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 | 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与政策选择
近期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引起高度关注,相关支持政策陆续出台。IMI研究员孙超、副研究员罗琦在《债券》杂志发文指出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数量最多、比重最高,具有很高的就业吸纳能力,能有效拉动我国投资增长率,敢于创新,且更贴近人民生活,因而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从供需角度剖析了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重点探讨了央行可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作用机理,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以下为文章全文:
1 引言
近期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受到高度关注。6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措施,人民银行等部门也纷纷出台有利于小微企业融资的政策。为何政府如此关注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方面还有哪些政策抓手?这些政策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会有哪些影响?本文拟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2
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数量最多、比重最高。截至2017年末,全国小微企业法人约为2800万户,个体工商户超过6500万户,合计占全部市场主体的比重超过90%。中小微企业贡献了60%以上的GDP、50%以上的税收,在市场中占据相当大的体量。当前中美贸易摩擦仍在持续,2018年二季度我国经济增速较一季度下行0.1个百分点,在此背景下需进一步发挥小微企业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第二,小微企业具有很高的就业吸纳能力。据统计,小微企业提供了我国80%的城镇就业岗位。如果以同样的资金投入,小微企业可吸纳就业人员的数量比大中型企业平均多4~5倍。在大学生毕业人数屡创新高,去产能行业职工安置压力增大及农民工城镇化转移压力较大的背景下,我国新增就业任务仍然较重,亟需小微企业吸纳新增就业人口。
第三,小微企业能有效拉动我国的投资增长率。据统计,2017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中民间投资占比60.4%,而后者中的相当大部分是中小微企业,这说明小微企业的投资意愿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的投资增速。长期以来,我国民间投资意愿较强,使得我国投资增速长时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但近年来民间投资增速骤降,我国投资增速也随之回落至个位数。
第四,小微企业敢于创新,能催生出各类新兴行业和新型业态。小微企业虽然在资金、技术方面与大型企业相距甚远,但经营更灵活,受技术路径依赖与传统思维的限制较小,往往能催生出颠覆性创新,成为新动能。2017年我国中小微企业完成了65%的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因此小微企业的发展有助于提升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
第五,小微企业更贴近人民生活。小微企业主要集中在工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由于这些行业与人民生活最贴近,因此小微企业在畅通商品流通、便利人民生活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方面功不可没。
3
供需视角下的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小微企业虽创造了超过60%以上的GDP,但获得的贷款余额却仅占总数的32.3%。小微企业出现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原因来自于需求和供给两个层面。
(一)需求层面:小微企业先天处于融资劣势
与大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难以获得融资有其先天性原因:一是财务数据不规范。小微企业大多是私营企业或个体工商户,缺乏规范化的财务数据,还有些小微企业为了避税而低报盈利水平。银行审核贷款时首先要审查借款人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以判断借款者的还款能力。由于小微企业财务数据不规范,导致银行获取小微企业真实经营情况的信息成本过高,进而难以向小微企业贷款。二是缺乏合格的抵押品和担保方。由于银行是负债经营,必须要控制好风险,在第一还款来源(小微企业)达标之后,通常还要求第二还款来源(抵押或担保)。小微企业由于资金实力比较薄弱,往往难以满足此类要求。三是违约风险相对较高。小微企业的不良贷款率为2.75%,比大型企业高1.7个百分点,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贷款的不良率更高,收益难以覆盖风险。四是小微信贷不具备规模效应,审核成本高。假设单笔信贷业务所花费的审核成本相对固定,那么单笔信贷规模越大,单位信贷资金的审核成本越小。由于单个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较小,银行为其提供贷款的审核成本相对较高。
(二)供给层面:小微金融供应商的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目前,小微企业主要从银行(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及民间借贷等渠道融资,其中银行是最重要的渠道,但其在服务小微企业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大型银行的经营管理方式难以满足小微企业对于资金“短、小、频、急”的需求。二是发放给小微企业的贷款期限多在1年以下,与小微企业平均2~3年的投资回报期并不匹配。三是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普遍上浮较大。据部分城市中小企业反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一般会比基础利率上浮30%~45%,且附加费用繁杂,导致小微企业最终融资成本一般在15%以上。四是银行对小微企业不良率的容忍度较低,特别是在当前信用违约事件频发的背景下,银行出于风控考虑对小微企业的惜贷情绪较强。
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资金互助社等具有金融服务牌照的机构在解决小微企业分散、短期的资金需求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其提供的融资利率偏高,有的甚至超过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4倍。如表1所示,近年来虽然小微企业贷款利率绝对值有所下降,但相对短期贷款基准利率的倍数变化不大甚至还略有上升。其中,小微贷款公司利率是基准利率的3倍多,而典当行、担保公司要求的利率最高(基准利率的5倍多),只有农村互助会互助金的利率较低。
民间借贷是正规金融体系以外的融资形式,也是小微企业获取资金支持的一大渠道。传统上,民间借贷大多发生在借贷双方都比较熟悉的领域内。而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民间借贷突破了传统地域上的限制,将更广泛空间的借贷双方连结在一起。不同规模的P2P网贷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据统计,P2P网贷平台数量已由2014年1月的657家增长到2018年6月的1800多家,巅峰时曾达到3400多家。P2P 网络借贷在撮合小微企业和资金供给方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诸多隐患——不少网贷平台管理不规范甚至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随着监管趋严,网贷行业“爆雷”不断,投资者避险情绪上升,P2P平台普遍面临赎回压力,短期内难以向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此外,严监管政策给小微企业融资也带来一定压力。受2017年以来严监管政策影响,以委托贷款、信托贷款为代表的影子银行大幅收缩,部分依赖影子银行提供资金的小微企业由于自身资质较差,在此形势下难以寻求到表内信贷支持。2018年以来,影子银行规模每月下降2000~3000亿元(见图1)。受此影响,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持续下降,2018年6月同比增速仅为9.8%,表明金融体系向实体经济提供资金的环境偏紧,而小微企业首当其冲会受到影响。
图1 影子银行体系大幅收缩
4
促进小微企业融资的政策实践及其影响机理
(一)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国际经验借鉴
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是个世界性难题,近十年来各国央行也在探索破解这个难题的办法。
1.欧洲央行
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欧洲央行采取了常规与非常规的货币政策行动以支持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其中常规货币政策包括降低所有主要利率,非常规货币政策包括固定利率全分配模式的再融资操作、提高再融资期限、抵押品扩容、降准及各种资产购置计划等。
2.爱尔兰中央银行
爱尔兰中央银行在2016年发布针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新规定,要求贷款方必须为中小企业借款人提供更高的申请流程透明度,如果拒绝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需书面说明理由;等等。
3.马来西亚国家银行
马来西亚国家银行以立法形式将普惠金融列为央行的主要功能之一,将“加强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纳入金融部门蓝图中,并倾心打造小微企业融资生态系统的五大支柱,包括金融基础设施、融资和担保计划、金融信息与救济通道、债务化解机制和宣传推广渠道。其中,金融基础设施包括小微服务章程、融资担保项目与征信系统,用以帮助小微企业更便捷地获得融资;融资和担保计划包括以较低的利率向目标企业(受金融危机和自然灾害影响、绿色和新兴行业)提供应急资金;金融信息与救济通道主要为小微企业提供信息与咨询服务;债务化解机制主要用于帮助陷入财务困境的小微企业进行债务重组、避免违约;宣传推广渠道主要是向小微企业提供关于融资来源、援助和资格要求方面的培训。此外,鼓励小微企业使用电子支付系统来提高生产效率,并作为信用担保公司的大股东督促其为无抵押品的优质小微企业提供担保。这些努力取得了成功,2003—2013年马来西亚中小微企业融资额增长了160%,同时不良贷款率由14.5%下降到3.8%。
(二)我国央行促进小微企业融资的政策实践
1.创新性地运用多样化的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力度
小微企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增长的长期活力,直接影响社会就业、民生等关键领域,其融资困局的解决有利于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自2017年以来,人民银行不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通过灵活运用多样化的货币政策工具,并创新性地在总量货币政策中嵌入了结构性调整功能,引导市场资金流向小微企业等薄弱部门(见表2)。
2.小微企业融资支持政策的作用机理
人民银行出台的小微企业融资支持政策密度大、力度强、创新多,笔者对其进行了梳理,并探讨其运行的机理。
一是利率。现代中央银行一般通过调控短期利率,利用利率期限结构向中长期利率传导,进而影响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与发达国家央行不同,我国央行主要通过贷款基准利率影响银行的贷款利率,银行对小微企业信贷利率一般在基准利率基础上浮动一定比率。由于民间金融是正规金融的替代市场,因此小微企业的民间融资利率往往与银行贷款利率变动方向一致。笔者通过分析2012年9月—2018年6月温州地区民间融资综合利率与央行短期贷款基准利率,发现二者相关性高达0.87,因而以降低贷款基准利率为代表的宽松货币政策一般会使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下降。但同时需推动银行资金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否则仅仅将贷款利率压低至均衡水平之下只会使小微企业面临的信贷配给问题更为严重。这是因为,在较低贷款利率水平下,一些效率较低的大中型企业也能够承担这种利息成本,且具有政府隐性担保并能为银行创造中间业务收入,也是银行争取的优质客户,因而在信贷额度一定的情况下银行可能更倾向于给这些企业提供贷款,从而加剧小微企业信贷配给问题。对此,需要在降低贷款基准利率的同时,放宽对银行信贷规模的控制,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在不存在或较少存在信贷配给的情况下,降低利率有利于增加小微企业信贷量,而提高利率的效果则相反。
二是定向降准。定向降准是近年来实行的新型货币政策工具,既增加了市场流动性又能引导商业银行向“三农”和小微企业发放贷款,可谓一举两得。自2014年我国首次实行定向降准政策以来,又进行了多轮定向降准,在引导资金向小微企业倾斜上取得一定成效。2018年3月末,我国金融机构超储率仅为1.3%,处在历史较低水平。在此背景下,降准所释放的流动性能改善商业银行的资金面,降低其资金成本,很具吸引力。而商业银行享受定向降准的要求是必须满足央行规定的小微企业贷款投放要求,这为小微企业贷款增长提供了较大激励。如图2所示,2014年2—4月、2015年2—10月和2017年9月是定向降准的密集时段,在央行宣布或实行定向降准之后,小微企业信贷增速相对于大型企业出现上升,说明定向降准政策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从各类银行在小微企业贷款中的占比也可以看出定向降准对于银行的激励作用。由于定向降准更多惠及城商行和农商行,因而这两类银行在小微企业贷款投放上表现得更为积极。如图3所示,受定向降准影响,城商行和农商行在小微企业贷款中的占比由2015年一季度的约20%分别上升至2018年一季度的23.2%和26.3%,上升了3.2个和6.3个百分点,而国有商业银行所占比重由35%下降至31.3%,股份制商业银行由22.9%下降至18.2%,分别下降3.7个和4.7个百分点。
图2 小微企业与大型企业贷款余额增速之差
数据来源:wind,并对数据进行了变频调整
图3 各类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中所占的比重
数据来源:wind
在经历了数次降准、增量操作中期借贷便利(MLF)之后,当前银行体系的超额储备已较为充足,但如何保证降准资金真实流向小微企业是央行和相关监管部门需密切关注的问题。由于银行在获得资金后有将资金贷给盈利更高部门的冲动,若要确保降准成效,需强化对资金流向的考核,保证小微贷款统计指标的真实可靠,并尽量放大降准资金创造小微贷款乘数的能力。
三是再贷款政策。近年来,我国外汇占款增长缓慢,不能满足存款不断增加所引致的对新增基础货币的需求,使得再贷款的重要性重新提升。当前我国再贷款工具种类较多,除一般再贷款外,还创新推出了常备借贷便利(SLF)、中期借贷便利(MLF)等工具。传统上,MLF并无结构性调整功能,但近期央行扩大了其担保品范围,使得MLF具有了结构调整的功能,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激励银行增配较低评级的信用债,降低信用利差,引导资金流向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其他一些再贷款工具近年来也发挥着较大作用,比如支农与支小再贷款便是向金融机构发放的专门用于发放“三农”和小微信贷的再贷款。这种定向调控的再贷款政策能缩短货币政策传导链条,从而更精准地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今年6月25日,《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要求加大货币政策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聚焦单户授信在5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信贷投放,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再贷款政策支持小微企业的力度进一步加强。此外,再贷款通常需要抵押品,而被纳入抵押品范围的资产流动性将会提升,流动性溢价将下降,使之更受金融机构追捧。将小微企业债和小微企业贷款纳入MLF合格抵押品范围,将增加金融市场对小微企业债和小微企业贷款的青睐,有望降低融资成本。
四是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MPA是构建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的重要举措,能弥补货币政策在实现金融稳定目标上的不足。MPA的评估结果与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资格等挂钩,对商业银行具有较强的约束力。信贷政策执行情况是MPA考核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的信贷政策评估与央行资金运用评估均涉及对小微企业贷款的考核。《意见》要求改进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增加小微企业贷款考核权重,这将更好地督促银行将资金贷给小微企业。
5
政策建议
第一,合理把握去杠杆的节奏和力度,防止小微企业融资环境骤然变紧。过去几年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大幅膨胀,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积聚了不少风险,但也为小微企业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支持。如果金融监管政策收得过快过紧,可能引发小微企业的流动性危机。
第二,加强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建议整合市场监管、税务、海关等部门的企业运作信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减少金融机构在授信过程中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货币政策所释放的资金能够顺畅地传导至小微企业。
第三,鼓励发展金融科技,甄别真正优质的小微企业。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手段能帮助商业银行解决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风控难等问题,助力其开拓小微企业信贷业务。例如,中国平安旗下的金融壹账通可将银行和中小企业连接起来,借助大数据风控模型、微表情等技术,部分解决了中小企业无抵押物、无审核过的报表、可持续盈利能力存疑等导致银行恐贷、惜贷的难题。
第四,协同发力,综合施策。对于小微企业风险较高、资金实力较弱等问题需要综合施策。建议进一步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降低小微企业税费负担,增加对小微企业的补贴力度,扶持小微企业发展。今年9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有利于激励金融机构发放小微贷款,降低小微信贷利率。此外,财政部联合20家机构共同组织发起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并加快出资到位、为小微企业提供担保,也是多部门协同发力的举措。在相关部门政策合力下,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有望更好地得到解决。
编辑 白若云 何子晴
来源 《债券》2018年第9期
审校 田雯
监制 朱霜霜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留言可换奖品:每月累积留言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得到我们寄送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份。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金融科技、财富管理、金融监管、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中国财富管理报告》《金融科技二十讲》等一大批具有重要学术和政策影响力的产品。
2016年,研究所入围《中国智库大数据报告》影响力榜单列高校智库第4位,并在“中国经济类研究机构市场价值排行榜(2016)”中名列第32位。
国际货币网:www.imi.org.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事单位申请、
学术研究和会议合作
联系方式: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