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末读史丨冀南银行冀鲁豫办事处的建立及“冀南农民合作社兑换券”的发行

编者按


《IMI财经观察》每周末带您聆听名家解读中外金融的发展兴替和制度演变,在史海钩沉之中领略大金融的魅力!《金融博览》杂志刊登鲁西银行原工作人员的回忆见闻录《鲁西银行货币》节选,经授权,“IMI财经观察”公众号将陆续推送此系列文章,与您共同回顾那段浸满革命血汗、艰难而曲折的光辉历史,重现硝烟弥漫中鲁西银行货币印刷等金融工作情况。鲁西银行始建于1940年3月,为冀鲁豫根据地的发展和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些散落的记忆虽只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峥嵘岁月里涓滴细流,却能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本文为系列第五篇,原载于《金融博览》2021年第11期

以下为本期连载内容

“七七事变”后,华北地区国民党各级政府纷纷南逃,我八路军奉命挺进到敌人后方,在华北各地建立抗日根据地。为了开展党的金融工作,1940 年6月,冀南银行冀鲁豫办事处在内黄县和清丰县交界处的胡士文村(沙区)成立,由邓开祥同志任办事处主任,干部有段周德、施立开、翟波等,工作人员有祁六顺、李万顺、邢书楷等七八个人,办事处机关就设在胡士文村的一个牛棚里。

为了巩固抗日民主政权,加强对敌斗争,边区政府于1940年6月决定发行“冀南农民合作社兑换券”(以下简称“兑换券”),有5分、1角、2角、5角等面额,作为冀南银行钞票的辅币。“兑换券”的印制与发行,直接受冀南六县专署财政科(后为行署财政处)华夫同志领导,具体工作由办事处负责。1940年夏,专署先从清丰城内买来一部手摇石印机,后来二纵队后勤部在东明县又租来一部石印机(不久作价买下)。我们把两部石印机分别放在沙区的胡村和小辛庄,并制作票版,采购印刷材料,这是两项重大任务。

当时边区政权刚刚建立,被敌人封锁,又处于农村,物资十分匮乏,主要印刷材料,如印钞纸张和油墨,全部要从敌占区采购。票版制作由王继曾同志负责,他利用购买石印机和工具时带来的零碎铜版样,东拼西凑做成花边、图案后,先印在药纸上,再人工修造。票版大约从7月开始制作,经过几次审定,9月即确定并开始了正式印刷,10月第一批“兑换券”就印制发行了。

沙区地处黄河故道,在清丰县、濮阳县、内黄县交界处,东西宽15~20里,南北长约100里,地下党组织建立较早,群众基础很好,又有茂密的枣林、沙丘、灌木丛作天然掩护,是一块理想的革命根据地,但也是敌人的眼中钉,是日寇“扫荡”合击的主要目标。为保证“兑换券”印制的安全,这项工作必须绝对保密。我们把印刷和打号码分在两地,夜间把印好的大张成品运到完成处裁切、打号码,并检封。

“兑换券”的印制过程中频繁遇到敌人大规模的“扫荡”,给工作造成极大困难。一有敌情,印刷机、票版、成品、半成品等就得马上分散、隐藏。有一次,敌人又开始“扫荡”,我们几位同志还在七丈固村封包、打号码,头顶敌机盘旋,接着敌人又开始扫射,我们只好赶紧将封好包的成品、号码机就地埋藏,但还有一大包未打号码的钞票已来不及转移,此时敌人步兵已从村东进犯,我们只好将其藏在高粱秸顶棚上,然后向村西南撤退。刚出村就发现了敌人骑兵,我们利用沙丘、枣林等作掩护,转向西北方向,直到晚上才有惊无险地突出了敌人的包围圈。第二天敌人“扫荡”结束,我们又返回七丈固村,看到隐藏在高粱秸顶棚上的一包袱钞票完好无损,大家才放下心来。有时敌人连续“扫荡”好几天,我们就同老乡一起活动在枣林、沙丘、灌木丛之间,睡野地,干粮吃光就以生花生、枣子充饥。当时的地方干部都穿着便服,同农民一个样,大都是左手提一个篮子,内装文件、手枪、办公用具等,右手扛个锄头,同老乡一起在田间活动。

1940年10月,边区政府决定将印刷机构进行疏散,在沙区只留一部印刷机,另一部转移到南乐县东北地区(南清观根据地)。华夫同志安排王真率领干部和工人,带着一部印刷机和票版转移,由清丰县大队武装保护。我们趁黑夜一鼓作气,从南清店据点南侧的敌人眼皮底下,神不知鬼不觉地通过封锁线。接着,我们来了个急行军,一夜行程七八十里,天明时到达南乐三区寨罗村。其后,经过分析,我们将群众基础好、地形隐蔽的谷家庙村选为印制驻地。

“兑换券”的印制工作从沙区转移到谷家庙村后,只有一部石印机和几个工人,规模并不算大。但行署和部队对我们工作十分重视,并帮我们请来刻字工人苏子久。转移后刚开始生产时只有一部印刷机,一块石印石,一班人生产,不久发展为一机二石,两班人生产,生产能力增加了一倍。生产地点也从开始只在谷家庙一地生产变为两地生产。

1940年秋到1941年秋,我们以谷家庙村为中心坚持生产,完成了边区政府“兑换券”的印制生产任务。特别是1941年空前的“四·一二”大“扫荡”后,沙区根据地遭到严重破坏,“兑换券”的印制和发行全部落在坚守在谷家庙的同志肩上。

为了防止遭到敌人袭击,印制工作必须绝对隐蔽。我们白天组织生产,晚上再把成品运出去,把生产材料运进来。生产、生活样样都是亲自动手,不分干部和工人。生产任务紧张了,干部也上机器摇石印机。敌人“扫荡”来了,我们还同老百姓一起,同敌人周旋。在一年的时间里,我们的人员和物资都没有损失。开始时,生产在地上进行,由于敌人“扫荡”频繁,一有敌情就得拆卸机器,分散埋藏,敌人撤退后,再从地下掘出,重新安装。这些工作白天不能进行,都得集中在夜间并于天亮前完成,特别费时费力。而且敌人“扫荡”的时间间隔又短,耽误了好多生产时间。以后我们总结了经验,挖洞生产。这个经验就是我们在谷家庙村时创造的。在敌人“扫荡”频繁及合击的危险环境下,我们为印刷工作争取了更多的时间。

跟随部队工作的同志,工作也十分艰苦。他们只有四个人,行军打仗中将工具放在一匹驮骡上,完成打号码、盖骑缝章、检验、封包、记账、发行等工作。部队走到哪里,发行工想作就到哪里。1941年1月,敌人在范县和观城地区合击,企图围歼我军主力。敌我双方在苏村、马集一带展开激战。我们有几位同志同区党委、行署等直属机关遭到敌人合围,经部队掩护,突出重围。敌人合击不成,又进行分区“清剿”。二纵队后勤部在苏海村以西、千口村以南同分区“清剿”的敌人遭遇,翟波同志的帽子被敌人子弹打穿了一个洞,还有几位同志冒着敌人呼啸的子弹,冲出了包围圈。当时驮骡还背着未打号码的票子,敌机的扫射把它惊跑。不过多亏了苏海、千口、南郭村一带的老百姓,他们将牲口和票子藏起来,“扫荡”过后还给了部队。苏村战斗十分激烈,“扫荡”时间也较长,跟随后勤部工作的这四位同志同部队一起,连续战斗了几个昼夜,摆脱了敌人之后,继续手牵驮骡,坚守工作岗位,完成了“兑换券”的发行工作。

1941年7月鲁西区和冀鲁豫区合并为冀鲁豫边区后,边区政府发行鲁西银行钞票。9 月鲁西银行决定,原冀鲁豫区印制“兑换券”的机构同鲁西北地区的印刷机构合并,组成鲁西银行第三印刷所(鲁西北三分区),印制鲁西银行钞票。至此,“冀南农民合作社兑换券”胜利地完成了历史使命。

在那漫长的革命战争年月里,许多同志流血、被俘、牺牲,却始终坚持不懈,革命到底。例如,施立开(老红军)、唐改兴、李承周同志被日寇俘去后,又设法逃出虎口,并重新归队。王凌霄同志面对敌人,坚守自己的岗位,牺牲在敌人的枪口下。他们为革命根据地货币发行工作立下了汗马功劳。

编辑  刘嘉璐

来源 《金融博览》

责编  李锦璇、蒋旭

监制  朱霜霜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周末读史丨外国货币史漫谈:基辅罗斯公国的格里夫纳

周末读史丨鲁西银行印刷所是怎样坚持平原游击战争的

周末读史丨外国货币史漫谈:舍客勒·斯塔特·第纳尔

周末读史 | 冀鲁豫边区铅印厂的创建和发展

周末读史丨冀鲁豫边区的印钞工作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留言可换奖品:每月累积留言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得到我们寄送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份。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宏观经济、金融监管、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国际货币论坛、货币金融(青年)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IMF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金融科技公开课等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天府金融指数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宏观经济月度分析报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2018年,研究所荣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院属研究机构奖,在182家参评机构中排名第一。在《智库大数据报告(2018)》中获评A等级,在参评的1065个中国智库中排名前5%。2019年,入选智库头条号指数(前50名),成为第一象限28家智库之一。

国际货币网:http://www.imi.ruc.edu.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事单位申请、

学术研究和会议合作

联系方式:  

010-62516755 

imi@ruc.edu.cn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