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与上证报的故事│郑晓舟​:我的那些采访笔记

郑晓舟​ 上海证券报 2021-11-07

权威、深度、实用的财经资讯都在这里




朱老师跟我约稿的时候,有一些犹豫,因为我觉得自己不够格。一来我并没有成为业内的名记,也没有像有些同仁一样,叱咤资本市场,成为业内大咖。我脱离记者的轨道也很久了,是一个平凡、普通,也没有什么头衔的人。


前几日在整理一些旧物件,竟然发现了自己好几本采访笔记,厚厚的,密密麻麻的。前几年飘洋过海,搬家的时候,我舍弃了很多,精简再精简地把一屋子的物什,浓缩进了几个行李箱。没想到,它们竟然占据了行李箱的一角。我想自己的潜意识里,知道这是我生命的重要一部分,没有办法遗忘,没有办法舍弃。


上海证券报是我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大三大四的时候开始在那里实习,彼时报社还在黄浦江对岸的青浦路,而上交所则是在隔壁的黄浦路上。中午的时候,就跟随报社的老师去交易所食堂吃饭。晚上交完稿子,就会在外白渡桥边的小酒馆里听编辑老师们聊天,顺便补习一下证券江湖的风云八卦。


后来,报社乔迁新居,到了浦东。彼时,窗户外望出去,有很多农田。到了秋冬季节,还能闻到烧荒的味道。在附近的公交车站坐车,往人民广场方向去的,带着南汇口音的售票员总是会在窗口喊:“上海,上海,上海去伐?”


正如当时的浦东,新兴沃土,仿佛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可以尝试。我在报社的工作,也有很大的自由度。


一开始在专题部。专题部采写和刊发的都是大稿子。印象中第一次改稿子,是某知名经济学家的稿子,我抖抖索索地不敢改,生怕改错了。当时的主任张志雄说,不要怕,稿子在你手里,你是编辑,他们就得听你的。后来慢慢底气足了,胆子大了,工作也开始顺手起来。当时的财经媒体,三大证券报称霸江湖,作者都是国内响当当的经济学家,或者证券研究专家,感觉自己一个刚出校门的人,一下子给了一个无限大的舞台。


后来报社推出了周末特刊——《资本周刊》,主任是程培松老师。印象中,除了周五下午必到的选题会,其他时候他对我们都是遥控指挥。


只要选题过,程主任就给我们很大的自由和支持。有一阵子,我喜欢写人物特稿,于是专门找最知名的企业家、经济学家去采访,常常游走北京、上海、深圳。有一次在办公室整理名片,有一个编辑过来打趣说,晓舟,你把中国首富都一网打尽了。的确,那时候的企业家也刚刚接触资本市场,架子也不大,为人很随和。


记得有一次去四川采访当时的中国首富刘永好,采访完了,在他们公司的食堂吃了一碗烩面。


去浙江采访鲁冠球也是一样。鲁老先生非常朴素,没有架子,也不要求事先发个采访提纲,反正就是闲聊,距离很近的样子。


外人看,这是一个风光得不得了的职业。谈笑有大佬,往来无白丁。的确记者这份工作也很容易迷失自己。不过做财经记者难的是,采访对象多是社会精英,如果自己肚子里没有墨水,大佬们也不屑于跟你浪费时间。这又倒逼着自己去学习经济学家的著作,去收集和研究企业信息。在报社工作的十几年时间,对我来说是一个自由学习,自由思考的十几年。


当然,艰难的采访也不少。只不过时间沙漏,滤过了烦恼和艰难,留下的都是美好。


人生辗转。从入社到离职,我在报社呆了十五年的时间。我现在看着从事一份与记者职业毫不相关的工作,但是我知道那十五年的记者生涯,其实是我人生永不磨灭的印记。正如乔布斯曾经说的,当你回头看的时候,你会明白,过去的点点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成为现在的你。


今天,当我翻看这些旧的采访笔记,我相信这些是过去点点滴滴中最大的一颗,让我成为现在的我和以后的我。


请点击原文查看更多“我与上证报的故事”↓



校对:孙洁华

图编:赵雁旎

制作:张   巘

责编:赵唯佳

监制:浦泓毅

签发:潘林青

往期回顾


我与上证报的故事│尉文渊:中国证券专业传媒的先行者


我与上证报的故事│陆国元:参与创办《上海证券报》的那些难忘岁月


我与上证报的故事│张持坚:“一拍即合”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我与上证报的故事│杨成长:见证证券研究机构和证券专业媒体的深度结缘


我与上证报的故事│李迅雷:我是如何成为上证报专栏作者的




版权声明

上海证券报微信保留本作品的所有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热线:王老师 021-38967805;版权合作:范老师 021-38967792。



好看,你就点一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