺术家的工作占为己有。”甚至不惜以形象举例:“你看我穿的样子就知道我不是艺术家了。”

 

毕竟,这一纠纷的初始起点,在于他看完《流浪地球》后按捺不住的表达欲。去年9月从Base离职时,Nathan印象里同事们仍在忙这个项目。当他在影院看完了参与制作的7000人名单,找到了Base FX的logo和一干老同事名字,其中也有他自己的时候,个中感受,类似于他在自己的视频中表述的——在赞美电影之后,他与有荣焉地说:“我不能细说我所在的公司具体为流浪地球做了哪些特效,但我能说,我很自豪能和很多杰出艺术家一起工作,让这部电影成为可能。”

 


2

 

热搜过去六天后,火锅大王终于又更新了视频——2月19日的视频里他讨论了现实的本质,一周之后,在上次“可认知的世界并非最终真实”的结论上,他进一步讨论如何打破虚无积极行动。

 

这是“火锅大王”在B站的第13个视频,探讨人生意义的新作看上去并没有因为热搜事件受到影响——作者没有跳票,流量也没有抬升,截止发稿时播放量也没到30万。相应的,大部分弹幕都没在关注“火锅大王到底有没有参与流浪地球”,而更乐于评论他的观点——像是这个UP主的基本盘。

 

这一直是Nathan做视频的出发点:“大部分人看过我的视频,都能够明白,我所说的就是我心里所想。我很高兴大多数看过我视频的人给的回应都是积极的。”

 

13个视频中有4个播放量破百万的“爆款”,除了涉及流浪地球的热门话题,其余三者的主题分别是批评油管控粉、反驳《纽约时报》报道,以及分析“外媒为什么爱黑中国”——一定意义上,这些构成了大众对“火锅大王”的认知:一个很会找热点的、“扬我国威”的老外。


▲网友对Nathan在b站的投稿反应激烈

 

而他做的更多的其实是溢出这个印象的非爆款:介绍过个人生平,分享过工作经验,解释过纹身意义,科普过美国人的肥胖原因,也考据过MJ蛇舞的出处——最后这个,播放量只有10万,是最低纪录,也是他预见到的结果。

 

“做视频对我来说是个爱好。”Nathan坚持,“我不在乎变现,也不在乎粉丝量,我只是想让自己的视频能被人看到。”

 

他不算专业人士,剪辑都是在制作第一个戏仿DG的视频时现做现学的,一个视频他付出的时间成本往往极不划算。类似他回击《纽约时报》(简写为NYT)的“中国医疗制度危机”视频,发布时距离新闻发出已经3个月。

 

当时他在美国的朋友发给他NYT视频问他看法时,“气得不行,但里面有很多问题,我甚至不知从何说起。”

 

最后他选择了一个最笨的方法来说:研究视频里的每句话,把涉及的所有信息都重新求证一遍,光求证过程就花了几个星期。“不幸的是,几乎整个视频都是错的,要么是编造的谎言,要么是奇怪的、消极的表达方式。”由于驳斥材料太多,最终导致视频长达40分钟,制作后期也花了更多的时间——如果不是因为话题加分,在时效上完全是失分的。

 

“火锅大王”系列中还有一个“西方为什么喜欢黑中国”的视频,看似可以属于同一类型,播放量也破百万,但性价比高太多:拍摄10分钟,剪辑半小时,这个仅仅依靠观点表达的3分钟视频,“传播效果和NYT那个一样大”。


Nathan反击《纽约时报》关于“中国掠夺性的医疗体系的内幕”的视频

 

但他还是更愿意做“回应纽约时报”式的视频。处理复杂问题带给他更大的成就感和能力提升,“第一步是,‘我可以不是正确的’,这样才可以接受‘也许我的观点是错的’,然后就看看事实到底是怎样,像一个对世界完全一无所知的人一样,重新检查一切事实,让对问题的分析像做科学研究一样客观。”他解释自己的方式。

 

也有的视频看起来与客观无关。他自己颇为看重的“MJ蛇舞”视频,讲的是电影《小王子》里的一段舞步,使当时正在瓶颈期的迈克尔·杰克逊受到启发,创造了自己的蛇舞,成为了无可替代的艺术家。相比纯脱口秀的形式,这个12分钟的视频需要更大工作量,完成大量素材的拼接与剪辑。而作者除了夹带私货地加了一个印度鬼畜视频,更夹带私货地在结尾加了一句:“希望你也找到自己的蛇舞”。

 

类似的,讲完自己脱离山达基教重获新生的经历后,他问所有人:“这是我的故事,你的故事是什么?”建议大家去影院观看《流浪地球》:“让我知道你(对电影)的想法,你觉得震惊吗?”包括最新的“人生意义”话题,结尾时他也一样留了道附加题:“请告诉我你决定做什么。”

 

“视频能火,那当然开心。被评论‘很棒的故事’,感觉也挺好。但最棒的部分,是有人说‘我受到了启发’、‘我要积极行动’……这才是让我最激动的。”Nathan解释他的成就感层次。

 

那才是他成为“网红”的最大收益:制作视频的过程中,不管是深化认知方式或获取交流互动,都使他完成了自我疗愈。Nathan出生在一个山达基教家庭,童年和青少年阶段都被家人送到“教养中心”,经历过被摧毁和自我重建的过程。如今看起来已经走出那段岁月,但他还是没有完全摆脱受虐待的阴影。“差不多有10年的时间,我做梦都会回到那里。”

 

“他经常早上醒来很不开心的状态,我一开始不知道怎么回事,他开始说他做恶梦了,后来他说是同一个梦,再后来,他才说梦的内容,他回到了那个牧场。”Serena回忆。


Nathan仍将这段视频在微博置顶


20多岁的时候,Nathan开始尝试独立思考世界、宗教、人生的本质并践行,终于摆脱了山达基教的思想控制——这也是他近期视频分享的内容;而去年他把自己的故事写成了书出版,发现倾诉是非常有效的心理治疗,“写书之后就基本上不再做那样的梦。”而如今,在交流中他开始克服童年开始的孤独感,很长时间里他被迫独处,自己思考和处理一切,那时候他也曾渴望有人给他建议,“也许我现在能更好一点。”

 

这让他看自己视频的时候也会感动——听到了那些渴望且迟到太久的建言忠告。并且他相信,“也许能为同样有这种困扰的人,提供一些这方面的帮助。”

 


3

 

Nathan Rich在中国有两个最好的老外朋友和两个最好的中国朋友,Base的前COO Nick Kovalevich 和IT工程师曹飞分别是其中之一。

 

两位朋友对他的IT能力评价一致。Nick入职第一个星期时,与公司几位创始人开会讨论更换服务器的问题,当时还是IT经理的Nathan也一起列席。讨论的时候,他发现Nathan的建议特别具有“战略性角度”,“不只是建议买这个或那个品牌,而是能设计一个优秀的IT的体制构成,并且还给出了模型分析。”

 

“在一个月内,我们就让他升职成了总监。一年左右就升职成了CTO。”Nick回忆,“我觉得他的IT水平是六星的,但管理水平只能是五星(五星制),因为他不会说中文。”在他离开Base创业后,Nathan还一直在为他提供IT上的支持。

 

而同为技术大牛,曹飞对这个老外领导的第一印象并不美好,“哪有IT一身纹身的。”何况,老外的脾气也并不好,每天巡山似地检查工作,稍有停滞就会被吼。有同事因此管Nathan叫大王,当事人以为是表扬,美滋滋地印在名片上——现在,这个名字出现在他的每个视频里。

 

曹飞被吼得少,但他很受不了老外总对他的方案“why”来“why”去。“Why not?”他怼回去。后来俩人深聊,才知道Nathan喜欢追根究底,“一是了解你的原因,二是让你通过自己回答更明确自己的做法有没有问题”。

 

有次大王觉得曹飞做事慢,“我5分钟就做完了,你为什么要这么久?”“那你来弄,我来计时。”最后虽然没有在5分钟内完成,但有了整体思路,“我就算他赢了,省得尴尬。”硬核员工回忆,“他的IT水平还是没得说,掌握技术的能力特别快。”

 

有趣的是,两位朋友对他如今的网红事业看法不一。同是美国人,Nick觉得这太理所当然了,“他一直对做这样的内容有兴趣,看新鲜的事情,分析原因,比较不同,然后分享出来。他现在就是做了自己想做的事。”事实上,他自己比Nathan早一年离职,转做自己更感兴趣的教育领域。

 

而曹飞的看法和大多数中国同事一致:“在网红的道路上越走越深。”但说起来,他只是对“我的前领导成了网红”比较意外,“火锅大王”的风格或观点,在他看来非常正常,“他就是很喜欢中国,只是他现在公开表达出来了。”

 

那其他同事怎么看?“好坏都有,也有说他蹭热度的。”曹飞评论,“我倒不觉得他蹭热度,他不在乎这个。但这也很正常,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自己没问题就行。”——在第二天,Nathan对我们表达了同样的意思,一定意义上,这像是这迥异的两个人成为朋友的原因。

 

Nathan并不想让“网红”成为他的事业。到现在,视频的出品方火锅小队还是个家庭作坊,队伍里除了领衔的大王,就是大王的女友。前者负责选题、出镜、剪辑——那也是在制作回击D&G的视频时现学的,后者则负责翻译、字幕及文案。采访没开始时我们和Serena讨论外包字幕组的价格其实非常低,他听了一会,“但我们不能花这个钱。”Nathan强调,“我可以接受不赚钱,但我不想它还要亏钱,没有必要把它当事业来做。”

 

他如今又回到了老本行。学IT并非他“原生的激情”,从Base辞职是他想休息一下。“我没有计划要做视频、当网红,只是不想上班了,想一想自己接下来干什么,写完书以后也许去学点中文。”他解释。

 

但结果是,一入IT深似海,他不得不继续未竟事业,在一位朋友的建筑公司担任CTO。“只要你懂IT,所有人都会叫你做IT工作,他们会给你打电话,让你帮忙。”

 

接下来Nathan想说的主题已经列了15个,问题是做不过来,“如果每周工作7天会很累。”日常生活的质量也不能受到影响,美国的朋友远道而来仍然要尽地主之谊,比如吃火锅时点上一桌的猪脑鸭肠,能通过测试才是真朋友。

 

Nathan带第一次来中国的朋友(左)游南锣鼓巷


但火锅大王确实有了更大的影响力,甚至在网络之外。带朋友在南锣鼓巷游玩时,一个年轻人认出了Nathan,他愉快地合影握手。当我们后来告诉他,这个男孩是个考中戏的学生,因为他的视频“有趣又客观”而关注了他,当时他还一边在看火锅大王的视频,迎面就撞上了本人,让他对自己的考试充满信心。“啊!那真的很好!”Nathan非常高兴。

 

不光是因为,这是他第一次在三次元被粉丝认出,更是,他看到了他最期待的效果:给人提供“正能量”。




为了更好地与读者交流,贵圈建立了粉丝微信群。扫描下方二维码加贵圈为好友,接收邀请进入粉丝群,将有机会优先参与福利发放、线下观影等粉丝活动。








运营编辑/许虎、Carat.c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