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中轴线规划历程

杭州城研中心 城市怎么办
2024-09-14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2024年7月27日,一项历史性的决议如同璀璨星光,照亮了华夏文明的辉煌篇章:“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正式载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辉煌史册之中,标志着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荣升至59项新高峰。北京中轴线,一条穿越时空的纽带,自13世纪的悠悠古韵中蜿蜒而出,历经明代的精心雕琢,直至现代仍焕发着勃勃生机。



北京中轴线,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与东方文明古都规划建设的最高成就,自元代以来便贯穿北京老城南北,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城市记忆。这条全长约7.8公里的中轴线,北起钟鼓楼,向南经过万宁桥、景山、故宫、天安门广场、正阳门,至永定门,不仅是城市空间布局的核心,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其长度之冠绝全球,见证了古都北京的沧桑巨变与繁荣昌盛。


1950年,梁思成、陈占祥在《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位置的建议》一文中提到:“由都市计划的传统上看,中国的城市,除却特殊受地理条件之约束者外,没有不有中轴线的,建筑物都是有广阔的空间衬托的。”这是梁思成第一次提到“中轴线”。


1951年4月梁思成又在《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一文中写道:“北京的体形大部分是由于实际用途而来,又曾经过艺术的处理而达到高度成功的。大略地说,凸字形的北京,北半是内城,南半是外城,故宫为内城核心,也是全城布局重心,全城就是围绕这个中心而部署的。但贯通这全部署的是一根直线。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是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了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为依据的。”


这条“中轴线”是中国历代都城规划建设的最后结晶:从传统文化上说,它是北辰崇拜的载体;从实践上说,它是北京城规划建设的基准线,也即“北京城的脊梁”;从封建统治的角度来说,它是“皇权至上”的标志,也是百官朝觐的“通天之路”;在艺术上,它是封建社会都城规划思想的艺术实物,是这种思想的集大成者。


本文从元代以来北京中轴线的规划方案入手,结合历史文化保护的意义,提出文化传承的建议。



元代奠定基础



元大都图


元至元四年(1267年),元大都始建,城市的建设者刘秉忠在详细考察后,确立了以积水潭东岸为中心点的城市布局,修筑了中心台作为元代中轴线的起点。元大都的中轴线规划继承了汉唐以来中国封建帝王建设都城的传统,准确地确定了城市中轴线,并将皇宫(大内)规划在中轴线上。这一做法突出了皇权的“坐北朝南”和“皇帝至高无上”的理念。元大都的建设初步形成了约3.75公里的城市中轴线。这一规划奠定了北京中轴线的基础,展示了元代城市规划的宏大视野和独特匠心。元大都的北京中轴线规划特点主要体现在继承与创新、中心明确与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与文化丰富以及与自然环境的融合等方面。这些特点不仅使得元大都成为一座举世闻名的宏伟都城,也为后来的明清北京城规划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明代延续与发展



明北京城图


明永乐四年(1406年)至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北京中轴线在明代的建设中得到了延续和发展。明朝北京中轴线的规划在永乐帝的决策下,由多位参谋共同完成。明迁都北京后,城市整体南移,但中轴线的主体格局与位置被严格保留。明代早期先建宫城,再建内城,内城中轴线北起钟鼓楼,经皇城、紫禁城、承天门(天安门前身)、千步廊、大明门,至正阳门,全长达4.75公里。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外城开始修建,将山川、天地两座坛庙纳入城中,中轴线南端点延伸至永定门,形成了全长7.8公里的城市轴线,串联了众多重要建筑,形成了北京城严谨对称的空间格局。这一规划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都城设计的最高水平,也展示了古代中国人民的卓越智慧和创造力。



清代局部调整与完善



清乾隆时期北京城图


清代北京中轴线的规划特色在于对前代规划的继承与发展,同时注重创新与融合。通过对中轴线上的建筑进行精雕细琢和局部调整,清代北京中轴线更加完美和具有特色。清代继承了明代中轴线的基本格局,即北起钟鼓楼,南至永定门,全长约7.8公里,贯穿整个北京城。同时对中轴线上的建筑进行了全面修缮和局部调整。例如,重新修建天安门城楼,将名称由“承天之门”改为“天安之门”,同时将北安门改为地安门;重新修缮紫禁城三大殿,并将其名称由明朝末年的“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改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经过清代对北京城中轴线的调整与完善,中轴线上的建筑、景观规模、气势、规整程度均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准。这一时期,中轴线作为统领全城的核心地位更加稳固,其上的建筑和景观不仅体现了皇权的威严,也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民国至近代:公众化转变



现代北京


民国以后,北京中轴线开始经历公众化转变。1914年,社稷坛作为中央公园面向公众开放,标志着中轴线上的皇家建筑逐渐开放,用作博物馆或公园。新中国成立后,天安门广场及相关历史建筑群经过改造扩建,形成了规模空前且开敞的矩形民众广场,中轴线的公共属性更加凸显。


近现代北京中轴线的规划既保留了历史的延续性,又融入了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实现了历史与现代的完美结合。近年来,北京市高度重视中轴线的保护传承工作,制定了一系列保护管理规划,如《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2022年—2035年)》,为有效保护管理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提供了方向策略和基础依据。



文化传承的建议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加大对文物破坏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中轴线上的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


科学保护与管理: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对中轴线进行科学的保养和维护,建立科学完善的保护体系,确保其历史风貌得以完整保存。


公众参与与教育: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开设特色文化课程等方式,增强公众对文化遗产的了解和认同,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来。


强化国际合作:借助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的契机,加强与国际社会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


持续规划与更新:在保护中轴线历史风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城市发展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实现历史与现代的和谐共生。



结语



北京中轴线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规划建设历程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辉煌与传承。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这一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让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供稿:周   丹

编辑:林玥玥

审核:李飞孟


免责声明:文章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知识推广、网络分享,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有论文、图片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请权利人通过后台留言及时告知,我们会妥善处理。

推荐阅读:

"城市怎么办"微信公众号

投稿邮箱:

urbanchina@vip.126.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城市怎么办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