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宝武故事 | 缘分,让我们相遇
邂逅 · 1441 期 · 2706 篇
我的湛钢缘
石冬梅
从上世纪90年代入职宝钢,至今已工作20多年,经历过的事如恒河沙数,但与湛江钢铁的一段缘,绝对是记忆中的珍宝之一。
时光回到2005年,彼时湛江项目报批工作正如火如荼,我有幸参与了总体方案中“市场分析与产品定位”部分的编写。市场需求是项目获批的前提,投资几百亿元的大钢厂,若产品无销路,即便有再优质的先天资源,再先进的制造工艺,也不可能获得国家发改委审批通过。
接到任务后,为了客观缜密地分析市场,领导带领我们火速奔赴广东地区调研:拜访地方政府、金属协会,了解广东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规划;走访地区贸易公司,收集汽车、家电、造船等下游行业的钢材消费数据。同时,还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权威机构的统计资料,整理分析了进出口贸易数据、区域钢材流向数据等。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材料完成了,上百页精美的PPT,一串串数字的背后,是团队成员无数次的讨论、修改、苦思冥想……
转过年,经过多次内部评审,我们参加了在广州举行的湛江项目外部评审会。三月的羊城鲜花盛开、春意盎然,却不及会场中的讨论来得热烈。针对宝钢的报批材料,广东省政府、评审委员们从宏观、微观角度提出了很多建议,甚至包括分歧较大的意见,如湛江应建设优特长材而非板材。会议中,我见识了中咨公司资深专家石启荣老先生率领的评审委员们孜孜以求、严谨论证的态度,领略了谢企华胸有成竹、指挥若定的风采,也被所有与会者的工作热情深深地感染。
“广东省的汽车、家电、机械制造、轻工等行业对钢材需求量巨大,但区域内钢材自供严重不足,有较大缺口;该地区钢材表观消费结构以高质量板材为主,周边钢铁企业产品难以满足市场需求,需要大量进口。因此,在广东省湛江市东海岛建设一个生产板材的大型现代化钢铁厂,非常必要。”当年的市场分析结论,清晰明确,时至今日,我记忆犹新。
会后,我们顺道去湛江考察。那时湛江市远没有现在发达,东海岛仍是大片待开发的农田,从市区遥望,只能想象这里将有一座崭新的现代化钢厂拔地而起。
令人欣慰的是,经过多年的策划、考察、论证,湛江项目终于审批通过了!2012年,湛江市长的“吻增长”,就是大家喜悦心情的最佳写照。
遗憾的是,因部门工作调整,那时我已不再参与湛江项目。后续消息不断传来:开工剪彩、建设完工、顺利投产、热负荷试车、某机组轧出第一卷成品、效益大幅提升……每一个好消息都令我欣喜不已。偶尔也有坏消息,2015年湛江基地遭遇强台风,看着新闻里的受灾照片,我感到揪心,为湛江祈祷。
湛江于我,仿佛一位离开的曾经亲密的老友,虽不能常常见面,却仍在心里时时挂牵,在远处默默关注。
后来的日子里,随着宝武大家庭日益壮大,我出差去过很多地方:乌鲁木齐、伊犁、北京、天津、重庆、西安、武汉、鄂州……偶尔也去过国外某个城市。然而,却再无机会到湛江一睹新颜。
也许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2019年底,我终于有机会再次来到湛江。当飞机降落在湛江机场,我就像见到久别重逢的老友,湿了眼眶。一位年轻小师弟热情接待了我和同事,带我们参观了生产运行中心、水集控中心、原料码头和高强钢产线等,介绍了湛江钢铁的经营情况和发展规划。
看着厂区绿树成荫的道路、宽敞明亮的车间、灵敏的智能操作机器人和到处如小师弟一般朝气蓬勃、阳光帅气的员工,我心中感慨万千。这座短时间内迅速成长、未来潜力无限的梦工厂,浸透着宝武人的心血和汗水,就如辽阔浩瀚的大海,我曾参与过的工作只是其中的一滴水。虽然微不足道,但有幸亲身经历美丽梦想实现的过程,足以令我骄傲和自豪!
时隔十三年,再续前缘,愿归来仍是少年。谨以此文,纪念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致敬曾经并肩战斗的领导和同事,也祝福湛江钢铁越来越好!
(中国宝武钢铁业发展中心)
三代初心不改 一脉钢铁情怀
杨龙
1958年7月,马钢成立前夕,我的外公带着外婆和四个孩子,坐了两天三夜的火车从东北齐齐哈尔弗拉基钢铁基地来到了马鞍山,参与马钢的筹建工作。此后六十多年里,我们家在马鞍山扎下根,再也没有离开过。
据当时不满十岁的大舅回忆:那一年他们南下的火车里,全都是像我们家这样响应国家号召,支援马钢建设的钢铁工人。我们家最早住在江边的平房里,周围的邻居都是来自祖国各地的援建者。“我阿爹是马钢的第一代开拓者和建设者,我特别自豪,当时就想长大后也要像他那样!”
我的外公1923年出生于江苏常州,读过几年私塾,14岁到上海新沪钢铁厂当学徒工。出身旧社会的他,年少时期看尽国人饱受洋人坚船利炮欺辱的场面,从此立下钢铁报国之志。他一生几次响应国家号召,先后举家从上海迁到东北,又从东北迁到马鞍山,为祖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奉献一生,练就一身翻砂铸造的好手艺。
外公文化水平不高,但技术相当厉害,生前先后在马钢机修二分厂、三分厂工作,是八级高级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每月能拿80多元的工资。最拿手的是实模浇铸,全马钢没几个人能做到。
等我长大记事,外公已经退休在家。我们小孩一直觉得外公是个“怪老头”,只给我们买马钢的大肉包吃,看电视要看马钢电视台,连洗澡都只去马钢澡堂。
我的大舅出生于1950年,1968年作为下乡知青被招工进入马钢第二轧钢厂。大舅进厂后干起了金属加工,服务于马钢630中型机组第一条生产线。当时车间有两台日本进口的洋车床,轧辊的尺寸和产线并不是很服帖,不好用。大舅带头带领大家进行了工艺改进和技术改造,效果很好,效率翻倍。后来日本厂家回访的时候看到了都很佩服。由于工作认真技术专业,大舅五年后当上了工段长,逐渐走上管理岗位。在外公和大舅的示范和引领下,弟弟妹妹们陆续也加入到马钢这个大家庭。
2018年6月,家中最小的舅舅正式从一钢轧退休了。办完手续后他请家里人吃饭,席间说:“老爷子当年把家迁到马鞍山,咱们兄弟姐妹六人五个都在马钢,都干得挺好,没给老爷子丢脸。以后就看你们小辈了,拿好接力棒!”我心里挺有感触的,觉得肩上都是沉甸甸的责任。
我的哥哥1997年进入马钢,第二年全国第一条H型钢产线在马钢正式投产。他与马钢H型钢共成长,成为我们眼中羡慕的专业技术工程师。
2012年,带着家人的殷切希望,我第一次以主人公的身份走进马钢技术中心,开启自己的职业生涯。只有真正成为了马钢人,我才更加理解我们家三代人对马钢的情怀。马钢就像一位伟大的母亲,是我们家三代人生存立足的根本,也是支撑马鞍山无数家庭开枝散叶的根基。
六十多年过去了,马钢为祖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一代代像我外公舅舅们那样前赴后继的马钢人,用青春和热血把钢铁报国的情怀刻在马钢的历史上,成为不可磨灭的印记。我们年轻一代的臂膀上,肩负几代马钢人钢铁报国的初心和民族复兴的使命,是压力,更是动力!
(马钢技术中心)
与凹山采场亲密接触的岁月
薛小平
作为一名矿工,不知不觉已在矿山工作近40年。虽然早已离开了凹山采场,可每当我远远地望着一条条如黑色琴键的铁路,沿着采场的边坡弯弯曲曲地一路延伸,那段在凹山采场从事养路工的岁月,总是如潮水般涌向记忆的闸门。
1981年12月,马钢矿山系统招工,我和19个刚刚走出校门不久的年轻人,从不同地方来到南山矿运输车间当了一名铁路养路工。那一年,我刚刚18岁,懵懵懂懂,对一切都感觉兴奋和不安。兴奋的是我从一名农村孩子变成马钢工人了,不安的是我从没有一个人离开家独立生活过。
采场的铁路线虽然不是火车开的铁路线,但技术要求一点也不比正规的铁路线差,甚至还要高。因为采场的路基要差得多,坡度陡、弯道多,而且运矿的重型电力机车,对钢轨磨损大,路基破坏比较厉害。当时,养路工使用的工具基本上都是很原始的洋镐、铁锹、丁字锤、撬棍、起压器,完全靠人的体力劳动。因此,路工的作业量非常繁重。每天早晨一上班,班长就会把班组人员分成几个组,大家带上工具便浩浩荡荡奔赴采场的铁路线。
那时的我单薄瘦弱,从没有干过重体力活。不要说是扛道木、抬钢轨这些重体力活了,光是每天扛着十几斤重的洋镐,从班组走到工作现场就累得气喘吁吁。不到一个礼拜,我的手掌上就磨出几个血泡,下班回到宿舍,倒床就能呼呼大睡。
在采场干活,最难过的就是夏天和冬天下雪。八月的采场,苍穹变成了倒扣过来的铁锅,太阳像火球一样在空中燃烧着。四周除了矿石、铁轨、电线杆没有一棵树,扛着洋镐在采场转上一小圈,汗水就湿透衣襟。冬天一下雪,整个采场的铁路线只露出两条铁轨顺着边坡在雪地上延伸。早晨一到班组,大家顾不上喝口水,就拿着扫把、铁锹直奔45米站台。45米站台是当时整个凹山采场电力机车运矿和排土的中转站,如不及时清扫所有的道岔口积雪,一旦上冻,道岔就合不严,电机车通过道岔时就容易发生掉道事故。从山口吹过来寒风像刀子一样刺骨,不到半个小时,手脚都会冻得有些麻木。好在一年当中下雪的天气很少。那时候生活水平低,工资也不高,可每天大家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生活很充实。
1982年12月,47米站到45米站环行线需要进行大修,我们班要在1天内更换100多根枕木,同时还要把弯道的钢轨进行调边。一个枕木有200多斤,由于蒸气吊车不能把枕木吊到作业现场,我们只能靠自己的肩膀去扛。当时,我们班有个老师傅叫王连富,个头不到1米7,平时在班里很少说话。那天,我看见他一个人搬起枕木往肩膀一靠,腰一挺,轻轻松松地扛起,一溜烟就小跑起来。我也跟着学,扛了一根枕木,压得腰都直不起来,肩膀火烧一样疼。到最后,现场还剩下几根3米多长的岔枕,每个都有300斤以上。只见王连富摆了一个蹲档马步,肩膀一晃扛起就走。这件事过去了三十多年,直到今天,我仍从心里佩服不已。
随着凹山采场的不断深入开采,我们45米保养班保养的铁路线也愈来愈长。时代在发展,南山也在与时俱进。如今的养路工作业已经机械化,劳动强度减轻了许多。当我再一次站在凹山采场,它已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凹山湖。这座有着百年开采历史的凹山采场,一直让我魂牵梦萦。
(宝钢资源马钢南山矿业公司)
在韶钢发展中实现个人价值
罗东元
我叫罗东元,1949年出生,老三届高中生,上山下乡八年。1975年到韶钢工作,先后当过铁路连结员、扳道员、货运员、电工。在近40年的工作历程中,我与韶钢一起成长、进步,退休前是韶钢首席技术专家、电气高级技师。
我从小就喜欢摆弄电器,爱好无线电。到韶钢后,在艰苦条件下,我除了认真干好本职工作,还坚持自学无线电、电工基础、电工工艺等十几门专业技术理论知识。我利用大量业余时间,为公司职工群众义务修理各类音像电器2000多台次。与人方便的同时,大大提高了自己电工理论水平和维修技能。
1988年,厂里举行“钢花杯”电力知识大赛,参赛的大都是各单位的高级工程师、工程师、技术员,基本没有工人,只有我是特例。结果我考了94分,比第二名高出21分。
1989年,公司举行第一次技师考评,我刚够资格报考公司内设的助理技师等级,120多人报考,只有6个名额。经过努力,我不但每门都考了90多分,而且总分在机械电工类中排名第一。学友们很是惊讶,有十几个人甚至来到我家,想看看我掌握了什么诀窍。当我拿出十几本厚厚的学习笔记给大家看时,大家都佩服地说,功夫不负有心人,难怪罗师傅你考得这么好!
1990年,投资1700万元的韶钢工业站进入实施阶段,由铁道部铁五局负责设计和施工,采用当时我国铁路信号最先进的6502电气集中系统。为了掌握这门技术,公司派我和另三位同志赴广西柳钢学习。当授课教师了解到我们只有两个半月的学习时间,直摇头说,要系统掌握这门技术,至少需要2-3年时间,就算再聪明刻苦,也得一年以上。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学习,授课教师改变了看法,以后的课程安排,就完全按照我的进度进行。两个半月,我每天坚持学习到凌晨3点多钟。晚上11点招待所熄灯,我就打着手电筒学。通过刻苦努力,我不但熟练掌握了全部理论知识,还通过了实际检修的严格考核。1991年工业站开通后,所有大小故障都是我带领同志们排除的。
在对6502系统充分了解和掌握之后,我认为该系统是为大铁路运转服务的,不但结构复杂,技术难度大,而且很难满足工矿企业铁路运输的要求,于是萌生了建立一套工矿企业型自动控制系统的大胆设想,而这在国内没有先例。要奋斗就要有付出,一段时间里,我家的电灯总是亮到天明。从1992年开始,在韶钢运输部领导和同事们的全力支持下,我先后完成了两个较小作业区的电气集中系统的创新设计和实施,少量的投入所产生的大效益,使公司看到了该项技术的发展前景。
1994年,冶金部在全行业全力推广从日本引进的世界级新技术——铁路道岔半自动控制系统,全国各钢厂先后开始安装使用。当冶金部了解到韶钢已经把这项技术创新为全自动控制系统后,决定把全国冶金运输科技工作会议改在韶钢举行。全国大型特大型钢铁企业的专家几乎都来了,我有6个创新项目参加交流,与会专家很感兴趣。尤其在“铁路道岔全自动转换装置”现场,有专家开玩笑说:罗工好像通过意念就可以指令道岔动作,真是不可思议。这项发明还获得了国家发明银奖。
为了满足几座高炉、大烧结、大焦炉、大电炉、大转炉、宽板、高线工程对铁路运输的需求,我又投入到多项工程设计。尤其是2000年到2014年底正式退休前,又完成了大原料工程、八号大高炉工程、新特钢工程和交接站工程。
三十多年来,我共完成大小革新项目170多项,其中多项获国家专利,5个技术进步项目通过省级成果鉴定,5项发明成果均是国内外没有先例的新技术,多项创造发明、科技成果获国家发明银奖等。在解决工矿企业铁路自动控制重大难题方面,闯出了一条全新的路子。
作为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我在韶钢的发展壮大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取得了一些成绩,而组织上却给了我很多荣誉。2006年入选中国十大高技能人才楷模,成为全国第一批没有文凭的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
(韶钢退休员工)
“我的宝武故事”有奖征文
一、组织动员
各单位应积极策划、组织动员,使尽可能多的员工参与进来,撰写鲜活、精彩、各具特色的宝武故事。通过回顾激情燃烧的岁月,展望更加美好的未来,确立“同一个宝武”作为中国近现代钢铁工业的历史传承者、中国今日钢铁工业之集大成者、中国乃至全球钢铁业的未来引领者的地位,提升全体宝武人的认同感、归属感、幸福感,提振行业信心、企业信心、职业信心,不忘钢铁报国初心,践行镇国之宝使命。
“我的宝武故事”有奖征文将设置优秀组织奖和征文特等奖、一、二、三等奖。获奖者将受邀参加中国宝武130年纪念晚会、“重走钢铁长征路”片区活动、“钢铁荣耀 铸梦百年”系列活动,获赠中国宝武130年纪念品等。
各单位征文报送和刊发情况将在集团党建工作例会和集团宣传文化体系会议上定期通报。
二、征文对象
中国宝武全体员工。作为企业的一员,每位员工的成长成熟与企业发展紧密相连,每位员工职业生涯的点滴汇聚成钢铁巨人不断向前的行动轨迹。
三、征文要求
结合宝武130年发展历史,从个人出发,讲述自己的宝武故事,文章体裁不限、风格不拘。文字要求言之有物,真情实感,并标注作者、工作单位以及联系方式。
投稿邮箱:
360739490@qq.com
投稿文件名请标注“我的宝武故事”,并单独附件发送一张或几张与文章内容相符的照片。
有奖征文活动从即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集团媒体平台将分批陆续刊发。
编辑:张三不疯
制图:骆杨
出品: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