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I锐评 |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解读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总结了2021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2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会议提出七大政策,从宏观、微观、结构、科技、改革开放、区域、社会等方面作出具体部署,以保持宏观经济大局稳定为关键,将稳增长、调结构、推改革有机结合,为稳定大局保驾护航。位居七大政策之首的是“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这一要求充分体现在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具体部署中,财政支出强度要保证、支出进度要加快;货币政策保持稳健的同时强调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如何理解本次会议的政策总基调?如何理解短期与长期目标?2022年重点工作变化是什么?就上述问题,本文特将部分业内专家及IMI成员观点整理如下:
以下为文章全文:
1
如何理解本次会议的政策总基调?
中银国际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认为,此次会议极为务实地结合境内外形势新的发展变化回答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做什么”以及“怎么做”的问题。同时,经济工作必须坚持稳中求进,是基于对明年经济形势的重大判断,即世纪疫情冲击下,明年外部环境更趋错综复杂,内部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此外,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国发展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面临许多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会议对正确认识和把握五个重大问题进行了阐释。对上述问题的阐述,积极回应了外界关切、澄清了模糊认识,不仅对于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也契合了前述关于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即要稳中求进、加强统筹。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指出了 “稳”字的另一层含义——稳就业,“明年我们的新增大学生就业达到1039万人,同时还有高中毕业生,再加上延迟就业、一些行业受到特殊冲击所释放的就业需求。2022年,中国经济保就业压力非常高,因此我们要聚焦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给足相应的财政货币关注。这是我们的重中之重。”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盛松成认为,我国需尽快实行较为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目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叠加今年上半年较高的基数效应,明年上半年稳增长的压力不小。明年全球疫情得到控制、供应链恢复将是大概率事件,我国贸易顺差可能缩小。今年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甚至超过了投资,这在我国历史上几乎没有出现过。前三季度,净出口贡献了19.5%的经济增长,而投资仅15.6%。同时,明年下半年美联储很可能加息,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宏观政策的宽松。现在依然是我国实行较为宽松的宏观政策的有利时机。积极的财政政策应加快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宜稳中趋松。
IMI研究员张瑜认为,本次全文架构与以往不同的地方有两点:
第一点,以往都是具体部署经济工作任务,本次并没有展开过多细节,而是详细论述了七大政策部署。第二点,通稿新增了单独篇幅来论述理论认识和把握。这并不是经济工作会议通稿的常规组成,是本次会议额外强调的,就五大长期重要问题从理论高度上回应了今年的社会关切。包括共同富裕、资本、初级品供给保障、防范重大风险、双碳。一句话而言,稳字当头的具体含义就是——全部政策都在长期约束下努力服务于经济增长和就业,全部制度都服务于更好的经济循环。
2
如何理解短期与长期目标?
管涛指出,高质量发展是方向,短期经济目标是稳增长。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可以预见,2022年各地区各部门有收缩效应的政策将会慎重出台。会议从七个方面做了政策安排,宏观政策稳健有效位列七大政策之首。明年面对经济下行和三重压力,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这意味着在加强形势研判的基础上,当出手时就出手,维持正常的宏观政策空间是留着用不是攒着看的。这也是坚持“以我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应有之义,是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底气所在。当然,面对疫情造成的非对称冲击,可能仍要进一步发挥结构性或定向财政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提高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
刘元春指出,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八项重点任务,包括供应链自主可控、强化反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等,去年几项重点任务的落实情况也非常不错。但是一定要看到,去年所确定的任务实际上是战略。战略问题不能够简单战术化,长期任务不能够简单短期化。比如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布局,远远不是一年能够完成的。所以这些重点工作,今后还要继续进行。相当一部分仍然是今年经济工作会议的推进方向,例如房地产和国内大循环的完善和构建。
张瑜提到,今年社会对于共同富裕的节奏理解过于短期化,手段理解过于激烈化,恨不能将现在所有的一切都与其挂钩联想。这里中央明确给出了定调,共同富裕——目标是“长期的”,路径是先做大蛋糕再分好蛋糕,力度是量力而行,这是需要久久为功的长期历史推进的过程,不急于也无法于短期达到,不做过头事,量力而行。
3
2022年重点工作变化是什么?
刘元春指出,明年的基调是以稳为主,要求加强经济的弹性和韧性,从而抵御潜在的冲击。那么宏观经济政策相对于今年,应该会有一个较为宽松的导向,保证我们能够在不确定条件下达到整体持续的稳定。在稳定的同时要进行战略推进,全面落实十四五规划所制定的各种战略,重点在于推进产业高端化,加大对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核心生产环节的建设力度,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设,升级传统产业。所以结构性转型可能会成为另一条主线。转型的持续推进过程中需要重视平衡,否则结构性转换可能会带来非预期的叠加效应,对我们以稳为主的主线带来冲击。同时,谈到资本“红绿灯”这一新概念,他指出,这次经济工作会议对于资本的属性、规律进行说明,对近几年资本无序扩张、野蛮生长进行全面的整顿,进行法制化、市场化规范。规范化的同时,也要警惕“泛化”无序扩张概念,未来资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要给出更为清晰的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保护私有产权与规范资本并行不悖。
IMI顾问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强调,明年外汇管理工作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重点做到:一、进一步促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扩大外汇业务便利化试点,支持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完善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助力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更好开展跨境贸易和投融资活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做好冬奥会、冬残奥会用汇保障工作。二、稳妥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完善直接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稳步扩大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支持区域开放创新和特殊区域建设。深化外汇领域“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三、完善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框架,防范化解外汇领域重大风险,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外汇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引导市场主体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推动企业更广泛使用汇率避险工具。四、完善外汇储备经营管理,保障资产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五、加强和改善党对金融外汇工作的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好巡视整改“后半篇文章”,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切实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
IMI研究员熊园认为,总体来看,2022年政策环境对经济和市场应会比较友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延续了12.6政治局会议的总基调(稳字当头、全力稳增长等),首提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加上了备受关注的“房住不炒、跨周期调节、双碳、共同富裕”等12.6政治局会议没提的表述,也有“扩内需的具体举措没提、且删掉了促消费”等意外之处。本次会议最大的不同是,就共同富裕、资本、初级产品保障、防风险、双碳,会议提出了5个“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些都是当前经济转型与改革的焦点与痛点;厘清与纠偏后,应有助于各方更好理解、更好执行中央政策。
整理 赵秦艺
编辑 徐诗惠
责编 李锦璇、蒋旭
监制 朱霜霜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留言可换奖品:每月累积留言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得到我们寄送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份。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宏观经济、金融监管、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国际货币论坛、货币金融(青年)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IMF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金融科技公开课等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天府金融指数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宏观经济月度分析报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2018年,研究所荣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院属研究机构奖,在182家参评机构中排名第一。在《智库大数据报告(2018)》中获评A等级,在参评的1065个中国智库中排名前5%。2019年,入选智库头条号指数(前50名),成为第一象限28家智库之一。
国际货币网:http://www.imi.ruc.edu.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事单位申请、
学术研究和会议合作
联系方式: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