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与上证报的故事│吴茜:关山万重,历史并不等待停滞者

吴茜 上海证券报 2022-01-07

权威、深度、实用的财经资讯都在这里




我与《上海证券报》结缘于2006年。彼时我任职于中国工商银行总行财务会计部,正配合推进集团A+H两地上市工作。那场后来被称为“世纪招股”的大型IPO,以一系列闪闪发光的“第一”镌刻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史册:它首次实现了在香港和内地市场同步上市,创造了全球资本市场最大规模IPO新纪录,H股和A股各自的发行规模也分别超越了以往中国公司发行的纪录。当时,由于国际配售簿记需求高达3432.4亿美元,工行提前一天结束了国际机构簿记,最终定价在了价格区间的高端。


40倍超额认购无疑展示了国际投资者的热情追捧,然而在其时其地,为上市奋战几十个月的工行人却略感恍惚:毕竟在一年前,境外投资人对国内银行的评判还是“坏账高企,管理低下,在技术层面已经破产”——这曾是境外评级机构的普遍认知,被国际财经媒体不加辨析地广泛转载,很多国外撰稿人无视国情与历史,将国有银行的账面不良简单归咎于自身信贷经营不善。可以说,在上市前夕,我们一度面临较为艰难的舆论环境,部分境内投资者也受到国际分析师与媒体的影响,多少对国企股改上市持有一定的怀疑态度。


那一年,是《上海证券报》为代表的国内财经媒体,以真正详实、透彻、实事求是的系列报道,为工行上市、国企财务重组、国有金融机构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持续正名。作为我国第一份提供金融证券专业资讯的全国性财经日报、监管部门指定的信息披露媒体,《上海证券报》在境内外机构投资者眼中颇具权威性——这份报刊视角宽广,对经济金融生活覆盖全面,为读者提供了触角丰富的宏观图景。更难能可贵的是,广角之外亦有聚焦,很多专题报道兼具专业与深度,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在大型国企股改上市的时代,它为初登国际资本市场的国有大型银行提供了发声渠道,也为境内外投资者了解中国资本市场和企业打开了重要窗口,将令人信服的投资故事传递给了国内外资本市场。


工行上市的2006年,恰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里程碑式的一年。那一年,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A股迎来了全流通时代,国办“打非”、QDII破冰、中金所挂牌、新会计准则颁布执行、刑法修正案掀起上市公司的“清欠风暴”……直接融资市场的金融基础设施进一步健全。那一年,沪深股指创历史新高,基金规模呈现爆炸式增长,而我也随着工行IPO圆满收官,成为了《上海证券报》的忠实读者,如同一名海上观潮者,与这份报刊一同见证了其后十五年中国经济、金融与资本市场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


2015年,我赴任工银安盛人寿,由银行跨界进入保险领域。在很长一段时间,这份报刊是我往返京沪旅途中必备的飞行读物。由于工作的关系,其中保险板块成为我阅读的重点,从政策解读到行业分析,从创新实践到风险隐患,《上海证券报》真实、全面、客观、深入地展示了中国保险行业的发展脉络与前沿动态,值得摆放于任何一名从业者的案头。


其后数年间,寿险行业进入转轨期,“资产驱动负债”的增长模式逐渐式微,在监管引导下,行业回归“保险姓保”的基本逻辑,《上海证券报》率先发出的几篇深度报道与独家采访,准确切中了变化趋势,令人印象深刻。


时代大潮如斯,工银安盛亦遵循其银行系保险公司的审慎原则与外资保险公司的专业基因,始终锚定“高价值成长”的战略方向,努力探索规模与价值的平衡之路。公司成立九年多来,多项指标屡创新高,经营有成果、有价值、有内涵。


在行业传统经营模式整体面临巨大挑战的当下,工银安盛人寿的多项业务指标仍保持逆势上扬,成为公司转型升级、价值引领的有力注脚。“硬核”数据之外,公司还秉持“服务客户、回报股东、成就员工、回馈社会”的理念,在服务实体经济、推动产品服务创新、维护员工客户权益、支持爱心公益等方面,不断践行公司使命,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以上种种努力和进步,都得到了《上海证券报》的长期关注、监督和肯定,黄蕾老师和她的同事们对公司进行了客观、负责任的报道,无私地给予了很多犀利见解和独到看法,令我们获益良多,也令我们时刻警醒——这是偿二代第三支柱所赋予公众媒体的监督职责,也是敦促保险行业进步的重要动力。


此外,《上海证券报》还充分发挥了大众媒体的媒介作用,搭建起公司与客户之间通畅的交流渠道。通过参加《上海证券报》举办的“金理财”等大型活动,工银安盛充分展示了自己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赢得了更多客户的了解和信任。


曾经的《上海证券报》是案头一厚叠纸,三十周年庆之际,它已成为囊括纸媒、微信公号与客户端的全媒体矩阵:既“轻量”,又“海量”,既有传统媒体人的坚守,秉持客观、公正和理性的报道原则,又有新媒体人的敏捷,在时效性、敏锐度、互动性方面颇有提升。中国资本市场建设任重道远,除却金融基础设施硬实力的搭建,市场洞见与媒体声音等“软实力”的崛起更加不可或缺,这或许是这份陪伴中国资本市场成长三十年的报刊最珍贵的存在意义。由此而言,《上海证券报》三十年坚守笔耕,把握历史脉搏、发出本真声音、讲述细节故事,在培养市场意识、打造中国故事、培育投资文化等方面,成就斐然、贡献卓著。


2006年,《上海证券报》在报道工行“世纪招股”时曾写下这样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评论:“关山万重,历史并不等待停滞者。”三十年激荡发展,这份报纸以数尺见方的纸页,记载了无数中国企业关山飞渡、滩头弄潮的瞬间。今年是《上海证券报》的三十岁“生日”,明年工银安盛同样也将迎来自己的“十岁生日”。十年风雨同舟,公司的发展离不开《上海证券报》为代表的优秀财经媒体的支持,愿工银安盛能与《上海证券报》继续携手并进,沿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明的方向,不负时代,开创未来!


请点击原文查看更多“我与上证报的故事”↓



校对:孙洁华

图编:张大伟

制作:张   巘

责编:王宙洁

监制:浦泓毅

签发:潘林青

往期回顾


我与上证报的故事│尉文渊:中国证券专业传媒的先行者


我与上证报的故事│陆国元:参与创办《上海证券报》的那些难忘岁月


我与上证报的故事│张持坚:“一拍即合”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我与上证报的故事│杨成长:见证证券研究机构和证券专业媒体的深度结缘


我与上证报的故事│李迅雷:我是如何成为上证报专栏作者的


版权声明

上海证券报微信保留本作品的所有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热线:王老师 021-38967805;版权合作:范老师 021-38967792。



好看,你就点一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