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 | 夏乐:当货币拥抱数字技术
早在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就成立了法定数字货币的专门研究小组,以论证央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可行性;2015年开始,央行又开始对数字货币领域的一些重点问题开展调研并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报告。 2017年,中国人民银行在深圳正式成立数字货币研究所,人民银行科技司原副司长姚前出任所长。
人民日报发表了IMI特约研究员、西班牙对外银行研究部亚洲首席经济学家夏乐以“当货币拥抱数字技术”为题的文章。
以下为文章全文:
国际清算银行最近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全球大多数央行都在研究发行数字货币,瑞典、乌拉圭等少数国家的央行已进入试点阶段,一些央行还就此展开了合作项目。
数字货币令全球央行如此重视,主要是考虑到“去现金化”趋势的需求。纵观货币发展史,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再到以国家信用为背书的纸币,人们总是青睐那些支付更为便利、币值更为稳定的货币。现在,移动支付技术凭借无与伦比的便捷性,成为很多人的首要支付手段,这对以现金为代表的传统货币形式带来了巨大挑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认为,当货币面临“历史性转折”之际,各国央行应考虑发行数字货币。
与去中心化的比特币不同,目前各国央行研究试验的数字货币,实际上是“数字化的法币”,也就是现金替代品。未来的法定数字货币,更像是个人手机上安装的电子钱包,或直接连接央行,或连接央行监管运行的支付机构,或两者兼有。利用这个电子钱包,人们可以进行“点对点”的支付,就像使用现金一样。
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可以适应当前社会的不少需求。首先,它对金融普惠性有着重要的正面作用,无额外收费令低收入人群受益。目前,人们使用移动支付手段,需直接或间接承担成本并受到限制。如支付金额超过一定限额时,需向银行和支付服务商付费。低收入人群显然更倾向于现金交易来避免额外成本。不过,随着“去现金化”趋势的日益明显,取现也变得困难起来。以瑞典为例,2016年其现金流通量仅是2012年的2/3。法定的数字货币就可以弥补这一不足。
其次,它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隐私保护。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用户的消费行为和偏好被服务商一览无余,这对个人的隐私保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则可以实现可控的匿名性。如果消费者使用央行数字货币进行小额交易,就无需经由商业机构之手而直接在央行系统上完成,这在很大程度上类似于现金交易,从而保护个人隐私和避免支付信息泄露。此外,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还可以有效解决信用背书的问题。
当然,央行发行数字货币面临一系列挑战,这也是大多数央行对于发行数字货币仍保持审慎的原因。例如有人可能利用数字货币支付的便捷性和对隐私的保护,从事洗钱、行贿等违法活动。同时,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可能令金融市场变得更加敏感,进而对金融稳定乃至日常货币政策操作带来冲击。
未来,金融科技的进步可以为各国央行发行数字货币提供多种解决方案。各国央行可以根据需要扬长避短、审慎设计,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当货币拥抱数字技术,或许会成就央行的华丽转身。
编辑 庞峥琦 甄莹莹
来源 人民日报
审校 田雯
监制 董熙君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留言可换奖品:每月累积留言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得到我们寄送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份。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宏观经济、金融监管、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国际货币论坛、货币金融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等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天府金融指数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中国财富管理报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国际货币网:www.imi.org.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事单位申请、
学术研究和会议合作
联系方式: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