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与上证报的故事│章智明:​编撰《上海证券报》第一部“史记”

章智明 上海证券报 2021-10-06

权威、深度、实用的财经资讯都在这里




天若有情天亦老。岁月无情。一眨眼,《上海证券报》走进“而立之年”——30岁了。作为一个在报社工作十多年直至退休的老同志,感慨万千。


忆“往”开来,许多往事如过往电影般涌上心头。由30年,想到了20年,想到了10年。想到了2001年为报社编撰的《走过十年——上海证券报1991至2001年新闻作品选》。


其时,报社迎来第一个10岁的生日。张行端社长提出编一本书“庆贺”的设想,由报社的老创业者、新华社资深大记曹永安负责。老曹找到了我,要我一起参加编撰。


我有点勉为其难。因为我不是上证报的第一批创业者。上证报刚刚开张时,我在上海《解放日报》工作,担任理论部主任。只是喜欢证券这个新玩意儿,写一点有感而发的“豆腐块”文章,但毕竟属于“业余”。曾和当时的上交所副总经理兼上证报副总编辑刘波有过“君子之约”,为上证报写文章,随叫随到。其时,除了为头版写一些时评,还撰写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祝〈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发行》(1993年11月)、《倡导理性投资是股市健康发展的保证》(1994年5月)等一系列重要的本报评论员文章。我是在1998年,经过两年的交涉,才被上海证券报从《解放日报》调出来的。但前几年毕竟和上证报隔了一层,能否把上证报的第一部“史记”编撰好,心里没有把握。


老曹却举重若轻。他的一句口头禅是,摸着石头过河,草鞋边打边像。于是,我们还拉了陈美风(新华社吉林分社原高级记者)、曹琴(上交所领导秘书,后离开报社去港交所),没有“敲锣打鼓”,编撰工作悄悄地开张了。


但信息还是很快传开了。不少人打听这本书怎么编,有什么规格,还有的记者索性拿来自己的作品,写上了推荐理由。这很犯难。于众说纷纭之时,我们几经研究,定了这么几条原则——


一、凡是记录了证券市场重大事件的作品,凡是在证券市场发生过影响的作品,凡是在写作上有所长的作品,都在选编之列。


二、凡是国家和有关部门政策性公告新闻,部门负责人政策性讲话新闻,这些都很重要,但不在本书选编之列。


三、本报曾经组织过若干次大型采访活动,如“长江经济万里行”等大型活动,已经出版专辑,这次遴选其中有代表性意义的几篇。本报出过专辑的作品,则不再遴选。


四、为了再现历史的本来面目,凡收入集子的作品,从标题到文字,基本保持原样。


有规矩便有方圆。原则既定,编选工作顺利开展。我们当时的办公室在现在五楼的大会议室,那时的办公室属于临时搭出来的,但办公桌上,椅子上,地板上,放满了剪报。哪一篇上,哪一篇不上,大家据理力争,有时还争得面红耳赤。终于,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书稿最终定型。书名:《走过十年》。朴实无华。封面淡雅粉红,无一丝花俏。百家出版社出版,全国新华书店发行。她,是上海证券报10周年庆典的当然礼品。


现在回看这本报社第一个10年的新闻作品选,有两条明显的历史印迹。一条是,中国证券市场这10年的发展印迹。从一个迷你版的小市场,发展到沪深上市公司突破1000家,沪深证券市场总市值突破4万亿元。另一条是,上海证券报这10年的发展印迹。从第一期的4个版面(其中3个周报表占用了2个版面),扩展到每天16版,在全国30个印点印刷发行。半年报和年报披露时,更是扩展到近百版。当然,其时,在报纸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小记者,时下也变成“资深记者”,或者在其他财经媒体“称王称霸”了。


在编撰《走过十年》这本书稿时,还有一件事不得不提。有一天,老曹突然把我叫到他办公室,说有要事商量。原来,上海证券报创立之初,上海滩上有一批知名老记者也参与策划和编稿,参与印刷和发行。他们年事已高,但听说上海证券报报庆要搞一本书,也主动写来了稿件。我开始有点犯难。因为我们这本书的书名是,“上海证券报1991至2001年新闻作品选”,再插上一些回忆录,会不会被人家议论。但一看到这些稿件,不禁拍案叫绝,必须登!


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物?上海滩新闻界的老法师。白国良、陈文灏、周丁、廖济航、白流源、丁颂平,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他们都是上海滩新闻界的大V。他们的大名,一说就叫人刮目相看。


他们写了什么样的东西呢?上海证券报创业伊始的种种艰难卓绝。他们给我们展示了这样一幅幅历史画面——


在拿到“内部报刊准印证沪报字055号”后,在报名设计上花了一番心思。把“上海证券”四个字凸出做报名,把“上海证券交易所专刊”后面五个字,以小得多的字号排出。以致出版管理部门一看就说,你们这是为了办一张公开发行的报纸。


当时的编辑会议,在上交所后面的一个阁楼里开的。第一张版样打印成涤纶片,是杨宇慧等人骑着自行车送到文汇报印刷厂的。报纸的发行数,1991年9月破2万,10月破3万,11月破4万。1992年年底,破17万。1993年改为《上海证券报》正式公开发行后,最高破29万。


1992年底,沈世炜、张行端和尉文渊、刘波等人经过多次商讨,新华社上海分社和上交所合办《上海证券报》正式确定。曹永安副总编到北京新闻出版署申请刊号。分社派陆国元主持报社日常工作,派谢金虎、厉正宏、姜薇等优秀记者到报社工作。后来,上交所因不能参与办报而退出。


报纸出刊数期后,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行长龚浩成给予肯定。他说,我以为你们最多出三期就会办不下去,谁知你们一炮打响了。上交所理事长李祥瑞在报纸出到第10期时说,你们应该在报纸上标一句警示性的话,“股市风险莫测,务请谨慎抉择”。谁知,上海证券报的这个“提醒”,和以后的信息披露打包的做法一起,都为其他证券投资类报刊所“共享”,一直延续至今。


还有些事情现在看来有点不可思议。出版之初,人行上海分行要求审阅大样。因为有些稿件发稿很晚,常常在送审的大样上留着窟窿,人行副行长周芝石对此也相当谅解。他有时开会很晚,就让秘书代签发回。创业之初的步履维艰,由此可见一斑。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当这一件件具体事例通过文字显现出来,那一个个字,似乎变成一团团火,燃烧在我们的心灵。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就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一段历史。


这些老报人的回忆,和从上证报1991年到2001年遴选出来的新闻作品一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走过十年”的初创历程。


在《走过十年》这本书里,还收入了我写的一篇题为《新的起点——写在本报2000期之际》的本报编辑部文章。我在编辑部文章的结尾这样深情地写道:2000期迎2000年,历史赋予我们的机遇弥足珍贵,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天地广阔无垠。感谢中国证券市场给上海证券报以机遇,感谢千百万读者给上海证券报以厚爱。


今天,上海证券报在经历30年的路程之后,向出版10000期进军。历史真的像一条大河,一条奔流不息又勇往直前的大河。历史是不能隔断的,隔断了,就是历史虚无主义。历史是不能忘却的,忘却了,就是对不忘初心的背叛。


《走过十年》,不过是上海证券报历史的第一部“史记”,是从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再到上学求知的一段历史。一代又一代的上海证券报人,还将以不断改革进取的努力,谱写新的一部二十四史。


请点击原文查看更多“我与上证报的故事”↓




往期回顾


我与上证报的故事│尉文渊:中国证券专业传媒的先行者


我与上证报的故事│陆国元:参与创办《上海证券报》的那些难忘岁月


我与上证报的故事│张持坚:“一拍即合”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我与上证报的故事│杨成长:见证证券研究机构和证券专业媒体的深度结缘


我与上证报的故事│李迅雷:我是如何成为上证报专栏作者的



本期责任编辑:邵子怡

监制:浦泓毅

版权声明

上海证券报微信保留本作品的所有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热线:王老师 021-38967805;版权合作:范老师 021-38967792。



好看,你就点一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