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 | 熊园:全球流动性转向尚需时日
近日,IMI研究员熊园于《证券时报》刊文分析美联储加息对全球流动性的影响。
他认为,全球主要央行似乎达成了“危机以来全球货币宽松的局面就要结束”的共识,但这一系列操作反映的却是各自并未明显好转的经济基本面。因此,虽然全球货币已然趋紧,但流动性转向其实尚需时日。美联储把市场普遍预期的6月加息提前至3月,更多是战术调整,旨在为全年加息节奏腾挪空间。中国本次上调OMO、MLF、SLF等货币市场利率,显然是“追随”美联储步伐,但“追随”背后其实具备基本面支撑和现实需要。再看欧、日、英,维持各自货币政策不变的主因是经济基本面有好转但持续性待观察。
最后,熊园还表示,紧的货币并不必然意味着紧的流动性,流动性全面收紧往往伴随着金融监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组合拳。
以下为文章全文:
3月16日,美联储和我国央行先后上调利率,日本和英国央行相继按兵不动,但市场还是“嗅”到了英央行收紧的气息(前一周欧央行同样如此),这似乎意味着全球主要央行达成了共识:危机以来全球货币宽松的局面就要结束了。综合来看,美联储加息提前至3月属于战术而非战略调整,我国央行跟随“加息”是“随行就市”叠加“去杠杆”,欧、日、英观望的背后反映了各自并未明显好转的经济基本面,再考虑到美国金融监管和财政政策走向宽松,虽然全球货币已然趋紧,但流动性转向其实尚需时日。
美联储把市场普遍预期的6月加息提前至3月,更多是战术调整,旨在为全年加息节奏腾挪空间。按说(其实是困惑),美国时下的通胀数据和经济表现并未超预期,其实并不支持3月加息。包括耶伦在内的多位美联储官员在两周前突然发表鹰派言论,“强行”把此前不到4成的加息概率拉升至90%以上,可能是出于以下考虑:一是2月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PMI持续走强,全球经济复苏动力增强,3月加息有了好的外部条件;二是2月以来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股市、债市、汇市都比较平稳,3月加息对金融市场的冲击较小;三是2月底特朗普首次国会演讲总体平淡,大大降低了政策不稳定性;四是3月初耶伦讲话指出,去年6月没有加息的一大原因就是受英国脱欧公投等外部因素影响,即美联储决策会根据国际环境相机抉择。由于今年二季度欧洲大选可能引致动荡,英国脱欧也将开启实质性谈判,6月份很大可能“没那么太平”。
反观中国,本次上调OMO、MLF、SLF等货币市场利率,显然是“追随”美联储步伐,但“追随”背后其实具备基本面支撑和现实需要。其一,如同美联储提前至3月加息很大考量是美国内外部环境比较稳定,我国同样如此,特别是1-2月份经济数据总体不错,短期内经济尚有支撑。其二,开年以来,居民放贷增速放缓但绝对量仍高,地产销售和房价超预期走高,以同业存单余额快速上升为表征的债市杠杆仍居高不下,去杠杆和抑泡沫的迫切性上升。其三,平抑利差的需要。正如央行所说,“中标利率跟着市场利率走也是正常的。如果二者利差越来越大,就会出现套利空间和不公平,市场定价也会扭曲”,本次“加息”之后,央行中标利率(OMO、MLF等)和市场利率(SHIBOR等)将明显收窄。其四,上调货币市场利率有助于“稳汇率”,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
再看欧、日、英,维持各自货币政策不变的主因是经济基本面有好转但持续性待观察。欧元区2月CPI自2013年2月以来再度站上2%,但未来油价难以大幅走高加之低基数效应不再,通胀继续上行的主要支撑被弱化;脱欧谈判将正式开启,英国经济依然面临巨大不确定性;日本央行行长重申“如有宽松的必要,下调负利率也不是没有可能”,是物价略微抬升但依旧陷于长期通缩困局的“无奈”回应。
往前看,基于3月加息是战术而非战略调整的判断,加之美联储维持年内加息3次的前瞻指引和耶伦中性偏鸽的表态,预计美联储下一次加息时点在9月份或年底;如果二季度法国大选、英国脱欧进展和特朗普“新政”等不确定性均指向“稳定”,不排除6月份加息的可能。同时,3月加息落地展现了美联储强大的预期管理能力,此后美联储高层的讲话需更加重视。之于中国,在“去杠杆、防风险、抑泡沫”的主基调下,我国货币政策将稳健中性、边际趋紧,无论是通胀水平和经济增长情况均不支持全面加息(即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受制于中美利差,我国货币市场利率仍有上调的可能。对于欧、日、英央行而言,在经济和通胀没有实质性改善之前,以不变应万变仍是不二选择。
全球经济逐步企稳和油价推动欧美通胀回升,有力地制约了货币进一步宽松的空间。然而,紧的货币并不必然意味着紧的流动性,流动性全面收紧往往伴随着金融监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组合拳。回看美国1999年和2004年这两轮加息周期可以发现,当时紧的货币和松的监管并存,流动性也就没那么紧。当下美国已进入加息周期无疑,但同时特朗普趋于放松金融监管,扩基建也需要宽财政,由此看来,“紧货币、松监管、宽财政”并存应是特朗普不希望“强势美元”的真实动机。
编辑 齐涵博 邵昊敏
来源 《证券时报》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将建立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推荐好文章可联系:邮箱imi@ruc.edu.cn;电话010-62516755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65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和学术委员,74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金融科技、财富管理、金融监管等领域,定期举办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系列报告》《财富管理研究报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学术和政策影响力的产品。成果还被译成英文、日文、韩文、俄文、阿拉伯文等版本在欧、美、亚多个国家发布,引起国内外理论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
2016年,IMI入围《中国智库大数据报告》影响力榜单列高校智库第4位,并在“中国经济类研究机构市场价值排行榜(2016)”中名列第32位。
国际货币网:www.imi.org.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