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苑百花丨居杨:以有价值的瞬间记录中国故事
居杨接受《中国艺术报》专访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大力倡导德艺双馨,着力培育正风正气,弘扬艺术之美、信仰之美、崇高之美,进一步营造文艺界见贤思齐、崇德尚艺、奋发有为的良好态势,不断发现、培育和推出当代优秀文艺工作者与文艺界先进典型,中国文联近期启动“艺苑百花”项目。《中国艺术报》特别开设“艺苑百花”专栏,深入挖掘优秀文艺工作者的动人故事,充分展现他们爱党爱国的崇高理想、追求卓越的艺术创造、扎根生活的精彩实践、感人至深的善行义举。“艺苑百花”第十八期,我们推出的是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著名摄影家居杨,敬请关注。
视频│居杨:感恩时代,执着追求
●中国艺术报:您刚参加工作时,并不是做摄影工作的,后来是怎样成为摄影记者的?
◎居杨:1991年,我大学摄影专业毕业之后,到《法制日报》实习。实习结束后我向报社提出想当一名摄影记者的请求。但报社领导考虑到,从事法治新闻采访,多是对案件的追踪、对社会问题的调查,比较艰苦,也有一定危险性。大家对一名女性是否能从事这样的工作存有疑惑,所以我就辗转到了广告部。两年后,摄影部需要人了,我又第一时间毛遂自荐,报社同意我到摄影部试用一年。后来我通过试用,成为一名摄影记者。
●中国艺术报:成为摄影记者后的工作状态是怎样的?
◎居杨:那时候还没有数码相机,摄影记者都使用胶片拍摄。由于我是新手,废片比较多,自己就偷偷花钱买胶卷。经常是白天四处去拍摄,下午大家发完稿,暗房空下来后,我就进去练手。那时暗房没有空调,夏天温度能达到三十七八度以上,有时放大机的灯泡会因为温度过高,一晚上爆一两个。暗房里的显影液、定影液的酸碱味道也非常强。但每次看到相纸上呈现出自己白天拍摄的影像时,我就特别开心,经常冲洗照片到深夜。就这样,开始了我的摄影记者职业之路,到现在已经24年。
●中国艺术报:您的成名作是至今看起来仍让人十分感动的《丢丢的故事》,为什么会拍摄这个专题?
◎居杨:1997年夏天,报社接到一个线索说有个孩子被北京警方解救了,受伤很重。我去时本打算用1小时左右拍摄一些警方和医护人员救护孩子的照片,但到了医院特护病房,我就被这个孩子的伤震住了,我从来没见过受伤那么重的小孩,他全身没有一块完好的皮肤。后来通过采访了解到,他的悲惨状况是由他的亲生母亲造成的。他母亲因吸毒欠债,就把自己3岁的儿子丢丢抵押给了毒贩。那些毒贩心情不好时就用打火机烧、用烟头烫丢丢,丢丢遭受虐待时发出的撕心裂肺的哭声,惊到了周围邻居,之后报警才把孩子解救出来。
刚开始我的想法很简单,觉得自己如果能拍得好一点,或许能够帮丢丢解决一些孩子医药费问题。所以那个夏天,除了完成报社交付的采访任务外所有节假日和休息时间,我基本就泡在医院里拍摄。警方很快就找到了丢丢的母亲,母子之间有一个相认过程。但他的母亲看到全身是伤的儿子,是那么的冷漠,丢丢也是冷冷地看着母亲。我当时就抓拍下了这个令人心酸的细节。
1999年,丢丢的母亲从劳教所里戒毒后出来,代养丢丢的民政部门和劳教所专门为他们母子重聚举行了一次丢丢5岁生日聚会。这时候,他母亲的态度有了很大变化,丢丢一边吃着自己的生日蛋糕,一边用偷窥地眼神望着母亲。生日聚会之后,我随民政部门把他们母子送回河南信阳大山里的家中。
●中国艺术报:当时就中止拍摄了吗?
◎居杨:山区条件很艰苦,当时我十分担心丢丢是否能适应大山里的生活,但我发现丢丢并未排斥这一切,而是高兴地帮着妈妈搬这拿那。这场面让我产生了想要中止拍摄的想法。我认为比拍摄更重要的是他们母子能够重新回到正常生活。
但2004年春天,我正在参加全国“两会”报道时,突然接到一个陌生人的电话,是丢丢的舅舅,他说丢丢的母亲复吸毒品,把孩子丢在了老家。“两会”结束后,我第一时间又回到那个大山里,找到了丢丢,发现他的处境非常不好。那段时间,我前后四次去信阳山区的丢丢家中,先后推出九篇报道,很快关心丢丢的人又回来了。后来他母亲因继续吸毒被北京警方抓到,我们到看守所里跟她谈,希望她放弃孩子的抚养权,可以找一个更好的家庭来抚养丢丢,但他母亲拒绝了。那段时间里,我每天就在想如何能帮到丢丢。后来我找到了河南信阳市长,市长答应以政府名义跟他的母亲进行一次协商。协商首先强调的就是社会对孩子的捐款要专款专用,而且丢丢也表示不想跟妈妈在一起,怕她再把自己交给那些坏人。这时候丢丢的母亲才泄了气似地低下了头。不久后,信阳市民政局找到了适合代养丢丢的家庭。
感悟摄影,留下动人瞬间
每一次尽心尽力的拍摄后,居杨都会对摄影有新的感悟,她说:“我们不要只是去想诗和远方,而忽略了身边属于自己的好题材。”
●中国艺术报:当时想过《丢丢的故事》刊发后会引起那么大的社会反响吗?
◎居杨:当时还是年轻记者的我完全没想到。刊发当天我们部门的电话就被打爆了,3天之内社会捐款就有五、六万元,一下解决了孩子的医药费问题。后来《丢丢的故事》又在1998年全国禁毒展上展出,这个禁毒展在新中国禁毒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现在大家了解的如“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等口号都是在其中提出的。《丢丢的故事》在那次展览中又引起了轰动,很多人去观看,因为拥挤,展板三次被挤坏更换。大家通过《丢丢的故事》看到了毒品对下一代的危害。
《丢丢的故事》的采访拍摄给我一个很大的感悟——我们应该怎样选择题材?现在很多摄影人一方面会觉得重大事件可以出好专题,如果赶不上这些大事呢?就认为小事没有什么可拍的。还有人认为应该去远处拍照片,去新疆、西藏、非洲、南极…‥却对身边的人和事缺少关注。我认为我们不要只去想诗和远方,而忽略了身边属于自己的好题材。
●中国艺术报:“5·12”汶川地震,您第一时间奔赴前线,后来还写下一篇文章,题为《我告诉自己除了流泪还有许多事情必须去做》,这也是非常震撼人心的一句话,当时去前线的情形是怎样的?
◎居杨:2008年1月我刚生了一对双胞胎男孩,是特别幸福的母亲。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我从电视上看到伤亡很大的时候,我就开始往手提箱里装我的照相器材和换洗衣服,并第一时间跟报社领导申请说想去采访。开始领导考虑到我还在哺乳期,而且一名女性在灾难现场有诸多不方便,就没有同意,但我反复坚持说要去。地震第一天,去成都的民用飞机航班全部取消,第二天终于有了一个航班,我就乘坐这架飞机于5月13日赶到救灾一线。因为我曾参加过1998年抗洪救灾、2003年抗击“非典”报道,我认为自己对灾难报道是有一定经验的,但是到了前线,发现困难比我想象的要多很多。
●中国艺术报:这其中一定有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
●中国艺术报:能举个例子吗?
2008年5月16日,映秀镇,吴泽会的儿子因重伤将由直升飞机转移至成都救治,作为护士的吴泽会决定留下来救护更多伤员。图为飞机起飞前,母子告别
●中国艺术报:这就是有价值的瞬间。
●中国艺术报:从您的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您对身边的人和事饱有的深厚情感,还能感受到您的坚持和超乎寻常的勇气,比如,您曾为了拍摄金三角禁种罂粟纪实,只身深入“虎穴”。
●中国艺术报:听说您当时还遇到了很大的安全危机?
2016年,居杨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3500米的甘孜监狱边吸氧边坚持采访
●中国艺术报:您的作品时常给人一种社会研究的气质,比如您拍摄的重刑犯等专题,思辨、矛盾、探讨等都存在于您的作品中,这是您有意为之吗?
扎根人民,执着追求艺术
●中国艺术报:与男性相比,女性在做摄影工作时会遇到哪些困难,有哪些优势?
◎居杨:在很多采访中,我会忘记自己是一名女性。因为在那些大灾大难或国家重大事件的采访现场,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我们只有一个共同身份——摄影记者,我们的任务和使命是相同的,要最高效率地拍摄到有价值的影像。女性在体能上确实弱一些,但是也有优势。女性更感性、更细腻,更能够发现那些藏在生活深处的充满情感的瞬间。女性有韧性,比如我一直觉得自己是比较慢节拍的人,但是我会一直坚持,遇到困难总想着怎么去克服。我很多的题材都跟拍了许多年,比如《丢丢的故事》是8年,《金三角禁种罂粟纪实》拍了4年,《大墙内的影像故事》已经坚持了10多年。
◎居杨:我们有10多个项目组,深入到全国各地贫困地区拍摄记录脱贫攻坚工程。我负责湖南湘西花垣县的十八洞村,十八洞村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村庄。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个村子里,并且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思想。
●中国艺术报:十八洞村是一个备受关注的村子,各大媒体也都对其进行了深入报道,这是不是加大了您的工作难度?
◎居杨:这样一个意义重大的村庄,被社会高度关注,媒体采访报道非常多,而且它已经被拍成了电影、写成了歌,我们应该去拍摄、记录些什么呢?去之前我们项目组成员进行了大量案头工作并形成共识,要保持安静、平和、真实、质朴的风格,力争为这个有着重要意义的村庄留下一些具有文献价值的影像和文字。我们去了4次,每次一周到10天时间,收获非常大。村子里的扶贫工作都是按时间段有序进行的,比如2018年夏天我们拍摄了旧村改造工程,到2018年年底已经结束,现在拍不到了,这些影像非常宝贵。我们拍摄了正在进行的扶贫项目,也关注到村庄脱贫之后给村民带来的生活和精神面貌的变化。同时,我们选择性地跟踪拍摄了一些村民,通过这些村民经历来讲述脱贫攻坚的故事。
●中国艺术报:能举个例子吗?
◎居杨:比如有一家人,全家原来只有一个80多岁的老奶奶在家里,其他人全部在外地打工。脱贫攻坚开始之后,村里发展起旅游,这户人家的其他成员陆陆续续回到村里创业,当导游、办农家乐等。我从2018年开始,每次去都会给他们家拍一张合影,合影每次都有变化。2018年夏天,他们家里有4个人回来了。到今年4月,又回来两个女儿。5月份我参加在湖南的扶贫工作会,会后赶过去,那时他们全家八口人都回到了村里,我又给他们拍了全家福。
●中国艺术报:通过村里的普通人的生活变化,的确能够感受到脱贫攻坚带来的影响。
肩负使命,传播影像文化
1999年,居杨在新中国成立50周年大阅兵现场采访
●中国艺术报:您对纪实摄影有什么深刻体会?
◎居杨:我觉得纪实摄影作品首先应该是充满时代特点,记录社会发展变化的。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这40年,中国发生了巨变,摄影人拍摄记录下了这些变化,留下了很多优秀的纪实摄影作品,这些摄影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写满了时代印记。
●中国艺术报:您参加了多场中国文联主办的“崇德尚艺 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巡回宣讲活动”。在这期间,有怎样的感受和收获?
2019年,居杨参加文艺志愿服务活动
●中国艺术报:您还是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的副主席,请您介绍一下您参加的文艺志愿服务工作。
◎居杨:我是党和国家培养的摄影工作者,我的拍摄题材都来自于基层,来自于人民,所以我应该到人民中去,为人民服务。这些年,每次参加文艺志愿服务活动,自己也深受教育。比如2014年春节前我曾经到贵州的解放村拍摄,村里没暖气,晚上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又冷又潮湿。我们在村里办摄影展览、给村民们拍全家福,拍摄后当时就打印出来送给村民,村民们都高兴得像提前过年了。2018年我到雄安新区举办摄影公益讲座。讲座前一天晚上,突然被通知预定的讲课会场要停电,就临时找了一个工厂厂房代替。讲座计划上午9点开始,我们7点多提前到厂房里做准备,当我们到那儿时,好多摄影爱好者都去了,大家就一起搬桌子,支幻灯。讲课过程中每个人听得都特别认真,课后还有好多人围着提问。今年我们到山东开展“到人民中去”中国文艺志愿服务小分队山东行活动,7天举办5场慰问演出,22场艺术培训。每次活动中,我都能深切感受到群众对艺术的渴望,大家的热情也激励我更多地到人民当中去送艺术、种艺术,为人民服务。
十八洞村
十八洞村在进行旧村改造,修旧如旧
改造后的房屋保持了苗寨风貌
摘黄桃的村民们带着丰收的喜悦走在山路上
村民在家中等候游客到来
乡村旅游发展起来后,不少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村做导游
村民在村口卖特色小吃,收入颇丰
很多村民家里都挂着几代人的照片
白天,村民们要在地里劳作。驻村工作队工作人员就在晚上进行入户调查
回乡创业一家人
汶川地震
地震发生后,救援队伍在北川县城废墟山上展开抢救
2008年5月14日,在都江堰新建小学楼倒塌的废墟中,赵建忠发现了儿子的尸体。他抱起孩子,用尽全身力气大喊一声“儿子,爸爸最后再抱你这一回!”同时泪如雨下
2008年5月16日,驻渝某集团军用直升飞机紧急运送被困在映秀镇的受伤群众
2008年5月19日,全国哀悼日,武警某部队在夜以继日展开抢救的北川县城废墟山上向死难同胞们致哀
金三角禁种罂粟纪实
金三角禁种罂粟纪实
金三角禁种罂粟纪实
金三角禁种罂粟纪实
金三角禁种罂粟纪实
金三角禁种罂粟纪实
金三角禁种罂粟纪实
金三角禁种罂粟纪实
大墙内的影像故事
2015年12月,中国仍在使用的历史最悠久的上海提篮桥监狱中,服刑人员在为新年演出进行排练,窗玻璃上映出古老监舍楼的斑驳墙壁
位于海拔3500米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四川省甘孜监狱是新中国成立后在藏区创建的第一批监狱。2016年8月,服刑人员在操场上跳锅庄舞
2014年1月,四川省阿坝监狱组织服刑人员家属入监观看服刑人员文艺演出。一名服刑人员在演出前寻找着家人身影
2014年1月,四川省阿坝监狱组织服刑人员在大墙内与亲人团聚。一名服刑人员跪地为身患癌症的母亲揉脚
2014年12月,在南京女子监狱会见大厅里,一名五十多岁的服刑人员通过玻璃缝隙紧紧抓住小孙子的手
2016年8月,四川省甘孜监狱服刑人员在看电视
2016年8月,四川省甘孜监狱服刑人员在学习玛尼石的雕刻技法
2016年8月,雕刻玛尼石培训结束后,四川省甘孜监狱服刑人员进行洗漱
2012年3月,四川省阿坝监狱的服刑人员在进行技能培训
艺苑百花
本期记者
范雪娇
制作
中国艺术报新媒体中心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