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IMI锐评 | 中国经济增长平稳 资本市场改革在路上

IMI IMI财经观察 2020-08-21

10月14日,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刘士余到中信建投证券公司北京东直门南大街营业部调研,与部分私募基金代表和个人投资者座谈,就一些具体措施进行了讨论,听取投资者对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稳定的意见建议。同日,易纲行长在2018年G30国际银行业研讨会就中国经济与贸易摩擦问题进行了发言,并对社会各界关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回答。货币当局如何看待中国目前经济形势?如何为近期货币政策定调?刘士余主席所称“A股的春天”又应怎样解读?“竞争中性”原则将怎样指导国企改革?

就上述问题,本文特将IMI研究团队成员的观点整理如下。

以下为文章全文:

1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稳定,内需将主导中国经济增长

易纲行长在14日讲话中指出,"关于中国经济,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稳定,预计今年能够实现6.5%的目标,也可能略高。"

中银香港首席经济学家、IMI学术委员鄂志寰指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略有放缓,但经济结构持续改善,宏观政策措施稳步推进,经济运行的韧性明显提升,中国经济虽然面临持续不断的外部压力,但其发展前景依然稳健乐观。2018年二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速为6.7%,尽管低于一季度增速,但预计全年仍然可以实现6.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高质量发展的首要特征是消费持续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一方面,制造业投资增速持续回升,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成为主要的贡献项目,另一方面,今年首8个月,民间投资同比增长8.7%,比全部投资快3.4个百分点。IMI研究员甄新伟也认为,今年我国A股市场整体走势,并没有完全、充分地反映我国今年经济平稳转型及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成效。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速为6.8%,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GDP速增仍保持在中高水平上和窄幅波动范围内,预计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速仍值得期待。面临对外出口、国内投资较大下行压力,我国居民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度已接近80%,为未来经济转型提质置换了更大空间。总体上我国经济已从去杠杆过渡到稳杠杆阶段。

2

贸易摩擦负面影响中国经济

易纲行长在14日讲话中指出,"关于贸易摩擦对中国的影响。中国的出口产品中,外资企业的出口占比较大,约占45%。民营企业出口占比也很高,几乎达到45%。国企出口的占比仅为10%。上述结构也可以推断出贸易摩擦和征收关税对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影响。"

鄂志寰认为,出口受到中美贸易摩擦的直接影响将逐步显现,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出现增长放缓局面,全年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可能是负值。事实上,中美经贸摩擦升级和持续带来的冲击首先会表现在外贸领域。截至2018年9月,新出口订单连续7个月下降,进口指数也在2018年5月后再次持续下行。

3

经济发展、股市改革、引入长期资金供给,稳预期迎接A股春天

10月14日,证监会主席刘士余与股民座谈时表示,A股市场的春天不远了。今年以来我国A股市场整体表现不尽如人意,特别是10月初以来首个工作周,仅上证综指就分别出现3.72%、 5.22%下跌,对A股市场投资者信心造成较大影响。

甄新伟认为,“稳预期”将是市场有关部门工作的重点,也是这次刘士余主席座谈所透露的信号。稳预期既是A股市场完全、充分地反映我国实体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前提,又是迎接我国A股市场春天的重要保障,还是今年7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六稳”重要内容之一。

事实上,除宏观经济形势的稳健,我国A股市场今年对外开放提速,国际化明显提升,同时纳入了MSCI指数和富时指数,也即将开通沪伦通等,且今年职业年金入市,都为A股市场注入了新活力。

关于稳预期,一是稳“经济发展预期”。要正确解读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和取得的重要成就。今年国内外政治经济热点事件频发。首先是全球贸易体系面临重大调整压力。美国主动挑起与我国的贸易战,对此各种解读满天飞,触动着A股市场投资者的神经。其次是新兴市场国家汇率大幅贬值,对人民币汇率较大外部贬值压力。三是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前期大幅快速上升趋势得到根本性遏制,重回市场理性,房产的财富效应同样扰动着我国居民的未来心理预期。A股投资者的“心理预期”不稳情况下,往往对政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扩大外资市场准入、保护知识产权等长期趋势型利好认识不充分。综上,建议加强对A股投资者经济形势国情教育,正确引导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合理预期。

二是稳“股市改革预期”。要加强我国A股市场长效机制建设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乃至酝酿过程中的公开透明。改革与发展,始终是我国A股市场的永恒主题。近30年来,我国A股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然也存在不少问题等。监管部门近两年对资本市场出现的问题强处理、强监管是十分必要的,但我国A股市场机制体制下一步如何完善,如何通过制度化、市场化方式应对类似问题,市场投资者对未来改革没有形成合理预期,对当前资本市场整体表现也会产生较大不利影响。我国A股市场的改革需主动公开透明,并注意做好与投资者之间的沟通。

三是稳“资金供给预期”。要为我国A股市场持续输送更多长期资金。资金稳,则市场交易稳。A股市场的长期稳定,需要“压舱石”,即长期资金。我国A股市场发展虽然时间不短,但包括养老金和寿险资金在内的长期资金仍然供给不足或投资行为短期化。功夫在诗外,我国应当大力发展养老金、寿险资金和外国资金等,培养长期价值投资理念。

总之,当前美国经济强劲复苏,美元仍处加息通道,今明两年仍会将对其他国家货币汇率构成较大压力,我国A股市场短期内可能还会面临考验。但相比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我国经济综合实力和宏观调控能力均较强,外汇储备也较充足,具有更强比较竞争优势以及对应外部经济压力的资源,这些因素应当在A股市场走势中得到充分体现。

4

加强监管而非简单“救市”,引导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除了给予市场信心以外,IMI研究员杨望认为此次会谈是关于资本市场改革进一步广泛听取意见,有关建议将纳入到即将推出的政策中。他指出,此次座谈会释放两个重要信息,一是强调发展私募基金力量,引导长线资金入市,以缓解市场暴涨暴跌的非理性趋势和极端操作。二是加强“监管”而非“救市”。此次股价暴跌,是在去杠杆已经初见成效的背景之下,因而即使资本市场价格大幅下降,产生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不大,因而有关部门更多关注于长期改革,而非短期救市。经济下行趋势中逆周期管理的政策效果需要时间的积累,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也是长期的趋势,证监会将继续加强监管并且优化改革力度和方案,促进市场未来向好发展。

5

中国货币政策维持稳健中性,与财政政策协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易纲行长从M2、社会融资规模增速的角度论证,中国的货币政策维持稳健中性。鄂志寰指出,截至2018年10月,人民银行四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中性。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随着资管新规细则的相继落地,银行表外资产大量回表,未来将主要依靠表内信贷投放去支持实体经济。由于准备金的机会成本1.6%低于MLF的成本3.3%,因此降准置换MLF可以降低银行表内资金成本,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利于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支持。降准可以拉长银行负债期限,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有助提振市场信心和风险偏好,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风险资产的表现。除此以外,中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的”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提升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方面的作用空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有效配合也将释放更大的促进效应,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IMI研究员李虹含指出,近期降准为央行短期为平衡汇率稳定、货币政策关系所采取的权宜之计,但当前我国仍然面临较大的资本外流压力,在外汇储备频创新低的情况下,未来无疑仍然需要以MLF、SLF等市场操作组合拳进行基础货币的对冲,平衡市场流动性。未来货币政策调控实施的预测主要有四个:

1.“三元悖论”下的货币政策选择中央银行将高度关注汇率因素;

2.中央银行流动性管理与货币政策调控势必将新型货币政策工具、传导机制相结合;

3.货币政策操作将更加注重灵活性、差异性、区域性与针对性,疏通货币政策影响微观经济主体的路径;

4.在实体经济难趋好转、支持金融去杠杆等中国经济现实情况下继续使用MLF、SLF等货币政策操作的预期强烈,不会轻易实施加息或提准操作。

6

如何实现国企“竞争中性”

10月14日,易纲行长在2018年G30国际银行业研讨会中提到,“考虑以‘竞争中性’原则对待国有企业”。这可能是我国高层首次公开提及“竞争中性”原则。随后,15日,国资委新闻发言人也表示,我国国企改革目标就是建立独立市场主体,国企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一样参与市场行为,这与“竞争中性”原则一致。IMI研究员王剑指出,事实上,我国过去几轮国企改革,明确产权、剥离“三供一业”、考核盈利、制约预算软约束等措施,均和“竞争中性”原则是高度一致的。但截止目前,我们的改革成果仍然与“竞争中性”原则有一定差距,国企在实际经营中确实受到一些特殊待遇,比如融资方面,即使并没有任何文件要求这种待遇。当然,“竞争中性”原则也不一定完全照搬到我国,也需要结合国情,参考“竞争中性”原则,制定下一步的国企改革方案。

按照此原则,大的方向,首先还是尽可能划分竞争性业务和其他业务,把市场的交给市场;其次,还是要把政府“有形的手”装到笼子里,在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时,权利必须有明确的边界,不能为了延续企业而无限调动资源。并建立严格的审计和检查制度,保障政府行为的合理约束。

附:什么是“竞争中性”?

“竞争中性”原则最早由澳大利亚于1996年提出,随后在2011年开始,OECD发布一系列报告,进一步阐述了“竞争中性”原则的实现路径,主要是对国企股东——政府的行为约束,以切实保障国企不会得到超过其他所有制企业的待遇(包括在债权融资、股权融资、税收、监管、政府采购等方面),同时也保障国企不会承担政府的额外成本(要给予合理补贴)

观点整理 田雯

编辑  邵嫣然

审校  田雯

监制  朱霜霜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锐评 | 关于央行降准的几个重要问题探讨
锐评 | 中国步入“再通胀”了吗?
IMI锐评 | 政治局会议解读:“稳”字当头
IMI锐评 | 央行顺水推舟,人民币贬值无近忧

锐评|央行定向降准的全方位再认识——IMI研究团队为你解读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留言可换奖品:每月累积留言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得到我们寄送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份。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金融科技、财富管理、金融监管、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中国财富管理报告》《金融科技二十讲》等一大批具有重要学术和政策影响力的产品。


2016年,研究所入围《中国智库大数据报告》影响力榜单列高校智库第4位,并在“中国经济类研究机构市场价值排行榜(2016)”中名列第32位。

国际货币网:www.imi.org.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事单位申请、

学术研究和会议合作

联系方式:  

010-62516755 

imi@ruc.edu.cn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