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东理工大学校长轩福贞寄语学子:砥砺韧性,做笃定向未来的奔跑者

陈佳怡 陈羽 上海证券报 2022-07-04

权威、深度、实用的财经资讯都在这里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千万高校毕业生即将在这个夏天与母校告别,从此跃入人海,各有风雨灿烂。


这个毕业季,或许有些特殊。受疫情影响,各大高校纷纷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举行毕业典礼,“云毕业”将成为这个毕业季学子们的特殊记忆。


6月19日至24日,华东理工大学通过在线直播的形式,分批分时举行2022届学生毕业典礼,校院领导、教师代表、家长代表、校友代表及全体毕业生在“云端”相聚,共同为四年的大学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互动环节精彩多样

让“云毕业”不留遗憾


为了弥补无法线下相聚的遗憾,华东理工大学设置多种“云互动”环节,为2022届毕业生留下专属回忆。


“亲爱的2022届毕业生,请开启专属你的毕业卷轴……”输入姓名和学号,便可获得专属2022届ECUSTer的电子毕业卷轴,收获满满的仪式感。



化工学院、资环学院、艺术学院分别依托B站、在线“元宇宙”等平台,采用“云端”学位授予等方式,赋予毕业生更加难忘的沉浸式体验。



电子卷轴、云毕业照、毕业语录……虽然有众多互动环节等待毕业生打卡,但无法亲自登上学位授予舞台,由老师们亲手将帽穗从右边拨到左边,不免让人有些遗憾。为此,华东理工大学赠与2022届毕业生一份“永不过期”的毕业典礼邀请函,诚邀各位毕业生在今后的毕业季回到这“理”,补上拨穗环节,让青春不留遗憾。



人生因奋斗而出彩,

梦想因坚韧而闪亮


华东理工大学校长轩福贞向2022届毕业生致以热烈祝贺和美好祝愿,并以“砥砺韧性,做笃定向未来的奔跑者”为题送上临别寄语。



轩福贞表示,勇毅坚韧、持续创新是时代引领者的标签,希望同学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坚守“勤奋求实,励志明德”的校训精神,用心锤炼不惧风险攻坚克难的勇气、身处逆境永不言弃的坚韧、面对挑战迎难而上的果敢,安于不安,笃定奔向未来!


“人生因奋斗而出彩,梦想因坚韧而闪亮。”轩福贞对同学们提出四点希望:


一是砥砺坚忍不拔的意志,成就前行的信心之源。


二是砥砺勇承重载的能力,成就前行的力量之源。


三是砥砺刚柔并济的品质,成就前行的动力之源。


四是砥砺耐久致远的精神,成就前行的活力之源。



砥砺韧性,做笃定向未来的奔跑者

——在2022届学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华东理工大学校长 轩福贞


在线的各位嘉宾、同学们:


没有一个仲夏不被期待,因为夏花燃烧,万物生长;因为风吹麦浪,丰收在望;更因为你们研学、求知路上的执着坚守、念念不忘,今天终得回响。


在这个特别的时刻,我们相聚云端,举行2022届学生毕业典礼。我代表学校,代表杜慧芳书记,向你们致以热烈的祝贺和最美好的祝福!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陪伴你们学习成长的家人和教职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今年以来为疫情防控无私奉献的人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今年三月,新冠疫情卷土重来,学校两万五千余名师生员工封闭在校园里,开启线上学习和疫情防控的生活模式。许多三尺讲台前春风化雨的专家、教授化身为“最高学历楼长”,为同学们搬运物资、日夜奔忙;许多志愿者同学踊跃投身抗疫一线,化身“大白”“小蓝”,与学校一道守望相助、共克时艰。核酸检测、应急处置、隔离转运、离校返乡……每一项工作,都离不开广大教职员工夜以继日的奉献和拼搏,离不开同学们勠力同心的理解和支持。上百个昼夜的坚守,点点星火汇聚成希望之光,抵御万难、传递真情、照亮了远方,展现出温暖而坚韧的华理力量,抒写了大上海保卫战中的华理担当,成为你们人生中最值得回味的一段校园经历。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深情寄语广大青年,“要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回望70年的办学历程,学校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为新中国建设培养了一大批社会精英、行业翘楚、国家栋梁,展现出历经磨砺、不断发展的强大韧性。


过去的几年,你们秉承“勤奋求实,励志明德”的华理校训精神,在通海湖边、迤逦河畔,挥洒青春、潜心研学,留下了心向阳光、行向远方的校园足迹,镌刻了疫情、学业双重压力下破茧成蝶的青春记忆,践行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成就了你们坚韧的意志、勇毅的担当、蜕变的成长。你们生逢其时,拥有施展抱负的广阔天地;你们使命在肩,担负“天降大任于斯人”的历史使命。


同学们,纵观历史,人类社会的航船并非总是行进于潮平岸阔的水域,时而会有“黑天鹅”“灰犀牛”不期而至,日常生活中也难免遭遇“出乎预料”“荆棘坎坷”。但是,艰难险阻阻挡不了滚滚的历史车轮,社会也总会在克服一场场危机中向前,展现出动力无限的韧性力量。


这种“韧性”的特质,物理学上指材料受力时的抗断力;心理学上,表达了一种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机能;在工程学领域,则代表了系统抵抗外力打击和恢复的能力。这种特质,表现在华理人身上,则是一种坚忍不拔的坚强意志、一种勇承重载的高阶能力、一种刚柔并济的宝贵品质、一种耐久致远的拼搏精神。


人生因奋斗而出彩,梦想因坚韧而闪亮。今天,你们将以华理人之名,开启新的人生篇章。临别之际,我想以“砥砺韧性,做笃定向未来的奔跑者”为题,跟大家交流一点感悟,与大家共勉。


1.砥砺坚忍不拔的意志,成就前行的信心之源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在知识爆炸和技术快速更新的时代,面对未来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坚忍不拔的意志是人们踔厉奋发、向上前行的信心之源。精卫填海、愚公移山,诸多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历经“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成春秋霸业;司马迁行程万里、历经十余年,终“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些历史案例,都为这种直面困难、一路向前的韧性精神,给出了闪亮的诠释。韧者笃行,韧者行远。即便是爬行缓慢的乌龟,只要步履坚定、永不停歇,也终能赢得赛场的胜利。希望同学们树立崇高的人生目标,培塑强大的意志,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定和执着,铸就“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和自信,实现未来道路上的精进与成长。


2.砥砺勇承重载的能力,成就前行的力量之源


青年向上,国家向前。韧性内在蕴藏着向上的力量,催人知重负重,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心怀“禾下乘凉梦”的理想,一稻济世,万家粮足;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抱着“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信念,以“孺子牛”的犟劲精神,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造出“心脏”;“治沙英雄”石述柱信守“豁出一辈子,干好一件事”的入党诺言,以半个世纪的顽强拼搏,在沙海中营造一片绿洲、在风沙线上树起一座丰碑。希望同学们胸怀“国之大者”,始终保持终身学习、持续创新的自驱力、学习力和向上力,以千磨万击还坚韧、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韧性,铸造面向未来的力量。


3.砥砺刚柔并济的品质,成就前行的动力之源


柔中带刚攻不破,刚中有柔力无边。至刚,容易脆断;至柔,容易松垮。人生旅途上,我们既要有壁立千仞的风骨,也要有海纳百川的度量;既要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也要有“上善若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涵养。刚柔并济成就了蔺相如和廉颇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的千古佳话,是对敌人“横眉冷对千夫指”、对百姓“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内涵。希望同学们以坚无不摧的刚强攀登人生高峰,以内心的柔软温存人性的美好,以刚蓄柔,以柔蕴刚,实现至刚至柔的人生境界。


4.砥砺耐久致远的精神,成就前行的活力之源


惟久久为功者进,惟持续奋楫者胜。韧性而奋进是前行道路上延绵不绝的活力之源。屠呦呦先生历经380余次实验,最终提取出青蒿素;遵义草王坝村村支书黄大发30余年坚守,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的“生命渠”,结束了家乡长期缺水的历史,为驰而不息的韧性特质写下生动的注脚。希望同学们用百折不挠、永不服输的坚韧之力,凝聚“水滴石穿”之劲,行而不辍,履践致远,在新时代新天地中去建功立业,不断突破人生新的高度。


勇毅坚韧、持续创新是时代引领者的标签。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站在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历史性节点,希望大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坚守“勤奋求实,励志明德”的校训精神,用心锤炼不惧风险攻坚克难的勇气、身处逆境永不言弃的坚韧、面对挑战迎难而上的果敢,安于不安,笃定奔向未来!


同学们,几年相伴,一生有缘。今天,你们将带着母校的祝福和希望奔赴远方,愿“海思路999号”“梅陇路130号”成为你们青春记忆里最温暖的地标!不管天南海北,你们永远是母校的牵挂;无论岁月更迭,华理永远是你们的精神家园。今年是学校建校70周年,在这里,我诚挚地向大家发出邀请,欢迎你们常回家看看,金秋十月再叙师生情谊、共庆母校七十华诞!


最后,再次祝贺大家顺利完成学业,祝福每位同学在自己选择的未来道路上不断砥砺韧性,做勇毅坚韧的奔跑者,为国家、为社会作出杰出的贡献!


谢谢大家。


责编:张晓光、郭晨希   校对:冯雯君

制作:季宇亮   图编:赵雁旎   签发:潘林青



往期回顾


约旦毒气泄漏,14人死亡265人受伤!G7承诺,将援乌280亿欧元!美三大股指27日收盘下跌!世行:激进加息或拖累世界经济


上证早知道│华为新车问界M7将亮相;二手车交易量今年有望赶上新车;连亏6个月,养猪终于赚了;连涨已十轮,成品油价终于要跌


招商基金首席研究官朱红裕:在高胜率的前提下,结合中高赔率精选优质公司


外资快要“买爆”!赵枫、杨锐文、崔宸龙等大咖纷纷下场调研,这个赛道凭啥这么火?


出手就5000万元!邮政集团增持邮储银行,打响股价保卫战


大变局下如何穿越金融周期迷雾?银行、信托、证券高管来解答


多家银行暂停智能投顾服务


版权声明

上海证券报微信保留本作品的所有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热线:王老师 021-38967805;版权合作:范老师 021-38967792。



好看,你就点一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