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国刚:激活企业间横向金融机制——货币金融圆桌会议·2020春主题演讲

王国刚 IMI财经观察 2022-05-03

4月11日,IMI学术委员、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王国刚应邀参加货币金融圆桌会议·2020春暨“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线上研讨会,并以“激活企业间横向金融机制”为主题发表演讲。他指出,为应对经济压力,既要发挥银行系统的纵向金融机制功能,更需要调动实体企业间建立在产业链基础上的横向金融机制,发挥主干企业在带动产业链扩展方面的功能。对此,他提出四个重要措施:加大商业信用的力度、激活实体企业间的资金借贷、加快公司债券的发行、拓展资本市场渠道。

IMI学术委员、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王国刚
以下为演讲纪要:

 1

引言

新冠病毒的突袭,打乱了中国的经济社会正常运行秩序。在此背景下,发生了众所周知的交通管制和居家隔离等现象。经济正常运行所依赖的资源流、人流、物流、技术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被阻断或运行不畅的情况。在此情形下,讨论新冠病毒冲击下的金融问题时,就要用非常态的思维。在常态下,国民经济运行本来是由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等等纵横交错且持续循环的一个动态系统。其中,从实体企业角度看,资金来源可分为纵横两个角度,我今天要讨论的就是,激活企业间横向金融的问题。

 2

重视企业间横向机制的资金来源

在经济金融运行中,在纵向上看,实体企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是从银行体系向实体企业传送资金,货币政策的松紧和信贷政策对其有着重要影响。在横向上看,实体企业的资金主要来自于股东的投资(即资本性资金)、商品销售和商业信用、实体企业间的借贷、发行债券和出售资产等。就中国目前情况而言,纵向资金流动较强,而横向资金流动相对比较薄弱。

以商品销售为例,商品销售是在企业间随销随买的过程,应有相对应的金融支持,以商业汇票等作为金融工具,但我们对此缺乏应有的理解和认识。马克思的《资本论》里提到,从事再生产的资本家互相提供的信用,是整个信用制度的基础;这是商业汇票、延期支付的证书,是商业的真正货币。从这个角度来看,整个资金流承载着纵横循环关系。纵向资金供给有着“点状”特征,即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是针对一家一家具体企业而展开的,这种资金供给主要建立在对对应企业还款能力的评估上,其中包括资信状况、经营状况、资产负债率、营业收入、盈利水平等财务指标。横向资金供给主要建立在产业关联基础上,具有“线状”特点,它除了需要考虑交易对手方的财务状况外,还包括信息关联、技术关联、市场关联等,因此,有着更加坚实的基础。

在中国经济金融运行中,实体企业的资金来源中,纵向机制较强,横向机制较弱,形成了实体企业主要依赖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来维系经营运作的格局。2020年第一季度社会融资数据表明,企业资金来源仍是以贷款为主,占整个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达到65.5%,同比7.6个百分点,较2019年同期超过了42%。我们宏观调控部门的思维方式和形势分析依然在关注纵向资金供给和循环,鉴此,应将思路进一步拓展到横向角度。防控疫情的同时,复工复产需要加快横向资金供给的机制,运用体制和主干企业的力量激活和拓展横向金融机制,打通堵点、克服难点,推动实体企业的资金流、人流、物流、技术流和信息流的循环运行,以动员企业的力量发展横向金融来攻克时艰。

 3

激活企业间横向金融机制的具体措施

2020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长有很大压力,第一季度GDP负增长大致已成定局,要争取下半年经济运行回归常态轨道,保证完成今年的经济目标也有很大压力。从资金链来讲,需要银行系统支持,同时也需调动实体企业间建立在产业链基础上的横向金融机制,发挥主干企业在带动产业链扩展方面的功能。当前形势下,需加紧采取四个措施:第一,加大商业信用的发展力度,以推动产业链的顺畅运行;第二,激活实体企业间的资金借贷,把金融供应链建立在实体企业的产业链上,提高主干企业的金融运作功能;第三,加快公司债券的发行,缓解企业资金来源不足;第四,拓展资本市场渠道,增加实体企业的资本性资金来源。

观点整理  陈玉琳

编辑  钱开昊

责编  金天、蒋旭

监制  朱霜霜、陈玉琳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贲圣林:新冠疫情的全球应对与挑战——货币金融圆桌会议·2020春开场致辞

视点|夏乐:美联储货币互换能够平息“美元荒”吗?

海外之声|国际清算银行:将疫情救援资金注入真正需要的地方

谭松涛、宋科: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概况与前瞻

李扬:防控疫情的同时要防止经济过度衰退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留言可换奖品:每月累积留言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得到我们寄送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份。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宏观经济、金融监管、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国际货币论坛、货币金融(青年)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IMF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金融科技公开课等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天府金融指数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宏观经济月度分析报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2018年,研究所荣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院属研究机构奖,在182家参评机构中排名第一;在《智库大数据报告(2018)》中获评A等级,在参评的1065个中国智库中排名前5%。


国际货币网:http://www.imi.ruc.edu.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事单位申请、

学术研究和会议合作

联系方式:  

010-62516755 

imi@ruc.edu.cn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