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骗子”是怎样炼成的?

2016-04-14 流水 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

本文经版权所有者授权发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号观点。



“骗子”是怎样炼成的

—— 阴阳马尔科、话唠塞尔卡斯和永远奇情异想的绅士



《骗子》是一部太极小说,游走于阴阳虚实之间。换言之,它以夸张的想象和逼真的细节模糊了虚构与纪实的界线,为文学开启了新的维度。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 陈众议



2016年3月25日,哈维尔·塞尔卡斯凭借他的第一部中译本小说《骗子》成为“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和“邹韬奋年度外国小说奖”的双料得主。上面是评委会主席陈众议先生撰写的颁奖词。

颁奖当天很热闹,中外记者围着特意前来北京领奖的塞尔卡斯问个不停,差点错过正点的午餐。外面阳光灿烂,现场灯光也很足,但是我却莫名想到《骗子》中记载的一个片段:西班牙电视台为“英雄”马尔科拍摄专题片,在庄重的背景音乐下,马尔科背后的画面中出现黑白色棋盘和快速移动的国际象棋,这与上面评语中的“太极”“阴阳”形成了有趣的巧合。阳面的马尔科就是英雄:苦难的大众接连面对动荡的西班牙内战和佛朗哥独裁统治,大多数人有意或无奈地顺从、沉默、说“是”,而他是那少部分说“不”的反抗者——不论是作为共和派的战士,纳粹集中营的囚犯,还是独裁时期无政府主义地下运动的参与者;当佛朗哥死后,西班牙由过渡期进入民主社会,人们急着摆脱贫穷的过去,追求美好的新生活,马尔科开始成为工会和集中营幸存者及其家属组成的毛特豪森之友协会的领导人,他出现在各种媒体和镜头下,左胸口别着一枚第二共和国的小旗子,走在示威队伍的最前方,来到大学、广场和议会大楼做演讲。他虽然其貌不扬,但是充满活力,激情澎湃,鼓吹“历史回忆”。他出众的个人魅力吸引了大批新兴的小资青年和政治人物主动关注过去。 



马尔科本人


然而,这一切直到2005年都戛然而止——马尔科,毛特豪森之友协会的主席,被证实从来没有进过纳粹集中营。这桩丑闻使象征荣誉市民的“圣若尔迪”勋章获得者马尔科在一夕之间成为媒体和民众口诛笔伐的对象。在《骗子》中,读者跟着塞尔卡斯一起层层剥开马尔科的“洋葱皮”,阴面的他随之而来:出身平庸,但是为了让自己的虚构更有说服力,非要把出生日期定在西班牙第二共和国成立十年前的4月14日;他参加了内战,但是那些惨痛经历中有大量的虚构、抄袭成分;在德国,他因为普通案件蹲过监狱,却不是集中营囚犯……他其实也是说“是”的大部分人之一。马尔科是普通人,却把说谎演绎到极致,这就是最吸引作者写这部小说的理由:“他是我们所有这些人中的一员,然而,他却以一种高大夸张的姿态出现,比我认识或听说的任何人都更为强势、激烈和突出,他仿佛就是我们这样的人,但要是把他放在一面巨大的哈哈镜面前,我们也能从他身上看到奇形怪状的自己。” 



塞尔卡斯


在塞尔卡斯的多次访谈中他都自嘲,说自己话多,的确如此。《骗子》这本小说开篇就是作者的碎碎念: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有了想写的冲动却又顾虑颇多,我去看心理医生,别的备选题材,朋友的劝阻和说服,甚至还要说明朋友聚会的地点,大家吃了什么……翻来覆去,减缓了小说的节奏,稍显沉闷,特别是开头。《骗子》近乎日常和口语化的松散表达,部分段落和故事的重复讲述,让塞尔卡斯强势地将自己推到小说主角的位置上。正如他总结的马尔科一样,塞尔卡斯也是个自恋、表达欲强、渴望被看见的“露脸癖”话唠患者。

 

在塞尔卡斯专门为中译本《骗子》写的《致中国读者》里,他提到了自己的母亲。作为忠实的读者,“她总是想,在塞万提斯与她儿子之间还存在着一个世界文学方面令人痛心的空白。”与其认为这是母亲对儿子的“溺爱”,不如看成是小塞借机表明自己对老塞的推崇备至。从老塞身上,小塞学到了西语文学最重要的品质——讽刺,自嘲也好,嘲讽他人和社会也罢;还有小说最重要的意义,即表达的自由,包容一切的力量。在《骗子》和相关报道中,塞尔卡斯不止一次给出了创作这部“非虚构”小说的理由:马尔科终其一生都在欺骗和虚构,故事已经够多了,所以他想要的是将真实讲出来,所以他把新闻报道、证明历史的图片和传记都放进了这部作品。




塞尔卡斯对堂吉诃德,或者说阿隆索·吉哈诺进行了新的解读,他认为,马尔科和吉哈诺都是高超的骗子:两人都是在年近五旬之际丢弃平庸的现实生活,成为了自己臆想的骑士或英雄,而最终两人也都回归真实。唯一的不同在于,吉哈诺将幻想付诸实践,所以在他大战风车巨人等有趣的桥段中,读者会发笑,会同情;而马尔科把他人真实的经历据为己有,将自己包装成受人敬仰的英雄,享受极高的曝光率,事发后还固执地认为自己没有理由道歉,因为他只是借用了事实,并没有说谎。塞尔卡斯对于马尔科的情绪从试探、怀疑、讨厌、愤怒直到理解和同情,最后,就像他最敬仰的老塞一样,小塞说完马尔科的故事,把读者带进书中,让他们成为真正的主角,再揭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

我们无论如何也要被人接受、爱戴和崇敬的绝望而卑微的欲念,我们对承认自己本来面目的断然拒绝,我们对一种并行、虚构和令人欣喜的生活的持续编造——它能够让我们觉得现实生活中可以忍受——我们的墨守成规和假话连篇,我们能够不厌其烦地说“是”,却永远怯懦地不敢说“不”,我们对造假的贪婪欲望和我们面对痛苦现实的无可奈何,我们自己已经讲过的并且仍在天天讲的成堆的集体谎言。

 

希望读者们在塞万提斯年,读一读塞尔卡斯的书。





恩里克·马尔科经历了西班牙内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佛朗哥独裁统治和民主过渡等重要历史时期。随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西班牙掀起历史回忆的热潮,马尔科如鱼得水,他编造过去,以纳粹暴行的见证人、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和反抗佛朗哥独裁统治的斗争者等身份在媒体上大肆宣传自己的“英雄事迹”。与此同时,他的社会地位也扶摇直上,不仅成为工会领袖,还准备在2005年初西班牙筹备的纪念纳粹集中营解放六十周年的大会上,代表集中营幸存者协会发言。然而就在大会前夕,马尔科的谎言被彻底揭穿,他从一位平民英雄瞬间沦落为爱慕虚荣的骗子。他为什么要编造自己的过去?他的真实经历究竟是怎样的?作者带着这些疑问,几经犹豫后终于决定开始写这部非虚构的小说……









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

shijiewenxue



识别二维码关注



点击 关键词 查看更多内容



文学琅琊榜

史上最伟大的100部小说

新书速递

2015单行本 | 2015丛书 | 蜂鸟文丛

海与毒药 | 我似猫 | 丰饶之海 | 王尔德代表作 

中国翻译家

丰子恺 | 叶君健 | 朱生豪 | 查良铮 | 罗大冈 | 纳训

名家读本

D.H.劳伦斯 | 索尔仁尼琴 | 里尔克 | 芥川龙之介 | 高尔基 | 华盛顿·欧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