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刘青松 : 合理的金融监管是市场的“稳定器”
加强监管和放松管制是一对长期存在而且争论不休的矛盾。深层次的争论在于如何认识和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市场机制还是行政权力,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这是做资本市场绕不开的话题。IMI学术委员、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正局级研究员刘青松撰写文章对此进行了讨论。
以下是文章全文:
加强监管和放松管制是一对长期存在而且争论不休的矛盾。深层次的争论在于如何认识和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市场机制还是行政权力,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这是我们搞资本市场绕不开的话题,尤其是近些年,一系列市场失灵事件引发的风险和付出的沉重代价让人们对市场机制产生了恐惧,有一种倾向否定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主要表现在,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表现为资本市场成为行政性配置资源的实现手段和载体;防范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表现为对金融风险的“零容忍”,试图全面控制市场活动;微观审慎监管则表现为对行业机构及其微观经营活动的强势介入和干预,等等。这些做法存在制度化和常规化的危险和趋势。我们不是“监管越少越好”的拥趸,但是也能够清晰地认识到“监管越位”和“监管失灵”的现实性和严峻性。
党的十九大再一次清楚地回答了这个问题,重申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要求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要求打破行政性垄断,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深化监管改革,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深化对新时代强监管的认识,坚持市场机制在资本市场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监管功能,在充分有效的竞争环境中着力培育和构建资本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坚持市场化法治化监管。深刻认识金融市场和监管的内在复杂性,敬畏市场,审慎监管,规范监管行为,小心翼翼地行使监管权力;扩大开放,提高资本市场的市场化程度,打破证券行业对外行政性垄断对内行政性管制的监管格局;完善法治,信仰法治,依循法治的精神和原则,依法治市,建设法治市场;完善市场机制,扩大市场竞争,扩大行业机构的经营自主权。当前的重点,一是反对监管上的随意性。一段时间以来,监管政策和规则变化大、变化快、不透明,缺乏稳定性,市场参与者无法形成稳定预期和良性互动,行业机构普遍表达了强烈的“无所适从”和“动辄得咎”的挫败感,加大了市场运行和监管工作的难度和成本;要慎用“窗口指导”、“内部掌握”等非常规手段,加强监管工作的制度化、程序化和透明度建设;加强政策形成和立法、执行过程与市场主体的沟通,真心听取市场意见,提高政策法规的合理性、合法性,提高监管预期的稳定性,严惩恶意博弈行为,有利于提高监管效率;二是反对监管上的“母爱主义”。减少对市场运行微观层面“直接、广泛、深入和具体的干预”,减少业务审批限制,杜绝“代替投资银行进行商业判断”、“以合规代替风控”,确实清理监管中非市场化、非法治化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坚决给市场松绑,给行业机构松绑,扩大市场竞争,扩大机构经营自主权,只有在充分有效的竞争环境中才能培育和发展市场的竞争力,才能建成有竞争力的投资银行队伍;三是反对监管上的“父爱主义”。面对风险事件不遮掩、不护短、不怕丑,绝不姑且违法违规事件;监管要“长牙齿”,加快修法,提高资本市场违法违规成本;勇于暴露个体风险,以微观风险出清实现宏观金融安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坚持差异化监管。防控风险是金融监管的永恒主题。当前,金融体系还很脆弱,维护市场稳定的任务还很艰巨,合规风控水平总体不高,违法违规经营问题仍然严重,各类风险状况层出不穷。坚持差异化监管,就是要全面客观冷静地认识并充分尊重我国投资银行业机构发展不成熟和不均衡的现状,综合施策、分类施策,处理好防控总体风险和支持差异化发展之间的平衡。既要牢记底线思维、“一盘棋”思维,又要反对“一刀切”的简单化做法。坚持差异化分类监管,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差异化政策体系,让一部分优秀的行业机构先行先试一些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监管理念和做法,如差异化市场准入、差异化合规风控要求、差异化扶持政策、差异化组织管理等,在差异化竞争中优选培育出具有强大核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投资银行队伍。
更好地发挥监管的作用。资本市场的功能是通过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监管,一般来讲,并不直接具有配置资源的功能,而是维护资本市场秩序,以便于资本市场功能得以有效发挥。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设定的证券监管的三大目标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确保市场公平、有效和透明以及减少系统性风险,为此还设定了八大类30项具体原则。因此,我们理解,“更好的监管”还应当具备以下一些特点:有限监管,就是要认清并严守监管的边界,尊重市场机制运行和作用的独立空间,不受人为干预;理性监管,就是要认识市场规律,遵循市场规律,纠正市场失灵,实现监管和市场参与者的良性互动,尽可能地减少市场参与者和政策之间的非理性博弈;依法监管,就是要监管者和被监管者共同依循法治的原则,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和精神监管执法,审慎行使法律赋予的自由裁量权;全球视野,就是要把中国资本市场及其监管的运行、发展放在全球资本市场发展的历史空间中来确定其历史方位和发展方向,学习借鉴国际资本市场发展的经验和智慧;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理论和实践离不开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只有融入全球金融市场,才能够更好的影响国际市场,从而引领国际市场的未来。
编辑 郝芮林 马智雍
来源 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
审校 田雯
监制 朱霜霜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金融科技、财富管理、金融监管、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中国财富管理报告》《金融科技二十讲》等一大批具有重要学术和政策影响力的产品。
2016年,研究所入围《中国智库大数据报告》影响力榜单列高校智库第4位,并在“中国经济类研究机构市场价值排行榜(2016)”中名列第32位。
国际货币网:www.imi.org.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事单位申请、
学术研究和会议合作
联系方式: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