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磊:服务新市民、化解行业风险、共塑房地产新模式
导读
7月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和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联合主办、IMI宏观经济研究室承办的“大金融思想沙龙”(第188期)线上研讨会成功举办。本期沙龙主题为“新市民与新模式:面向未来的房地产市场”。国海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夏磊线上出席并参与研讨,指出:2021年三季度开始,房企债务风险集中暴露。目前房地产最大的风险是项目烂尾的风险。所以接下来,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充分化解房地产的风险特别是项目烂尾的风险。新市民需要房子,政府需要提供保障性租赁房,又有资金,开发商有未售房源和未交付的项目,这三者完全可以有很好的结合。解决了新市民的问题,房地产的新模式也就形成了,房地产市场才有未来。
以下为全文纪要:
我的职业生涯与房地产相关的有十几年,但是从去年开始我坚定地转型去研究宏观,因为接下来房地产是最大的宏观。今天张斌老师很系统地讲了新市民和房地产,王老师和李老师也有高瞻远瞩的阐述,我想讲三点学习心得:
01
新市民很重要,新市民需要住房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释放了四大潜力: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和国际化。城镇化最重要,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成为扩大国内需求的主要依托,城镇化派生的投资和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什么是新市民?2021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是64.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46.7%,这18个点的缺口就是新市民。他们在统计中已经属于常住城镇人口,在城镇居住,但还没有户口或刚拿户口不足两三年,目前这一群体大概有3亿多人。这些新市民有很多实际的需求,比如就业创业,租房买房,孩子上学,医疗、养老......如果能够解决这些需求,不仅可以解决新市民的困难,也能提供中国经济新的增长引擎。
城市需要新市民,发展需要新市民。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中指出,“完善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坚持‘房住不炒’定位,租购并举,因城施策,完善长租房政策,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重点解决好新市民住房问题”。总书记已经指明了大方向,接下来就是要重点解决好新市民的住房问题。新市民的衣食住行,最重要的就是住,在城里有住的地方,就能在城里扎根,就能在城里稳定的消费,所以新市民很重要、新市民需要住房。
02
政府需要提供更多的保障性租赁房
今年政府有240万套保障性租赁房筹建目标,这个筹集计划看着比较多,但对于3亿新市民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就是这240万套,也存在很大的筹集难度。比如新建,利用城区、靠近产业园区或交通便利区域的集体经营性建设、利用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建设、利用国有建设用地建设。各地也都单列了租赁住房用地计划,有些新建普通商品住房,有的要求配建保障性租赁住房。但是建房子跟生产铅笔、橡皮不一样,土地不可能马上供出来,有一些现实的制约。政府需要给新市民提供房源,政府现在房源不足,面对实实在在的民生需求,不能一蹴而就。
今年稳增长把专项债放到很重要的位置。截止到昨天,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已经有3.41万亿,但是专项债的使用比较困难。因为专项债对项目要求高,对项目有现金流的诉求,有收益的诉求。所以,政府是专项债缺少合适的投放项目,住房保障上缺少对保障性租赁房的供给。
03
房地产风险亟待化解
今年政府有240万套保障性租赁房筹建目标,这个筹集计划看着比较多,但对于3亿新市民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过去二十年,高杠杆、高周转的经营模式的确推动了房地产业超高速发展,我们用二三十年走完了发达国家一百年的路,取得的成绩非常显著,但是也带来了极高的债务风险。2021年三季度开始,房企债务风险集中暴露,当前,房地产业内部正在经历98年房改以来最大的挑战。
目前房地产最大的风险是项目烂尾的风险。有些违约的房企已经没有能力去处置项目,也没有能力继续建设项目。对于老百姓来说,很多房子是举全家之力购买的,现在开发商交不了楼,内心非常焦灼。所以接下来,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充分化解房地产的风险特别是项目烂尾的风险。
那么,我们研究清楚了新市民、政府、房企的诉求之后,我们发现,新市民需要房子,政府需要提供保障性租赁房,又有资金,开发商有未售房源和未交付的项目,这三者完全可以有很好的结合。这些问题、矛盾,有政策可以去解决。最近有些地方政府也有一些探索。6月22号,湖北省住建厅发布了《关于加快解决从事基本公共服务人员住房困难问题的实施意见》,提出,可购买商品住房,作为保障性租赁住房或共有产权住房,可收购符合条件且手续完备、债务清晰的在建工程项目,作为保障性租赁住房或共有产权住房,房地产开发企业未售商品住房,自愿可纳入保障性租赁住房,允许先租后售。我认为这个文件非常领先、非常创新,将来完全可以把化解房地产的风险和解决新市民需求有机结合起来。
今天的主题很特别,因为未来房地产的新模式一定是围绕新市民的。解决了新市民的问题,房地产的新模式也就形成了,房地产市场才有未来。我相信这相当于二次房改。这种政策的创新,充分围绕人的需求,立足和满足人的需求,而同时也能化解经济的潜在风险,也同时又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给湖北点赞,也非常期待未来有更多的省份,甚至在国家层面推出这样的政策。谢谢!
编译:潘颖颖
本文监制:朱霜霜
版面编辑|张必佳
责任编辑|李锦璇、蒋旭
总监制|朱霜霜
近期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