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上证报的故事│王剑辉:从一次面试说起
权威、深度、实用的财经资讯都在这里
多年前的一个下午,我去某单位应聘,有幸得到总裁亲自面试。他开门见山提出了若干宏观经济方面的问题,我自从入行以来主要在这个领域从事研究工作,因此回答起来还算顺利。总裁又询问是否对股市行情的走势有所研究——那并非我所擅长,在简历中没有提及。
好在出发前为了有备无患,我带上了几份《上海证券报》,上面载有我的文章。我将2010年11月4日的市场版A1交给他过目。
在那篇题为“不必坐到终点站”的“论道”专栏文章中,我将投资者的市场行为模式比喻为乘坐公交车:若有人提前起身准备下车,就会有更多人不自觉地准备跟随;如果看到别人坐着不动,自己也觉得多坐一会儿也是好的。
自当年六月底至发稿时,沪深两市指数已累计上涨近26%和45%,美欧市场也挺过了债务危机稳步上涨,多数观点仍然认为中期牛市将会延续。我认为当时的行情并无扎实的基本面基础,更多是由过剩流动性所推动;年初央行已经三次加息,虽因欧债危机暂时中止,但货币政策回归稳健的趋势不变,相对2009年新增贷款会持续减少,市场难以指望有更多流动性来继续支撑行情向上延续。于是我在文中提示“坐过站”的风险。不到一周之后,两市触及年度高点之后持续下挫,在随后一年的熊市中下跌超过三成;2010年11月16日至次年6月20日,央行连续加息9次,2011年新增贷款比2009年减少两万亿元。
其实我心里清楚,若非栏目主持人于勇敏锐地发现热点,提前布置了“作业”,我自己不大会及时关注二级市场走势,遑论踩准节奏提出预测,哪还能有资本在面试的时候炫耀!
我和于老师栏目的缘分始于2009年10月份,当时创业板开启,投资者满怀期待。某机构首席在“论道”专栏中乐观地表示,创业板的成长性无可比拟,首批28家企业业绩数据靓丽,未来的行业龙头将会从此诞生,投资标的极具稀缺性,因此摊薄后120倍的估值不仅正常而且还会翻倍。这其中,他尤其看好一家影视公司。
当时市场上下对创业板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相关公司不仅估值远超同期上市的中小板企业,且资金超募严重,实际募资超过计划融资额130%,大大高于主板30%和中小板64%。各家中介机构迫切希望在这一新的业务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因此将自己手中最稳妥最出众的项目拿出来参加审核,一致最终过会的企业平均两年净利润超7000万元,不仅高出创业板上市标准六倍多,甚至比规模更大的中小板标准超出2.5倍(按1000万元/年计算)。
企业能够达到这样的盈利水平,说明早已度过了“创业”阶段而进入了成熟发展时期。以那家“明星”影视公司为例,2006-2008年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89%、69%、31%,2009年预计为24%(年化,尚未考虑发行后净资产增加造成的影响),增速在四年间下降了七成;企业可能有其他优势,但成长性似乎不在其列。至于稀缺性,根据数据库的粗略筛选,当时至少有1500家企业符合创业板上市标准。
在此之前我还从未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评论二级市场或上市公司,但看了那位专家的言论之后感觉有必要让投资者听到另一种声音,多一些决策参考,于是撰文发到了栏目邮箱。很快就接到一个来自上海的电话,对方声音宽厚平和,正是于老师本人。他先是笑问文章“是否针对那位首席”,作为宏观分析师为何会“心有旁骛”。几句轻松的寒暄之后我们在公司业绩与估值、新兴行业发展动态、资本市场建设和监管趋势等方方面面深入讨论,对于我的文章他也提出中肯的建议。我感到虽然自己以研究为业,但视野仍有不少局限,在市场敏感性上和于老师相比也自愧不如。从此,我将更多的精力用于二级市场和行业公司,以完成“论道”栏目所布置的热点问题“作业”;我在提升研究能力的同时也由一个栏目的“过客”成为了定期参与的“常客”。
在随后几年,我们交流分享的话题涉及了更多领域。比如关于另类投资(《保值增值靠黄金?难!》);关于投资行为和方法论(《大小周期不可不察》《非常生存之道》);市场动态评论(《股市也需“反恐”》《悲观的“理性”不可取》);机构和投资风险控制(《于细微处见真章》《防备“萧何魔咒”》);行业结构分析(《数说文化产业》);经济结构分析(《结构调整初步盘点》);以及境外热点话题(《厘清日本“收入倍增计划”》《美债危机到底多可怕》)。
我和上证报的故事还延续到了其他版面,曾有幸与陈道富、刘煜辉、李迅雷、宗良、鲁政委、杨瑞龙等业内“大咖”多次共同参加“圆桌”专题讨论。
回过头来翻看这些旧作,也会发现不少逻辑上的薄弱环节和有失偏颇的结论,不过这没有妨碍报社的主持和编辑老师本着服务市场的初心、敬业的精神和包容的态度,尽量保证各种观点都能客观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大家有机会“兼听则明”。
事后看来,不同的观点都有利用价值,就像前面谈到的创业板话题,如果读者采纳了首席的建议,就能在随后几年里分享到那家影视公司股价几十倍上涨带来的红利;要是他记得我给出的风险提示,就会避免该股大涨之后一蹶不振的长痛。
哦对了,那次总裁面试之后,我得到了那份心仪的工作。
请点击原文查看更多“我与上证报的故事”↓
校对:冯雯君
图编:周 洋
制作:单凌鹤
责编:张晓光
监制:浦泓毅
签发:潘林青
往期回顾 |
我与上证报的故事│陆国元:参与创办《上海证券报》的那些难忘岁月
我与上证报的故事│杨成长:见证证券研究机构和证券专业媒体的深度结缘
版权声明
上海证券报微信保留本作品的所有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热线:王老师 021-38967805;版权合作:范老师 021-38967792。
好看,你就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