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读史 | 跑马崇祯:预言了明朝灭亡的钱币(一)
编者按
《IMI财经观察》每周末带您聆听名家解读中外金融的发展兴替和制度演变,在史海钩沉之中领略大金融的魅力!由中国钱币博物馆研究信息部主任、中国钱币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博物馆协会钱币与银行博物馆委员会秘书长王永生撰写的《三千年来谁铸币:50枚钱币串联的极简中国史》已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由8个章节、50个专题组成,从最早的贝币开始,最后以人民币结尾,跨越三千多年。以中央政府铸造的钱币为主,另外也挑选了地方政府、农民起义军甚至是反叛者铸造的钱币,地域上兼顾到了新疆、西藏以及台湾等边疆地区。除了行用钱之外,也收入了反映民俗文化的供养钱和“花钱”。每枚(种)钱币独立为一个专题,全书按照时间顺序,将五十个专题归属为八个章节,每个章节都有一个主题。每个专题六千字左右,随文配有拓图,另外有16页精美的彩图。这是作者在完成《中国货币史话》四本系列作品之后,又撰写的一部钱币学专著。
本文为系列第二十一期,对应原书第六章第三十四节内容,讲述记录了一种预言了明朝灭亡的钱币——跑马崇祯。
以下为本期连载的内容:
一、“跑马崇祯”钱
“跑马崇祯”是明朝最后一种年号钱“崇祯通宝”钱的一种。崇祯通宝钱在我国古代铜钱中,以版别复杂而著称。这种复杂性主要是表现在钱币的背面,钱币的正面就是楷书“崇祯通宝”四个字对读,既简单又标准划一,几乎没有变化。但是,背面却是千变万化,花样百出。其中尤其是面值为小平、折二、折五三种钱币背面的文字,最为繁杂混乱,有记重、记天干、记铸局、记铸地、记铸局兼记值、吉语等种类,名目繁多,举不胜举。而最不可思议的是,还另外有一种背面没有文字的小平钱,直径23.55毫米,厚0.60毫米,重2.5克,这是标准的小平钱的尺寸和重量。但是,它的特殊之处是在背面穿孔的下方,铸有一个奔跑的马的图案,俗称“跑马崇祯”钱。
在崇祯通宝钱背面穿孔的下方,为什么会铸造一个跑动的马的图案呢?史书中对此钱没有记载,今人也无从考证。因此,历史上就留下了很多种解释。有人说是因为崇祯皇帝属马,铸一马的图案是为了表示纪念。这种解释几乎无人相信,因为当时明朝即将亡国,因此大家更愿意将它与明朝的灭亡联想起来。这就像东汉末年灵帝铸造“四出五铢”钱一样。所谓“四出五铢”钱,是因为钱的背面有四道斜纹,分别由穿孔的四角直达外郭,因此称为“四出文”。灵帝铸造的四出五铢钱虽然比一般的东汉五铢钱都要精良,文字、轮郭都很严整、深峻,非常美观、漂亮。但是,因为当时黄巾起义余波未平,东汉政权正危机四伏,社会舆论于是就将钱币上出现的变化与国运联系起来,认为钱币背面的四出文是分崩离析的凶兆。传说此钱一出,财富必将循四道而流布四海,天下必将大乱。后来果不其然,发生了董卓之乱,东汉灭亡,紧接着就出现了军阀割据、三国鼎立的局面。按照这种逻辑推理,崇祯年间的明朝,本来就已经内忧外患、危机重重。正当这个时候,在钱币的背面又出现了一个马的图案,这必定会被认为是个凶兆,预示着明朝即将灭亡,并且暗示明朝的灭亡和“马”似乎有着某种联系,因此,民间有所谓“一马乱天下”的说法。二、对“一马乱天下”的解读
为什么要说“一马乱天下”?明朝的灭亡和马有什么关系呢?又到底是那匹马乱了明朝的天下?
如果按照解读东汉“四出五铢”钱的逻辑来看,正处乱世的“跑马崇祯”钱,不但预言了明朝的灭亡,还暗示明朝最后的灭亡还和“马”有一定的关系。只不过不是“一马乱了朱家的天下”,而是先后有两匹“马”,不但搅乱了朱家的天下,还搅乱了明朝复国的希望。1.第一匹是闯入北京紫禁城,颠覆了大明江山的马关于这匹马,民间流传有个故事,说的是崇祯十七年(1644)的新年刚过,崇祯皇帝就做了一个梦,梦中看见一匹马穿过紫禁城进入了皇宫。他不明白这有什么寓意,就向大臣请教。有位大臣听后大惊失色,说城门中有匹马,是个“闯”字,这暗指当时闹得正凶的号称“闯王”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马经过紫禁城进入皇宫,意味着李自成将率领起义军攻入北京,建议朝廷迁都南京,避其锋芒,以图将来再消灭流寇。崇祯皇帝听后非常不高兴,说他妖言惑众,居心叵测,当即就被锦衣卫收监了。这时赶紧有别的大臣出来圆场,说皇上做梦看见马是天下臣民的福分,这是祥瑞、吉兆的预兆,表示的是“出马得胜”,这时派兵进剿,一定很快就能平定流寇。这虽然只是一个传说,但是却形象地揭示了明朝末年腐败的政治生态环境:朝廷上敢于直言的大臣,只是因为不符合皇上的意愿,便身陷囹圄。这就迫使别人只能见风使舵,用皇帝爱听的谎言来求得自保;崇祯皇帝因刚愎自用且疑心过重而自毁长城,最后只能成为孤家寡人而吊死煤山;不堪明朝苛捐杂税的底层民众,都期盼着“闯王”李自成尽快进京,解救他们。这个流传的故事,实际上就反映了明朝末年社会上的民心所向。这里我们首先要弄清楚李自成为什么会被称为“闯王”?据史书记载,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是陕北米脂人,因为家境贫寒,早年曾在银川当过驿卒,就是驿站里的兵卒。后来明政府因为财政吃紧,就裁撤了西北地区的一些驿站。失业后的李自成于是就参加了被称为“闯王”的高迎祥领导的一支起义军。李自成因为当过驿卒,比起义军里大部分只知道种田的农民见过些世面,加之他作战时勇猛而有谋略。在高迎祥死后,就被部众推为首领,续称“闯王”。“闯王”的本义应该是指作战勇猛,富有闯劲。虽然它最早是指高迎祥,但是李自成继承“闯王”的称号之后,随着起义队伍的壮大和声势的传播,“闯王”就逐渐成了李自成的专有称号。当时中原灾荒严重,饥民遍野,社会矛盾极度尖锐。李自成接受李岩的建议,提出的“均田免赋”的口号,获得了广大农民的欢迎,部队很快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起义军中的主力军。社会上当时广泛流传着“迎闯王,不纳粮”的民谣。一时之间“闯王”仿佛就成了能救万民于水火的大救星。凭借着这股声势,李自成于1641年正月攻克洛阳,杀死万历皇帝的儿子福王朱常洵,从后花园弄出几头鹿,与福王的肉一起共煮,名为“福禄宴”与将士们共享,自称“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当时明朝正集中全力在山海关外抗击满清的进攻,无力围剿起义军。于是,李自成就于1643年正月在襄阳称新顺王,10月,攻破潼关,占领陕西全省。1644年正月在西安称帝,建国号“大顺”,改年号为“永昌”。2月李自成亲率起义军开始东征,渡过黄河后连续攻下汾州、阳城、蒲州, 3月13日攻克太原,4月7日攻占宁武关,11日,大顺军开进宣化府,“举城哗然皆喜,结彩焚香以迎”。崇桢急调辽东总兵吴三桂等入卫京城,并号召在京勋戚官僚捐助饷银。4月21日李自成抵达居庸关,明军不战而降,农民军直抵北京城下。已经毫无士气的守城官兵,遂放弃抵抗,打开城门,向“闯王”的军队投降。李自成在太监的引导下,从德胜门进入北京城,经承天门步入内殿。这个时候的紫禁城内,大臣们都已逃散,只剩下了孤家寡人的崇桢皇帝。他眼见大势已去,就出紫禁城后门,在煤山自缢身亡,史称“甲申之变”。立国276年的明朝,就这样被闯入北京城的这匹“马”给踏灭了。书籍介绍
在中国三千多年的历史中,出现过的钱币浩如烟海,但是,总有一些钱币,会是那个时代最好的见证者,比如秦代的半两、汉代的五铢、唐朝的开元通宝、宋代的交子、清代的道光通宝……这一枚玫钱币,看起来虽然很小,但它所承载、记录、见证和包含的内容却非常丰富多彩。这50种钱币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折射了一个时代,串联了三千多年的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历史的新视角。
作者简介
王永生,1966年9月出生,副研究员,现任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直属事业单位中国钱币博物馆研究信息部主任、中国钱币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博物馆协会钱币与银行博物馆委员会秘书长。
在中国货币史、中外货币文化交流、白银的货币化、丝绸之路东西文化交流史、中亚历史及民族史领域有一定研究,在国内外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4篇获“中国钱币学会优秀学术成果金泉奖”。出版学术专著6部,策划指导1部大型纪录片、1次丝路科考活动。
目录
第一章 货币的起源及统一
1 抱布贸丝:货币的起源 003
2 布刀圜贝:先秦四大货币体系 017
3 半两钱:承担了统一使命的货币 030
第二章 汉五铢标准的确立及影响
4 五铢钱:使用时间最长的货币 045
5 白鹿皮币、白金三品:汉武帝的敛财手段 058
6 马蹄金、麟趾金:特殊形制的金币 068
7 一刀平五千:斩断了王莽改革事业的金错刀 079
8 汉佉二体钱:东西方货币文化的最初接触及相互影响 091
9 钱币三国:钱币版三国演义 102
第三章 唐通宝钱制的创立及影响
10 开元通宝:开启了中国货币的新时代 117
11 得壹元宝、顺天元宝:见证了“安史之乱”的钱币 128
12 乾元重宝:为平定安史之乱铸造的货币 138
13 大历元宝、建中通宝:唐军坚守西域的实物见证 149
14 会昌开元:记录了佛教最大一场劫难的钱币 161
15 高昌吉利:文化融合的产物 173
16 粟特青铜钱:丝绸之路上的圆形方孔钱 184
第四章 两宋复杂且繁盛的钱币文化
17 淳化元宝:最早的御书钱 199
18 祥符元宝(通宝):记录了最后一场封禅闹剧的钱币 209
19 熙宁元宝、元丰通宝:见证了王安石变法的货币 220
20 崇宁通宝、大观通宝:艺术水准最高的钱币 232
21 纯熙元宝:记录了南宋孝宗诸多无奈的钱币 243
22 嘉定铁钱:钱文最为繁杂的货币 254
23 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265
第五章 辽夏金元的铸币
24 辽钱:笼罩在迷雾中的钱币 279
25 西夏钱币:见证了一个被尘封近千年的王朝 290
26 承安宝货:最早的银币 301
27 供养钱:元代特有的一种钱币 312
28 元钞: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纸币 325
29 元末起义军钱币:不幸被应验的咒语 336
第六章 明代落后的币制
30 洪武通宝:重农轻商的“洪武型体制”的见证者 351
31 大明通行宝钞:一种落后的纸币制度 362
32 隆庆通宝:见证了中西方贸易的钱币 372
33 永历通宝:记录了郑成功“反清复明”大业的钱币 382
34 跑马崇祯:预言了明朝灭亡的钱币 393
第七章 清代变革中的币制
35 准噶尔普尔钱:形制异样、命运多舛的钱币 405
36 新疆红钱:体现了乾隆皇帝治疆策略的钱币 416
37 乾隆宝藏:见证了一场货币战争的钱币 431
38 道光通宝·八年十:唯一成功铸造的大钱 441
39 咸丰朝的钱钞制: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币制 452
40 元宝(银锭):中国特有的“银币” 464
41 寿星银饼、漳州军饷:中国最初的仿铸银币 477
42 光绪元宝:最早的机制银币 489
43 足银壹钱:左宗棠为新疆设计的银币 501
44 “饷金”金币:我国唯一的金币 512
45 中国通商银行兑换券:我国最早的银行兑换券 523
46 状元及第:记录了古代科举制度的民俗钱 537
第八章 现代币制的逐步建立及完善
47 袁大头:最初的国币 551
48 色章果木:十三世达赖铸造的金币 562
49 法币改革:现代纸币制度的初步建立 573
50 人民币:人民的货币及其国际化 585
文章整理 孟源祎
图文编辑 李锦璇
责编 金天、蒋旭
监制 朱霜霜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留言可换奖品:每月累积留言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得到我们寄送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份。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宏观经济、金融监管、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国际货币论坛、货币金融(青年)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IMF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金融科技公开课等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天府金融指数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宏观经济月度分析报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2018年,研究所荣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院属研究机构奖,在182家参评机构中排名第一;在《智库大数据报告(2018)》中获评A等级,在参评的1065个中国智库中排名前5%。
国际货币网:http://www.imi.ruc.edu.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事单位申请、
学术研究和会议合作
联系方式: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