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区域货币使用促进区域经济合作 |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5》(31)
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的重点研究领域。自2012年研究所首次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2》并首创人民币国际化指数(RII)以来,已经连续三年编写并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尽管时间不长,报告因其独立性、客观性和决策参考性,得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政策部门的高度关注。同时报告还被译成英文和日文同步发布,在国内外理论与实务界均产生较大影响。《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5》主题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货币战略。《IMI研报》栏目将于每周四连续刊登《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5》节选系列文章,以飨读者。
本文系《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5》系列三十一:区域货币使用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在这一系列中,作者从理论、现状、实证三方面对区域货币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关系作了探讨。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的区域经济合作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数量不断增加,并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浪潮。中国倡议并推动实施的“一带一路”建设,正是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战略。
在区域经济合作中,制定优惠关税、消除贸易壁垒等贸易一体化措施是优先考虑的事情。截止到2014年6月15日,向世界贸易组织(WTO)申报的区域贸易协定(Regional Trade Agreements,RTAs)已经达到585个,包括关税同盟(Custom Unions,CU)、优惠贸易协定(Partial Scope Agreement,PSA)、自由贸易协定(Free Trade Agreements,FTA)、经济一体化协定(Economic Integration Agreements,EIA)等多种不同类型。不断增多的区域贸易协定,不仅说明全球经贸联系正在日益强化,而且体现出新世纪以来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价值。
除了贸易一体化外,区域经济合作还涉及经济一体化、金融一体化、生产要素一体化、产品市场一体化等其他方面。区域内不同层次的合作方式体现了区域经济合作的范围和深度。一般认为,贸易一体化是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和最低层次,经济一体化则体现了区域间较强的经贸联系和更为相似的经济周期,是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度表现。
蒙代尔在1961年提出“最优货币区”理论。从那时开始,对区域货币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学术界围绕着区域经济和货币合作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
学者们从事的实证研究表明,货币对于区域经济合作,特别是贸易合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Helliwell(1996)发现,加拿大两省之间的贸易份额是加拿大一个省同美国一个州贸易份额的20倍,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加拿大国内贸易使用同种货币,但是对美贸易却要涉及两种货币。Rose(2000)也发现,如果两个国家使用相同的货币,其贸易份额是使用不同货币的两个国家贸易份额的三倍。Frankel & Rose(2002)提出“告示效应”可能是货币联盟对贸易影响的一个途径和原因。在这一点上,即使反对欧洲货币联盟的Feldstein也承认,不同国家更多地使用同一种货币可以有效降低区域内部的贸易成本。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货币合作对于区域经济合作起到了很好的提升和促进作用。除了对贸易的直接作用,Rose & Engel(2002)指出,货币联盟内的国家具有更小的实际汇率波动和更加一致的经济周期,其内部的经济一体化程度要明显高于其他国家。Adjaute & Danthine(2003)认为,货币的统一有利于提升区域内金融市场的稳定,促进区域内的金融市场一体化程度。Melitz(2004)进一步提出,统一的货币使得区域内各国对于外生冲击表现出相似的反应以及经济的同步变动。
然而尴尬的是,在以往的研究中,对货币合作的定义大多着眼于货币统一或者建立货币联盟。而对很多国家而言,统一货币意味着一国货币主权的丧失,没有独立自主的货币政策,使得这一选择的代价十分昂贵。同理,建立类似欧元区那样的货币联盟,也必须面临体制整合、政策妥协等众多问题困扰,并且“最优货币区”理论对区域内国家的贸易水平、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金融发展等提出了苛刻要求,使得建立货币联盟也是困难重重。所以,对那些尚且处于合作起步阶段的经济区域来说,货币问题显得既不重要,也不迫切。
本报告在货币合作界定方面做了更加细化的拓展,提出以区域内最频繁使用的本币比例作为区域货币合作的代理变量。这个定义更具一般性。因为只有使用区域内部货币,才能促进区域经济政策协调、抵御国际资本冲击(Goldberg & Tille,2008);而无论是统一货币还是货币联盟,都是在区域内最频繁使用的本币比例达到特定程度后的产物。总体上,当区域内最频繁使用的本币比例逐步上升时,有利于区域内贸易合作与发展,促进区域贸易一体化。
不过,由于贸易货币的使用存在较大惯性,所以在区域货币引入的初期可能会受到一些阻碍。长期以来美元一直是主要贸易计价结算货币,引入区域本币遇到的首要难题就是结算成本明显高于美元,对区域贸易发展不利。但是从中长期看,随着本币使用比例的提高,不仅能够防范汇率频繁波动引起的贸易和投资不确定性,降低区域内各国的汇兑成本,还能加强区域内各个国家的汇率协调和货币合作,避免以邻为壑的竞争性货币政策带来经济灾难,从而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地区金融稳定。简而言之,提高区域内最频繁使用的本币比例,可以节约交易费用,防范汇率风险,增强区域内经济合作,能有效提高区域内的贸易福利效应,促进区域内贸易和经济一体化。
从交易的角度看,区域货币使用既涉及贸易计价结算,也涉及金融计价结算。本报告使用国际清算银行每三年发布的全球外汇交易数据(Triennial Central Bank Survey of Foreign Exchange and Derivatives Market Activity,以下简称Triennial Survey)(注1)来衡量每个国家对每种货币的使用程度,则区域内各国数据汇总起来得到这个区域对各种货币的使用情况。为研究方便,将区域内最频繁使用的本币比例定义为:区域内各国家外汇交易量最大的本币与区域内所有国家外汇交易量的比值。(注2)
本报告对区域经济合作的衡量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贸易一体化和经济一体化。贸易一体化程度,度量的是区域内各国之间贸易的紧密程度、依赖程度,是区域经济合作低层次的度量。经济一体化程度,要求区域内各国的经济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这会对区域内国家产业结构、贸易结构、政治关系等提出更高的要求,是深层次的区域经济合作的度量指标。
对贸易一体化的衡量方法主要有两种——区域内贸易份额(intraregional trade share)和区域内贸易密度(intraregional trade intensity)。区域内贸易份额,是区域内各国之间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与区域内各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值,最为直接的衡量了区域内各国之间贸易的独立性和对区域内各国的重要程度。区域内贸易密度是一种相对值。它首先要计算区域贸易比重(regional trade share),是本区域进出口贸易总额同世界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值。区域内贸易密度是区域内贸易份额与区域贸易比重的比值,它是一个相对性指标,衡量了区域内贸易相对其他贸易的重要程度。
对于经济一体化的度量,普遍采用的是最简单的相关系数的方法。首先从世界银行WDI数据库中获得区域内各个国家以美元表示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度数据,并对这些年度化的GDP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利用对数化的GDP数据算出区域内各国家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对这些相关系数取平均值就是衡量经济一体化的指标——产出相关性(GDP Correlation)。这个指标能够很好的体现出区域内各个国家之间的独立性和相互依赖。经济一体化程度高的区域,区域内各个国家具有相似的经济周期,并且对外生冲击的反应是一致的。本报告选取了12年和20年作为相关系数计算的时间跨度,即分别对应区域内短中期和中长期的经济一体化程度。
本报告选取16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作为研究对象(注3):比荷卢经济联盟(Benelux)、欧洲联盟(EU)、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FTA)、独立国家联合体(CIS)、欧亚经济共同体(EAEC)、东南亚国家联盟+中日韩(ASEAN+3)、经济合作组织(ECO)、曼谷协定(Bangkok Agreement)、南亚区域合作联盟(South Asian Association for regional cooperation)、太平洋岛国论坛(PIF)、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GCC)、安第斯国家共同体(CAN)、三国集团(G3)、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南方共同市场(MERCOSUR)以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研究所涉及的主要变量及其定义见表1。(注4)
由表2不难看出,区域内最频繁使用的本币比例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这种差异性与美元的超级国际地位有关。在所有包含美国的区域经合组织中,区域内最频繁使用的本币是美元,于是区域内最频繁使用的本币比例都非常高,几乎接近100%。而在那些不包含美国的区域经合组织中,由于美元也占有相当高的比例,所以直接压低了区域内本币使用比例。此外,不同区域经合组织的贸易和经济一体化程度存在显著的差异,有些区域经合组织内部各国之间产业结构、贸易结构、经济发展水平都相似,有些则正好相反,各国之间存在巨大差异。
为方便分析,以下选择五个主要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进行比较——欧盟、东盟10+3、海合会、北美自由贸易区和南方共同市场。由图1可知,这五个组织的区域内最频繁使用本币比例总体来说是相对稳定的。
北美自由贸易区最频繁使用的本币是美元,比例在90%左右。对北美地区而言,以美元作为区域内主要使用货币,能最大程度地节约交易成本,有利于贸易和经济的稳定发展。
欧盟是全球区域经济合作程度较高的地区,区域内最频繁使用的本币是欧元,比例略低于50%。主要原因在于,伦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在英国交易的外汇品种繁多、数额巨大,欧元交易在伦敦仅仅占据三分之一的份额,降低了欧元的整体比例。
在东盟10国框架下,每个国家的货币都占据一定比例,但都不到10%,区域经济发展和一体化程度有限。但是在“东盟+中日韩”机制引入以后,中、日、韩三国市场的巨大需求有效带动了东盟10国的发展,日元也因而成为“东盟10+3”框架内最频繁使用的本币。
南方共同市场最频繁使用的本币是巴西亚雷尔。但是从图中可以看出区域内最频繁使用的本币比例波动十分巨大,这与区域内各国经济发展、政治格局的剧烈变动有关。20世纪末,南美各国普遍爆发经济危机,此时巴西经济稳定正增长,使得巴西亚雷尔在区域货币使用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进入21世纪初,南美各国经济腾飞,阿根廷的经济增长率连续5年超过8%,其他国家也超过5%,导致巴西亚雷尔的地位迅速下滑。
对海合会国家来说,美元、欧元的使用比例普遍较高,使得区域内本币使用比例相对较低。区域内最频繁使用的本币是沙特阿拉伯的里亚尔,比例在20%左右。
主要区域经合组织的贸易一体化程度见图2和图3。可以看出,五个组织的区域内贸易份额相对稳定,但区域内贸易密度则有明显的趋势性变化。
欧盟各国之间没有关税,有着统一的货币欧元,贸易成本低廉,并且欧盟各成员国之间存在贸易互补性,使得欧盟的区域内贸易份额很高。但进入21世纪以来,以“金砖五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迅速成长,使得欧盟、北美等发达国家的区域贸易比重不断下降。这也是导致欧盟、北美等经济合作组织区域内贸易份额稳定而区域内贸易密度上升的原因之一。
海合会国家具有相似的出口结构,贸易互补性较差,因此贸易一体化程度较低。东盟10+3的贸易一体化程度在21世纪以来没有明显变化。南方共同市场的区域内贸易密度进入21世纪以后迅速下降,主要是因为原来的基数低——贸易总量同世界贸易总量的比值很低,因此在南美各国贸易发展的同时,这一比例的迅速上升导致区域内贸易密度下降。
图4和图5反映主要区域经合组织的经济一体化程度。前者给出了以12年为时间跨度的产出相关性,后者给出了以20年为时间跨度的产出相关性。世界上各地区的产出相关性自21世纪以来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说明在经济全球化的整体趋势下,区域之间、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世界范围内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
海合会国家具有相似的贸易结构、产出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对外生冲击的响应具有很强相似性,所以区域内的产出相关性很高。梁柱(2010)研究发现海湾六国的经济周期长期同步与其高度依赖石油出口有关,这也是其产出相关性一直较高的重要原因。
北美自由贸易区从建立开始,加拿大和墨西哥对美国的经济依赖性便不断上升,从而使得区域内的产出相关性比较高。
欧盟不断扩张对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十分巨大。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模式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经济周期,很难做到经济一体化。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欧盟成员国之间的产业融合不断加深,使各国之间经济周期趋于同步,但非对称冲击仍然会制约区域内的经济一体化程度。
南方共同市场以新兴经济体为主,经济波动比较剧烈。其产出相关性的波动也比较剧烈。
东盟10+3是南北合作的典范。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使得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但利益交织的多强格局,使东盟10+3框架内各国产出相关性的波动比较复杂。
(一)区域货币使用对贸易一体化的影响
区域内货币合作对贸易合作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这一结论是大多数人认可的。本报告使用区域内最频繁使用的本币比例作为区域货币使用的度量指标,在分析中引入二次项,得出区域货币使用与区域贸易一体化呈现“U型”关系的结论。即:当区域内最频繁使用的本币比例较低时,该货币使用比例的提升不会增强区域内贸易一体化程度,反而会产生抑制作用;当区域内最频繁使用的本币比例较高时,该货币使用比例的提升会迅速提高区域内贸易一体化程度。
区域货币使用与贸易一体化之间的这种“U型”关系,对于不包含美国在内的区域经合组织几乎都是成立的。究其根本,主要是与区域货币的国际地位有关。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只有一些比较发达的国家选择了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大多数国家仍将美元视为一种稳定的锚货币。进入20世纪末期,非洲和拉美的一些国家开始实施美元化,以求稳定国内的经济发展、降低通货膨胀、促进金融市场的深化和节约持汇成本。在此背景下,赋予美元“牙买加体系超级国际货币”的称号真是一点也不为过。以美元充当贸易计价结算货币,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使区域内贸易更加直接透明。当区域内最频繁使用的本币比例较低时,贸易活动使用区域内本币计价结算,还需要不断地进行美元汇兑并采取汇率风险防范措施,在时间和金钱上均要付出昂贵成本。此时,扩大区域内本币使用并不会促进区域内贸易发展,反而因为提高了交易成本而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美元进行区域内贸易计价结算虽然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但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首先,使用美元进行计价和结算,使得区域内各国对美国的经济依赖性提高,美国国内的货币政策和经济周期会显著影响区域内贸易和经济发展。在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初期,包括中国在内的大部分新兴经济体的经济运行情况基本良好,但却由于对美元的过度依赖而在金融危机扩大化的过程中倍受打击。这是很多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不愿意接受的事实,也是一个区域独立健康发展必须摒弃的。改革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减少对一个主权国家货币的依赖已经成为市场的共识(吴晓灵,2009)。第二,在国家层面上,如果货币制度选择美元化,或是货币政策的美元化程度较高,就会丧失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独立性。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只会考虑本国利益,无法兼顾他国利益。而且实行美元化的国家不能利用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弥补财政赤字、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如果一国货币政策的美元化程度较高,则不仅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有效性被削弱,还会使官方外汇储备遭遇“美元陷阱”的困扰。此外,区域经济合作的目的在于弥补单一国家的势单力孤,要力求通过区域经济合作的方式来扩大自己的话语权,维护整个区域的共同利益(Krugman,1991)。在非美国参与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内普遍使用美元,事实上是将区域内成员国在世界市场上的话语权拱手让与他人,从长远看对于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力来说显然是不利的。
货币区的成本和收益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Michael Artis,2002)。同样地,区域货币使用的成本和收益也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美国次贷危机最终蔓延成为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事实,让越来越多国家认识到扩大区域内货币使用的重要性,特别是其对区域贸易发展、区域经济独立等所具有的积极作用。以此为契机,随着区域内最频繁使用的本币比例进一步提升,不仅降低交易成本、规避汇率风险等好处开始显现,还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实行类似欧元区的货币同盟,可以视为迅速提高区域内最频繁使用的本币比例的一种激进做法,由此可以迅速跨过“U型”底部,产生区域货币使用对区域内贸易一体化的促进作用。不过,与自然选择推动的区域货币使用相比,昂贵的制度成本和一些国家货币工具的失效,可能会加剧区域内的经济动荡,造成区域内部分成员国出现国际收支失衡或经济失衡。这也是货币联盟很难在其他地区推广的原因。
(二)区域货币使用对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区域货币使用对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有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内生性假说(endogeneity hypothesis)认为,建立货币区可以促进区域内贸易,增大区域内贸易的比重,提升区域内国家相互依存性。当需求冲击或政策冲击到来时,区域内各国家的相互联系将使其经济周期趋同。专业化假说(specialization hypothesis)则认为,货币区带来的区域内贸易发展会加剧区域内部的贸易分工、加快贸易转移,使各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提升专业化程度,从而区域内国家更容易遭受非对称性冲击的影响,区域内各国经济周期的趋同性下降。在十多年的学术讨论中,内生性假说的声音逐渐占了上风。原因可能是:区域内贸易分工主要存在于低技术含量产业,高技术产业仍然呈现分散化(Knarvik,2000);国家遭受非对称冲击所受的影响与对称性冲击相比要更小,在国家层面上来说,影响是十分平滑的(Grauwe,2000)。
“内生性假说”提出在货币区建立后,最优货币区会产生自我强化的效应,贸易一体化和经济一体化相伴相随、同向发展(Frankel and Rose,1998)。在此基础上,Boeri(2005)提出货币区建立使要素流通更加便利,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经济周期的趋同;Schiavo(2008)发现货币一体化可以促进资本市场一体化,然后促进区域内各国家产生相近的经济周期。
本报告得出的结论支持了内生性假说。即:区域货币使用可以提高区域内的经济一体化程度,使区域内各国家之间的经济周期趋同(注5)。我们认为,随着区域内最频繁使用的本币比例的提高,降低了区域内的交易成本,促进了区域内部的贸易和投资,提高了区域内各国之间的产业相关性,增强区域间各国的经济联系,从而促进经济一体化程度。其作用效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贸易与经济合作不断发展。区域内的国家通常是为寻求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贸易经济的发展而推动成立区域合作组织,因此区域内的国家具有相似的产业结构、贸易结构或者经济具有互补性。相对于美元、欧元等国际货币,本地区货币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区域内各国的经济发展。随着区域内最频繁使用的本币比例的提高,能够逐渐抑制、摆脱美元的数量变化、汇率变化等对本地区经济的影响。形成区域贸易的集合体,降低了汇率波动风险和金融交易的成本,便利区域内贸易的发展,提高区域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
第二,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多极化的世界政治格局逐步形成,国际经济力量对比变化剧烈,国际间的经济竞争日益激烈。随着区域内最频繁使用的货币比例的提高,这种货币开始逐渐成为国际货币,代表本地区在全世界范围内行使国际货币职能,增强本区域在世界格局下的话语权。努力发展有利于本区域的贸易谈判,共同发展以保护区域的整体利益。富景筠(2012)认为,东亚经济合作症结在于事实上与法理上的一体化之间缺乏有力的互动关系,要努力培育制度内生的一体化环境。不追求“亚元”的构造和其他外部制度环境,在自然演进的过程逐步扩大区域内最频繁使用的本币比例,是东亚经济货币合作的重要路径,也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的重要举措。
总体来说,提高区域内最频繁使用的本币比例,能够有效促进区域内经济合作。提高区域内最频繁使用的本币比例所带来的汇率风险降低、贸易成本降低、经济波动降低的收益,会逐渐超过使用美元等国际货币的收益,从而促进区域内各国贸易发展和一体化程度的提升。贸易一体化是区域经济合作中低层次、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发展区域货币在开始阶段并不会带来区域内贸易的发展,甚至可能因为成本上升导致贸易下滑。但从长远来看,区域内货币是最适合区域发展的货币,它的发展壮大能够激活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活力、抵御外生波动的冲击、降低区域内贸易的成本。同时,从深层次的经济一体化来看,区域内货币的发展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一体化进程,增强在国际竞争中的话语权,实现区域发展的共同目标。
注1:国际清算银行每三年公布一次的Triennial Survey,是目前市场上关于外汇和衍生品市场最全面准确的信息来源,帮助政策制定者和市场参与者更好的从事金融活动、防范金融风险。
注2:由于欧元2001年才出现,因此接下来的研究选取2001年以后的样本数据。
注3:由于数据无法获得,非洲和中美洲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不在本文研究范围。
注4:各国之间的进出口贸易数额来自于IMF贸易分布统计数据库(IMF Direction of Trade Statistics)和CEIC全球宏观经济数据库(CEIC Global Database);国家总体风险来自于EIU国家风险模型数据库(EIU Country Risk Model);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制成品贸易占GDP的比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化水平、来自于世界银行WDI数据库(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注5:由于数据来源和观测区间的局限性,新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可能对研究结果的准确性有所影响。
人民币国际化与国际贸易融资 |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5》(30)
“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经济合作 |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5》(29)
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实现“五通”目标 |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5》(28)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与“一带一路”建设正相关 |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5》(27)
中华文明的精髓:包容性与和平性 |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5》(26)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推荐好文章可联系:邮箱imi@ruc.edu.cn;电话010-62516755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出任IMI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包括王兆星、埃德蒙、苏宁、任志刚、李若谷、亚辛·安瓦尔、李扬、汉克、夏斌等9位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家或政策领导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出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会由46位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著名专家学者组成。
自2012年起,研究所开始每年定期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重点探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重大理论与政策问题。报告还被译成英文、日文、韩文、俄文、阿拉伯文等版本并在北京、香港、纽约、法兰克福、伦敦、新加坡和阿拉木图等地发布,引起国内外理论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
迄今为止,研究所已形成“人民币国际化与国际金融”、“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互联网金融”、“银行与财富管理”、“金融监管”等五个研究方向,并定期举办货币金融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燕山论坛、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等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主要学术产品包括IMI大金融书系、《国际货币评论》(中文月刊&英文季刊)、《IMI研究动态》(周刊)、《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日刊)等。国际货币网:www.imi.org.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