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新华:加快健全服务绿色发展的金融支持机制

刘新华 IMI财经观察 2022-05-03

导读


11月27日上午,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证监会原副主席刘新华“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发展指数报告(2021)发布会暨第四届长江经济带发展高端论坛”上致辞,并从制度体系、市场机制、产品供给三个方面,阐释了如何形成改革创新合力,从而更好的促进绿色发展,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他指出,在制度体系上,要完善绿色金融支持政策,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在市场机制上,加快推进碳排放权市场建设,适时在广州期货交易所推出碳期货品种;在产品供给上,创新多元化绿色金融产品,拓展绿色金融产品市场的深度广度。

以下为讲话原文:

尊敬的刘伟校长、李扬理事长,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首先,祝贺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发展指数发布,也期待该指数为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的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做出引领和贡献。借此机会,我就金融支持绿色发展谈几点个人看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绿色发展在国家战略全局中的重要定位持续凸显。“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进一步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展望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社会的绿色发展迫切需要高质量、多层次的金融支持,发挥好金融服务绿色发展的独特优势,具有全局性和现实性意义。

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部署,在拓宽绿色融资渠道、丰富绿色金融产品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与国际市场的先进经验相比,还存在明显的短板;与双碳目标的硬约束相比,更面临诸多严峻的挑战。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禀赋特征突出,产业结构重型化特点明显。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借鉴国际最佳实践,又要根据我国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花更大力气进一步完善服务绿色发展的金融支持机制。尤其是要抓住制度体系、市场机制、产品供给三大关键点,形成改革创新合力,更好地促进绿色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第一,在制度体系上,要完善绿色金融支持政策,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我国是全球首个进行绿色金融顶层设计的国家。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2030年碳达峰行动方案》,为我国金融支持绿色发展指明方向。金融监管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我国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具体举措。在顶层政策的指引下,我国金融市场分领域的政策和标准陆续出台,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初步建立,地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成效显著。但同时,绿色界定标准不统一、激励约束力度和覆盖面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削弱了境内外投资者在我国开展绿色投资的积极性。

针对这些问题,未来我们需从国内国际两方面协同发力,健全绿色金融标准,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欧盟实践经验表明,构建完备的可持续金融底层标准,能够从根本上规范绿色金融产品相关界定依据,完善企业和金融产品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要求,规范市场主体绿色投资行为。以此为鉴,一方面,我国需立足国内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尽快统一金融领域对“绿色”概念的底层界定标准,由此推动市场统计、评估和监管工作落实。加快构建政策激励约束体系,完善绿色金融配套支持政策,进一步推动市场主体参与绿色投资。另一方面,我国需积极参与国际绿色金融相关标准的研究和制定,提升我国在国际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加强对我国绿色金融标准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全球绿色金融发展中的领先地位。

第二,在市场机制上,加快推进碳排放权市场建设,适时在广州期货交易所推出碳期货品种。国际经验表明,碳排放权交易是利用市场机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大制度创新,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2005-2019年,欧盟碳市场所覆盖的控排企业削减碳排放量高达35%[1],产生了显著的绿色发展收益。在国际碳市场交易中,碳期货是占主要位置的金融产品,年交易额占碳金融市场的1/3[2],其价格已成为国际碳交易领域议价权的重要依据。

顺应全球碳市场发展的时代趋势,我国碳市场建设需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今年7月,我国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已纳入2000多家发电企业,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3],成为全球最大的碳市场。作为服务国家绿色发展战略的创新型交易所,广州期货交易所也已建立。根据欧洲碳市场的经验推算,未来我国碳市场有望每年推动发电行业降低碳排放量约15%,降低全国碳排放量总量约6%,降低全球碳排放总量约1.6%[4],支持我国成为全球绿色转型的重要贡献者。但是,也应当看到,当前我国纳入碳市场交易的行业单一、日常交投不活跃、碳期货等风险管理工具缺失,碳价发现机制尚不完善,控排企业减排动力明显不足。针对这些短板,下一步需要有序拓宽碳排放权市场交易体系,加快覆盖更多控排行业,适时在广州期货交易所推出碳期货品种,引导多方主体根据实体经济需求参与碳市场及相关金融业务。

第三,在产品供给上,创新多元化绿色金融产品,拓展绿色金融产品市场的深度广度。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产品步入增长快车道,有力支撑了绿色金融市场的繁荣发展。截至目前,我国绿色信贷余额超14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一。绿色债券存量破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二[5]。同时,绿色保险业务种类不断丰富,绿色主题基金规模成长迅速,绿色指数体系初具规模。特别是在双碳目标提出后,碳中和债券、碳减排支持工具、碳基金等产品不断涌现,我国多元化绿色金融产品体系已经初步建立。

下一步,为更好地服务双碳目标,满足传统行业转型、绿色企业发展的迫切需求,需要继续推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一是在间接融资层面,进一步加大绿色信贷支持力度,出台支持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的差异化信贷政策。二是在直接融资层面,拓展绿色债券市场深度广度,推动转型债券、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绿色地方政府债券等创新品种发展。三是在财富管理层面,丰富绿色保险产品和服务,支持绿色指数体系发展,规范绿色基金发展,提升社会资本参与绿色投资的积极性和便利性。

金融支持绿色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部门、市场机构、科研院所等各方的共同努力。让我们齐心协力,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金融发展道路,为实现双碳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谢谢大家!

文中数据注释


1. 文中数据:2005-2019年,欧盟碳市场所覆盖的控排企业削减碳排放量高达35%,产生了显著的绿色发展收益。

数据来源:根据欧盟委员会的官网显示,“The EU ETS has proven to be an effective tool in driving emissions reductions cost-effectively. Installations covered by the ETS reduced emissions by about 35% between 2005 and 2019。” 即2005-2019年,欧盟碳市场所覆盖的控排企业削减碳排放量约为35%。

2. 文中数据:在国际碳市场交易中,碳期货是占主要位置的金融产品,年交易额占碳金融市场的1/3以上,其价格已成为国际碳交易领域议价权的重要依据。

数据来源:根据2019年9月《期货日报》报道,每年全球碳金融交易市场规模600亿美元以上,其中碳期货交易额占1/3以上。

3. 文中数据:今年7月,我国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已纳入2000多家发电企业,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成为全球最大的碳市场。

数据来源:根据2021年8月3日中国政府网披露:全国碳市场目前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全国碳市场只纳入发电行业,所以上述发电企业单位即为全国碳市场的全体参与者。

4. 文中数据:根据欧洲碳市场的经验推算,未来我国碳市场有望每年推动发电行业降低碳排放量约15%,降低全国碳排放总量约6%,降低全球碳排放总量约1.6%,支持我国成为全球绿色转型的重要贡献者。

数据来源:该组数据由我们推算得到,推算过程如下:

(1) 从欧盟经验看,近年来,碳市场对电力企业碳排放量的减排效果大约是每年降低15%。

(2) 中国全国碳市场目前仅覆盖电力企业。由此可以推算,在全国碳市场平稳畅通运行后,其对所覆盖的碳排放量的减排幅度约为15%。

(3) 目前中国全国碳排放市场覆盖的碳排放量为45万吨,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40-45%。保守起见,采取40%这一下限值。由此,可以推算出对全国碳排放总量的减排幅度为6%左右。

(4) 2019年,中国碳排放总量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27%左右。这里以疫情前2019年水平而非2020年水平为准,更符合未来经济长期常态运行情况。由此,可以推算出对全球排放总量的减排幅度为1.6%左右。

5. 文中数据:截至目前,我国绿色信贷余额超14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一。绿色债券存量破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二。

数据来源:

(1) 绿色信贷:银保监会数据统计,截至今年9月末,国内21家主要银行机构绿色信贷余额达14.08万亿元,稳居全球第一。WIND数据显示,2021年三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4.78万亿元。

(2) 绿色债券:根据WIND数据统计,绿色债券规模超万亿元。根据气候债券倡议组织统计,我国绿色债券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3) 对于绿色金融的数据,不同机构发布的存在一定差异。考虑到WIND的数据口径更宽泛、更新,因此我们平时研究一般采用WIND的数据。如果为稳妥起见,上述数据也可用以下版本替代:人行副行长陈雨露2021年10月20日“金融街论坛”讲话提到“截至目前,中国绿色贷款余额接近14万亿元,绿色债券存量规模接近1万亿元,均位居世界前列”。

编辑  杜欣泽

责编  李锦璇、蒋旭

监制  朱霜霜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范希文:能源危机与能源转型——过渡期的政策考量和安排

论坛 | 罗来军:长江经济带的创新发展方向

IMI锐评 | 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上调

海外之声丨监管大型科技公司,保障公共利益

会议简报丨2021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线上发布会圆满举行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留言可换奖品:每月累积留言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得到我们寄送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份。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宏观经济、金融监管、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国际货币论坛、货币金融(青年)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IMF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金融科技公开课等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天府金融指数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宏观经济月度分析报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2018年,研究所荣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院属研究机构奖,在182家参评机构中排名第一。在《智库大数据报告(2018)》中获评A等级,在参评的1065个中国智库中排名前5%。2019年,入选智库头条号指数(前50名),成为第一象限28家智库之一。

国际货币网:http://www.imi.ruc.edu.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事单位申请、

学术研究和会议合作

联系方式:  

010-62516755 

imi@ruc.edu.cn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