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松紧适度”到“灵活适度”,央行研究局陆磊谈2016货币金融形势
IMI学术委员、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陆磊于《前线》杂志刊文分析我国2016年的货币金融形势。他认为目前经济形势的变动,包括增速放缓、结构转型、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分化等,对货币政策将提出更高的要求。而2016年的货币政策将是“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区别于2015年“稳健的货币政策松紧适度”。
陆磊表示,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来之不易。目前的货币信贷在总量上快速增长,冠以货币M2在年初同比增长超过13%,而M1增速甚至超过17%。同样,央行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也降低了社会融资成本。公开市场操作、常备借贷便利等工具基本保证了流动性的充裕。而信贷政策上,央行通过相关政策支持再贷款、再贴现,鼓励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等融资困难的企业提供资金。2015年以来的6次降准中有5次皆定向用于支持相关企业。最后,在人民币的汇率问题上,央行基本确保了人民币的预期汇率稳定,人民币不存在长期贬值的基础。
而在货币政策上,陆磊认为今年的主要任务将是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加强预调微调,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防止需求出现惯性下滑,也不阻碍市场出清,同时还需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考虑到央行在经济转型中推动金融体制改革的角色,他表示央行将进一步推进货币政策框架转型,完善调控模式、疏导货币政策走向实体经济的渠道。此外还将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制度建设。央行将统筹监管重要金融机构、负责综合统计、针对各类投资融资进行功能监管。同时,将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和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最后,他还表示将推进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完善供给体系、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供给体系升级。
以下是文章全文:
当前中国经济的总量与结构都处于调整过程中,经济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发展新动能加快形成。经济的短期波动和长期增长,取决于供需两端发力和供给侧改革的力度和效果。宏观经济与货币金融形势具有同向联动关系。具有规律性的表现是,经济增长放缓、产业结构转型、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分化,都会引发金融体系面临的更多的不确定性,对货币政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企业杠杆率偏高,金融市场出现一些波动,宏观流动性管理面临新挑战,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新金融业态风险潜藏,国际资本流动频率和幅度都存在相应变数,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有上升趋势。截至2015年第4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27万亿元,已连续17个季度反弹;不良贷款率1.67%,连续10个季度反弹。针对当前社会经济状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16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相互配合的五大政策支柱”的要求。就货币政策而言,2015年的提法是稳健的货币政策松紧适度,2016年的提法是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这二者存在细微的差异。
总体看,尽管国内外经济增长都面临下行压力,金融市场也都存在一定波动,但总体看,中国的社会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总量平稳较快增长,利率水平维持低位。可以说,在需求侧和供给侧两端发力,很好地助推了“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战略目标。
一是货币信贷总量方面快速增长,为实体经济增长营造了良好环境。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幅自2015年7月起上升至13%以上;2016年1—2月,货币供应延续增长势头,M2同比分别增长14%和13.3%;而M1同比增长更快,1月同比增速为18.6%,为2011年1月以来的新高,2月份同比增长17.4%。金融机构贷款2015年下半年以来增长较快,2016年1—2月份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分别为15.3%和14.7%,分别比上年同期高1.4和0.4个百分点。2016年1—2月,社会融资规模量为4.21万亿元,同比多7930亿元。
二是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着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2015年,中央银行放开了存款利率上限,正式结束了存贷款利率管制,这就对货币政策调节社会流动性和融资成本提出了新要求。人民银行根据流动性供求格局变化,灵活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常备借贷便利(SLF)、中期借贷便利(MLF)等多种工具,保持了流动性总量合理充裕,促进流动性供求大体均衡。2016年3月1日起,普遍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效果看,货币市场利率中枢处于低位,2016年2月份,银行间同业拆借和质押式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2.09%和2.10%,比上年同期低155个和152个基点。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也处于低位。贷款利率明显下降,2015年12月份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27%,比上年下降1.51个百分点。以上数据说明央行有效管理了改革所带来的市场波动风险。
三是通过信贷政策“补短板”。人民银行积极运用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再贴现和抵押补充贷款,通过中期借贷便利向金融机构投放中期基础货币等工具和渠道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和棚改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2015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共六次调整了存款准备金率,其中五次定向降准的目的主要用于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支持重大水利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其他提高效益和支持扩大消费。
四是有效稳定人民币汇率预期,确保了人民币在合理均衡状态下的基本稳定。2014年美联储释放加息信号后,人民币存在贬值压力。2015年人民币对美元贬值4.46%,2016年再度贬值1.30%。与此同时,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保持稳定,目前对CFETS和BIS货币篮子汇率指数小幅升值。从基本面和预期看,人民币不存在长期贬值基础。2015年货物贸易逆差5961亿美元,2016年1月顺差633亿美元,创月度新高,构成了汇率稳定的基本面基础。
2016年灵活适度的稳健货币政策主要任务是:灵活运用各类货币政策工具、加强预调微调,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既要防止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总需求的惯性下滑,同时又不能过度放水、妨碍市场的有效出清,同时还要做好系统性风险防范工作。
根据经济周期性波动保持货币总量稳定。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优化政策组合,加强和改善本外币全口径宏观审慎管理,从量价两方面保持货币金融的稳健和中性适度,确保经济平稳运行,切实降低全社会杠杆率。
高度关注金融市场波动,高效管理流动性风险。针对2015年以来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波动和跨境资本流动的高频特性,以维护经济安全和金融稳定为出发点,高度关注跨境金融风险传染,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再贴现等政策工具,保障金融体系流动性总体稳健和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全面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总体要求,通过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支农支小和扶贫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信贷工具,着力支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和精准扶贫,降低融资成本。继续发挥好信贷投向的结构引导作用,盘活存量,改善融资结构,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加大对国民经济重大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针对金融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2016年将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
进一步推进货币政策框架转型。适应金融深化和创新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调控模式,加强预期引导,强化价格型政策工具调节和传导机制,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建设。加快改革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制,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统筹监管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和金融控股公司,统筹监管重要金融基础设施,统筹负责金融业综合统计,实施针对各类投融资行为的功能监管和以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为目标的行为监管,实现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
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和完善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培育市场基准利率和收益率曲线,健全市场化的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以及央行政策利率体系。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的基本稳定,有序实现人民币货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深化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改革,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完善金融供给体系,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供给体系的转型和升级。在金融改革方面,深化国有银行和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发展民营银行,发挥金融控股公司作用,推动金融业综合经营。在金融市场改革方面,推进股票、债券市场改革和法制化建设,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和科技金融。服务“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推动金融业走出去,稳步提高人民币国际化程度。
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规范统一登记、结算、支付、清算等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征信和评级机构。大力发展农村移动支付系统。
整顿规范金融秩序。综合施策,维护金融稳定,加大打击非法集资力度,做好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向松祚:疯狂扩张信贷已难以拉动经济增长
如何看待L型经济走势?
李若谷:如何解决钢铁产能过剩问题?
曲强:中美两大经济体现在比任何时候更需要彼此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推荐好文章可联系:邮箱imi@ruc.edu.cn;电话010-62516755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出任IMI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包括王兆星、埃德蒙、苏宁、任志刚、李若谷、亚辛·安瓦尔、李扬、汉克、夏斌、陈云贤等10位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家或政策领导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出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会由46位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著名专家学者组成。
自2012年起,研究所开始每年定期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重点探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重大理论与政策问题。报告还被译成英文、日文、韩文、俄文、阿拉伯文等版本并在北京、香港、纽约、法兰克福、伦敦、新加坡和阿拉木图等地发布,引起国内外理论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
迄今为止,研究所已形成“国际金融”、“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金融监管”、“财富管理”、“金融科技”等五个研究方向,并定期举办货币金融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燕山论坛、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等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主要学术产品包括IMI大金融书系、《国际货币评论》(中文月刊&英文季刊)、《IMI研究动态》(周刊)、《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日刊)等。国际货币网:www.imi.org.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