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视点 | 供给侧需求侧双向共同发力

高惺惟 IMI财经观察 2022-05-03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了2021年的经济工作,为推动“十四五”顺利开局提供了指导和遵循。近日,IMI研究员高惺惟发表题为《供给侧需求侧共同发力》的署名文章。文章指出,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需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展现实力,也需要注重需求侧管理寻找动力,二者有机结合、共同助力才能更好地推动经济金融改革的发展。

以下为文章全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明年要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因此,构建新发展格局既需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展现实力,也需要注重需求侧管理寻找动力,进而迈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第一步。

 1

从供给侧展现实力

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二者相互依存。没有需求,供给无法实现;没有供给,需求就无法满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拉动需求的治本良药。我国拥有较好的发展条件和物质基础,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和不断增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有9亿多劳动人口,其中1.7亿是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专业技能的人才,这些因素支撑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只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我国经济就一定能够加快转入高质量发展轨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满足需求,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在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当前,我国科技领域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基础科学研究短板依然突出,重大原创性成果依旧缺乏,卡脖子的领域依旧存在,高端芯片、基础材料等瓶颈仍然突出,但一定要认识到危和机往往是并存的,危中有机、危可转机。中美贸易摩擦以来,我国一些出口企业受到较大影响,但也有一些企业从中找到了机会,实现了“进口替代”。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关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就是提高供给质量,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引导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增强产品竞争力,培育更多“百年老店”。

 2

从需求侧寻找动力

我国有14亿多人口的内需市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万美元,城镇化率超过60%,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阶段,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孕育着大量消费升级需求,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内需潜力不断被释放,国内大循环活力日益强劲。同时还要看到,我国总体消费水平还不高,进一步拉动消费的余地还很大,老百姓对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有更高水平的需求,我们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在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只要扭住扩大内需的这个战略基点,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的特征就会更加明显,以消费升级引领供给创新、以供给提升创造消费新增长点的循环动力就会持续增强,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就会实现。经历了40多年高强度大规模开发建设后,传统产业、房地产投资相对饱和,但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投资需求的潜力是巨大的。应加快释放新型消费能力,积极丰富5G技术应用场景,带动5G手机等终端消费,扩大绿色食品的生产销售,积极稳定汽车等传统大宗消费。

编辑  张童悦

来源  《学习时报》

责编  李锦璇、蒋旭

监制  安然、魏唯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管涛:人民币汇率走势回顾与展望

视点 | 涂永红:人民币汇率不宜过快上升

IMI宏观月报 | 美元指数波动影响提升,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落地

宏观经济专题  |  “双支柱”调控、政策协调搭配与宏观稳定效应

海外之声 | 央行数字货币:不为变革,只求发展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留言可换奖品:每月累积留言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得到我们寄送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份。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宏观经济、金融监管、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国际货币论坛、货币金融(青年)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IMF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金融科技公开课等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天府金融指数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宏观经济月度分析报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2018年,研究所荣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院属研究机构奖,在182家参评机构中排名第一。在《智库大数据报告(2018)》中获评A等级,在参评的1065个中国智库中排名前5%。2019年,入选智库头条号指数(前50名),成为第一象限28家智库之一。

国际货币网:http://www.imi.ruc.edu.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事单位申请、

学术研究和会议合作

联系方式:  

010-62516755 

imi@ruc.edu.cn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