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 | 陈静:国际原油价格如何影响全球通胀和货币政策
原油价格是影响全球经济的重要指标之一,近期IMI研究员陈静、中国银行谢峰、林丽红等在《中国财经报》撰文指出,对于油价走势而言,全球经济发展带来的需求增长将更多地影响长期油价,短期油价波动则应更多关注供给端造成的影响。总体而言,2018年全球通胀将比2017年显著抬升。原油价格超预期上涨将加大经济滞胀风险,给全球经济复苏和各国宏观调控带来挑战。在经济复苏及通胀表现分化的背景下,未来美、欧、日货币政策分化或加剧,可能引发金融市场新一轮再平衡。
以下为文章全文:
1
全球原油市场格局变化及油价前景
2018年以来,在石油输出国组织联合减产、全球需求增长等诸多因素推动下,国际油价总体上呈上涨态势,并一度在5月下旬达到2014年底以来的最高水平。截至5月底,彭博能源板块指数今年以来涨幅达9.8%,大大超过工业金属板块(-0.8%)以及农产品板块(4.9%)。
在石油输出国组织非市场手段的干预下,目前全球原油市场已摆脱了2014年下半年以来的供给过剩局面,全球原油库存大幅下降,市场逐渐走向再平衡。自1960年成立以来,石油输出国组织已进行过多次减产,减产的原因主要是战争和经济危机。石油输出国组织目前的原油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其影响力仍在,但是在深海钻井技术及页岩油开采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非石油输出国组织国家的原油产量持续增长,很大程度上弱化了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影响力。
在当前的原油供给格局中,中东地区依旧是全球原油的主产区,产量占全球的34.5%,是主要原油出口地区。与此同时,美国等非石油输出国组织国家也不容忽视。在页岩油产量增长的推动下,2016年,美国的原油产量在全球占比为13.4%,远高于2006年的8.3%。原油需求方面,作为全球第一大石油消费国,美国的需求量在全球的占比从2006年的24.1%下降至2016年的20.3%。
对于油价走势而言,全球经济发展带来的需求增长将更多地影响长期油价,短期油价波动则应更多关注供给端造成的影响。
一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的原油生产情况。2017年以来,石油输出国组织减产总体维持了较高的执行率,未来应关注其减产的持续时间。目前,沙特和俄罗斯已释放出增产的信号。利比亚、尼日利亚、委内瑞拉以及伊朗的原油生产情况也值得关注,这几个国家经济动荡,原油产量不稳定。
二是非石油输出国组织国家的原油生产情况,特别是美国页岩油的生产情况。得益于技术的进步,美国页岩油产量自2012年以来大幅增加。美国页岩油产区主要集中在三大产区(占全美页岩油产量的80%以上)。在经历了2014年的下降后,由于生产效率提升所带来的生产成本降低使得美国页岩油产量于2017年触底回升。目前美国页岩油的平均成本约为60美元/桶左右,其中一些地区的开采成本远低于这一水平。因此,如果油价持续回升,将会使更多之前停产的页岩油商迅速重新投产,对油价产生下行压力。
综合来看,目前原油市场已经实现相对平衡,油价的基本面支撑在70美元/桶左右。但如果石油输出国组织减产协议提前终止或其他因素推动等,当前的原油供需平衡无疑会被打破,使得油价突破当前的运行区间。
2
原油价格对发达经济体通胀的影响及未来全球通胀走势
(一)近期美国、欧元区通胀明显上升
2016年下半年以来,伴随着经济复苏向好,主要发达经济体通胀水平总体呈现上升态势。特别是今年年初以来,美国和欧元区通胀明显上升。美国CPI同比增速从1月的2.1%上升至5月的2.8%;同期,欧元区从1.3%上升至1.9%。美国核心CPI同比增速从1月的1.8%上升至5月的2.2%;同期,欧元区从1.0%上升至1.1%。
(二)原油价格超预期上涨是重要原因
从历史走势来看,原油价格与发达经济体通胀具有较高相关性。2017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出现超预期上涨。原油价格对通胀的影响渠道包括:
一是部分经济体中,原油价格本身是其CPI的组成部分。其中美国、欧元区CPI中原油价格分项的比重分别为14%、10%左右。
二是原油价格上涨直接抬升生产和生活成本。原油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对工业生产成本有直接影响;油价通过化肥等农资价格影响农产品价格;油价还通过影响其他燃料价格,影响居住和服务成本。
三是原油价格对通胀预期有显著影响。通货膨胀的决定理论表明,通胀预期是通胀的重要影响因素。美国的数据表明,油价与通胀本身有相关性,但相关性较小;而油价与通胀预期的相关性更明显。运用2000年以来美国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发现,布伦特原油价格与美国CPI同比变动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油价变动只能解释CPI同比变动不到1%;而油价变动与美国未来1年通胀预期的相关性更大,油价变动能够解释通胀预期变动的37%。
(三)未来全球通胀走势存在两种情形
未来,原油价格是影响发达经济体通胀的关键因素。一种情形是,油价在目前水平维持相对稳定或有所下行,发达经济体通胀将回归经济基本面,劳动力市场复苏进程将成为通胀的主要决定因素;另一种情形是,油价继续上涨,发达经济体通胀将加速上升。第一种情形下,美国经济继续复苏,通胀将保持上升;欧元区经济减速,通胀增速将放缓;日本经济难有起色,通胀将仍在低水平徘徊。第二种情形下,美国和欧元区通胀将继续加速上升。
新兴经济体通胀的决定因素更加多元化。油价对发达经济通胀的传递渠道对新兴经济体仍然适用,但国内因素可能是新兴经济体通胀更重要的影响因素。本轮全球经济复苏以来,除印度外,主要新兴经济体通胀下行,处于相对稳定状态。需要注意的是,近期由于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美元走强,部分外部脆弱性较高的新兴经济体如阿根廷、墨西哥和土耳其汇率大幅贬值,可能加剧其通胀攀升的风险。
总体而言,2018年全球通胀将比2017年显著抬升。原油价格超预期上涨将加大经济滞胀风险,给全球经济复苏和各国宏观调控带来挑战。
3
美、欧、日货币政策分化加剧
在经济复苏及通胀表现分化的背景下,未来美、欧、日货币政策分化或加剧,可能引发金融市场新一轮再平衡。
一是美联储鹰派态度明显,加息进一步提速。尽管二季度末议息会议如市场预期,上调联邦基金目标利率至1.75%-2.00%,但随后的会议声明和美联储主席讲话却超出市场预期,释放出明显的鹰派信号。与3月份相比,美联储进一步调高了经济增长和通胀预期,美联储官员加息预测的点阵图显示,今年或将再加息2次。同时美联储主席表示,2019年起货币政策的调节时点将更为灵活,不再固定在3、6、9、12月份,表明2019年美联储加息节奏或加快。
二是欧洲央行态度偏鸽派,推迟加息。欧洲央行宣布维持三大利率和每月购债规模不变,并在今年12月底结束购债。欧洲央行结束购债更多的是受无债可买等技术性问题限制,而非实质性转“鹰派”。同时欧洲央行重申加息的步伐不会太快,明确表示在2019年夏天之前不会加息,超出市场预期。此前市场预计,欧洲央行将在2019年上半年开启加息进程。意大利政治风波、全球贸易摩擦遏制消费和投资信心、欧洲经济复苏步伐放缓将制约欧洲央行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加息行动将十分谨慎。
三是日本央行继续维持超宽松货币政策。日本央行公布的最新利率决议显示,维持现行的货币政策不变,即维持超额准备金-0.1%的利率,将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保持在0%左右,维持全年80万亿日元的资产购买规模。日本央行维持对经济表现的评估不变:经济温和扩张,但通胀向2%目标水平回升的动力很小,表明日本经济在实现通胀目标的道路上再遇挫折。日本央行认为,通胀放缓属于暂时现象,主要原因是日元升值,维持超宽松货币政策仍有必要。日本央行距离货币政策正常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编辑 王琦 原蓉
来源 中国财经报
审校 田雯
监制 魏唯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留言可换奖品:每月累积留言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得到我们寄送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份。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金融科技、财富管理、金融监管、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中国财富管理报告》《金融科技二十讲》等一大批具有重要学术和政策影响力的产品。
2016年,研究所入围《中国智库大数据报告》影响力榜单列高校智库第4位,并在“中国经济类研究机构市场价值排行榜(2016)”中名列第32位。
国际货币网:www.imi.org.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事单位申请、
学术研究和会议合作
联系方式: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