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小全: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构建产权市场发展新模式
权威、深度、实用的财经资讯都在这里
在国家改革政策的指引下,中国产权市场应时而兴、顺势而为,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站在“十四五”的新起点上,中国产权市场该往哪里走?该怎么走?
日前,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小全在接受上海证券报专访时表示,“十四五”期间产权市场发展的前景非常广阔,空间十分巨大。产权市场要下好“先手棋”,构建新模式,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这对于推动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周小全对上海联交所的发展更是充满信心。他表示,上海产权市场将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通过“抓总量、调结构、促发展”,继续保持在市场规模、市场创新、市场机制、市场服务等四个方面的领先。到2025年,与标准化市场交易场所相呼应,把上海联交所建成具有影响力和辐射力的现代化非标市场交易所集团。
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产权交易量不断上升
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业务规模不断壮大。
坚持扩大产权交易覆盖面,市场辐射力不断增强。
坚持防疫和发展“两手抓”,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
坚持对标证券市场,专业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上海证券报:
请介绍上海联交所的基本情况,包括有哪些业务板块,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及特点?
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党委书记、董事长 周小全
周小全:上海联交所是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文化部、科技部、商务部等部门分别在相关领域授权的产权交易服务平台,是集股权、物权、债权、知识产权、金融资产、公共资源等交易业务以及增资扩股等融资业务为一体的专业化市场平台。成立至今,上海产权市场的交易规模和运行质量连续保持全国前列,已经成为中国交易量最大、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产权市场之一。
“十四五”期间,上海产权市场将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紧紧围绕“服务国资国企深化改革、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服务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服务实体经济投融资需求”,通过“抓总量、调结构、促发展”,继续保持在市场规模、市场创新、市场机制、市场服务等四个方面的领先,深化实施“一体两翼多平台”业务发展战略。
“一体”即巩固拓展国有产权与资源交易主体业务,充分发挥服务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主渠道功能,成为企业国有产权市场化交易和国资证券化率提升的中心市场平台。“两翼”分别是金融产权和知识产权交易,直接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多平台”中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做强“一网交易”服务功能,助力上海成为全国公共资源交易改革的标杆;环境能源交易平台服务“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区域性股权交易平台与产权市场联手打造资本市场的重要塔基;企业征信平台服务上海城市经济发展,在长三角征信一体化建设中发挥牵头引领作用;非公产权交易平台服务民营企业投融资需求;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上海“五大新城”建设;体育产权交易平台服务上海“国际著名体育城市”“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和“全球电竞之都”建设。
“一体两翼多平台”发展战略是上海联交所立业之本、事业之基、发展之道。到2025年,与标准化市场交易场所相呼应,成为具有影响力和辐射力的现代化非标市场交易所集团。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通过集团化发展、规模化经营、资本化运作的“三步走”战略,确立全国产权交易中心市场平台地位。
上海证券报:
“十三五”时期,上海联交所取得了哪些成绩,能否介绍一些具体的例子和相关的数据?
周小全:过去的五年,是上海联交所坚定信心、奋勇前进,勇担国家使命,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实现大跨越的重要时期。五年来,我们坚持强基固本、提质增效,业务发展实现新突破:
一是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业务规模不断壮大。交易规模从2015年的1300亿元开始不断上升,2017年至2019年连续三年达到20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5%);近五年来累计服务国有产权成交宗数4269宗,成交金额达7768.06亿元,特别是2019、2020年连续两年成为全国两家央企国有产权交易规模突破千亿元的产权交易机构之一。国有产权交易增值率、增值额、竞价宗数,央企产权交易增值率、增值额,央企资产交易增值率、竞价率等指标均居于全国前列。
二是坚持扩大产权交易覆盖面,市场辐射力不断增强。我们在全国率先实现产权转让的挂牌、询价、报价和竞价全程网络化,“十三五”期间实现跨区域交易金额占总成交金额的43%。其中,跨省交易占34%,地域覆盖28个省(区、市);跨境交易占9%,境外有20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类资本通过上海联交所实施并购,涉及26个行业,包含各类企业达13214户。
三是坚持防疫和发展“两手抓”,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我们积极筹建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并顺利揭牌,推动非公产权交易总部设立运营,成功举办“世界并购大会”“央企混改推介会”及“中知路国际知识产权运营论坛”,实现新一代交易系统、无纸化受理审核模式、全国碳市场交易系统成功上线运行。
四是坚持对标证券市场,专业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我们优化升级业务体系,打造受理审核体系、登记结算体系、市场服务体系、经纪业务体系、合规风控体系、信息保障体系等“六大基础制度体系”,构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双管齐下,在央企交易总部和上海交易总部组建投行部门,实施“平台+投行”服务模式,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提高要素市场配置效率
打造全国领先的现代化非标资本要素市场平台。
打造统一的综合性全要素市场化交易平台。
打造国内国际金融基础设施和非标数字化交易平台。
打造全球资产管理中心的功能集聚平台。
上海证券报:
到2025年,要把上海联交所建成具有影响力和辐射力的现代化非标市场交易所集团,请问如何具体实施以实现这一目标?
周小全:“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全力提升经营水平及服务能级,推进产权市场多层次发展,重点建设高质量、高标准产权市场体系的四大功能板块。
一是打造全国领先的现代化非标资本要素市场平台。非标资本和要素市场为近4000万家非上市企业的股权以及资本、技术、土地、数据等上百余种要素品类提供交易平台和流转渠道,是我国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产权市场作为我国重要的非标资本市场,将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体系的基础枢纽功能,促进国际国内资本资产、资源要素合理有序流动和集聚。今后五年,结合“一体两翼多平台”业务发展战略实施,上海产权市场将发挥市场联动、资源共享、交叉赋能的叠加优势,加快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规范运营、符合产业发展及城市功能定位的高标准产权市场体系,打造包括金融服务、知识产权、碳交易、公共资源、非公产权在内的国内领先的现代化非标资本要素市场平台,为境内外各类要素资源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市场化配置提供综合服务。
二是打造统一的综合性全要素市场化交易平台。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要求,逐步将各类资源要素纳入产权市场进行统一规范的市场化交易流转。进一步发挥上海联交所国有产权、金融资产、知识产权、公共资源、数据资源、土地、区域股权交易等平台集聚和功能优势,积极探索和发展多元化的交易品种和业务类型,持续推进全要素市场化“一网交易”。吸引各类所有制企业参与要素交易平台建设,规范全要素交易平台治理,健全要素交易制度体系。鼓励要素交易平台与各类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合作,形成涵盖产权界定、价值评估、流转交易、法律咨询、投行等综合服务体系。推进市场基础制度体系建设,持续优化受理审核、登记结算、经纪业务、市场服务、合规风控、信息保障等六大体系,形成核心竞争优势,为统一的全要素市场化交易平台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坚实保障。
三是打造国内国际金融基础设施和非标数字化交易平台。加快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打造金融资产交易的线上“枢纽节点”和线下支撑服务体系。通过一体化的支付、登记、结算、清算、托管等金融服务体系建设,链接标准化和非标准化两类市场,打通境内和境外两个市场,构建更加完善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同时,加快全国碳交易市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交易平台、上海市公共资源“一网交易”平台、长三角企业征信平台等信息系统建设,夯实非标交易市场的数字底座,建设全国领先的非标交易数字化枢纽系统,努力将“数字化非标交易市场”打造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基础设施和国内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是打造全球资产管理中心的功能集聚平台。服务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和上海离岸金融中心建设,发挥产权市场的跨境服务平台优势,与银行、证券、保险、期货等各类金融市场协同发展,打造全球资管中心跨境金融资源集聚地。不断丰富跨境金融资产交易品种、持续扩大交易规模,吸引更多的国外著名金融服务机构,包括国际主要银行、投行、保险、资管、基金公司以及各类金融中介服务机构集聚上海离岸金融资产交易平台。
上海证券报:
您认为未来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该从哪些方面发力?
周小全:一是并重发展,实现产权市场与证券市场双轮驱动。产权市场要按资本市场的定位来谋划发展,主动对标证券市场,不断完善市场定位、业务功能和交易监管,与证券市场共生双赢,重点在机构合作、信息披露、互认互通、融资募资、投行化服务等业务领域探索创新。
二是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要素市场配置效率。产权市场要形成规模效应,全要素一网交易是提高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的最优选择。目前,产权市场正将股权、物权、债权、知识产权、金融资产、自然资源、公共资源等交易品种全面纳入交易体系,通过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技术共享和服务共享,不断降低要素交易的制度性成本。在此基础上,还应积极探索和发展多元化交易品种和业务类型,激发要素的内在活力,进一步拓展产权交易体系的深度和广度,形成集聚创新资源要素的强磁场、新引擎。
三是融合发展,促进国有资本与非公资本深度联姻。助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是产权市场的基本功能。2020年,我国央企投资入股超过7300家非公企业,投资总额超过6000亿元。从交易标的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成为混改主阵地。近三年来,上海产权市场中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混改项目日益增多,比如具有核心技术优势的特高压、生物发电等项目,成交宗数年均增长超过20%。下一步,产权市场将引导更多国有资本向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推动更多国有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关键环节和中高端领域布局,助力“高、新、精、尖”领域相关企业快速崛起。
四是协同发展,整体提升产权市场能级与核心竞争力。构建循环、流动和畅通的要素交易大市场是产权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越来越多的交易品种被导入,国有与非公业务齐头并进,资金流、客户流、项目流将在统一的市场体系中产生协同效应,市场的活跃度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在支撑体系上,要加强产权市场顶层设计、完善体制机制、制度规则,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规则体系上,要建立健全统一的信息发布和交易规则,用规则统一各机构的运作行为和市场交易主体的竞争行为,确保要素市场交易主体的规范竞争。
五是联动发展,逐步形成规范高效的区域一体化大市场。产权行业应在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指导支持下,以服务国资国企改革战略为突破口,以资本为纽带,逐步整合各地分散割裂的要素资源市场,促进产权市场功能和业务板块的集中集聚、资源共享、创新互补和规模化发展。按照先易后难、远近结合、稳妥有序的原则加大整合力度,逐步形成交易规模大、运行效率高、监管力度强的综合性、区域性一体化共同市场。
抓住“十四五”战略机遇
实现产权市场跨越式发展
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带来巨大的市场新增量。
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改革为产权市场带来战略新机遇。
经济结构转型将促进非标资产的流动性不断提高,为产权市场提供持久的新动力。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为产权市场注入新活力。
构建区域协同发展和双循环新格局将赋予产权市场新使命。
上海证券报:
上海联交所下一步发展面临哪些新机遇?
周小全: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破局之年。当前全国产权市场的发展形势日新月异,难得的战略机遇给我们提供了大有可为的广阔空间。
一是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带来巨大的市场新增量。今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关键之年。按照国企混改和供给侧改革要求,国家未来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然涉及213.5万亿元国有资产、241万亿元金融机构国有资产的重新配置与合理流动,产权市场目前资产与股权交易规模,与400多万亿元的国有资产及金融机构国有资产相比,比例还很低,提升市场整体规模的前景非常广阔。
二是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改革为产权市场带来战略新机遇。尤其是技术、数据、土地等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及深化资源类产品和公共服务价格改革,每年释放15万亿元左右的交易量。我们要提前布局、勇于实践、积极作为,加快构建服务于改革发展的新兴要素市场。可以预计,知识产权、碳交易、数据要素、土地交易市场等都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市场平台。
三是经济结构转型将促进非标资产的流动性不断提高,为产权市场提供持久的新动力。目前,我国除约4300家上市公司可以通过证券市场进行投融资外,其余近4000万家非上市公司的资本流转亟待通过产权市场为其提供平台和渠道。非公经济和混合经济主体对投融资服务需求将日益增长,从产权与要素配置角度看,必须打通和加快企业国有资产、金融机构国有资产与非公企业之间的快速流动和高效配置,加快国有资产的周转速度与产出效率,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与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四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为产权市场注入新活力。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加强投融资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新政出台,产权市场将与其他金融要素市场协同发展,在促进金融要素流转,服务各类企业投融资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是构建区域协同发展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将赋予产权市场新使命。“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同时,区域协同发展也将进入新阶段,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区域战略将持续推进。这势必推动产权市场进一步加强区域整合和联合发展,加快融入全球市场体系,促进全球资源优化配置,提升要素国际化定价能力和市场话语权。
编辑:朱 茵
校对:冯雯君
图编:张大伟
制作:张 巘
责编:赵唯佳
监制:浦泓毅
签发:潘林青
往期回顾 |
跨境清算公司总裁许再越:一手抓标准一手抓品牌 织就全球人民币支付清算服务网络
上海票据交易所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汉光:立足新阶段 推动票据市场迈向更高质量发展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党委书记、董事长何庆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有针对性完善金融期货产品体系
版权声明
上海证券报微信保留本作品的所有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热线:王老师 021-38967805;版权合作:范老师 021-38967792。
好看,你就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