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视点|未来五年,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重心在三个方面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人大重阳 Author 罗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出巨大贡献,但也衍生出了许多新的挑战与难题,例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意愿和能力不强;在市场化、综合化、国际化的背景下,我国的金融治理如何应对新的考验;如何权衡金融开放和金融安全二者之间的关系。对此,IMI研究员罗煜结合去年底颁布的“十四五”规划建议稿的内容指出:未来五年和更长远的时期中,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重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构建服务于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的现代金融体系;二是完善国家金融治理;三是在扩大金融开放和维护金融安全之间找到最优平衡点。


以下为文章全文:


 1

构建服务于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的现代金融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出巨大贡献,但其中也有一个短板,主要表现在服务实体经济的意愿和能力的不足。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支撑不足;二是对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撑体系发展欠缺。

这两方面不足有不同的原因。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支撑不足,是由金融自身的特性所决定的。金融行业本身就是嫌贫爱富的行业,无论是从风险、成本、收益等各个角度,金融行业服务大企业、富裕人群都是符合经济理性的结果。但是,实体经济中的主体是千千万万的小微企业,最缺乏金融服务,如果金融业不能服务这些企业,最终将会影响金融乃至经济的整体发展。

中国在2009年“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之后,出现了一定程度上金融偏离实体经济的情况,大量的资金通过影子银行等渠道进入房地产市场,而没有真正用于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发展,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现象突出。中国影子银行规模在最高峰时达到了90万亿,相当于全年GDP的规模,这不仅对实体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资源配置扭曲,同时也酿成了巨大的风险隐患。

因此,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发展普惠金融。但是,过去我们总把目光放在金融机构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的意愿上,出台很多政策,要求金融机构,不管大银行、中小银行还是证券市场上的机构,都要求提供普惠金融,甚至以一些行政手段设定普惠金融业务的占比。但普惠金融另外一个重要的议题是能力,金融机构最缺乏的是能力,他们怎么做好普惠金融,在商业可持续性原则和社会使命间做好平衡。

大型商业银行即使它的市场占有率很高,对相对大型的企业和富裕人群做业务比较好,也不见得想转普惠金融就能做好。普惠金融要做好需要一套新的业务流程、风控方法等一系列的创新。现代金融科技的出现给普惠金融提供了很好的路径,但现在大数据等技术也有很高的门槛。

大数据有三条道路。第一种是大银行传统机构,凭借丰富的客户资源和已有数据沉淀,和政府良好的公关关系,能够获得很好的政务数据和自有数据,能够开发大数据信贷的这套系统。第二种是像蚂蚁金服务和腾讯这种巨型互联网公司,他们依靠商业生态系统能够开发自己的大数据信贷模式。但是第三种,中国成百上千的中小银行、小型金融机构,既无自有数据积累,也没有互联网公司和电商平台积累的这些商业生态,或者他们跟政府之间也缺乏公关和沟通的能力,相当于在大数据构建资源上的“三无机构”。这些机构让他们做大数据信贷勉为其难。大数据信贷在很多时候并没有想象那么容易做。

“十四五”规划建议稿中提出了要畅通国内大循环,推动金融、房地产同实体经济均衡发展,同时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特别提出要提高金融科技水平,这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做的事情。

对金融如何支持科技创新,我们应当更深入的思考现代金融体系的功能。过去对金融支持主要是通过银行的间接融资,银行是中国融资体系中的主导。据统计,中国直接融资占比只有10%左右,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占到90%。不论是与市场主导型经济体相比,还是跟银行主导型经济体相比,直接融资占比的比例显然是过低的。

银行融资有其自身的服务边界,它适合于发展成熟期的企业。而那些处于生命周期的初创阶段和成长阶段的企业,往往由于缺乏足够的财务信息、抵押品,营收和利润等达不到银行信贷的门槛。如果全社会都把融资的需求寄希望于银行,就等于把所有的风险都集中在了银行。科技创新的风险很多时候是银行这样一个传统间接融资体系无法承受,这恰恰是中国近一些年来发展的特征,经济发展的风险集中于金融体系,金融体系的风险又集中于商业银行,甚至主要集中于一些头部的大型银行。这不管对金融资源配置还是风险管理都是很不好的现象。有人说美国的资本市场对金融科技创新起到了支撑作用。我们看到美国大量的风险投资和私募、创业板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融资渠道。恰恰在这方面,我们在证券化方面和股票市场发展方面对研发和智慧的变现缺乏有效激励机制,这方面值得借鉴。

 2

完善国家金融治理

今天中国的金融发展朝着三个方向迈进:一是市场化。利率的市场化、汇率的市场化,金融交易行为的市场化;二是综合化。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的综合化经营趋势和混业经营趋势,特别是金融科技兴起使得这一趋势加剧。三是国际化。国际化意味着金融开放。既包括人民币的国际化,也包括金融机构国际化,走出去,引进来。在此背景下,我国的金融治理面临一个新的考验。

“十四五”规划建议稿提出,完善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特别提出要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这里包含三个方面内容。

一是要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中央银行在新背景下,既承担了货币政策的制定实施主体,同时又兼顾宏观审慎,是双支柱。货币政策目标是否需要从传统盯住通货膨胀,向盯住经济增长、通胀、就业、金融稳定等一系列目标转变?同时,中央银行承担着发行新型数字货币、新型基础设施的功能转变,这对中央银行来说也面临很多新的挑战。

从利率市场化进程来说,存贷款利率从名义上已经完全放开,LPR也开始推行,但是基准利率的确定和形成机制,从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到价格型利率政策调控的转型尚在进行过程中。

二是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完善金融体系功能。前面有老师提到,我国的金融体系带有一定的计划体系色彩的遗留,因为我们看到国有银行体系在宏观调控上非常有效率。这样的高率部分的体现在,从过去计划经济到今天所形成的一套中国特色的金融模式,就是国家控制的金融体系。资本市场恰恰是市场化和分权的,在中国GDP达到100万亿的阶段,中国经济体系发生了深刻变化,金融功能也要与之发生相应变化。从过去过分看重金融的资源配置功能,转向强调资源配置功能、财富管理功能和风险管理功能等多元化现代金融体系的功能。所以,资本市场的发展,特别是证券市场的发展,为现代金融体系的构建会有很大的贡献。

三是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今天看到的不管是对互联网金融监管,还是像对巨型金融科技公司反垄断调查的一系列行动,都为未来我国更高层面的金融治理探索了道路。


 3

兼顾扩大金融开放和防范金融风险

“十四五”规划建议稿中提出,要以市场化的方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和参与全球金融治理。这其中一个关键词是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推动金融开放。尽管目前我们面临着全球范围内的疫情和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等趋势,但中国长期金融开放的趋势没有变,自我隔断无法阻断金融风险,中国金融未来一定是开放的,只有这样才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路”建设,在这样一个建设过程中,国家金融安全变成了很重要的议题。

金融安全有两个层面。一是金融体系自身的安全,不发生系统性风险;二是国家金融的自主性。在今天国际形势复杂、矛盾重重的背景下,提出国家金融安全具有现实意义。中国的支付体系能否实现自主性,金融基础设施能否具有面对外部恶劣冲击的安全性,核心金融数据能否具有保密性,在这样一个层面思考国家开放过程中的金融安全,才是未来五年甚至更长远时期要重点考虑的内容。

来源  人大重阳

文字整理  郭方舟

编辑  杜欣泽

责编  李锦璇、蒋旭

监制  朱霜霜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盛松成:各种情况显示,目前我国货币政策不宜收紧

专访 | 管涛:逻辑比结论重要

魏革军:用习近平金融扶贫重要论述指导实践

视点 | 2021 年:美元会步入下行通道吗?

周诚君: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进程与新机遇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留言可换奖品:每月累积留言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得到我们寄送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份。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宏观经济、金融监管、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国际货币论坛、货币金融(青年)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IMF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金融科技公开课等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天府金融指数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宏观经济月度分析报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2018年,研究所荣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院属研究机构奖,在182家参评机构中排名第一。在《智库大数据报告(2018)》中获评A等级,在参评的1065个中国智库中排名前5%。2019年,入选智库头条号指数(前50名),成为第一象限28家智库之一。

国际货币网:http://www.imi.ruc.edu.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事单位申请、

学术研究和会议合作

联系方式:  

010-62516755 

imi@ruc.edu.cn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