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开放银行全球发展报告》发布——银行+金融科技:让银行无处不在

FinTech研究所 IMI财经观察 2022-05-03

3月12日下午,“大金融思想沙龙(总第136期)”以线上直播方式举行,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国际货币研究所、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联合发布《开放银行全球发展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宋科主持发布会,并以“开放银行:让银行无处不在”为题发布《开放银行全球发展报告》(下称“报告”)核心内容。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联席所长、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贲圣林,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所学术委员、国务院发展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陈道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联席理事长、瀚德科技董事长、前中信银行副行长曹彤,蚂蚁金服集团研究院执行院长李振华参会,并就报告内容发表评论观点、回答媒体观众的提问。

开放银行报告线上发布会暨“大金融思想沙龙”第136期圆满收官

 1

“银行+金融科技”开创的“无接触贷款”模式是中国开放银行的典型样本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数以亿计的小微企业及个体经营户带来了冲击。蚂蚁金服调查数据显示超七成小微经营者受疫情影响较大,超过一半受调查者最希望获得贷款支持。

近日,全国工商联会同多家行业协会,与蚂蚁金服旗下的网商银行等共同发起“无接触贷款”助微计划,通过在线申请、无需人工接触的数字贷款方式为小微企业及个体经营户提供贷款,并迅速得到各大银行和企业的响应。这是金融科技在应对疫情冲击方面表现出的独特优势,也是当前银行与科技企业等联合创新,超越银行单纯向第三方开放数据和服务的简单模式,构建以用户价值和效率最大化为宗旨的开放银行生态的一种有效尝试。

 2

从开放银行走向开放生态,让银行无处不在


开放银行是指一种银行向第三方开放数据和服务的模式。银行和其他各方能够在共享信息服务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协调合作,最终给客户带来更加高效贴合的服务体验。未来还将形成更广泛的开放生态体系,或者说是一种基于多方合作共赢的广义开放银行生态。通过多方协作,让更多用户能享受到更丰富的产品和服务,使其价值实现最大化。使金融服务无缝嵌入到生活场景中,银行变得无处不在。

 3

开放银行已是全球大势,中国应把握先发优势

开放银行在全球各地呈现持续发展的态势,欧美区域发展较为领先。英国最先发布开放银行标准框架,在国际上树立了典范。欧盟推出PSD2,率先通过立法推进数据开放。美国中间层科技公司建立账户层与生态层之间的连接,形成推动银行开放的力量。以中国香港、新加坡为代表的亚太地区,均体现为政府引导开放。从全球范围来看开放银行的进程,尽管开放顺序有先后、开放内容有差异、开放重点有不同,但是在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加快开放的步伐已是共同的趋势。特别是在金融科技推动金融创新涌现和金融格局调整的大背景下,中国应把握金融科技先发优势,尽早开放、尽快开放,以抢得此轮新金融发展的先机。

 4

借助开放银行之势,推动中国银行业数字化转型

国内多家银行正在搭建开放平台,这种数字开放平台不仅可以实现银行内部各业务部门的开放整合,向客户输出整体金融服务能力,同时还能引入第三方机构非金融服务,将企业纳入这一开放平台中,搭建数字化的开放生态。领先的金融科技公司也与银行积极开展合作,拓展业务边界,共同打造良好的开放生态,形成拥有开放、共享、生态等理念的金融展业新模式。

 5

三方合力,共同推进开放银行建设


监管部门应加快出台指导意见,强化开放银行顶层规划,避免市场“重复造轮子”;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系统的开放银行法律法规;制定统一的技术、数据以及安全标准;建立安全有效的数据开放机制;加强资源整合,鼓励金融机构尤其是中小规模的金融机构组成金融科技联盟抱团发展。传统金融科技应积极拥抱金融科技核心技术,综合提升银行数字化程度;加强与第三方机构的合作,将金融服务植入到客户场景里,实现合作赋能;积极推进组织机构、风控体系、运营模式、服务理念等全方位转变。科技公司应不断适应开放银行模式下的银行与场景深度结合的特征。专注自身特色,通过提供优质的IT技术服务,或者输出成熟的相关技术、经验以及在场景中的解决方案等方式,顺应开放银行趋势。

以下为报告部分截图

获取完整报告

请后台回复“开放银行全球发展报告”

获取下载链接

编辑  侯津柠

责编  金天、蒋旭

监制  朱霜霜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吴晓求:而立之年,资本市场新使命

视点 | 翟东升:新冠疫情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RUC之声 | 郑志刚:疫情过后我们应该启动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吗?

IMI锐评丨疫情冲击叠加油价暴跌,全球经济何去何从?

视点丨瘟疫带来的启示:进化到非线性思维模式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留言可换奖品:每月累积留言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得到我们寄送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份。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宏观经济、金融监管、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国际货币论坛、货币金融(青年)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IMF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金融科技公开课等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天府金融指数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宏观经济月度分析报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2018年,研究所荣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院属研究机构奖,在182家参评机构中排名第一;在《智库大数据报告(2018)》中获评A等级,在参评的1065个中国智库中排名前5%。


国际货币网:http://www.imi.ruc.edu.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事单位申请、

学术研究和会议合作

联系方式:  

010-62516755 

imi@ruc.edu.cn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