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永红等:俄乌冲突下美俄金融制裁影响及我国的对策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当代金融家 Author 涂永红 任屹颖
导读
俄乌冲突持续至今,以美欧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不断加码,俄罗斯在金融、进出口贸易等领域也相继出台系列反制裁措施,对西方国家制裁进行有力反击,俄美金融制裁博弈中,我国挑战与机遇并存,需要从政治视角考虑国家金融安全,妥善处理好大国关系;加大投资刺激消费,确保实现预期经济增长目标;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形成人民币使用网络。
作者丨涂永红,IMI副所长、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任屹颖,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我国需要高度关注政治风向标,做好可能面临的制裁预案。加强中美政策沟通和协调,寻找最大公约数,扩大互利共赢的平台。重点处理好中美贸易差额问题,缓解贸易摩擦;管控好分歧,避免经济金融“脱钩”,为两国、为世界营造确定性的良好环境。
01
美国对俄罗斯的金融制裁
俄乌冲突持续至今,以美欧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不断加码,主要有五个方面。
第一,冻结资产,降低俄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及居民的外币资产的支付、划转及变现能力。
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针对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加大SDN制裁力度,扩大特别指定国民清单【SDN List。是美国阻断程度最高的制裁清单,其特点是全面阻断(Full Blocking)美国“连接点”,包括冻结美元资产、限制与“美国人”发生往来以及禁止进入美国境内等】,将23名自然人、125个实体及5艘船舶纳入SDN清单。凡是列入SDN清单的实体,其所拥有的位于美国、来自美国或者由美国人控制的财产均被冻结,且禁止美国人与其有任何业务往来。不仅如此,SDN清单还实行“穿透式”管理,清单上单独或合计拥有50%以上财产性权益的实体也视同列入SDN清单,适用同样的制裁措施,从而使得制裁范围进一步扩大。
欧盟继续扩大与SDN清单类似的限制性措施清单(Restrictive Measures List),该清单主要制裁措施包括冻结在欧资产、切断融资渠道等。俄乌冲突升级后,欧盟将俄全部351位国家杜马、多位自然人和企业实体纳入限制性清单。截至2022年2月25日,欧盟制裁的俄罗斯自然人为654名,实体52家。除美欧外,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也对俄罗斯实施了类似的清单制裁措施。
第二,限制俄罗斯的国际融资和资金使用能力。
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将俄16个实体纳入非SDN菜单式制裁清单,禁止美国人向俄罗斯中央银行、国家财富基金、财政部提供融资或进行任何其他形式的交易。此外,对部分头部金融机构以及能源、电信、贵金属、运输行业的龙头企业,禁止美国人参与所涉实体的股权融资交易或者超过一定期限的债券融资交易。这将切断俄政府、重要企业从西方融资的渠道,使得俄罗斯的主权融资和金融机构融资直接受限。
欧盟禁止俄国实体股权在欧盟交易场所上市并为之提供服务,禁止接受俄国民或居民超过特定规模的存款,禁止欧盟中央证券托管机构管理俄罗斯客户账户及向俄罗斯客户出售欧元计价的证券和票据,禁止与俄罗斯中央银行进行交易,禁止参与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的联合融资项目。这些措施将在较大程度上限制俄罗斯向欧盟的资金流入。依据俄罗斯央行提供的数据,截至2021年6月底,俄罗斯对外直接投资的68%流向欧盟,俄罗斯银行业接近50%的资产和负债来自欧盟。欧盟严厉的制裁对俄罗斯经济、金融会产生重大负面冲击。
第三,将俄罗斯部分银行移除SWIFT系统,阻断跨境支付渠道。
2月27日美国白宫发表声明称,与欧盟委员会、德、法、英等国领导人决定将部分俄罗斯银行排除在SWIFT支付系统之外。3月1日欧盟发布公报,宣布自3月12日禁止向7家俄罗斯银行提供用于交换金融数据的专用金融信息服务。7家银行具体包括俄罗斯外贸银行、俄罗斯工业通讯银行、发现银行集团、社会银行、诺维克姆银行、俄罗斯银行和俄罗斯国家开发银行。被制裁银行业务主要涉及国家战略性行业、基础设施、原油和天然气、外贸、军工等领域。
被多国单独列入制裁名单的俄最大国有银行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Sberbank)并没有出现在这张名单上,而俄能源交易的主要渠道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Gazprombank)也没有被列入其中。另外,8家俄罗斯D-SIBs也未被切断SWIFT系统服务,这给俄罗斯金融体系支持外贸活动留下了一定空间。
第四,针对俄产业结构短板,加强对俄进出口管制。
俄乌冲突升级以来,美国商务部对俄罗斯采取了系列进出口管制措施,包括禁止进口原油、石油、石油燃料、油类及其蒸馏产品、液化天然气、煤炭等源自俄罗斯的能源产品;强化出口审批管理,对出口到俄罗斯的电子、电信项目、传感器、导航设备、航空电子设备、海洋设备和飞机部件实施许可证要求;对俄罗斯出口、再出口、转移的许可申请采用“推定拒绝”政策等。
欧盟出口管制主要体现在以下领域。能源领域禁止向俄罗斯销售、供应、转让或出口特定的炼油产品和技术,并对提供相关服务实施限制。运输领域,对航空航天业商品和技术实施出口禁令,禁止提供与这些商品和技术相关的保险、再保险和维修服务,禁止提供相关技术和财政援助,禁止向俄罗斯航空公司出售所有飞机、备件和设备。科技领域,将对军民两用商品和技术的出口实施限制,限制特定可能有助于俄罗斯加强其国防和安全部门技术的商品和技术出口,包括半导体或尖端技术等产品。美欧出口管制措施直击俄罗斯要害,对其关键产业链造成一定打击。
第五,强化对顿涅斯克和卢甘斯克的制裁,限制其长期发展。
2022年2月21日,美国签发14065号总统行政令,对俄罗斯承认独立状态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实施制裁,禁止美国主体与上述两地区开展除通用许可规定外的任何商业活动。同时,欧盟采取一揽子制裁措施,以回应俄罗斯承认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的非政府控制地区的独立,包括制裁俄罗斯国家杜马351名投票赞成承认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共和国独立的议员、制裁27个引人注目的个人和实体;禁止从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的非政府控制地区进口商品,并禁止相关融资和金融援助;限制对该地区的投资以及相关投资服务;禁止提供旅游服务;禁止对其出口运输、电信、能源、石油、天然气和矿产等商品;禁止在运输、电信、能源、石油、天然气和矿产等领域提供与非政府控制区域的基础设施直接相关的技术援助、中介、建筑或工程服务等。此外,英国、日本也出校系列措施,对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地区的金融、航运以及贸易领域实施制裁。
美欧通过强化对顿涅斯克和卢甘斯克的制裁,将遏制当地经济发展,限制俄罗斯在乌克兰乃至东欧地区的影响力。同时,美欧针对上述两地区的制裁也可能升级为对第三国主体的二级制裁。
02
俄罗斯的反制裁措施
俄罗斯在金融、进出口贸易等领域也相继出台系列反制裁措施,对西方国家制裁进行有力反击,主要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第一,发布天然气“卢布结算令”,稳定卢布币值。
3月23日,俄总统普京指示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工资将同不友好国家(3月7日俄罗斯政府批准了不友好国家和地区的名单,包括美国、新加坡、加拿大、英国、瑞士、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乌克兰、挪威、冰岛、中国台湾、欧盟27个成员国等,共计48个)的天然气合同改用卢布结算,如果拒绝以此方式付款,俄方将视为买方违约,一切后果应由买方承担。欧洲每年从俄罗斯获得天然气约占总量的40%,长期以来国际能源交易都是以美元或欧元计价和结算。该制裁措施发布后,天然气价格迅速拉高,卢布止跌回升。俄乌冲突前1美元兑换77卢布,俄乌冲突后两周内跌至一美元兑换120卢布,卢布换能源的“威胁”稳定了卢布汇率,目前约为一美元兑换84卢布。
第二,选择等值卢布支付外债,减轻外汇储备压力。
对于列入不友好国家地区清单的外国债权人,如俄国家、个人和企业对其负有外汇债务,可使用卢布偿还。俄罗斯用卢布直接还债,目的就是在资本管制仍在持续的情况下避免违约,进而避免可能出现的经济危机。对于拥有大量俄罗斯外债的国家,如果卢布一直贬值,后续俄罗斯选择用卢布进行还款,势必会给这些国家造成十分大的经济损失。由于这些国家基本都在美元体系之中,所以后续肯定会将卢布兑换成美元,从而使他们原有的收益大幅缩水。因此使用卢布支付外汇债务,将使俄罗斯的海外债权人面临巨大的金融风险冲击,以及非常不确定的汇率风险敞口。
第三,实施资本管制,有效控制外汇储备流失。
俄罗斯央行严格要求所有出口商自今年年初以来上缴出口创汇的80%。由于俄罗斯多年以来一直保持可观的贸易顺差(主要得益于石油和天然气的出口),通过这一行动以及阻止大多数资金转移,俄罗斯央行确保了足够的外汇流动来支付必要的进口,进而有效控制了俄罗斯外汇储备的外流。
第四,加强出口管制,确保关键部门正常运转,强势回应西方制裁。
一是俄北方钢铁公司停止向欧盟国家出口钢铁产品,海外钢材供需趋紧,将对俄罗斯国内钢价起到有力的支撑作用;二是停止向美提供火箭发动机,并停止为已交付的发动机提供技术维护;三是在年底前将禁止科技、电信、医疗、汽车、农业和电气设备的出口,以回击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贸易管制;五是禁止向欧亚经济联盟(EEU)成员国出口谷物、白糖和蔗糖,以保护俄罗斯国内粮食市场供应稳定。
03
俄美金融制裁博弈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的机遇
美欧经济增长放缓,中国经济继续领先,夯实货币金融稳定基础。俄乌冲突导致原油、粮食价格急速上涨,美国2月通货膨胀率超过6%,同比增加7.9%,失业率3.8%,3月启动加息缩表进程,考虑到投资和消费受到加息的打击,美联储将2022年美国经济增长预期由4%下调至2.8%。联合国贸发会议将欧盟经济增长预期从3.3%下调至1.6%。2022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制定了5.5%的经济增长目标,如果通过政策激励能够顺利实现这一目标,较高的GDP增长就会进一步强化我国的生产和出口能力,一方面为本国币值坚挺背书;另一方面产生较高的投资回报和吸引力,有利于巩固我国吸引外资第二大国的地位,为币值稳定和金融市场稳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弥补能源、粮食短板,增加对欧再生能源贸易和投资。自2022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油价受到战争的刺激和主导一路攀升,布伦特原油在半个月内从90多美元/桶,冲到最高139.13美元/桶。欧洲天然气价格风向标 —— TTF基准荷兰天然气期货涨幅超35%。粮食产品普遍涨价,国际大豆、油脂、玉米、小麦、菜籽等价格均已逼近10年来的高位。我国是能源、粮食进口大国,能源、粮食大幅涨价对我国生产和消费冲击较大,加剧了经济下行压力,也凸显我国产业结构和技术短板,以及发展再生能源、建设高标准农田和现代化农业的急迫性。促使我国加速科技进步和产业调整,集中力量突破关键技术,为长期摆脱对原油进口的过度依赖创造契机。此外,贸易和投资方面也有新的机遇。今年2月,欧盟重新成为我国最大贸易伙伴,累计中美贸易逆差670亿美元。美国3月23日恢复352项中国出口商品的关税豁免,中国制造将成为欧美遏制通货膨胀的重要手段。这就意味着无论俄乌冲突何时结束,我国与欧美之间的贸易不会受到太多影响,与欧盟在稳定供应链、开展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产品贸易方面的合作将进一步加强,相关领域的投资进一步增加。
国际金融体系加速调整,大国博弈特征更加明显,人民币国际化有更大发展空间。美欧对俄罗斯实施多项金融制裁,将俄部分银行排除出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SWIFT)系统之外,冻结俄罗斯海外金融资产,终止与俄罗斯的金融交易等,导致俄罗斯一度出现卢布暴跌的货币危机。俄罗斯针锋相对进行反制,推出天然气和多种出口商品的“卢布结算令”,减少美元外汇储备,增加黄金和人民币储备,借此稳定本国货币和金融体系,试图减轻、摆脱对西方主导支付体系的依赖。前些年开始的“去美元化”使得美元在各国官方储备中的份额降至60%以下,俄乌冲突进一步强化大国货币博弈,西方对俄罗斯发起的金融制裁可能使得全球支付系统“日益碎片化”,让更多国家央行因为担心受到美国的金融制裁而加速储备货币多元化,使用SWIFT以外的货币支付系统,推动国际贸易结算体系、国际储备体系重构。考虑到国家风险以及国际金融的不确定性,中国的贸易企业、对外投资企业将倾向于选择人民币计价结算;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具有技术上的后发优势,其信息传送功能大大优于SWIFT,在货币多元化驱动下将吸引更多的参与者;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性以及人民币资产的较高收益,促使更多国家增持人民币储备资产。这三大因素共同发挥作用,有利于拓展人民币国际化的新空间。
中国面临的挑战
外部需求减弱,出口增幅下降,贸易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弱化。稳定贸易是我国实现稳增长、稳就业的重要途径。贸易贡献了我国经济增长的大约1/4,有关专家测算,GDP每增加一个1个百分点,大约可增加200万人的就业。俄乌战争与发达国家货币政策转向叠加,对我国出口打击较大,弱化了贸易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一方面,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导致成本上升,打击进出口。俄乌战争持续1个月,严重影响原油、粮食、化肥生产,基础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推动所有商品价格上涨,冲击现存价格体系,在巨大的不确定环境下,进出口企业面临原材料成本上升与订单减少的两头打压,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难以维持正常生产和经营。另一方面,货币政策转向加速外部需求下降,出口下行压力加大。为了遏制CPI过快上涨,3月美联储启动了加息缩表进程,市场预计2022年美联储将加息7次,流动性将大幅收缩。G7国家有货币政策沟通和联动机制,其他国家很可能同步跟进,意味着全球流动性将由松转紧,造成发达国家普遍的投资和消费需求下降,不利于我国出口。
“一带一路”投资风险增加,地缘政治更加复杂。自俄乌冲突以来,西方国家与俄罗斯的“政治划界”蔓延至经济、金融领域,迫使“一带一路”参与国家、企业“选边站”,给经济全球化、“一带一路”建设带来逆风,显著增加“一带一路”建设运行成本。首先,俄罗斯、乌克兰都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国家,俄乌冲突造成我国前期投资的项目无法继续,面临较大的投资风险。其次,尽管中俄关系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坚持和谈解决冲突的立场。但是,中国未响应西方国家联合制裁俄罗斯的行动,可能遭到来自这些国家的针对性报复。一些政治上与西方国家关系较好的国家在“选边站”中靠近西方,可能中断或叫停双边合作项目,增加了“一带一路”建设的政治风险。
资本流出风险加剧,国际收支平衡和人民币汇率稳定难度增加。俄乌冲突爆发之初,投资者焦虑看空,股票市场普遍下挫,地缘政治风险取代美联储加息,成为股市震荡下行的阶段性主线。但随着俄乌谈判取得进展,全球市场风险偏好大幅回升,股市获得提振。从2月24日到3月底,欧洲股市逐渐收回全部失地,德国DAX30指数、法国CAC40指数、欧洲斯托克50指数、英国富时100指数分别上升2.58%、2.13%、1.91%和4.3%;美国股市也有所回调,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标普500指数、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分别上行5.5%、5.6%、4.4%。然而,市场对新兴市场国家的风险国家担忧和敏感,在美联储加息的情况下,3月出现了20多年来首次资本整体流出新兴市场国家,我国也不例外。据外汇局统计,2021年我国银行代客累计资本和金融账户收款2.42万亿美元、付款2.16万亿美元,占比分别达到40.13%和38.06%。与2019年相比,收付款两年间翻了1.5倍。非贸易投融资最显著的变化是证券投资快速增长。2021年证券投资收入1.53万亿美元、支出1.43万亿美元,大幅超过直接投资,规模是后者的2倍多,证券投融资已成为我国非贸易跨境投融资的主力军。证券类跨境投融资流动性更强、波动性更大,更容易受到突发事件、政策和市场情绪的影响,其占比提升增加了我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风险。一旦证券投资者大规模撤退,很可能导致资本和金融项目国际收支逆差,造成人民币贬值压力,冲击汇率稳定,进一步打击市场信心。
04
美俄金融博弈下中国的对策
从政治视角考虑国家金融安全,妥善处理好大国关系
国际金融的风险来源于国际政治,金融已经演变为一种政治手段或工具,美俄金融博弈不是市场问题,并非基于成本收益计算以及商业利益得失,而是政治问题,这种政治冲突会延续很久。中国有可能被排入俄罗斯阵营,遭遇西方阵营的制裁。我国需要高度关注政治风向标,做好可能面临的制裁预案。加强中美政策沟通和协调,寻找最大公约数,扩大互利共赢的平台。中美关系是我国最重要的国际关系。两国的经济、金融互补性极强,贸易和投资金额巨大,重点处理好中美贸易差额问题,缓解贸易摩擦;管控好分歧,避免经济金融“脱钩”,在应对天气变化、维护金融稳定方面增进共识,为两国、为世界营造确定性的良好环境。尊重既有多边治理体系,有效分割政治与经济议题,与欧洲保持适度沟通联络,在区域经贸、绿色经济、数字化等领域争取对话合作。与俄罗斯加强能源、粮食贸易和安全合作,在本币结算、资本市场、机构设立等方面深化金融合作。
加大投资刺激消费,确保实现预期经济增长目标
要对2022年国际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有清醒的认识,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厚中国经济抵御外部冲击的“缓冲垫”,以更有效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一是继续加大对节能环保、信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提高其GDP占比和贡献率,夯实经济增长新动能。二是加大再生能源产业投资,重点是光伏、风能、潮汐能,在储能技术方面不断突破。三是针对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领域,如军工、能源、粮食以及重点制造行业,要确保独立自主与产业链完整性、竞争力,减少对原油、技术进口的依赖;四是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房地产是支柱产业,先立后破,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解决就业问题。
推动消费持续恢复,着力打通当前制约消费发展的痛点、堵点,加快培育壮大消费新增长点。一方面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提升消费能力;另一方面推动线上和线下消费深度融合、创新消费新业态和新模式,适应群众的消费需求以增强其消费意愿,更好地发挥消费作为经济增长“主引擎”的作用。
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形成人民币使用网络
“一带一路”国家、RCEP成员国与我国的经贸关系日益紧密,对人民币的接受度较高。在开展基础设施联通、产业链合作中,应发挥商业银行的关键作用,提供金融规划、财务顾问服务,多渠道满足客户融资需求,加强境内外分支机构之间的协作,充分发挥离岸市场的功能,建立投贷联动机制,创新渠道,将进出口贸易与投资、贷款相互衔接,有效降低对外投资的风险。SWIFT数据表明,人民币已经超越日元成为第四大国际支付货币,投贷与进出口联动,还可推动形成人民币跨境贷款的借、用、还闭环,形成方便使用、操作性强的人民币投融资新模式,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迈上新台阶。
加快推进CIPS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本国银行、银行卡组织对接境外支付与信息传输系统,扩大专线连接范围,鼓励更多中外资机构参与系统。针对能源、粮食等关键领域,建立专项跨境撮合与交易平台,推动更多外币支付在境内碰头、轧差。此外,还应加强直接投资、信贷市场与债券市场的联动机制建设,对资本大规模流动进行有效对冲和动态管理,避免资本与金融项目收支出现较大逆差,提高我国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实现收支自主平衡的能力,减轻外部失衡的冲击,保持人民币汇率的预期稳定,提高人民币资产吸引力。
来源|当代金融家
版面编辑|林靖澄
责任编辑|李锦璇、蒋旭
总监制|朱霜霜
近期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