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时刻,华为任正非发声:“没有退路就是胜利之路!”|每周评论
全文字数:1900字
预计阅读时间:6 分钟
一石激起千层浪。
真的不怪大家想多了,似乎这浪的涟漪还在扩散,传递着要“开打”的信号。
商务部那么长的一份文件,唯独这几句话被拎出、被置顶,直到推上热搜。
“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满足日常生活和突发情况的需要。”
据说,有的地方引发了不小范围的生活必需品抢购潮,大有“抓紧备战”之意。好在有媒体及媒体人出来及时发声,劝大家别读歪了,别想多了。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为了防疫和突发,家里适当储备点生活必需品是必要的。至于“开打”这事,做好准备当是必然。但绝不可能是近期的事,5年后或是谈论此话题的最佳时机。
这几天,权威媒体纷纷转发华为任正非的发言:“和平是打出来的”,似乎是在警示着什么、暗示着什么、挑逗着什么。这或许代表一部分人的想法,但终究不可能成为眼下的现实。
官方说,我国有6亿人月收入不足1000元。最近,中国最高级别的投资银行——中金公司的研究结果表明:竟有2.2亿中国人月收入低于500元。看到这样的数据,你觉得是打还是不打呢!
我并不喜欢“和平是打出来的”这句话,倒是非常欣赏任正非经常说的“打天下要与对手做朋友”“宁可向前一步死,决不后退半步生”“没有退路就是胜利之路”这些话。
“没有退路就是胜利之路”这话不是任正非先生的原创,而是引用美军上将马丁·邓普西的话:“要让打胜仗的思想成为一种信仰;没有退路就是胜利之路。”
任正非引用诗人的境遇作证:古时,没有这么多落第弟子,就不能留下这么多好诗。没有落第的张继,就不会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没有落第的王勃,就不会有《滕王阁序》;没有被贬的范仲淹,就不会有“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面对逆境,华为别无选择,只有义无反顾。冷静的华为与沉着的任正非,对科技研发不停步,组织变革不停步,开拓市场不停步,继续勇往直前,向着希望奔跑。绝处逢生,危机之中孕育转机。华为今天的努力与转型,必将换来明天的新生与胜利。
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要让生命绽放光芒,就得绝望之时不迷茫。
在不幸遭遇与尴尬处境之下,我们总缺少一种破釜沉舟、放手一搏的勇气和决心。因为理性总是打败感性、理想总是战胜现实,所以在犹豫与徘徊中裹足不前,在选择与等待中郁闷彷徨,最终选择退路、放弃前行,结果多是忍耐的遗憾,而少有探索的震撼。
我们习惯于拥有一个赛道的确定性,而害怕拥抱变换赛道的不确定性。殊不知,换个赛道兴许能跑出不一样的精彩。一个赛道的失望经沉淀、扬弃,会累积成另一个赛道的希望。
两方交战,一方战胜另一方,并不完全是信念的吸引力,更可能是绝望的反击力。从长远看,没有退路的一方通常会战胜有退路的一方,多一条退路就少一分斗志。绝望激发出的潜能无限。不在绝望中失望,就在绝望中爆发!
武昌起义已经过去了110年,据媒体报道当时的第一枪就是在绝望之时打出的。
武昌起义原定于1911年10月6日,但是因为起义计划泄露,起义只好延迟至10月11日。10月10日当晚,工程营二排排长陶启胜带兵巡哨,发现金兆龙、程正瀛等革命党人在檫枪装弹,就斥责他们说“你们想干什么?”金兆龙回答说“为了预备不测。”陶启胜大怒,上前抓住金兆龙的衣领说“你想造反么?”金兆龙说“反就反,你能怎么样。”陶启胜叫护兵逮捕了金兆龙,金兆龙大呼“再不动手,更待何时?”这时程正瀛持枪打了陶启胜一枪,击中了陶启胜,陶启胜带伤逃跑,最后因伤势过重死于家中。
这是没有退路就是胜利之路的最好例证。绝望的尽头是希望。正是绝望的回击,引发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进而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近代以来中国发生的深刻社会变革由此拉开了序幕。
从退路走向胜利之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历经无数艰险与坎坷,要有正确的方向与莫大的智慧。方向选错了,策略不对路,退路的尽头就是不归之路。
革命、建设、改革,使我们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强起来的今天,让我们有了太多的选择、太多的退路。多了选择、多了退路,容易膨胀欲望、滋生堕落,于是就少了进取之心、少了拼搏之志。而这,恰是隐秘的风险、潜伏的危机。
也许,翻滚的黑云,夹着电闪雷鸣、山崩地裂般地正向我们袭来。
我们一时惊呆了,手足无措。
当我们清醒过来,要像海燕一样,迎着雷电,迎着暴风雨嘶叫着飞翔,朝着一丝亮光,朝着希望,用尽全身力量搏击,奋斗,前进,再奋斗,再前进,嘶喊着胜利。
— THE END —
推荐阅读
◑记得星标★ 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