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视点 | 周月秋:低碳经济转型 商业银行“大有可为”

力争到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意义。要实现低碳经济转型,离不开绿色金融的支持。而商业银行,必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那么,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商业银行将面临哪些新的机遇与挑战?商业银行的绿色金融发展都在哪些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在下面的访谈中,IMI学术委员、中国工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周月秋将对上述问题做出解答。


IMI学术委员、中国工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工商银行现代金融研究院院长周月秋


以下为访谈实录:


 1

商业银行迎绿色金融发展新机遇


Q1:实现“双碳”目标,是我国政府向全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一系列的低碳经济转型升级必将给经济发展带来深远影响。您认为,“双碳”目标的实现将为商业银行的绿色金融发展带来哪些新机遇?


周月秋:“双碳”战略是党中央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正带动我国经济增长模式以及产业、区域布局的重大变革。在这个过程中,商业银行将大有可为,三个方面值得重点关注。

一是低碳产业快速发展和高碳产业转型升级的金融服务需求。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将成为“双碳”目标下的投资热点,并循着产业链拓展出更多的新投资领域,蕴含巨大金融需求。而传统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和煤电、钢铁、水泥等高碳行业,将加快节能降碳增效改造。以上两方面都离不开绿色金融的支持,商业银行既可以挖掘直接的资金需求,还可以拓展更多综合化服务机遇。

二是碳市场建设、碳金融创新的业务需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完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逐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商业银行可以为碳市场及其交易主体提供资金清算、碳排放权质押融资及配套投融资等金融服务。

三是ESG投资、理财市场。国内外投资者日益青睐ESG投资。截至2021年10月末,仅国内的ESG主题基金已经接近200只,较年初增加50只,管理规模超1600亿元,这无疑会为银行开展理财、基金业务带来新的增长点。

商业银行要实现对这些领域的服务拓展和品质提升,就应该重视绿色金融发展布局:构建相适应的业务体系,明确绿色金融发展目标、管理架构、执行方案,增设专业团队,加大资源投入,优化业务流程;开展针对性的跟踪研究,洞悉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高碳行业低碳改造背后的技术路线、演进规律、发展趋势,前瞻性发掘优质客户和核心需求;强化有吸引力的产品创新,大力开发绿色金融产品,在现有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ESG投资、碳挂钩债券、碳权抵押、低碳咨询等包含投资、融资、交易、结算等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强交流合作,深度参与绿色金融国际原则、指引、标准的制定,扩大绿色金融生态圈,畅通跨境绿色投融资通道,共享绿色金融优秀案例与先进实践。


 2

碳减排转型“信号枪”


Q2:近期,监管部门多次发声,要进一步强化绿色金融顶层设计,加大对绿色金融的支持力度。11月8日,人民银行宣布创设碳减排支持工具,向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在低成本资金的正面激励下,碳减排工具的落地将对银行产生怎样的带动效应?


周月秋:近年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大力推动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顶层设计,“五大支柱”绿色金融体系正在形成,绿色金融标准制定取得重大进展,环境信息披露不断强化,激励约束机制逐步完善。碳减排支持工具的创新,释放出进一步引导绿色信贷投放的有力信号。我认为,碳减排支持工具将从三个方面带动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发展。

首先,明确政策导向。碳减排支持工具采用“先贷后借”直达机制,聚焦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三大重点领域,引导商业银行向碳减排领域倾斜信贷资源的意图明显。从历史回溯看,人民银行使用具有结构调整功能的货币政策工具,往往成为推动商业银行信贷结构调整的“信号枪”。本次碳减排支持工具大概率将成为央行引导商业银行信贷结构向支持碳减排领域转型的重要信号,其政策导向性和趋势性值得高度关注。

其次,提供资金支持。按照目前人民银行公布的相关信息,碳减排支持工具可以为商业银行提供贷款额度60%,最长3年(期限1年,可展期两次)、成本1.75%的资金支持,资金成本低于当前商业银行获取资金的综合成本。在碳减排支持工具“真金白银”的正面激励下,商业银行有动力以更大力度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领域企业,形成“资产结构优化、负债成本降低”的良性循环。

最后,推动管理优化。本次碳减排金融工具大概率将在原有再贷款工具管理要求基础上,对商业银行碳减排贷款提出更详细、更新颖的管理措施。一是“可操作”,明确支持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重点领域,定向引导资金流向,同时对银行碳减排贷款利率提出管理要求;二是“计算并披露”,要求金融机构计算贷款带动的碳减排量,并将碳减排信息公开披露,无疑会加快金融机构提升碳核算能力,向更加全面、标准、量化的环境信息披露模式转型;三是“第三方核实”,即由第三方专业机构核实验证,确保绿色信贷流程中各环节的信息真实性。

因此,碳减排支持工具极有可能成为未来推动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流程机制优化的重要外部驱动因素。


 3

“新”“旧”“内”“外”,绿色转型挑战


Q3:在向低碳银行转型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如存量信贷资产结构调整、新的风险识别等方面的诸多挑战。请您分析一下,商业银行面对的主要挑战都有哪些?又该如何应对?


周月秋:绿色转型是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对支持社会绿色转型的银行来说,意味着新的挑战。具体而言,我把它理解为“新”“旧”“内”“外”四个方面。

所谓“新”,是指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战略新兴产业将快速发展,其盈利模式及发展规律与传统重资产行业有所不同,要求商业银行快速提升自身的适应性,从而在进或不进、如何进上做出及时的判断和决策;同时,部分行业本身的技术路线尚不清晰,资金回流、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都会有所增加,从而对商业银行的风险识别能力提出考验。

“旧”,是指传统高碳行业需要转型,银行也需要跟随做出退或不退、如何退上的及时调整。当前,国内“1+N”的双碳政策体系逐渐完善,非化石燃料消费比重与单位GDP碳排放到2025年、2030年与2060年的三阶段目标已经确定;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成为明确要求,部分传统行业面临的较大转型压力也会对银行构成压力。

“内”,是指银行需要强化低碳转型的“内功”。绿色低碳转型与转型过程中的风险把控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商业银行需要做到识别、评估、处置、跟踪等环节的有序衔接,以及前中后台业务流、信息流、数据流的相互统一,进而形成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

“外”,是指银行未来需要承担更多环境责任。《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明确将“完善绿色金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作为实现碳达峰的政策保障,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的要求和标准正在逐步清晰。此外,全球ESG投资方兴未艾,未来金融机构与产品的ESG评价与环境适应性可能成为投资人考量的因素之一。

有压力就会有动力,金融机构应当采取积极行动履行环境责任,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战略、文化、流程、产品各个环节中,“吐故纳新”“内应外合”,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绿色金融长效发展机制。

“吐故纳新”,优化信贷结构。“吐故”是指树立长远利益观与整体利益观,持续推进投融资组合的低碳调整,积极支持传统行业节能降碳转型,关注能源安全与转型目标的有序统筹。“纳新”是指围绕产业结构绿色转型目标,加快业务布局,加大创新力度,提升对绿色低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服务能力,拓展优质绿色信贷资产。

“内应外合”,强化风险管理。“内应”是指练好内功,将环境风险纳入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明确环境风险定义、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建立环境风险管理体系和管理要求。推动将环境风险和碳因素纳入内部评级体系,严控环境不友好客户准入;建立环境风险的压力测试体系;完善环境风险的智能化IT建设。“外合”是指遵循监管指引,完善信息披露,通过环境信息披露工作的开展,推动自身加强环境风险管理数据积累、系统建设、模型开发、量化方法、成果运用等方面的探索与研究,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提升环境风险管理能力。


 4

绿色金融创新跑出“加速度”


Q4:2021年以来,商业银行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方面做出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请您简单介绍一下,目前商业银行的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周月秋:2021年以来,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商业银行在绿色金融上加快了创新速度,我觉得总体有四个特征。

一是模式创新。主要思路是扩充投融资产品资产池,拓宽金融资本与实体经济间的“通路”,帮助企业盘活低碳资产,降低财务成本。例如,将碳配额作为质押物进行融资的碳排放权质押贷款,利率与企业可持续绩效相挂钩的信贷(SLL)和债券(SLB)产品,保护海洋生态、支持海洋经济的蓝色债券,分离企业主体评级和资产信用评级的绿色ABS等,2021年以来的发展都很迅速。

二是参与主体创新。从供给侧看,中小银行、地方银行正在成为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的“生力军”,在服务地方经济和特色产业绿色发展的过程中,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区域特色的金融产品,如湖州的白茶贷、甘肃的金种宝等。从服务对象角度看,绿色低碳与普惠、乡村振兴等战略正在深度融合,绿色金融支持小微、支持农村主体的力度不断加大,出现了将募集资金用于支持农村生态环境和农业发展的绿色乡村振兴债券;服务个人客户的绿色金融产品加速发展,部分商业银行已经建立“个人碳账户”,并开发与之关联的低碳信用卡、借记卡、新能源汽车消费贷款等。

三是技术创新。在前端提升数据质量:为了加强投融资碳核算能力,商业银行正在加速绿色数据扩围、提质、标准化进程,部分区域已经实现工商、税务及部分企业数据与银行的共享,部分银行开始引入专业第三方数据将环境风险信息嵌入信贷审批流程。在后端提高运用水平:通过模型开发、参数优化,建立ESG评价体系,与信用风险评级模型相互协同,对财务与非财务风险进行科学把控。在科学测算的基础上,国内多家商业银行正在通过环境信息披露试点项目,加强环境数据、指标、风险量化测算等信息的对外披露。

四是市场创新。从全球看,中欧绿色债券共同标准的出台,引领全球跨境绿色标准加速趋同,商业银行开始发行覆盖更多国家、支持更多币种的跨境绿色金融产品;随着我国金融业不断开放,拓宽国际投资者参与中国绿色金融市场的渠道,支持境外投资者购买的绿色资产证券化产品诞生。7月16日,全国碳市场启动,首批纳入2200余家发电企业,未来还将纳入化工、钢铁等八个高排放行业。商业银行在为全国碳市场提供结算等传统服务的同时,围绕配套投融资业务、风险管理和咨询不断升级和完善服务。


Q5:工商银行,既是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也是国内首批19家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领头雁”,在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方面,近年来都做了哪些工作?未来还将从哪些方面有所突破?


周月秋:工商银行是国有大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双碳”战略,全面履行社会责任,大力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在治理架构、绿色贷款规模、绿色融资产品创新等方面,处于“领头雁”位置,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一是完善架构。形成了绿色金融委员会统筹协调、各部门协同分工、境内外分支机构和全体员工积极参与的绿色金融治理架构。自2018年起,连续以独立报告形式编制发布《绿色金融专题报告》,并在2021年8月首次发布半年度ESG专题报告。

二是提升品牌。通过“贷+债+股+代+租+顾”全面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低碳转型,绿色银行品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2021年6月末,工商银行绿色贷款余额2.15万亿元,较年初增加3087亿元,绿色贷款规模保持中国商业银行第一;绿色债券投资、绿色非标代理投资、绿色租赁融资余额超过4000亿元;累计发行境外绿色金融债券98亿美元,绿色债券发行、承销及投资额等指标均保持同业领先。

三是防控风险。将环境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探索建立环境风险数据库,加快智能系统建设,提高环境风险识别、计量、监控、报告能力。持续开展环境风险压力测试,为全球银行业计量环境风险赋能 

四是强化担当。在人民银行指导下,参与编制《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标准》和两项新标准的编制工作;倡导成立“一带一路”银行间常态化合作机制(BRBR),并在机制下建立绿色金融工作组,通过倡议发布、绿色债券发行、“一带一路”绿色金融(投资)指数报告发布、系列研修班举办等形式,不断凝聚绿色发展共识;成为“‘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GIP)首批签约单位,并担任其中第一工作组(环境与气候风险评估工作组)组长;承办2021年金融街论坛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会议,向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发出《气候友好银行北京倡议(草案)》,这是我国商业机构首次主导、提出并发布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性倡议。

未来,工商银行将持续推动绿色金融转型发展。一是突出科技赋能。探索实现对合作企业ESG信息与环境风险信息等数据的自动抓取、智能选择、实时分析与快速处理,提升绿色金融决策与研究的科学性。二是突出转型赋能。完善低碳转型政策、制度体系,做好战略设计,按照“1+N”政策体系要求,完善全行低碳转型战略布局,协助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客户有序转型;支持绿色金改试验区分支机构结合地方特色开展创新实践,支持新政策、新产品、新办法在试验区先行先试。三是深化全球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绿色金融治理,通过BRBR、GIP、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等平台,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发挥大行作用。

来源 《金融博览•财富》杂志

编辑  薛舒宁

责编  李锦璇、蒋旭

监制  朱霜霜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IMF研究部经济学家:通胀峰值将到来,目前风险可控

推荐 | 刘元春:对明年经济的预测

IMF驻华副代表李鑫:变异病毒来袭减缓了亚太各国复苏脚步

IMI锐评 |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解读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IMF驻华首席代表:关注新兴市场经济复苏,展望未来发展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留言可换奖品:每月累积留言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得到我们寄送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份。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宏观经济、金融监管、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国际货币论坛、货币金融(青年)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IMF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金融科技公开课等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天府金融指数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宏观经济月度分析报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2018年,研究所荣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院属研究机构奖,在182家参评机构中排名第一。在《智库大数据报告(2018)》中获评A等级,在参评的1065个中国智库中排名前5%。2019年,入选智库头条号指数(前50名),成为第一象限28家智库之一。

国际货币网:http://www.imi.ruc.edu.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事单位申请、

学术研究和会议合作

联系方式:  

010-62516755 

imi@ruc.edu.cn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