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视点丨区块链发展虚拟结算货币是异想天开吗?

2016-10-14 夏乐 IMI财经观察
编者按进入21世纪,以互联网为技术依托的金融科技掀起了新的浪潮,包括虚拟货币、智能投顾等均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和发展。传统与金融业如何应对新金融技术(Fintech)的挑战?对此,IMI特约研究员、西班牙对外银行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夏乐发现,当前一个新出现的重要趋势是传统银行大量投资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开发虚拟结算货币,用于升级自身的结算业务能力。以四大全球性银行要共同研发的“多功能结算币”为例,很大可能会采用私链技术以确保隐私性,它没有自身的价值,只是与银行持有的主权货币并行的记账系统。应用这一技术的传统银行与新金融技术的结合,将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以下为文章全文:

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金融技术(Fintech)刚刚兴起的前几年,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的新金融技术公司成为金融创新舞台上的主角。各类新金融技术公司凭借颠覆性的技术和成本优势与传统银行展开竞争,特别是在支付、小额信贷以及资本市场交易等领域,新金融技术公司可以为消费者和交易者提供更为便捷省时、经济实惠的服务,从而侵蚀传统银行在这些领域的市场份额,人们倾向于把新金融技术公司与传统银行看作金融领域新旧势力之争,乐于看到飞速发展的新金融技术公司对传统银行盈利模式造成巨大挑战,并享受由此带来的便利和经济实惠。许多对新金融技术乐观的人甚至开始把传统银行比作金融业的恐龙,预言这一旧势力在竞争中的悲惨命运。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银行开始表现出对新技术趋势的强大适应能力。对于方兴未艾的新金融技术,传统银行顺势而为,积极发掘和探索将新金融技术与自身业务相结合的渠道,以提高自身原有业务的运营效率。在此方面,区块链 (blockchain)技术成为传统银行应对新金融技术竞争的有力武器。在过去的两年中,诸多国际性银行对于区块链的研发应用力度不断增强。最初是单个银行自行研发,如汇丰、花旗、高盛等老牌国际性银行都开始尝试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自身系统,以提高营运效率和节省成本。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多个国际性银行开始联合研发区域链技术应用,据海外媒体报道,包括瑞银、德意志银行、桑坦德银行以及纽约梅隆银行在内的四家全球性银行和经纪公司毅联汇业(ICAP)已经开始联手研发一种虚拟结算货币——“多功能结算币”(Utility Settlement Coin),用于未来银行间跨境支付和金融交易清算。这四家大银行计划向各国央行推介这一理念,并争取在2018年初将其投入商用。
仍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

据悉,该数字虚拟货币将采用区块链技术,而后者也是支撑比特币(Bitcoin)的底层技术。区块链的本质是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它的特点是不可更改、不可伪造。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上,每一次交易记录都会形成相应的区块(数据块),并严格按照时间顺序连接,形成一个在公开网络上可验证的分散式账簿系统。以比特币为例,每一单位比特币(它实质上是一条区块链)都能够记录其自产生以来的所有交易记录,它可以在网络上被其他比特币用户验证,而无须任何权威机构鉴定真伪。通过这种方式,比特币将被伪造风险降至极低,使交易参与者对其产生信心。


目前区块链技术又可以分为公链和私链两种技术。最先发展成熟的是伴随比特币而生的公链技术。它的特点是任何参与者都可以在同一个开放的网络共享它,因此理论上比特币持有者也可以观察到每一笔交易记录。换句话讲,开放网络上的每一个节点都可以通过交易更改比特币上的记录,而这些交易行为也可以被其他交易参与者知晓,因为这些交易会以记录形式出现在所有人的比特币中。公链这种高度去中心化的特点保证了交易的公正透明:参与的人数越多,交易的次数越频密,交易的安全性反而越有保证,因为理论上几乎不可能控制所有或绝大多数的网络节点来操纵交易记录,从而伪造比特币。


然而,高度去中心化的特点也给公链在银行领域应用造成实质困难。因为对于银行来讲,保证交易的隐私性至关重要。而无论是银行客户还是银行本身,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愿意让自己的交易记录为外人知晓。因此无论是银行内部还是监管当局对于客户交易隐私的保护都有严格的法令规章予以规范。即使是在同一银行内部也会针对不同岗位的员工设立相对应的权限,降低客户交易隐私泄露的风险。简而言之,银行内部系统内都难以应用公链技术,更不要说多家银行采取联合行动或是直接与外部互联网接入。


为克服公链技术在隐私保护领域的局限,私链技术应运而生。相对于公链技术在开放网络上的公开运作,私链技术则可以在某一个局域网上运行,例如某个银行内部局域网。更重要的区别是,私链技术可以规定只有网络内的部分固定节点有权限修改交易记录,同时可以有选择地向其他参与者公开相关记录。换而言之,这些固定节点就是私链技术在局域网络中建立的权威节点,在运行过程中,这些权威节点最终决定鉴别交易的真伪,以及记录的更改有效性。


相对于公链技术,私链技术无论是在隐私保护还是在交易速度方面都有较大的优势。私链上的交易隐私可以得到很好的保护,它既可以应用于单个银行内部,也可以建立多个银行的共同交易平台。同时,由于只需要通过权威节点的验证,交易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完成,提高系统内交易处理容量。


以此次四大全球性银行要共同研发的“多功能结算币”为例,有很大可能会采用私链技术以确保隐私性。同时,由于这种虚拟结算货币与比特币采用的技术有差别,这两者之间应当存在巨大差异。


对于比特币而言,它是依赖公链技术在分布式网络系统中生成的数字货币,总量并不固定,根据事先设定的算法,新的比特币单位可以源源不断产生。更为重要的是,比特币与其他主权货币之间的比值并不恒定;而自其产生以来,比特币与其他货币之间的比值波动极大,这也是比特币本身难于替代现行主权货币成为流通工具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看来,比特币本身更多地被当作一种投资品,其货币功能主要集中在价值储存方面。


而“多功能结算币”极有可能以私链技术为基础,它只在开发应用银行之内和之间流通,无法流出这个封闭的系统之外。在设定方面,“多功能结算币”可能没有自身的价值,而是与银行自身持有的主权货币并行存在的一个记账系统。它极有可能对应不同的币种,例如美元结算币、欧元结算币等。因此,“多功能结算币”其实并没有自身的价值,它完全是替代主权货币在封闭系统内完成交易媒介和计价单位这两项重要货币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有点像赌场里使用的筹码,在赌场中这些筹码可以起到计价单位和交易媒介的作用,和主权货币一般无二。但是在离开赌场之前需要将其换回现钱,否则出了赌场筹码的价值就不复存在。“多功能结算币”的价值也同样仅存在于封闭系统之内,在此系统中它可以替代主权货币完成计价和交易的功能,但是它的价值无法在内部封闭系统之外存在。
传统银行为何发展虚拟结算货币
虚拟结算货币的引入可望为传统银行及其客户带来多项好处:首先,使用当前的主权货币支付清算系统通常需要经过中央银行结算系统或第三方机构,这通常会导致交易时间延迟,而银行间使用“多功能结算币”系统进行结算,则可以通过缩减交易时间的方式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以汇款业务为例,目前正常的银行间跨境汇款,至少需要数个工作日方能完成。而使用“多功能结算币”甚至可以令汇款当日到账,大大节省了交易时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快捷交易背后对应的是结算币的转移,而不是真实主权货币的转移。银行甲在接受另一家银行乙的结算币后,就可以把等额的货币放入收款人账户,而无须等候真实货币转移过程完成。在某种程度上,这个过程更像是这两家银行以多功能结算币为抵押相互提供短期信用。

其次,在当前的支付清算系统下,每一笔跨银行交易都需要各个银行后台部门进行程序繁琐的文件检查,特别是在KYC/AML(了解客户背景/反洗钱)合规方面,全球银行都投入大量的资源。传统方法更依赖于人工进行合规检查,代价是较慢的交易速度和更高的人力成本。根据德勤的一项调查,2014年全球所有银行在KYC/AML合规方面花费超过100亿美元,而2015年此方面费用可能更高。


利用传统方法进行KYC/AML核查也未必是最有效率的选择:在合规检查过程中,人总是存在犯错误的可能,而对于一些跨银行业务而言,如果每个银行都对同一群客户进行合规检查,有时又难免有重复劳动之嫌。应用虚拟结算货币交易则可以通过系统自动识别区域链上的交易记录,从而简化繁杂的核查手续,避免重复劳动和节省银行人力资源。特别是,虚拟货币本身的自带交易记录特性令其在反洗钱和反非法交易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一旦怀疑某交易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及时查证。


最后,在虚拟结算货币系统之上还可以接入更多的金融技术创新,从而拓宽其应用范围。例如可以在区块链中加入编程能力,从而创建智能合约。对于传统银行来讲,向客户提供智能合约不仅能更好地记录金融协议,还能实现这些协议的自动执行和自我实施。智能合约也会令虚拟结算货币的用途从支付清算拓展到信贷、证券发行、经纪等更广阔领域,帮助传统银行在这些业务范围内降低成本和提高经营效率。
虚拟结算货币应用面临的障碍

然而,传统银行与新金融技术两者的融合过程未必能够一帆风顺。以区域链技术为基础的结算币系统也面临一系列的风险与挑战。从技术层面来讲,尽管区块链技术安全可靠性高,但也绝非无懈可击,特别是私链技术,由于它在系统内存在部分权威节点,一旦系统被黑客非法侵入,控制权威节点进行非法交易就成为可能。在这个方面,公链技术的相对优势就会显现,因为公链是完全去中心化的。更为棘手的是,一旦某些非法交易被写入区块链,将会在区块链系统内传播,并且不易修改。


同时,在KYC/AML合规方面,因为货币监管当局并不确定虚拟结算货币系统是否存在漏洞,而可能采取比较谨慎的态度。这可能给虚拟结算货币技术带来较高的监管风险,限制其应用范围。和绝大多数互联网技术一样,众多互联网金融技术的价值取决于其能否吸引足够多的使用者。如果虚拟货币技术因未能争取到中央银行认可而无法形成行业标准,那么其应用范围必然受限,为银行带来的好处也会大打折扣。


新金融技术的兴起为传统银行带来巨大的挑战,同时传统银行也开始利用新金融技术提高营运效率和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一个新出现的重要趋势是传统银行大量投资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开发虚拟结算货币,用于升级自身的结算业务能力。尽管在技术上和监管上虚拟结算货币系统的大规模应用仍然存在相当的限制和障碍,但是这种新金融技术仍然在传统银行领域存在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可预见的未来,传统银行必然会继续对包括虚拟结算货币在内的各种新金融技术保持热度并增加投入。可以期待,新金融技术与传统银行之间最终会形成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格局,而这一过程中最大的受益者将是它们服务的客户。
观点整理  韦祎图文排版  肖子琛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刘珺:中国应以市场的力量去产能卢锋:中国G20新思维张斌:房地产和信贷主导的经济短周期吴志锋:区块链与数字货币发行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将建立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推荐好文章可联系:邮箱imi@ruc.edu.cn;电话010-62516755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出任IMI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包括埃德蒙、陈云贤、汉克、李若谷、李扬、马德伦、任志刚、苏宁、王兆星、吴清、夏斌、亚辛·安瓦尔等12位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家或政策领导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出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会由47位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著名专家学者组成。IMI所长、联席所长、执行所长分别为张杰、曹彤、贲圣林,向松祚、涂永红、宋科任副所长。
自2012年起,研究所开始每年定期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重点探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重大理论与政策问题。报告还被译成英文、日文、韩文、俄文、阿拉伯文等版本并在北京、香港、纽约、法兰克福、伦敦、新加坡和阿拉木图等地发布,引起国内外理论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
迄今为止,研究所已形成“国际金融”、“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金融科技”、“财富管理”、“金融监管”等五个研究方向,并定期举办货币金融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燕山论坛、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等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主要学术产品包括IMI大金融书系、《国际货币评论》(中文月刊&英文季刊)、《IMI研究动态》(周刊)、《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日刊)等。国际货币网:www.imi.org.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