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2年人大财金金融学专业在职课程培训班招生开始啦!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中国财政金融高等教育领头雁


学院始建于1950年,经过70余年的积淀与发展,已成为国内财政金融领域的教学科研重镇、中国财政金融高等人才的培养基地。

学院始终以培养能够“在东西方两个文化平台上自由漫步的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专门为希望继续深造的在职人员开设了金融学专业在职课程培训班。


专业优势突出

我院金融学专业是我国金融学科第一批硕士和博士点(1981年),在教育部历次学科评估中全国排名第一。


1988年、2001年、2006年、2013年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评审中蝉联国家级重点学科。
2017年教育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
2017年、2022年两次入选“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师资力量雄厚

学院汇集了我国财政金融学科领域的大批著名学者,形成了一支本土化与国际化相融合的一流师资队伍。课程培训班授课教师均为教研中坚力量,拥有丰富的授课经验和雄厚的科研实力。


课程体系全面

课程培训班充分考虑金融专业在职教育特点,课程体系以传播金融前沿理论知识的同时切实提高业务实操能力为出发点,课程设置兼顾基础性、前瞻性和实用性。


教学管理精细

配备经验丰富的专职班主任全程管理班级,提供广阔的学习交流平台,助力学员在边工作边学习的同时拓展社会资源、增进同学情谊、助推事业发展,实现更高层次自我价值的提升。


校友资源丰富

课程培训班前身课程研修班自1996年创办以来,历经20余年发展,已有数万在职人员参加学习,校友足迹遍布全国,涌现出一大批财政金融领域的精英人才和业务骨干,取得了良好的行业口碑和社会声誉。


基础课

西方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资本论》选读

语言基础(金融专业英语)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数理统计与大数据应用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


专业课

货币银行学

财政经济学

投资学

公司财务

金融政策与监管

商业银行管理

私募股权投资

国际金融与外汇投资


教学方法

每月1-2个周末集中上课,

现场授课与网络授课相结合。


学习期限

开课后1.5年内完成课程学习。


报名条件

(1)拥护宪法,遵守法律、法规,能坚持在职学习;

(2)本科毕业已获得学士学位满三年,已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者无年限要求;

(3)大专学历者可参加培训班课程学习。


报名材料

(1)报名登记表(本人亲笔填写);

(2)身份证复印件;

(3)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4)两寸蓝底证件照2张。


学员修完全部课程并考核合格,由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处颁发课程培训班结业证书。


收费标准

培训费42,000元,书费、资料费自理,开课前一次性支付。

由学校财务处统一开具培训类票据。


缴费方式

(1)个人账户缴费

面向华北、华东、华南地区广大在职学员,学院分别开设了金融学专业在职课程培训班北京班、深圳班(网络)、上海班(网络),学员可点击查看对应班级招生简章,进入“中国人民大学通用收费系统”,注册并填报个人身份信息后,通过系统缴费。


http://navo.top/iY7ZVr

(北京春季班-招生简章链接)


http://navo.top/UJ3YNn

(北京秋季班-招生简章链接)


http://navo.top/B7Zr2y

(深圳网络班-招生简章链接)


http://navo.top/7fAVRn

(上海网络班-招生简章链接)


(2)单位账户缴费

通过单位银行账户办理银行汇款缴费。

户   名:中国人民大学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紫竹院支行

账   号:0200 0076 0902 6400 244

特别说明:汇款时“收款人(单位)”一栏只填“中国人民大学”六字,在“用途/摘要”栏里填上“财政金融学院2022年金融学专业在职课程培训班(XX班)XXX(学员姓名)培训费”,汇款后请将银行汇款凭单提交至招生老师处确认。





郑重提醒

学员如果遇到招生人员以参加本课程培训班为由,要求学员缴纳任何公示培训费之外的费用,可向学校有关部门举报违规行为。

举报电话:010-82507931。




2022年财政金融学院在职课程培训班均为官方自招,请直接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

010—82500612、82500655

工作日8:00-11:30、14:00-17:00


邮箱

sfruczzy@ruc.edu.cn


办公地点

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主楼607A





疫情期间暂时无法入校,

欢迎来电咨询,线上办理报名手续。





编辑  薛舒宁

责编  李锦璇、蒋旭

监制  朱霜霜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范希文:SWIFT制裁留有缓冲,战后国际秩序或将转变

赵锡军:探讨俄乌冲突的影响传递路径,展望国际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应当走向何方?

IMI锐评 | “稳”字当头,国务院金融委会议释放了哪些信号

视点 | 杨再平:房地产业“软着陆”与“发展模式转型”势在必行

IMI学研 | 金融监管动态(3月14日-3月20日)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留言可换奖品:每月累积留言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得到我们寄送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份。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宏观经济、金融监管、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国际货币论坛、货币金融(青年)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IMF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金融科技公开课等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天府金融指数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中国财富管理能力评价报告》《宏观经济月度分析报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2018年,研究所荣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院属研究机构奖,在182家参评机构中排名第一。在《智库大数据报告(2018)》中获评A等级,在参评的1065个中国智库中排名前5%。2019年,入选智库头条号指数(前50名),成为第一象限28家智库之一。

国际货币网:http://www.imi.ruc.edu.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事单位申请、

学术研究和会议合作

联系方式:  

010-62516755 

imi@ruc.edu.cn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