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对标找差,让这家百年老国企改变了什么?
邂逅 · 1795 期 · 4308 篇
百年焕新
重庆钢铁“蝶变”重生
继上篇
今天请继续跟着记者深入探寻
全面对标找差的魔力
了解重庆钢铁在新时期的改革发展探索
今年初,压铸着“2020”四个数字的铜牌,被郑重地铺嵌到了重庆钢铁历史陈列馆的地面上,跟“1890”“1938”“1949”……这些黝黑、厚重的铜牌一起铺就了前行之路。
2020年,重庆钢铁大力推进全面对标找差。时任重庆钢铁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建荣提出明确要求——“公司强制规定厂部长每季度必须出去一次,去哪里可以自己选,但要选最有可比性、可借鉴的‘单打冠军’,精准对标。”走出去、引进来,重庆钢铁的干部员工如海绵般不断吸收优秀管理、技术,生产、经营、管理逐步走入良性循环。
走出去,把“差”找到再去对标
2019年初,刚从宝钢股份宝山基地炼钢厂到重庆钢铁嵌入式支撑的王少波,带着现场员工到宝山基地参观学习。让他没想到的是,重庆钢铁的干部员工到了现场后,不仅整整齐齐地穿上工作服,连安全帽都一路从重庆带到了上海。这让他既感动又有点心酸:“他们已经很多年没有外出交流学习了,信息非常闭塞。”“一方面,公司本身在生存边缘徘徊,没有心力支持各种额外的交流学习;另一方面,干得不好,交流起来腰杆也不硬,没脸去。”炼铁厂生技室主任宋明明说。
去年,全面精准对标找差在重庆钢铁由上至下逐步推开:对标行业先进,站位75分位以上;全面对标韶钢松山,深挖降本潜力;工序精准对标优秀企业,深入对标找差。
宋明明先后去了韶钢松山、湘钢、永锋、广西盛隆等钢企,有的企业甚至去了两三趟。“只要把‘差’找到,然后再去对这个‘差’,其实难度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大。”他说,“高炉炼铁是传统工艺,每家都有几个强项,我们如果能够博采众长,那么提升空间是非常大的。”
轧钢厂轧钢精轧高级操作蹇丹去年到营口中板公司学习交流。“他们的轧机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的,比我们老多了,但产线设置合理,产能充分发挥,作业率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在营口期间,蹇丹卯足了劲边看边学边记,“要抓住机会,什么都不学的话,可能最后连单位都没了。”
在与先进企业、“单打冠军”对标的过程中,重庆钢铁的员工们切实看到了差距,现场比学赶帮超的氛围也日益浓厚。炼钢厂一炼钢作业区区域工程师吴伟说,现在每个班组都有劳动竞赛,不断改进、创造指标。他的手机里与工作相关的微信群有近50个,“不仅要关注自己分内的工作进度,也要注意他人的,如有需要帮助的一起去帮忙,免得影响自己的进度。”
引进来,移植宝武先进管理和技术
刚到重庆钢铁炼钢厂时,厂里经常出现漏钢事故,王少波就召集大家开会,分析事故原因。没想到,这个会开得异常沉默,挨个问下来,基本都在推卸责任。“能明显感受到,现场干活是责任导向而并非是问题导向,大家都过分着眼于眼前,疏于对未来发展的思考。”王少波说,“这不是个人的原因。责任导向可能在重钢长久的发展历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现在明显限制了进步与发展。”这也让他深切感受到,协同支撑,光动动嘴皮子没用,一定要身体力行,带着大家一起干、一起往前推,潜移默化打破既有文化。
重钢历史悠久,既有文化和习惯很难撼动。如何把中国宝武先进的管理理念一以贯之地在这里执行到底?“我来重庆钢铁时,宝钢股份的嵌入式支撑团队已经在这里差不多一年时间,在各厂部担任重要岗位。同时,韶钢松山还点将式派了20个人左右的支撑团队。去年,来自于宝钢股份、韶钢松山等集团内共30人左右的支撑队伍,分布于重庆钢铁的全流程全体系。”刘建荣说,“这保证了我们的改革发展理念、措施能够一层层贯彻下去,也让我们的工作有了十足的底气。”
重庆钢铁轧钢厂厂长章远杰介绍说,宝钢股份质量一贯制管理、产销研等机制的引入,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不再是个人的单打独斗,而是在体系作用下,推动每个人按要求不断往前跑。”卢维华说:“体系强化之后,不用谁来追着我跑,目标、路径都很明确,自己想办法不断提升就可以了。”
在输入先进管理的同时,支撑团队更带来了成熟、先进的技术,并毫无保留全力支持,使重庆钢铁可以省却大量摸索的时间。宝钢股份宝山基地炼钢专家针对重庆钢铁开浇漏钢的问题,在现场深入调查后找到症结,提出了改进措施。回到上海后,担心交流时重庆钢铁技术人员理解不够深入,他们又花大量时间绘制图例,并详细写清楚原因,发给重庆钢铁技术人员。“各位专家频繁往来,手把手指导,这是花钱买不到的,价值不可估量。”王少波说。
从去年3月底开始,重庆钢铁四座高炉仅历时10个月完成升级改造,并且达产达效时间不断加快。1号、2号、3号高炉先后创下国内2500立方米级高炉开炉达产新纪录。“这与集团的强力支撑密不可分。”宋明明说。第一个高炉大修结束要开炉时,来支撑的集团专家对我们制作的方案提了几百上千条意见;到最后一个炉子开炉时,方案已经精确到小时,专家们一条修改意见都没提。“中国宝武内各个企业成长经历不同,遇到的问题也不同。把这些经验汇聚起来,力量远比我们想象的惊人!”
如今,重庆钢铁的高炉在业内已小有名气。“上上周,有炉长跟我说,一周接待了7波人。”赵仕清说,“以前干不好,大家会讲很多客观原因。现在,先进的管理、技术也来了,资金也到位了,我们唯有沉下心、苦练内功,持续改进。万事俱备,只欠我们自己的东风!”
强基础,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重庆钢铁为何会从曾经的辉煌走向持续亏损?在去年初的一场座谈会上,大家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人说是理念不行,有人说是产品结构不行,有人说是物流不行……“但我觉得是基层基础管理不行。”刘建荣说。去年6月,重庆钢铁中高层管理者考察团34人赴韶钢松山交流学习。在高一线机旁库,看着整齐有序的堆放现场,大家感慨万千,窥一斑而知全豹——由于管理缺失,重庆钢铁备件管理混乱,浪费巨大,大量呆滞库存,部分备件甚至再过几十年都用不完。
为推进基层基础管理,重庆钢铁建立了以董事长、总经理为组长的双组长制推进小组,并建立了三级督查机制。一个个厂部一个个作业区一个个班组一轮轮地检查督导,指出问题,表扬优秀。为进一步推进标准化作业,重庆钢铁在吸收优秀企业经验的基础上,在今年初试点推出了标准作业卡(E-SOP卡),让作业要点更简单明了。“我们的规程很好,但是太复杂。现场员工往往不是科班出身,执行效果就大打折扣。”刘建荣说,“E-SOP是浓缩的意思,将关键点在一张卡上清晰展现。”经过一个季度的试点推进,效果良好。例如,轧钢厂换辊周期差异较大,通过逐步改善,将其关键点固化到一张E-SOP卡,换辊时间每次降低了27分钟。二季度,E-SOP卡将在重庆钢铁全面铺开。
E-SOP卡推行时间不长,现场接受程度仍需要进一步提高。炼铁厂一高炉作业区工长易利说,“原先低负荷运行状态下对作业等要求没这么高,现场操作等习惯需要一点点抠。但这是我们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
通过精细管理、精准对标,高炉利用系数、燃料比、喷煤比、干焦比不断刷新历史纪录。“干到现在,奖金已经不是最关键的。”赵仕清说,“你能在现场深刻地感受到工人们发自内心的荣誉感与自豪感,打电话交流时声音都能高个八度。”多年不联系的同学、朋友都纷纷过来问情况、问做法……一系列的不寻常让宋明明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我们做得还不错,自信心不断提升,腰杆渐渐硬起来。“现在是敢想敢做。有些指标我们虽然已经创纪录,但时不时还会想着往上再跳一跳够一够,看看还有多少潜力。”
变化,不仅仅体现在指标上,还展现在干部员工的眼中、留存在大伙儿的味蕾上,更扎根于重钢人的心中。
去年以来,重庆钢铁大力推进环境整治工作,现场厕所、休息室一一翻修改造,工作环境大为改观。今年3月,已关停5年的2700mm中板产线技改完成,在全体重钢人的期望中顺利复产,重新启航。产线集控室内窗明几净,几盆绿植生机盎然。蹇丹赞叹地说,想都没敢想,还能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本来以为这辈子基本跟油污、噪音为伍了。
民以食为天,重庆钢铁提高员工的伙食标准,对食堂进行改造,丰富了饭菜品种,干部员工纷纷竖起了大拇指。当年,从重庆市区搬迁到长寿区时,重庆钢铁为家住市区的倒班员工准备了宿舍,人称“倒班房”。2009年投用后,因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得到系统维修,导致建筑外观破损陈旧,室内设施老化损坏及公辅设备设施功能缺失,严重影响职工正常生活休息。去年,重庆钢铁开始对“倒班房”区域进行改造。如今,倒班房改造成了闲趣园,宿舍变身公寓,还建设了足球场。青山绿水间,过钱桥,临湖垂钓,成为假日里厂区的一道靓丽风景。
走在重庆钢铁厂区,与干部员工交流间,明显感觉到蕴含着的向上的力量。“人还是一样的人,关键是观念和思维方式变了,精气神提起来了,企业进入了良性循环。相信成为西南地区钢铁业引领者的目标不久就能实现。”一连铸作业区作业长袁广英说。
百年沧桑
砥砺钢铁初心使命
改革发展
迈向新时代新征程
编辑:令狐不冲
摄影:施琮、资料库
出品:中国宝武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