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贲圣林:数据智能时代的金融创新

贲圣林 IMI财经观察 2020-08-21

2018年9月19日,云栖大会·数据智能与科技领导力峰会在云栖小镇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IMI联席所长、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贲圣林出席峰会并作“数据智能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金融创新?”主题演讲。贲圣林指出技术的力量推动了智慧金融时代的发展,驱动金融科技发展的力量来自于应用场景的多样化。在全球范围内,金融科技监管仍需要监管规则和理念以及监管方法和手段的快速变革和创新,需要数据与技术的推动,实现更加智慧的监管。金融创新、金融智能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服务大众、服务社会,因此,我们在实践金融创新时需要有定力、活力、耐力和动力。

以下是演讲实录:

24年前,我从校园走到了业界。值得一提的是,“智能”这个词和我还是有一些缘分的,因为我的大学专业就是自动控制,毕业设计就是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这么多年过去之后,我发现似乎当年从工程到管理与金融的转型选择并不是最好的,要不然今天我也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些热门技术方面的内容!今天我只能和大家分享的是关于在数据智能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金融创新的一些思考。

1

数据智能驱动金融发展

刚才很多人提到了人工智能机器人,大家的感受都很深,因为以后可能除了2%左右特别需要创造力和领导力的工作之外,另外98%的工作都要发生重大变化了,包括大学教师这个职业!在这个时代,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留下着数据,而我们所看到的新闻、所浏览的商品可能都是基于这些数据而智能推荐的,是充满个性化色彩的。而在金融领域,作为智能金融重要方面的智能投顾的出现似乎也给投资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更多依托于大数据的“智慧”。

智能金融、或者说智慧金融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从信用卡服务、自动转账,到ATM,再到移动支付,金融和科技一直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金融智能化程度不断加深,许多数据智能技术最早也是被应用在金融场景之中,我们的金融客户管理系统以及一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体系,背后其实就是数据智能的驱动。余额宝所开启的互联网金融时代,其本质也是科技与数据智能所引导的创新发展。

技术的力量推动了智慧金融时代的发展,各类技术在不同的时代,却往往又都是率先运用在金融领域。很多人都很疑惑为什么做互联网金融的大多是互联网企业,而很多传统金融机构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上则失去了优势,原因可能就在于互联网企业更早地接触并创新、突破了技术的应用场景限制,并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不断突破。

我们对于金融技术的应用很多时候可能已经趋向于无感知了,但我刚从印尼回来,让我感受非常深刻。在印尼大部分居民都还要使用现金,他们非常羡慕我们用手机就可以快速完成支付。技术的推动使得金融服务成本大大降低、效率大大提升、体验大大改善,也帮助我们的企业越做越好,助力了他们的成长。

2

应用场景多样化

此外,驱动金融科技发展的力量还来自于应用场景的多样化。

                                      

从客户层面来说,我们在座的各位消费者、消费者自己所在的企业等都是金融科技的客户,金融科技的客户层既包含了很多所谓普惠的、小微的客户,也包含了批发型的大客户,客户的界限相对模糊,服务不同客户群体的机构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也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技术公司在介入、赋能金融,而另一方面,传统金融企业也不断地拥抱科技,两者都为金融行业乃至社会发展贡献了巨大潜力和机遇。

从产品层面来说,随着金融科技企业生态边界的逐渐模糊,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也是相对无界的。对于用户来说,我们关心的不仅是产品是否简单易用,也关心在产品使用过程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问题、个性化的体验问题等等,一个好的产品,就需要在简单、标准、规范的基础上做到“千人千面”,为用户提供足够“智慧”的服务。

从市场层面来说,我们则需要更加精准的定位,智能化地满足不同市场、不同人群的需求。我们的金融科技企业经常寻求创新和颠覆,赋能传统行业与实体经济,也许未来,我们可以将目光放得更远一些。在新兴市场尤其是欠发达地区,金融科技的发展未来还有非常大的机会。非洲有12亿的人口,而现在真正享受到金融服务的又有多少呢?从巴基斯坦,到印度尼西亚,再到孟加拉,我们金融科技的市场不仅仅停留在中国,还应扩大到全球更广大的范围尤其是一带一路地区。

3

实践金融创新的四个维度

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规则与制度”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金融科技在全球范围内的监管都存在着严重滞后的现象。传统银行领域有《巴塞尔协议》对资本充足率、流动性等提出要求,但在金融科技领域,却没有统一的监管规则和标准。

在欠发达地区,由于金融压抑的情况较为普遍,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需求更强、发展速度更快,但是令人感到担忧的是,这些地区的金融科技监管往往存在着很严重的能力赤字,监管制度、手段和技术都远远不足。就像我们所说的剪刀差问题,强烈的市场需求与监管供给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落差。在这方面,英国相对走在比较前沿的位置,其推行的监管沙盒方案得到了全球1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响应和学习。

然而,在全球范围内,金融科技监管仍需要监管规则和理念以及监管方法和手段的快速变革和创新,需要数据与技术的推动,实现更加智慧的监管

所以,在这样一个数据智能的时代,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金融创新?我们应该怎样去创新?

首先是导向的问题,所谓的“三观一定要正”。金融的创新发展一定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前提,但并非服务实体经济的所有需求都一定是好的、健康的,良性的金融创新应当要服务实体经济的健康需求,同时要建立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创新固然很好,但是在今天这样一个互联互通的时代,每个人的行为都具有很强的网络效应和外部效应,当风险出现不可控的时候,创新也就变成了危机,会给大众与社会带来伤害,而金融创新、金融智能化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实体经济更好得发展,更好地服务大众、服务社会。

我认为,我们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实践金融创新。

第一,要有定力。在互联互通的时代背景下,金融和实体、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边界显得越发地模糊,模糊的边界必然会导致一些矛盾的产生,我们的制度与规则也无法实现即时的更新,那么在金融创新的过程中就需要我们实现自我克制与自我约束,做到适当的边界把握,这一点对一些系统性重要企业来说尤为重要。

第二,要有活力。我们所说的活力是在一定边界范围内的活力,需要通过规则的制定取得规范与发展之间,创新与风险控制之间的平衡。我们需要保持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积极鼓励创新,因为毕竟传统的金融模式,传统的金融服务行业,还存在着非常多的不足,距离我们理想中的未来金融和未来美好社会还存在非常大的差距,所以需要有活力的创新来带领我们实现突破与前进。

第三,要有耐力。我们现在有很多的企业很有情怀,但是可能缺乏足够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责任感。一方面,一些企业希望能够赚快钱而忽视了长久的发展;另一方面,一些企业空有一颗为社会服务的心,却没有耐心去积累技术与实力。目前中国在金融科技领域具有引领世界的良好势头,然而唯有培养好耐力才能让金融科技行业行稳致远,也唯有担起金融所应承担责任才能让金融创新真正有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第四,要有动力。这里的动力其实更多地指的是内心的内力。作为老师,我们最希望看到的学生,就是拥有自学能力和兴趣、拥有好奇心的学生,他们往往想变成更好的自己,也希望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金融创新也是如此,有内生动力的金融创新是“不忘初心”的,有着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和创新发展的远大目标。

4

实现普惠金融下的机遇

金融赋能实体经济,我觉得“普惠”应当是我们最终的目标。普惠金融的实现,需要市场需求的拉动,需要技术的驱动和制度的保障,而数据智能的出现推动了金融创新向着普惠金融的方向更快更好地前行。技术与数据智能,让金融产品与服务的成本大大降低,并可以精准地服务到小微大众群体,也让智能金融服务和征信风控的升级成为了可能。

我们也看到,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数据智能也确实为金融发展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印度,当地的物理基础设施非常落后,但当印度的移动支付Paytm在获得蚂蚁金服的技术赋能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积累了两亿多用户并为他们提供了金融服务,我们的普惠金融做到了超越物理基础设施的发展速度和水平。

同样,在肯尼亚,当地的交通物理设施很落后,社会环境也相对较差,但是,在肯尼亚几乎人人都可以用上移动支付,而且他们的移动支付甚至比中国做得更早、发展得更快。

作为学者,我们应该去总结,在这样的数据智能时代中,我们应该如何把握新机遇,实现新超越。

编辑  陈晨 王钰彬

来源  金融科技研究        

审校  田雯

监制  朱霜霜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锐评 | 关于央行降准的几个重要问题探讨
视点 | 王广宇:“新实体经济”将去向何方?
海外之声 | 特朗普的贸易战充满矛盾、愤怒和错误(中英双语)
周末荐读 | 专访黄达:抒写中国金融学神韵
赵昌会:理性看待贸易摩擦积极面,构筑心理战线培养大国雄心 | 大金融思想沙龙第98期干货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留言可换奖品:每月累积留言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得到我们寄送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份。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金融科技、财富管理、金融监管、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中国财富管理报告》《金融科技二十讲》等一大批具有重要学术和政策影响力的产品。


2016年,研究所入围《中国智库大数据报告》影响力榜单列高校智库第4位,并在“中国经济类研究机构市场价值排行榜(2016)”中名列第32位。

国际货币网:www.imi.org.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事单位申请、

学术研究和会议合作

联系方式:  

010-62516755 

imi@ruc.edu.cn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