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丨王永利:信用货币辨析(一):问题的引出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王永利 Author wang yongli
货币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以货币为核心的金融活动和金融体系,绵延数千年仍生生不息、不断演变,对人们的生存生活、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么,货币的本质定位与核心功能是什么?信用货币是如何投放出来?信用货币有何优势与风险隐患?货币政策如何做到科学合理?对此,IMI学术委员、深圳海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银行原副行长王永利将从即日起,划分九个部分分期推出专栏,系列连载文章《信用货币辨析》。本期为前言,旨在说明信用货币辨析等问题提出的缘由。
以下为文章全文:
货币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以货币为灵魂与核心的金融活动和金融体系,包括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的发展和演变,绵延数千年仍生生不息、充满活力、不断演变,对人们的生存生活、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但货币金融又成为社会资源转移与配置的重要手段,成为财富获得与价值储藏的重要方式,因此产生的种种诱惑也经常使得货币金融突破应有控制,引发严重的货币金融危机,造成剧烈的经济社会动荡。货币金融似乎融“天使”与“魔鬼”于一体,充满神秘与魔力,对人们的生存生活以及社会的运行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在货币从实物货币蜕变成为信用货币之后,表现的就更加突出。
在货币发展史上,一个极其重要而又没有得到准确认知和足够把握的变革,就是从商品实物货币(包括金属本位制纸币)转化为完全脱离实物的国家信用货币。这一变化,看似是不经意间的自然选择和进化,实际上却是货币体系一个极其深刻的飞跃和裂变,对货币金融的运行方式、运行体系、作用发挥等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
但这重大变革并未得到充分揭示和准确认知与把握,时至今日,很多人对货币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实物货币以及货币现金直接收付清算的阶段,对货币的本质定位与核心功能、信用货币缘何而来,是谁的信用,如何投放和运转,存在哪些优势和隐患,需要如何管控以趋利避害等,知之甚少。甚至在货币理论上,世界范围内也并没有阐述清楚,由此给货币的认知与管控带来越来越严重的混乱与扭曲、问题与风险,成为金融危机的重要根源之一。
进入信用货币阶段,在货币功能得以更大发挥、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不断加大的同时,由于对信用货币的认知和把控不到位,零利率、负利率、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不断蔓延,负收益率产品规模不断扩大,致使货币的负面隐患不断积累,各类金融危机不断爆发,全球金融风险不断加大难以消除,也让人们对国家集中管控的信用货币(亦称主权货币或法定货币)体系的诟病与怀疑不断加深。
早在上世纪60年代,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耶克就力推“货币的非国家化”。其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试图推出与主要国家货币一篮子结构性挂钩的超主权世界货币(SDR)等,但都没有获得成功,SDR只是成为IMF成员国政府间一种特殊的储备资产。
1999年,由德国、法国等欧盟国家法律许可,推出了替代成员国家原有货币的多国家统一货币——“欧元”。有人曾认为欧元是超主权货币,但实际上欧元只是成员国法律认可、主权保护的共同的主权货币或法定货币,拥有唯一的欧元中央银行,完全替代了成员国的主权货币——欧元不能与成员国原有法定货币同时并存!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相继爆发后,有人再次把危机根源指向了国家信用货币体系,并开始运用新的信息技术,比照黄金的原理,运用“区块链”技术,设计“去中心、点对点支付、分布式验证与记录”全新的加密货币体系,并于2009年1月3日正式推出“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体系”(Bitcoin: A Peer to 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这在互联网技术与货币体系探索上产生了很大震动。
在比特币基础上,2013年又有人推出了以太坊区块链以及“以太币”,并配套推出智能合约及ICO(首次数币发行)等,大大拓展了数字货币的使用场景,推动比特币、以太币等网络“加密数字货币”的价格快速上涨,一度让很多人极度推崇,认为这将颠覆和取代法定货币和传统金融。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产生并运行于去中心化高度封闭的区块链体系、缺乏足够法律保护与财富支持的“数字货币”,暴露出效率低、高耗能、难监管、价格大起大落等诸多问题,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其难以成为真正的货币。
之后,为保证货币币值基本稳定,有人利用区块链技术,推出与一种法定货币等值挂钩的数字“稳定币”(如USDT、GUSD等),甚至设计与多种(一篮子)法定货币按比例综合挂钩的数字“稳定币”(如eSDR、Libra等),以及STO(Security Token Offering,证券通证发行,一种资金募集方式)等。
从2014年开始,不少国家的央行也宣称要推出央行数字货币(CBDC)或法定数字货币。但央行数字货币到底是法定货币的数字化,还是像比特币一样全新体系的网络加密币,并不清晰。实际上,开始阶段各国央行很大程度上都是要比照比特币、以太币,运用区块链技术推出央行主导的数字货币。因此,也一度为比特币、以太币等网络加密数字货币提供了很大的加持,增强了其社会影响力。很多人认为,央行之所以急于推出自己的数字货币,就是因为比特币、以太币等新的数字货币给央行法定货币带来了巨大冲击和压力,说明比特币、以太币等具有强烈的货币属性和巨大的投资价值。
2018年委内瑞拉政府甚至宣称运用以太坊区块链技术成功发行了以石油作为价值支撑的数字货币——“石油币”,其作为全球首个政府发行的数字货币,一时间也产生了不小的轰动效应,但并没有发挥什么实际作用,很快就被人们遗忘了。
另外,还有不少国家为数字货币投入很大人力物力,但一直没有真正推出。
之后,随着比特币等网络“加密数字货币”问题的暴露,越来越多的国家央行认识到,比照比特币、以太币设计央行数字货币,存在“去中心”与“央行主导”的逻辑冲突,可能走上了歧途,因此纷纷弱化了对数字货币的热情。但中国央行持续推进央行数字货币的研究,在Facebook于2019年6月18日发布Libra白皮书之后,中国央行随即发布消息称,中国央行数字货币或电子支付工具(DC/EP,DigitalCurrency/Electronic Payment)属于法定货币的数字化,将主要替代流通中现金M0,继续采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二级运营体系,并且已经“呼之欲出”了。这让世人普遍相信,中国央行将成为全世界率先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央行,将抢占数字货币领域的先机和控制权,并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综上,现在可谓数字货币、货币创新风起云涌、层出不穷。但非常显然的问题是:这些所谓的“数字货币”相互之间存在存在重大不同,那么,它们都能是数字“货币”吗?!
可惜的是,由于对货币,特别是对信用货币缺乏清晰而统一的认知,现在“货币”已成为影响极其广泛而深刻,却又非常模糊与混乱的重要经济概念。进入21世纪,关于货币起源、货币本质、货币管理等,出现了很多新的说法或理论,比如“货币债务论”(货币不是一般等价物或交换媒介,而是一种得到信任的债务凭证,所以是信用货币。货币是从私人信用货币到政府信用货币再到银行信用货币不断发展的)、“共识信用论”(货币的本质是共识信用,某样东西能让人们达成共识的信用,它就能成为人们接受的货币,而并非必须是政府或国家信用)、“社会关系论”(货币不是一般等价物或交换媒介,而是处理生产关系的手段)、“现代货币理论”(MMT,强调在货币总量调控上,央行与财政都能发挥作用,在抑制通货膨胀时,央行的作用更强,而在抑制通货紧缩时,财政或政府扩大负债与开支的作用更强)等等。
这其中不乏新意,但很多说法实际上似是而非、偏离本质,特别是数字货币的创新与野蛮发展很容易诱发严重的风险隐患,甚至造成货币管理与政策选择偏离方向、脱离本源。因此,亟待拨乱反正、正本清源,一系列重要的基础问题亟需重新审视和准确把握。这其中至少包括:
货币发展为什么会从实物货币转化为信用货币(货币的本质定位与核心功能是什么)?信用货币的“信用”到底是谁的信用?信用货币是如何投放出来、为什么需要增加间接融资和社会负债?信用货币是如何运行的,与实物货币相比有何优势与风险隐患,应该如何有效管控以趋利避害(货币政策如何做到科学合理)?货币体系能否再回归黄金等实物货币,或者比照黄金设计和运行数字货币体系?比特币、以太币等网络加密数字币,与单一法定货币等值挂钩或与多种法定货币结构性挂钩的“稳定币”等能否成为流通货币?央行(法定)数字货币到底是法定货币的数字化,还是法定货币之外新的货币体系?为什么会出现负利率政策和负收益率金融产品?如何看待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为什么会出现“利率陷阱”,为什么货币政策对抑制通货膨胀比通货紧缩更容易?货币的投放最终是由供给方决定,还是由需求方决定的?
如此等等,都是研究货币问题以及货币政策必须准确回答的重要基础问题。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剖析、做出简要解答。主要内容包括:
一、问题的引出(前言)二、实物货币的演变与信用货币的产生
(一)从商品实物货币发展到规制化金属货币
(二)从金属实物货币发展到金属本位制纸币
(三)从金属本位制纸币发展到国家信用货币(四)从有形的纸币及辅币向无形的数字货币发展
三、对各类“数字货币”的基本判断
(一)“货币的非国家化”难以实现
(二)“网络加密币”难以成为货币
(三)与某种法定货币等值挂钩的“稳定币”难以摆脱“代币”身份
(四)与多种法定货币一篮子挂钩的超主权货币很难成功
(五)央行数字货币只能是法定货币的数字化,难以成为新的货币四、信用货币的投放渠道与清算方式
(一)信用货币投放渠道与影响因素
1、购买货币储备物2、货币的信用投放3、银行外汇买卖净投放4、其他影响因素(二)货币间接融资与记账清算方式五、银行贷款创造货币的奥秘与管控
(一)准确理解银行贷款派生国家货币
(二)贷款创造货币悖论与有效管控六、利率调整与货币调控
(一)利息与利率
(二)负利率与负收益
(三)负利率与利率倒挂
(四)负利率与量化宽松
(五)货币宽松与高负债率(杠杆率)
(六)不得不提的“现代货币理论”七、货币跨境清算与国际竞争
(一)计价货币选择与国际货币体系建立
(二)货币汇率与汇率管制
(三)央行外汇储备与货币总量控制
(四)各国货币的国际竞争八、我国货币总量变化与货币政策反思
(一)2011年以来货币总量及相关因素的变化
(二)货币政策需要特别关注的重大变化九、关于信用货币的基本结论
在上述各个方面,本文提出了很多与传统说法不同的独到见解,非常值得仔细研读,并希望得到读者的批评指正。
限于篇幅限制,本文将从本期开始,划分九个部分分期推出,敬请全面关注。编辑 钱开昊
来源 王永利
责编 金天、蒋旭
监制 商倩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留言可换奖品:每月累积留言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得到我们寄送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份。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宏观经济、金融监管、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国际货币论坛、货币金融(青年)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IMF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金融科技公开课等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天府金融指数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宏观经济月度分析报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2018年,研究所荣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院属研究机构奖,在182家参评机构中排名第一;在《智库大数据报告(2018)》中获评A等级,在参评的1065个中国智库中排名前5%。
国际货币网:http://www.imi.ruc.edu.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事单位申请、
学术研究和会议合作
联系方式: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