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上证报的故事│宋跃升:以文字铭记历史,用精神建设新时代
权威、深度、实用的财经资讯都在这里
从业近30年来,《上海证券报》一直是我办公桌上的常客。
古人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我自觉金融行业工作密度高、出差多、压力大,拿这样的标准要求自己,有时难以求全,但报纸是每天要看的。
金融行业是一个涉及面很广、专业性很强的行业,一方面需要审慎、专业的态度,另一方面又要时刻关注金融在经济运转中的作用。我1994年参加工作就进入了金融行业。当时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从业者,每天白天是高强度的工作,晚上就回家恶补行业知识,《上海证券报》等在内的行业报刊就为我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平台。后来,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步子越迈越大,上海逐渐成为国际知名的金融城市,因为工作的关系,我也经常与《上海证券报》有一些形式更多样的互动,并通过这样的方式与同行增强相互间的了解与交流,颇有些“以文会友”的意思。
更为重要的是,文字是对一段历史和一个时代的铭记。
我至今还记得20世纪90年代的上海,浦西灯火稠密,浦东大部分地区还是阡陌交通的乡野。那时我们常开玩笑说,从浦西到浦东像是赶了一条很远的路。如今,情况则是大不相同。浦东陆家嘴、前滩和金桥板块,不断惊艳着全国乃至整个国际社会。英国智库Z/Yen集团今年3月份发布的第29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 29)显示,上海蝉联全球第三。
从更大的维度看,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种剧烈的变化背后,曾经有过怎样的博弈?又诞生过怎样的故事?我想,这对每一个关心中国市场的人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幸,包括《上海证券报》等在内的媒体记录了这些。
近年来,在“双碳”目标的引导下,绿色发展成为行业共识。作为早在十几年前就积极践行这一发展理念的外资银行,恒生中国也多次与《上海证券报》的记者展开交流。
当前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的空间有多大?怎样激发上市公司践行ESG的动力?对未来碳交易市场的运行有何建议?……上证报的记者嗅觉敏锐、行动迅速,一有热点新闻就积极与我们交流,还金句频出,反向给我们业务带来了不少启发。专业,是他们给我的又一重要印象。据我所知,他们除了与恒生中国的各个发言人建立了良好、紧密的沟通关系,还积极“深入”到我们的业务中,学习银行的产品线和服务模式,主动“挖”新闻,绝不浮于表面。
在携手前行的道路上,我们也不断得到上证报这位“挚友”的鼓励:恒生中国于2020年荣获“金理财”年度创新理财产品卓越奖;2018、2019年蝉联第九、十届“金理财”年度企业社会责任奖;2017年“步步稳”系列部分保本投资产品获第八届“金理财”年度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卓越奖。
如果说中国的资本市场变革是一部荡气回肠的记录片,《上海证券报》无疑是拍摄下这段历史的长镜头之一。羽翼信史而不违,无论是早期的汇率改革、中国入世,还是近年来的沪港通、负面清单……每逢重大事件,《上海证券报》都角度多元、细节丰富地进行报道。可以说,它不仅准确、真实地记录了波澜壮阔的金融改革历程,还成功捕捉到了背后生动、鲜活和丰满的大小故事;既有国家媒体的高站位、宽视野,也兼具行业媒体的专业度、深度和精度。
近年来,我们迎来了融媒体时代。上证报也积极投身于媒体融合的大潮,有了许多互联网式的探索,其中不少可圈可点。而我始终对这份飘着墨香的报纸有着深厚的感情。我觉得一份报纸的实体不仅凝聚了它自诞生以来的精神,更有一份别样的美感,它独特的形式让众多的思想、智慧有了具象的载体。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诞生于改革开放浪潮和中国资本市场开放这一时代大背景下的《上海证券报》,自带开放、包容的基因。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它记录下的大大小小的故事,不仅是过去中国金融市场的勋章,更是催人奋进、激发人们建设另一个辉煌新时代的力量源泉。
今年是《上海证券报》三十岁的生日,祝福它,也祝福中国波澜壮阔的金融市场。
请点击原文查看更多“我与上证报的故事”↓
校对:冯雯君
图编:张大伟
制作:张 巘
责编:邵子怡
监制:浦泓毅
签发:潘林青
往期回顾 |
我与上证报的故事│陆国元:参与创办《上海证券报》的那些难忘岁月
我与上证报的故事│杨成长:见证证券研究机构和证券专业媒体的深度结缘
版权声明
上海证券报微信保留本作品的所有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热线:王老师 021-38967805;版权合作:范老师 021-38967792。
好看,你就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