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上证报的故事│桂浩明:一篇曾经想放弃的稿件
权威、深度、实用的财经资讯都在这里
与《上海证券报》结缘,是30年前的事情了。记得当时它的名字叫《上海证券交易所专刊》,由上海证券交易所主办,交易所的总经理兼任总编辑。后来尽管与交易所脱钩,但专业精神还是很好地延续了下来。初识上证报时,我虽已入行,但对证券知识还是知之甚少,借助上证报学到了不少东西。未曾想到的是,不久以后,自己也成为了《上海证券报》的长期作者之一。这么些年来,在报纸上也发表了不少文章。
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文章是发表在2015年8月份的《上海证券报》评论专栏上。当时沪深股市正从高位下跌,由于流动性不足,加上市场情绪低落,盘面上几度出现“千股跌停”的局面,投资者损失很大。特别是一些使用杠杆的投资者,面临爆仓的风险。而这类投资者中,有相当部分是购买了分级基金。由于这类基金在价格变动到一定程度时将实施上折或下折,导致A份额与B份额的变化,进而引发净值的剧烈波动。很多持有分级基金的投资者,本身的资产规模并不大,也不太了解分级基金的原理,简单地认为作为基金品种,分级基金是比较稳健的,结果在此时吃了大亏。由此也给市场的稳定运行带来了冲击,受到各方面的高度关注。
我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个情况,在当年的5月份就写过提示分级基金风险的文章。而当这方面的风险骤然放大时,感觉结合最新市况继续提示风险已经远远不够了,有必要认真研究产生这一重大风险的内在因素,发现深层次的问题。通过相应的分析,我发现分级基金之所以风险剧增,主要是产品在设计上是按照顺周期的思路进行的,即在产品净值暴涨时继续加大杠杆,而在产品净值暴跌时,却又不断压缩杠杆。这样的模式客观上有违于杠杆交易中的逆周期调控原则,从而埋下了风险放大的隐患。基于收集到的数据,加上相应的分析,我很快就写出了一篇评论,重点提到分级基金制度设计存在问题,并且从制度层面探讨了化解这一风险的路径。
文章写出来后准备发给《上海证券报》,但在电脑上传稿件时,心里突然犹豫起来。毕竟,分级基金在那几年出现了快速的发展,很多老牌基金公司都参与其中,他们对自己的设计思想显然是有相应的思考,我只是根据市场上的一些情况对此提出质疑,是否有失慎重呢?而且在当时市场上对分级基金意见很大的情况下,提出其设计思想上存在问题,是不是妥当呢?虽然,我相信自己的观点是有依据的,也是站得住脚的,但报社的编辑是否也这样认为呢?而且作为权威媒体,《上海证券报》是否愿意冒一定的风险去刊登这种很可能存在争议的文章呢?坦率说,虽然与《上海证券报》很熟悉,但对于这篇文章能否刊登,觉得还是没有把握。想了半天,最后决定把文章上传到报社邮箱,至于是不是发表,就无所谓了,因为本来就考虑过要放弃的。
三天后,这篇文章发表了,仔细看了一遍,编者除了把标题改得更为醒目一点外,对于正文没有作任何修改。作为报纸的老作者,发表文章早已经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是这次却觉得有点激动。不为别的,为的是《上海证券报》的胆略与专业精神。而文章的发表,会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当时分级基金出现风险的内在原因,从而加快问题的解决。
文章发表后也引来了一些争议,有的还很激烈。我就收到过商榷的函件,有些语气也不那么友好,毕竟这种评论很可能是会得罪某些人的。不知道《上海证券报》是否也收到类似的质疑性反馈,不过我没有听报社编辑提起过,也许是他们自己扛了吧。而令人欣慰的是,在文章发表两个星期后,监管部门决定暂停新的分级基金成立审核,以后又决定对分级基金的投资者实施适当性管理,再以后则决定所有分级基金转型,不得再使用杠杆。事后有人问我,写文章时是否已经知道管理层要整顿分级基金。其实文章的写作和发表时间,与管理层的决定间隔很近,纯属巧合。如果事先知道“风声”,上传文章时怎么会有犹豫呢?而在这里,如果没有《上海证券报》的支持,文章也不可能发出来。对报纸的感情,就这样大大加深了。
30年,弹指一挥间。笔者是看着《上海证券报》跨入证券行业的,也是在与报社的交往中成长起来的。做一个好的读者,兼做一个好的作者,这是我一贯的愿望。
请点击原文查看更多“我与上证报的故事”↓
往期回顾 |
我与上证报的故事│陆国元:参与创办《上海证券报》的那些难忘岁月
我与上证报的故事│杨成长:见证证券研究机构和证券专业媒体的深度结缘
本期责任编辑:张晓光
监制:浦泓毅
▼
版权声明
上海证券报微信保留本作品的所有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热线:王老师 021-38967805;版权合作:范老师 021-38967792。
好看,你就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