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RUC之声 | 蓝虹:国家绿色发展基金通过参股方式投资,将带来哪些利好?

导读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环境学院教授蓝虹《中国环境报》发表文章,指出国家绿色发展基金通过参股的方式,积极投资我国绿色基金,将会极大地推动我国绿色股权投资发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中面临的股权投资不足问题。

以下为文章全文:


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日前出资10亿元,参与设立宝武绿碳私募投资基金(上海),此基金总规模500亿元,首期100亿元,成为国内市场上规模最大的碳中和主题基金。3个月前,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已出资1.8亿元人民币参投云南绿色基金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国家绿色发展基金频繁出资,为引导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融资等参与绿色金融和“碳中和”发展主题,提供了强大的信心和资金来源。

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紧紧抓住国家“十四五”规划战略机遇,以市场化运作机制为导向,发挥战略引领作用,聚焦钢铁及相关领域的碳减排,围绕钢铁产业链碳中和实施投资,助力国家达成“双碳”战略目标,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和显著的生态效益。据统计,为实现碳达峰,2021年至2030年中国绿色投资年化需求约为2.2万亿元/年,而2031年至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绿色投资年化需求约为3.9万亿元/年,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参与绿色发展投资,对引领投资行业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和实践意义。

国家绿色发展基金通过参股的方式,积极投资我国绿色基金,将会极大地推动我国绿色股权投资发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中面临的股权投资不足问题。目前,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格局是,以绿色信贷为统领,带动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绿色证券等其他绿色金融板块的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末,我国绿色贷款余额15.9万亿元人民币,占绿色融资余额的95%以上。我国绿色金融资金结构中以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为主体的债权融资占比超过97%,股权融资仅占不到3%。股权融资占比过低,会限制债权融资的进一步发展,因为债权融资的扩张需要以股权融资为依托。例如,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发展,都需要企业具有一定的自有资金增强信用,而股权投资资金是企业自有资金的重要来源。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参与投资,将推动我国绿色基金发展,增加绿色股权投资,从而可以带动绿色债权投资多倍扩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绿色金融因为股权投资不足而导致的发展困境。

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是由中央财政资金入股建立,由国务院授权财政部履行国家出资人职责,支持环保领域发展的国家级绿色基金。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的资金来源结构,决定了它和一般的纯商业化的基金运作显著不同。这一基金通过参与市场绿色基金,可有效发挥中央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乘数效应以及导向作用,引导市场绿色资金更多、更精准地投向国家最需求的生态环保核心项目。这是因为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参与所带来的优惠投资条件,必然会引导绿色信贷等债权投资的加入,形成绿色财政和绿色金融的良性互动。

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可以通过投资绿色担保基金等方式,进一步解决生态环保项目的融资担保难题。目前很多生态环保项目,例如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林业碳汇海洋碳汇等碳中和项目,经常不是因为投资回报不足而难以获得融资,而是因为风险太大缺乏担保导致融资困难。作为财政资金参与的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可通过投资或者组建专门的绿色担保基金,有效解决一些风险过高的生态环保项目担保难题,从而引导各种社会资金支持生态环保项目发展。

国家绿色基金可引领社会资本推动绿色技术创新,更好实现碳中和目标。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的统计,目前在协会注册、冠名为绿色的各类基金共有700多只,但绝大部分投资于绿色上市公司和使用成熟技术的绿色项目,很少有基金涉足绿色技术创新领域。国内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融资等近年来投资热点多集中于互联网、生物医药、金融等行业,在绿色技术创新方面的投资规模较为有限。随着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我国正式开启传统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型的新阶段,转型中催生出一系列新的高成长性业务和热门投资机会,成为机构投资的新蓝海。在碳中和这一大背景下,全球范围内越发认识到倡导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ESG投资带来的超额收益。2018年,中国基金业协会在《绿色投资指引(试行)》第四条中提出“有条件的基金管理人可以采用系统的ESG投资方法,综合环境、社会、公司治理因素落实绿色投资”,说明ESG与实现碳中和之间具有密切联系,两者都高度关注环境主题。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在于绿色低碳技术的创新孵化。ESG能够帮助投资者有效识别并通过投后管理降低投资绿色技术创新的风险。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可充分发挥杠杆作用,有效撬动社会资本参与绿色产业发展,为绿色金融和推动碳中和提供资金来源,促进绿色技术创新,这将是对行业的成长型初期优质企业和行业重大补短板项目的巨大赋能,必将推动其加快发展,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  《中国环境报》

编辑  张必佳

责编  李锦璇、蒋旭

监制  朱霜霜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IMI锐评丨稳增长基调下,《金融稳定法》如何助力金融风险管理

视点 | 胡学好:农业保险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IMI宏观月报 | 美国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增加,国内宏观周期触底(2022年3月)

宏观经济专题 | ESG投资能够促进银行创造流动性吗?——兼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调节效应

周月秋:应对气候变化,金融机构大有可为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留言可换奖品:每月累积留言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得到我们寄送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份。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宏观经济、金融监管、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国际货币论坛、货币金融(青年)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IMF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金融科技公开课等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天府金融指数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中国财富管理能力评价报告》《宏观经济月度分析报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2018年,研究所荣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院属研究机构奖,在182家参评机构中排名第一。在《智库大数据报告(2018)》中获评A等级,在参评的1065个中国智库中排名前5%。2019年,入选智库头条号指数(前50名),成为第一象限28家智库之一。

国际货币网:http://www.imi.ruc.edu.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事单位申请、

学术研究和会议合作

联系方式:  

010-62516755 

imi@ruc.edu.cn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